教材管理職責不清、編審不明確,教育部出臺四文件「根治」

2020-12-22 芥末堆

教材管理職責不清、編審不明確,教育部出臺四文件「根治」

作者:大衛 發布時間:

教材管理職責不清、編審不明確,教育部出臺四文件「根治」

作者:大衛 發布時間:

芥末堆1月7日訊,近日,針對教材建設整體規劃不夠、頂層設計不足等問題,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與之相對應的是教育部也印發《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學校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四個教材管理辦法」), 對各類型、各領域教材的特點提出針對性要求。

教材建設三年規劃,四個教材管理辦法配套

據教育部消息,《規劃》提出,到2022年,教材建設全面加強,教材管理體制基本健全、體系基本完備、質量顯著提升,更加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更具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育人功能顯著增強,開創教材建設新局面。

為解決教材建設沒有專門機構、管理職責不清、制度不完善的問題。《規劃》提出,要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強調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並將任務要求聚焦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教材建設。在基礎教育教材上重在增強育人功能,為學生打好中國底色,厚植紅色基因;職業教育教材重在體現「新」和「實」,提升服務國家產業發展能力;高等教育教材重在學術理論創新,打造凸顯中國特色的精品教材。

為落實上述任務,《規劃》提出五方面主要措施。一是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材建設隊伍,重點是建強專門人員隊伍,吸納優秀專家參與教材建設。二是構建高水平專門化課程教材研究平臺,重點是建設教材研究基地,健全研究成果交流機制。三是整合優化支撐教材編寫的配套資源,為教材編修提供基礎性材料。四是實行教材使用全員周期培訓,幫助教師用好教材。五是提高教材建設經費保障水平。

此次教育部印發的四個教材管理辦法,對於上述任務也做了相應落實。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在回答記者問時提到。「除中小學教材之外,其他教材尚缺乏專門管理辦法,管理職責任務還不清晰,編審用標準和程序還不明確,激勵保障和監督機制還不完善。中小學教材管理還不夠「細」,有要求但比較籠統;職業院校教材管理比較「松」,職業特色不明顯;高校教材管理比較「弱」,學校主體責任尚未壓實;境外教材選用管理「缺位」,管理責任和要求不明確。」

四個教材管理辦法將重點解決各級各類教材誰來管、管什麼、怎麼管的問題。一是明確管理主體責任,堅持「誰編寫誰負責」「誰選用誰負責」。二是學科學段環節全面覆蓋,覆蓋大中小學各學段,覆蓋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包括學校選用境外教材,覆蓋規劃、編、審、用、督各環節。三是堅持「凡編必審」「凡選必審」「管建結合」,教材建設納入教育督導範疇,加強激勵保障,激發建設活力,切實提升教材質量。

中小學教材實行單位編寫制,新辦法進行全流程管理

此次新出的《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相較2001年印發的《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暫行辦法》增加了新的舉措,《管理辦法》規定,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課程教材,以及其他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教材和涉及國家主權、安全以及民族、宗教等內容的教材,實行國家統一編寫、統一審核、統一使用。

國家課程教材必須在國家公布的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中選用,地方課程教材必須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公布的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中選用,教材選用結果須在本級教育行政部門網站上公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在選用工作完成後30個工作日內,將本地區教材選用結果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相較《暫行辦法》重點對中小學教材的編寫與審定環節作出規定;《管理辦法》對教材的編寫修訂、審核、出版發行、選用使用、激勵保障、檢查監督等各個環節都作出規定。

 《管理辦法》提高了教材編寫門檻,其中提到國家統編教材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編寫。其他教材須由具備相應條件和資質的單位組織編寫。編寫單位負責組建編寫團隊,審核編寫人員條件並進行社會公示,對教材編寫修訂工作給予協調和保障。  

在教材選用上,《管理辦法》規定教材出版、發行人員以及與所選教材有利益關係的教材編寫人員,不得擔任教材選用委員會成員。

另外,不得以地方課程教材、校本課程教材等替代國家課程教材。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管理辦法》堅持「凡編必審、凡選必審」,規定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負責審核國家課程教材和其他按規定納入審核範圍的教材,其中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教材還須報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核。

此外,《管理辦法》還要求教材出版發行不得夾帶任何商業廣告或變相商業廣告,不得搭售教輔材料或其他商品。

吸收職教專家參與教材編審,專業課程教材要跟緊產業發展

《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則從規劃、編寫、審核、選用等環節注重體現職業教育特色,強化全流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支撐。

該辦法在教材編寫上要求,公共基礎課程教材要體現學科特點,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專業課程教材要充分反映產業發展最新進展,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及時吸收比較成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等。

辦法同時要求,教材編寫也要符合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和學生認知特點,對接國際先進職業教育理念,適應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和優化課程體系的需要,專業課程教材突出理論和實踐相統一,強調實踐性。適應項目學習、案例學習、模塊化學習等不同學習方式要求,注重以真實生產項目、典型工作任務、案例等為載體組織教學單元。

