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取消派息背後:中國平安單日損失超百億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叩叩財訊

作者:劉威瑋@北京

編輯:翟 睿@北京

雖然4月1日一早,在港上市的滙豐控股就已經發布公告稱將取消2019年四季度和2020年前三季度的派息,同時「承諾」今年將不進行任何的股票回購,但直到當日下午,在滙豐控股當日股價暴跌9.51%的情勢之下,國內投資圈中才突然開始聚焦熱議這一被視為「近十餘年來無先例的」、「天有異象」的特殊事件。

的確,常年穩定派息一直是投資者對於這家英國最大的銀行最為直觀的印象,尤其是在香港市場中,「聖誕鍾,買滙豐」,這是在香港流傳了30多年的投資佳話,意思是指在聖誕來臨前買入滙豐,等待分紅,這也足可見,香港人對滙豐股票感情深厚——不但富豪們持有,政府、強積金也會買入,甚至普通百姓會把滙豐的股票作為禮物送給子女。

翻閱滙豐控股的派息明細,也可以看出在過去的近20年中,滙豐每年至少拿出40%的淨利潤進行派息,多的年份甚至超過100%,在2006年股利支付率更是破天荒地達到了412.69%。換句話說,就算是拿出留存利潤或者借錢,滙豐也不會停止派息。

於是,多年以來一直以慷慨形象示人的滙豐銀行在今時今日突然宣布撤回已經公布的派息決定並宣布暫停2020年前三季度的分紅,這讓許多不明就裡的投資人士不得不擔憂該事件背後更深層次的隱患。

「滙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今日接獲英倫銀行透過審慎監管局發出的書面通知,要求滙豐取消派發2019年第四次股息。」滙豐控股在上述取消派息的公告中解釋稱,董事會明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當前環球經濟所造成的嚴重影響和潛在打擊,以及滙豐在協助客戶渡過這場危機並保留資源以備於復甦時用作投資所擔當的重要角色。

「滙豐今天開了一個非常糟糕的頭」,對於滙豐銀行取消派息事件,有市場聲音如此評論道。其認為滙豐銀行取消股息,這是連2008年金融危機都沒有發生過的事情,而比這個更可怕的是,「停止派息的舉措會讓市場擔心歐洲這些大銀行的資本實力,擔心英國監管當局看到了市場投資者看不到的東西」,而該事件也可能意味著「需要擔心資本充足率的也不會僅僅是英國的銀行,歐洲大陸的銀行現在如何?」

「市場中的一些說法有誤,這不是黑天鵝事件,早在一周前,業內與市場中便應該對此次派息的取消有預期。」4月1日晚間,一位接近於滙豐控股的知情權威人士向叩叩財訊透露,按照目前的滙豐的財務狀況是完全有能力繼續延續派息,而此次最終決定終止此次派息,是統一按照英國審慎監管局通知要求,不僅是滙豐控股,包括渣打、萊斯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等英國其他銀行集團亦接獲類似要求,也都將按照監管要求暫停分紅。

其實早在3月31日晚間,在滙豐控股宣布暫停派息消息之前,勞埃德銀行、蘇格蘭銀行、巴克萊銀行、桑坦德銀行、渣打銀行都已經發布聯合聲明,均表示將取消2019年的股息,不再為今年的投資者派息預留現金,同時承諾不會進行任何股票回購。

1)滙豐高層周末曾緊急爭論

「英國審慎監管局的做法是響應此前歐洲央行的建議,數日前滙豐方面已預計到監管可能就派息等問題發布相關意見,不過對於滙豐而言,每年的派息有著重大的意義,多年來,即使再重大的金融危機,亦未間斷,如果此次斷然取消,將可能對滙豐造成比其他銀行更大的潛在損失。」上述知情人士坦言,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周末中,英國審慎監管局相關指令還未下發之時,滙豐高層就專門是否暫停派息的決定進行了一輪緊急會議討論。

