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訊(通訊員劉姍姍)正值梅雨季,家裡一些東西特別容易受潮發黴,但28歲的小楊萬萬沒想到,最近因為耳朵不舒服發癢、聽力下降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耳朵竟然「發黴」了。
28歲小楊家住後湖,夏季天氣炎熱,她每天下班回家都要洗澡洗頭,之後就習慣地用挖耳勺掏一下耳朵。從上周開始,小楊老是感覺耳朵裡很癢,用棉籤去掏又很疼,這兩天在打電話的時候竟然開始聽不清楚對方講話,明顯覺得聽力下降了,這才著急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就診。
耳鼻喉科醫生通過耳內鏡檢查發現,她的右側耳道充血腫脹,耳道表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白色絮狀物體,醫生診斷為黴菌性外耳道炎。耳朵也會發黴?小楊還是第一次聽說。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後解釋,小楊耳朵「長黴」與她愛掏耳朵的習慣有很大關係。
「近來每天來門診看黴菌性外耳炎的患者明顯增多,絕大部分患者平時都有掏耳的習慣。」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陳偉介紹,黴菌性外耳道炎一般多發於夏季,因為外耳道內部比較狹窄,容易進水或積存分泌物,而黴菌容易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中滋生。如果再用不乾淨的手或者不乾淨的器具掏耳,或者掏耳過程中損傷外耳道的皮膚,更容易引起真菌感染,引起黴菌性外耳道炎。
【來源:北青網綜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