該辦法吸收職教專家參與教材編審工作。辦法要求教材編寫人員熟悉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對本學科專業有比較深入的研究,熟悉行業企業發展與用人要求。有豐富的教學、教科研或企業工作經驗,一般應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技術資格)。

規定教材編寫團隊應具有合理的人員結構,應包含相關學科專業領域專家、教科研人員、一線教師、行業企業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等。規定教材審核人員和教材選用委員會成員應包括行業企業專家。

高校教材實行三級規劃,選用堅持集體決策

《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分別從管理職責、教材規劃、教材編寫、教材審核、教材選用等方面保障高校的教材自主選編權。

該辦法強化高校在教材建設中的主體責任,要求成立教材工作領導機構,明確專門工作部門,健全校內教材管理制度,負責教材規劃、編寫、審核、選用等。高校黨委對本校教材工作負總責。

在教材規劃上,高校教材實行國家、省、學校三級規劃制度。高校須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科優勢,制定本校教材建設規劃。一般高校以選用教材為主,綜合實力較強的高校要將編寫教材作為規劃的重要內容。

在教材編寫上,該辦法要求「雙一流」建設高校與高水平大學應發揮學科優勢,組織編寫教材,提升我國教材的原創性,打造精品教材。發揮高校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在跨校、跨區域聯合編寫教材中的作用。

在教材選用上堅持集體決策。教材選用機構組織專家通讀備選教材,提出審讀意見。召開審核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教材選用結果在本校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後報學校教材工作領導機構審批並備案。

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在《學校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的規定上,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在回應記者問時提到,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中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開設的普通高中境外課程項目,境內教材確實無法滿足教學需要,可選用境外教材,鼓勵選用我國出版社翻譯出版、影印出版的國外優秀教材。

該辦法堅持按需選用,凡選必審,為我所用,嚴格把關。明確規定義務教育學校不得選用境外教材,普通高中除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開設的普通高中境外課程項目外不得選用境外教材。

上述規定還對鼓勵優秀人才投入教材建設,中小學、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三個教材管理辦法從編寫、審核、激勵保障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設計,比如將編審任務作為業績考核、職務評聘的依據;將教材編寫任務納入科研課題等。