該知情人士向叩叩財訊表示,進入3月以來,因全球性疫情的爆發使得幾乎所有的工業國和主要貿易國都被波及其中。全球經濟的停滯,甚至發生體制性崩潰都已非不可想像。為面對這近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一,3月下旬,歐洲央行開始密集向各銀行商討應對之策,而歐元區主要金融監管者與銀行討論的選項之一是就把希望各家銀行將股息派發延遲到至少今年第三季度之後,以此來維持銀行資本,屆時疫情所引發的經濟危機可能已度過高峰階段。

據法新社3月27日報導,歐洲央行要求歐元區銀行業至少到2020年10月都不要支付2019年和2020年的股息,以保持流動性來幫助家庭和企業挺過新冠肺炎危機。同時,報導稱,在各國決策者紛紛採取前所未有的舉措支持全球經濟之際,歐洲央行還要求歐元區各銀行不要回購股票。

歐洲央行指出,這些措施將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提高銀行承擔損失的能力,並支持向家庭、小企業和公司進行信貸支持,並「希望歐元區各銀行的股東加入這項集體努力」。此舉還與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歐洲銀行業聯合會的提議相一致,歐洲銀行業聯合會也稱,在危機期間,「上市銀行不應增加股息或回購股票,以保持最大限度的資本保全」。

隨著歐洲央行與各銀行的溝通深入以及正式公開表態,3月底,包括滙豐銀行在內的多家主要英國銀行就已經預計英國監管機構很可能將隨之跟隨歐洲央行的決定,並在隨後的數日內宣布要求銀行暫停派息。

不過,在此時,滙豐銀行早已公布其2019年四季度的派息計劃,且目前交易的滙豐股價已經根據這次派息除過權了,只差4月14日的現金派發而已。

「在上周末的滙豐高層會議上,最終達成的結論等待英國審慎監管局正式發文,再按照相關指令執行,在此之前,滙豐方面暫時按照原定派息計劃進行。」上述知情人透露,如果英國審慎監管局通知是在4月14日之後下發,那麼將不會影響到2019年4季度的派息,但2020年前三季度則會按照規定執行。

北京時間3月31日晚間,英國方面的相關舉措正式落地,

英國央行——英倫銀行表示,歡迎英國銀行業取消分紅的決定,並認為「這有助保留更多資本,支持受疫情衝擊的經濟」,同時,英倫銀行還表明,不要向高層派發現金獎金,未來數月都不應再為這些開支預留資金。並警告,如果有銀行不遵守指令,英倫銀行將行使監管權力。

4月1日有市場聲音稱「從滙豐銀行暫停派息時間擔心歐洲大銀行的資本實力」。正如上文所言,英國銀行監管機構方面全面暫停銀行派息和回購股票實則是跟隨歐洲央行的步調,在滙豐等銀行決定實施相關舉措之前,歐洲已經有諸多大型銀行已經先行一步提前取消了當年股息的發放。

如法國第三大上市銀行也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 SA,SCGLY)也在早前宣布聽從歐洲央行的建議取消了2019年的股息,此外,鑑於新冠疫情的相關不確定性,該行還暫停了今年的業績目標。

義大利的裕信銀行(Unicredit S.p.A., UNCFF)和聯合保羅銀行(Intesa Sanpaolo S.p.a., ISP.MI, ISNPY)也在此前已宣布暫停派息。

2)平安集團影響首當其衝

雖然滙豐銀行暫停股息發放並非獨立事件,亦是歐洲央行及英國銀行業監管機構的「統一部署」,但介於滙豐銀行在投資者心中因「分紅穩定」而樹立起的「紅利」形象,該事件帶給其市場估值及收益預期方面的負面影響則遠大於其他同類銀行。

據滙豐集團方面估算,滙豐在取消去年第四次中期股息和今年首3次的中期息派發,將共節省90億美元,以及對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有近1個百分點的幫助。

至於在2020年之後滙豐集團的派息是否會屆時恢復,滙豐集團總裁祈耀年(Noel Quinn)則表示,未來的派息水平需視乎疫情的發展及嚴重程度,估計要明年初集團公布全年業績時才有定案,目前難以決定會否調整派息。

