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作者豆豆為什麼低調又神秘,薛丁格的貓嗎?

2020-12-26 祁華勝

豆豆作為一個作家,本著作品會說話,內容為王的創作態度,我覺得網紅之路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出路,作品自帶流量不一定是作品本身的能量,能夠利用影視劇和書籍本身販賣焦慮的人,是自媒體人樂此不疲的態度。

豆豆不是一個完全靠名利場面圈錢的人,作品是為了闡述作者或者高人的做人做事,思維習慣,文化屬性,胸襟格局的存在,自古以來,文人的地位要比商人的地位要高,豆豆完全沒有必要為了賺錢而賺錢。

賺錢更多那是俗人的俗不可耐,豆豆追求的是智慧、真理,甚至是自由和快樂,與其浪費時間在自己不喜歡的事物裡浪費時間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人。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這是傳統文化觀念給所有人的緊箍咒,為什麼要執著出人頭地,丁元英不執著出人頭地就是要做自己,不願意為世俗自我閹割,文化自卑,當無力和世俗抗爭的時候,傷春悲秋是文人墨客最愛的生活,採菊東籬下,依然見南山。

我完全想像不出,豆豆深情的背後是一個女性對於世俗的無奈,角色越有張力就說明牢籠深不可破,從西遊記的孫悟空,到水滸中的招安,再到觀園的榮辱興衰,和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社會發展周期變化,人可以渺小,可以偉大,我們高尚是因為我們有不屈精神,我們粗鄙是因為我們過於市儈,忘記我們還有靈魂。

很顯然《天道》的出現顛覆了普通人的認知,我們觀念中的天道恐怖如斯,西方有救世主,東方也有,從文化、哲學、宗教而言,人類為了永恆編織一個又一個謊言,但是我們以為我們信仰的是真理。

實事求是,見相非相難嗎?不難,是因為一路走來,總有人告訴你答案,即使你知道答案可能並不對,或者不適合抄,因為有道德落差和心理落差,我們總會放下自己的初心,去追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我們叫信仰、追求和情懷。

世界的真假重要嗎?如實觀照,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選擇。

現實中的豆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一定是芮小丹的敢愛敢恨,肖亞文的負責到底,以及歐陽雪的為愛痴狂,更像戴夢巖願意衝冠一怒為紅顏,也像某人默默愛著丁元英,愛情是信仰,是追求,與性無關,精神伴侶式的佛系愛戀。

唯獨確定豆豆肯定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女性,一個被傳統觀念束縛的一個人,一個人越缺什麼越想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事實上,芮小丹筆下的人物就像她自己,和世俗格格不入,但總想融進去,想把自己變得和別人一樣。

情深不壽,慧多必妖,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越是世俗世故的人越圓滑,但是她得不到幸福,因為算計的背後是自私,沒有人和這樣的人打交道。

優秀的人不喜歡社交,喜歡閱讀,焦慮的人喜歡刺激,但是欲望這個東西,是罪惡的深淵,不知足就是泥足深陷,從靈魂到肉體,沒有一寸是自己的,歡愉的背後是空虛,而幾近奢望的一定是平淡。

我們都喜歡大讀書的生活,以為我們很體面,我們失去的是自己的初心和本真,我們並不快樂,我們想成為城市的主人,但是階層躍遷的我們看到的卻是,後面還有無數的套娃,幾乎沒有物質可以填滿人生的空虛,我們要扒拉靈魂,也要扒拉銅板。

每個人都在學會控制自己的人性和情緒以及情感,感性和理性都讓我們恐懼,一種怕背叛,一種怕被騙。

破格獲取確實實惠,直接獲取需要必要的知識儲備,還需要做事的果決和魄力,這就像賭博,能看到自己排面贏的機會多,但是我們桌子上的砝碼有限,宋一坤選擇勝天半子,丁元英喜歡韜光養晦,葉子農包容一切,人生萬物,萬物同樣殺人於無形。

生命的可貴之處不是所想即所得,而是得到和失去是平衡的,我們選擇錢的時候必須要犧牲和放棄,我們選擇忠義和孝道,也許我們要受別人的非議。沒人給你時間解釋,每個人都在盡力奔波要不就在奔波的路上,除了死亡,我不知道人類熱衷佔有的目的到底為了什麼。

豆豆自得其樂,怡然自得,何必要給別人的人生說三道四,我們未必把自己人生過得安好,世界缺段子手,但是唯獨不缺指手畫腳的人。

過好自己的人生就是最大的負責人,豆豆是否出現,我們的緣分就那樣靜靜得來,靜靜地走,然後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覺悟這個東西不是豆豆可以給我們的,財富之門也不是丁元英文化密碼破解的,他給我們一個全新看自己和看世界的方式,無論對錯,啟迪智慧。

我們不必執著誰是佛,誰是如來,佛本是道,道德經也好,天道也好,是我們如實觀照的結果,見自己,見他人,見眾生而已,著相是必須的,但慶幸自己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我們要反思,我們是否有慧根和緣分看到更多,以及能夠改變自己現狀走向未來。

豆豆不偉大,丁元英不偉大,芮小丹不偉大,平常人的不平凡就是把簡單的事情知道極致,我們需要專注,也需要勇氣,去面對一個全新的自己,活在美麗的當下,為愛的人負責到底。難道不是嗎?