政策原文: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

國家教材委員會、教育部印發全國教材建設規劃和四個教材管理辦法 部署推進大中小學教材建設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大中小全學段教材「凡編必審」「凡選必審」-光明日報-光明網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教材體現國家意志,目前,除中小學教材之外,其他教材尚缺乏專門管理辦法,管理職責任務還不清晰,編審用標準和程序還不明確,激勵保障和監督機制還不完善。比如,中小學教材管理還不夠「細」,有要求但比較籠統;職業院校教材管理比較「松」,職業特色不明顯;高校教材管理比較「弱」,學校主體責任尚未壓實;境外教材選用管理「缺位」,管理責任和要求不明確。    記者:「四個教材管理辦法」主要想解決什麼問題?
  • 教育部:全國各級學歷教育教材已近19萬種 新的課程教材體系基本形成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 今日,教育部舉辦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七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教材建設的有關情況。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在發布會上表示,教育部通過創新教材工作體制機制,推動教材「五大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教材工作格局發生歷史性變化。
  • 教育部:教材「凡編必審」「凡選必審」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記者施雨岑)教材體現國家意志,是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載體。教育部7日發布一系列教材管理辦法,明確教材「凡編必審」「凡選必審」「管建結合」,教材建設納入教育督導範疇,加強激勵保障,激發建設活力,切實提升教材質量。
  •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
    第十四條 教材實行周期修訂製度,一般按學制周期修訂。出現以下情形,應及時修訂。(一)課程標準發生變化。(二)中央明確提出重要思想理論、重大戰略部署進教材的要求。(三)經濟、社會、科技等領域發生重大變化、取得重要成果,經國家權威部門認可的、改變現有認知的重要學術成果發布。(四)發現教材內容有錯誤、不適宜或出現較大爭議。
  • 國務院推「紅頭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 有望根治「奇葩」文件
    「實踐中,規範性文件的制定主體也較為混亂,一些未直接對老百姓的權利產生影響的內部工作規則、辦事機構發布的文件均出現在了部分地方政府網上公布的行政規範性文件專欄中,行政規範性文件文本語言表述不規範、篇章結構安排邏輯不嚴謹、本身質量不高等問題依舊凸顯。甚至還存在涉嫌違反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的情形,成為制約當前法治政府建設的『最後一公裡』的梗阻,亟需『對症下藥』、攻堅克難。」
  • 教育部2020最後一場「收官」系列發布會:「十三五」期間教材建設...
    2017年7月,國家教材委員會正式成立,在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指導和統籌全國教材工作,加強統一領導和管理。各級教育部門調整優化內部教材管理體制。教育部對部內五個司局的教材管理職能進行整合,組建了教材局,牽頭負責教材建設和管理,承擔國家教材委員會辦公室工作。
  • 教育部出臺重磅研究生教育政策回應「導師自主決定碩博士畢業」
    9月28日,教育部在答覆中提到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等規範文件出臺。實際上該政策中部分條款內容也回應了此前網絡熱議的「導師自主權」問題。該文件第十四條指出,學位授予單位要進一步細分壓實導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等責任。
  • 高等教育管理職責暫行規定
    (五)制訂高等學校人事管理的規章制度,規劃、組織高等學校師資隊伍和幹部隊伍建設。根據國務院《關於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規定》,對高等學校這方面的工作進行組織和指導。(六)指導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學工作、體育工作、衛生工作和總務工作。確定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的修業年限和培養規格。制訂指導性的教學文件,規劃、組織教材編審。組織檢查、評估高等學校的教育質量。
  • 不適合的導師,退出!教育部發布《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
    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 為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奠定堅實基礎——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就《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答記者問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各類教材「誰來管、管什麼、怎麼管」?規範來了!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孫競)日前,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學校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
  • 教材工作格局發生歷史性變化!「十三五」我國教材「五大體系」建設...
    國家教材委員會的成立,從國家層面確立了教材建設的領導體制,是健全國家教材制度的重大舉措,是加強黨對教材工作領導的重要制度設計。二是各級教育部門調整優化內部教材管理體制。教育部對部內五個司局的教材管理職能進行整合,組建成立教材局,牽頭負責教材建設和管理,承擔國家教材委員會辦公室工作。
  • 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 教育部明確對於要求家長完成或...
    這幾年,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的問題,像《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2019〕26號)、《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即《減負三十條》)等文件都提出了一些明確要求。在前不久於山西召開的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和教學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專門就作業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將其作為五項重要管理的內容之一。
  •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發布一周年 北京出臺根治欠薪制度機制...
    《意見》明確了本市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和重點領域。提出建立市場主體負責、政府依法監管、社會協同監督、科學規範高效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治理體系,形成制度健全、責任明確、標本兼治、懲防並舉治理格局的總體目標。重點在工程建設領域推動實施「全流程管理、全環節管控、全周期聯動」管理模式,明確目標任務職責分工,發揮屬地部門整體合力,保障農民工工資報酬權益。
  • 如何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教育部詳解來了
    《意見》就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提出了哪些關鍵舉措?下一步怎樣推動《意見》落實?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就有關情況進行了解讀。隨教育小微一起了解↓↓↓問答一「問:《意見》出臺的主要背景是什麼?
  • 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
    這一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育工作,一系列教育新政紛紛出臺。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出臺了關於全面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等高規格的文件。中辦、國辦就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和美育工作印發了意見。國辦出臺了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
  • 教育部明確指出: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的差別,速關注!
    都是教書育人,但具體到工作上,二者還是會有些不一樣的地方。  近日,教育部根據「關於促進民辦教育發展政策完善的提案」對民辦學校分類、教師權益、學校相關財稅政策進行答覆。  答覆指出:在民辦學校教師權益保障方面,民辦學校應依法為教職工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鼓勵民辦學校按規定為教職工建立補充養老保險,改善教職工退休後的待遇。
  • 「十三五」期間 中小學國家教材已完成全面摸排
    據悉,目前在用的全國各級學歷教育教材已近19萬種,教育部已完成對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的全面核查,以及對在用的大中小學教材內容的專項排查。  首次制定教材建設「全案」 組建教材審編「國家隊」  「十三五」期間,國家教材委員會頒布《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明確教材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重點舉措,整體規劃、統籌推進各級各類教材建設。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對大中小學各學段、各學科領域教材建設作出系統規劃。
  • 政策丨陝西印發職業院校、普通高校教材建設規劃(2020-2022年)
    二是教材質量不斷提高,思想性科學性時代性不斷增強,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區域特色、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等教育優秀教材,為提高我省高等教育教學水平發揮了基礎性和支撐性作用。三是教材管理力度明顯加大,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校建立了專門的教材管理機構,強化統籌指導,加大對教材編審用重點環節的把關力度,促進了教材工作健康發展。四是教材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湧現出一批水平較高的編審專家,為提升教材質量提供了有力人才保障。
  • 明確要求!教育部科技部:不把SCI論文指標作為職稱評聘依據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破除論文「SCI至上」提出明確要求:學校不宜將發表SCI論文數量和影響因子等指標作為學生畢業和學位授予的限制性條件,應取消直接依據SCI論文相關指標對個人和院系的獎勵,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職務)評聘的直接依據。
  • 教育部批准,四所高校變更舉辦者
    8月28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四所高校變更舉辦者。這四所高校分別是瀋陽城市建設學院、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南昌職業大學。 三、遼寧省教育廳要依法履行管理服務職責,切實加強領導,指導瀋陽城市建設學院明確辦學定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辦學質量,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