而滙豐銀行取現近一年的派息,帶給投資者們直接影響,便是包括中國平安在內的主要股東們在短期內將無法獲得滙豐控股的分紅。

數據顯示,中國平安為滙豐控股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7.01%。目前中國平安持股滙豐14.19億股,按照滙豐原定2019年4季度派息每股0.21美元計算,中國平安此次將減少3億美元的股息收入,折合人民幣21億人民幣。另外按照滙豐過往多年都會分派中期息的慣例,年內合共可收3次,各0.1美元,即合共0.3美元,那麼中國平安在2020年還將原本可獲得股息額近4.3億美元。也就是說,此次滙豐銀行宣布暫停派息,中國平安將在滙豐分紅上便將至少損失7.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1.8億元。

除了股息的落空,在二級市場上因滙豐暫停派息而造成股價波動帶來的帳面損失則更可能更難估量。僅4月1日,滙豐控股便下跌9.51%,最終報收39.93港元,對應中國平安相關持股的帳面市值則便縮水近60億港幣,約折合人民幣55億元。

加權姑息與市值,隨著4月1日滙豐銀行宣布暫停派息,中國平安在4月1日當日便有超過106億的收益被蒸發消失。

「我們關注到有關信息,滙豐投資佔平安險資總投資比例不到2%,暫時不分紅對我們影響可控。」4月1日晚間,中國平安有關負責人士就滙豐暫停分紅影響一事公開回應稱:「滙豐的投資,我們是長期投資,公司將堅持高質量的資產負債管理和穩健的投資策略。」

