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是一個跨越了60多個國家的國際大銀行,許多知名企業都與它有著密切的業務往來,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然而就是這樣滙豐銀行卻在美國指責中國華為和高管孟晚舟的事件上栽了大跟頭。
華為事件對滙豐銀行的影響
滙豐銀行出賣華為業務隱私,交換給美國做了關鍵「證據」,一度成為證券金融界難以啟齒的事情。原本商業往來講究的就是誠信,而滙豐銀行作為如此知名的企業卻作出了這種低級的錯誤,讓很多企業開始對他的合作和忠誠感到質疑。
雖然有媒體報導,滙豐銀行是因為被美國抓住了「幫助」墨西哥洗錢嫌疑的把柄才不得不出賣華為的,但它終究還是成為了美國對華為「政治霸凌」的幫兇,以至於孟晚舟女士至今不能回國。滙豐銀行的做法使得他在國內的業務一落千丈,股價一路下跌超過30%。原本疫情就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這下滙豐銀行也不得不減少開支,宣布即將進行全球大裁員多達3.5萬人。
滙豐銀行的虧損光在第一季度就損失了6億美元。要知道滙豐銀行中百分之90的利潤都是來自中國,得罪了中國時候,或許只會失去的只會更多。於是很多人都開始猜測,滙豐銀行如此虧損,那他背後的大股東是誰呢?
滙豐銀行的第一大股東
早前有媒體報導稱中國平安是滙豐的第一大股東,可事實上這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從去年開始,中國平安在滙豐銀行的持股比例為7%,如今滙豐背後撐腰的是來自美國掌握6.8萬億的資本企業貝萊德集團。
據港交所報導,貝萊德集團在今年4月份以7.3%的股份成為了滙豐銀行的第一大股東。為了坐上這第一大股東的位置還不惜斥資45億甘願元增持滙豐銀行的。其實除了貝萊德集團,滙豐銀行中還有很多大股東也是知名美國企業,比如美國摩根大通、紐約梅隆銀行等等。
由此可見,滙豐銀行每年從中國市場賺取的利潤最終都是落入了這些美國人的口袋裡。現在滙豐銀行因為華為事件大失信任,股價一落千丈,也算是作為他出賣中國企業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