相關焦點

  • 中國平安「抄底」滙豐銀行,再次成為大股東,釋放什麼信號?
    據港交所9月26日披露的公開信息顯示,中國平安在9月23日大幅增持1080萬股滙豐控股股份,這輪增持完成後,中國平安持股比例達到8%,反超美國貝萊德集團,再次成為滙豐銀行的大股東。 為什麼要說「再次」?因為中國平安早在2018年就是滙豐銀行的第一大股東,後來被美國貝萊德集團反超,成為第二大股東,如今中國平安再次反超,重新回到第一的位置,具體怎麼回事?
  • 滙豐銀行幫客戶洗錢?暴跌6300億!第二大股東中國平安浮虧400億
    據英國廣播公司9月20日報導稱,滙豐銀行在得知客戶進行「龐氏騙局」的情況下,卻依然允許客戶通過滙豐銀行的帳號「操作」轉帳數千萬美元。受此重大負面消息影響,滙豐控股股價於21日暴跌5.33%,22日下跌2.05%,23日企穩。
  • 滙豐、渣打等銀行獲準重新派息:股價應聲上漲 對A股有何影響?
    來源:券商中國當地時間12月10日,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發布聲明稱,由於本地銀行業的資本充足情況可以進一步應對疫情的衝擊,將允許英國銀行恢復部分派息及派發獎金。多位業內分析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恢復派息肯定是利好的消息,「特別是對滙豐、渣打這些外資行一定是利好消息。」
  • 中國平安!不要做滙豐銀行的「救世主」!
    二0二0年九月二十八日,滙豐銀行股票迎來近十餘年最大增幅。 自滙豐銀行出賣華為事情曝光後到現在,滙豐銀行在涼涼的道路上已經越來也成功。
  • 英國央行官宣:滙豐、渣打等大型銀行可恢復派息
    今年3月末,英國央行官網一紙公告,希望大型銀行的董事會暫停普通股的股息派發和回購至2020年底,並應其要求取消2019年度任何未償付股息。隨後,滙豐、渣打等銀行相繼宣告取消派息計劃並暫停回購股份,一時間市場譁然,兩大國際銀行巨頭在香港市場股價也是一度重挫。
  • 應英央行要求 滙豐、巴克萊等英國銀行暫停派息及股票回購
    來源:智通財經網應英國央行旗下審慎管理局(PRA)要求,巴克萊銀行(BCS.US)、蘇格蘭皇家銀行(RBS.US)、滙豐控股(HSBC.US)、勞埃德銀行(LYG.US)、桑坦德銀行(SAN.US)和渣打銀行於周二晚間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取消去年分紅
  • 滙豐銀行和投資者們開了一個不太好笑的「玩笑...
    愚人節,滙豐銀行便和投資者們開了一個不太好笑的「玩笑」――取消派息。4月1日一早,在港上市滙豐控股發布公告稱將取消2019年四季度和2020年前三季度的派息,同時「承諾」今年將不進行任何的股票回購。受此影響,滙豐控股當天暴跌9.51%,今日跌勢仍不止,截至收盤,兩天股價跌超12%。
  • 中國平安已經是過去式,出賣華為的滙豐銀行,現在第一股東是誰?
    滙豐銀行是一個跨越了60多個國家的國際大銀行,許多知名企業都與它有著密切的業務往來,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然而就是這樣滙豐銀行卻在美國指責中國華為和高管孟晚舟的事件上栽了大跟頭。雖然有媒體報導,滙豐銀行是因為被美國抓住了「幫助」墨西哥洗錢嫌疑的把柄才不得不出賣華為的,但它終究還是成為了美國對華為「政治霸凌」的幫兇,以至於孟晚舟女士至今不能回國。滙豐銀行的做法使得他在國內的業務一落千丈,股價一路下跌超過30%。原本疫情就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這下滙豐銀行也不得不減少開支,宣布即將進行全球大裁員多達3.5萬人。
  • 英國央行考慮放寬七大行資本限制,滙豐、渣打可恢復派息,股價反彈
    渣打表示,歡迎英格蘭銀行放寬限制,將考慮在2月份公布的全年業績時恢復股東回饋計劃。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當地時間12月10日表示,當地銀行業資本充足,可以抵禦疫情的進一步衝擊,並且有能力支持實體經濟,因此,批准英國的銀行恢復部分派息及派發獎金。
  • 滙豐、渣打重新派息,最艱難的日子過去了?
    英國央行最新官宣顯示,已經允許滙豐、渣打等大型銀行重新派息,不過還有一系列的派息條件,不管怎麼樣,滙豐、渣打將考慮在2021年公布年報後開始派息,這是歐美銀行業的重大轉變,自新冠疫情衝擊以來,這還是歐美監管方首次允許大型銀行重新派息,很可能預示歐美銀行業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以後將逐漸恢復正常。
  • 滙豐銀行業績下滑明顯,為何平安要不斷增持成為第一大股東?
    平安保險不計成本的扶持滙豐銀行?這個有點說的太好聽了,實際上平安不斷增持滙豐銀行股份只不過是一種正常的投資行為而已。而平安之所以不斷增持滙豐銀行,這裡面實際上看中的是滙豐銀行背後的中國業務。而滙豐銀行就是平安集團對外投資的最重要資產之一,關於中國平安以及滙豐銀行的一些關係,要從2002年開始說起。2002年的時候,滙豐控股入股中國平安,拿下10%的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直到2012年滙豐控股才退出中國平安,隨後這兩者發生了一種逆轉關係。
  • 中國平安耗資3億增持滙豐銀行,引發輿論關注所圖為何?
    1、中國平安以3億元增持滙豐銀行股票過程2020年9月23日,中國平安花費3億港元增持滙豐銀行(其實是上市公司滙豐控股,我們習慣性成為滙豐銀行了),增持股份1080萬股,按照當時的估計,花費金額大概是3億港元,經過這次增持後,中國平安持有滙豐銀行的股份數量上升到165547.95
  • 人民日報點名滙豐銀行 背後老闆是誰?
    此前,滙豐銀行被扯進孟晚舟事件中,隨後人民日報點名滙豐銀行背信棄義出賣孟晚舟,那麼滙豐銀行背後老闆是誰?與孟晚舟一案有哪些關聯呢?據了解,華為此前為了證明自身沒有違規行為,提供了一份PPT滙豐銀行,沒想到轉眼就被滙豐送到了美國手中,所以才有了孟晚舟被捕一事。
  • 出賣華為之後,滙豐銀行第一大股東被挖出,我們錯怪中國平安了
    其實滙豐銀行之所以這麼做,據說是因為其協助墨西哥毒販進行違法行為,而這一行徑被美國司法機關發現,如果滙豐不在孟晚舟事件上協助美國,那得到的制裁將不可小視。最終滙豐銀行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將孟晚舟出賣。作為英國滙豐集團的全資公司,滙豐銀行在整個亞太地區擁有不少於700家分行,年利潤更是高達近千億。
  • 疫情衝擊、新加坡「油王」拖累:滙豐首季利潤腰斬 惟亞洲仍貢獻最...
    繼歐洲央行率先要求銀行業停止派息、預留資金支持經濟後,英國審慎監管局(PRA)4月1日要求當地銀行滙豐及渣打等立即暫停派息及股票回購。為此,滙豐4月初宣布取消每股普通股0.21美元的第四次中期股息分配,並且在2020年底之前將不會就普通股支付季度或中期股息。
  • 平安管理層回應焦點問題:對滙豐只是純粹財務投資
    (圖片來源:壹圖網)8月16日, 中國平安(601318.SH/2318.HK)在上海/香港兩地召開2019年中期業績發布會。平安會持續關注營運利潤,後續的營運利潤增長相比財務利潤而言將更加穩定。中國平安核心戰略是金融+科技+生態,會利用科技手段推動核心金融業務發展,利用科技打造五大生態系統,讓其能夠賦能核心金融業務。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團個人客戶總數達1.96億,較年初增長6.6%,上半年新增客戶2,009萬,客均營運利潤同比增長20.9%至340元。
  • 渣打集團、滙豐控股持續走強自年內低點均已反彈超50%!
    渣打集團(2888.HK)繼昨日收漲3.28%後,今日再度跳漲超4%至50.8港元,股價創今年3月底以來新高;滙豐控股(0005.HK)昨日收漲3.66%後,今日盤中再度漲1.88%至43.3港元,股價創4月以來新高。
  • 坑華為的滙豐銀行今年暴跌53%,市值損失830億美元,連鐵粉都轉黑
    滙豐股價今年創紀錄的暴跌正在考驗該行甚至是最忠實的投資者的耐心。本周迄今為止,滙豐香港上市股票大跌逾7%,今年跌幅擴大至53%,成為恒生指數表現最差的個股。在倫敦,其股價今年下跌了約51%。在今年市值損失830億美元後,滙豐現在的市值還不及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更遠遠落在花旗集團等主要競爭對手後面。前香港聯交所副主席蔡陳葆心女士擁有滙豐股票已超過40年,現在她說,這是一個錯誤的投資。
  • 滙豐銀行原來是一家美國企業,背後有美國掌控,怪不得坑孟晚舟
    滙豐銀行原來是一家美國企業,背後有美國掌控,怪不得坑孟晚舟前不久,孟晚舟被加拿大高等法院判斷,合乎「雙重犯罪」標準,再次扣押。這在其中,滙豐銀行所飾演的人物角色,實際便是「汙點證人」。據相關數據信息顯示,滙豐銀行前四大公司股東各自為美國貝萊德企業,持倉7.32%,為滙豐銀行的第一控股股東;中國平安企業,持倉7.01%,為滙豐銀行的第二控股股東;第三控股股東為美國紐約梅隆銀行,持倉5.55%;第四控股股東為美國利寶保險,持流通股佔比為4.9%。
  • 中國平安抄底增持滙豐銀行罕見大漲
    9月28日,滙豐控股(0005.HK)股價大漲,截至收盤上漲9.22%,股價突破了30港元/股。滙豐此次股價大漲正好在平安增持之後。港交所披露易26日信息顯示,中國平安在9月23日以平均每股28.2859港元的價格,增持1080萬股滙豐控股股份,耗資約3億港元。此次增持完成後,中國平安對匯控的持股數量達16.55億股,持股比例升至8%,取代貝萊德重新成為滙豐第一大股東。今年以來,滙豐控股股價已經累計下滑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