相關焦點

  • 神秘作家豆豆:為何《天幕紅塵》之後,再無作品?
    你知道豆豆嗎?有很多人看到這個題目,可能突然一下想不起來豆豆是誰,可是一提起她的三部小說,你可能就會有所耳聞了。她的著作有《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其中兩部《背叛》和《遙遠的救世主》都改編成了電視劇,《天幕紅塵》因為其論述的內容太過於抽象。
  • 薛丁格的什麼貓?
    本文將從這隻貓的由來出發,以這隻貓帶來的種種困惑收尾,與讀者到量子領域一遊。薛丁格的貓,原本是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兩位量子力學的先驅者,為反對(當前主流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詮釋而聯手鑄就的一把思想武器。為了介紹這把武器,要先從量子力學的建立,尤其是物質波說起。
  • 薛丁格為什麼會提出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竟是為了幫愛因斯坦吵架
    薛丁格為什麼會提出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當談論起薛丁格的貓之時想必各位小夥伴並不陌生,這是著名科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是用宏觀世界來描述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在量子理論發展的初期,著名的物理學及愛因斯坦和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波爾正在爭論一個話題,那就是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
  • 《天道》背後的女作者,才華橫溢卻低調無比,真實身份成謎
    《天道》背後的女作者,才華橫溢卻低調無比,真實身份成謎現如今電視劇題材類型多種多樣,但是大多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展開敘述,而電視劇《天道》中編劇用相對平和的表達方式講述了一個以愛情為外殼,以商戰為核心的現實故事。
  • 為什麼說「薛丁格的貓」是對上帝在擲骰子的最好論證?
    「薛丁格的貓」是量子力學裡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這個實驗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論證量子力學的不可靠性,但是最後卻叛變,成為了證明量子力學正確性的重要實驗。但是「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在現實也就是宏觀世界中是永遠無法實現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作品大名鼎鼎,作者從未露面,《遙遠的救世主》作家豆豆
    網際網路時代的人出名都是司空見慣的事了,但是作為一個名人,卻又能做到隱性埋名斷不可以用低調去理解吧!豆豆,作為一位作家,在成功的出版了三部作品之後,竟然還是銷聲匿跡,這不得不給她的作品又蒙上神秘的面紗。寫書的時候,估計作者不一定能預見到今天這樣的情形,或者說也可能是作者自己設定的一種生活中的劇情。記得最早接觸和吸引我的是電視劇《天道》,然後又找來了作者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再去讀了《背叛》和《天幕紅塵》。
  • 《天道》:別輕信「高人高招」,想擁有一番成就,要學會低調做事
    《天道》這部電視劇是根據著名作家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來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中有很多震撼人心的情節,所以很多人都表示看過很多遍。小編第一遍看的時候是跟家裡長輩一起看,就是看了一個熱鬧,根本沒有明白其中的道理。直到前幾天有時間再看,終於明白了一些作者想要傳達給我們的道理。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通俗解釋
    薛丁格的貓這句話真的是比較火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不太清楚這到底是個啥意思,來看看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一件事如果你不去做,它就可能有兩個結果,而一旦你去做了,最後結果就只能有一個,你的參與也直接幹預了結果。
  • 豆豆:高中文憑工人出身,寫就「豆豆三部曲」,背後怕是有高人
    你知道豆豆嗎?有很多人看到這個題目,可能突然一下想不起來豆豆是誰,可是一提起她的三部小說,你可能就會有所耳聞了。她的著作有《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其中兩部《背叛》和《遙遠的救世主》都改編成了電視劇,《天幕紅塵》因為其論述的內容太過於抽象。
  • 再揭量子真相:薛丁格的貓,到底在說什麼?
    有人該說了:你真是大放厥詞,學過《量子力學》嗎?在《科學》雜誌上發表過文章嗎? 第一個問題,我學過《量子力學》嗎?說這句話的人,大都是讀過《量子力學》這本教材的。
  • 「薛丁格的貓」究竟是一個正確的概念還是荒謬的概念?
    薛丁格的貓來源於量子的不確定性。在盒子中,如果放射性原子衰變,貓就會死,如果沒有衰變,貓就會活下來。這隻貓給科幻作者提供了素材,也把量子力學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陰影。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它的面紗,聊聊貓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 薛丁格的貓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讓人如此抓狂?
    在量子力學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思想實驗,即著名的薛丁格的貓的實驗,那麼這個實驗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喜劇《生活大爆炸》中關於薛丁格的貓的有趣一幕)假設有這樣一個系統,A點是電子發射器,可以發射電子。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這隻貓到底「害死」了多少人?
    埃爾溫·薛丁格是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家,1926年薛丁格提出了著名的薛丁格方程,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33年埃爾溫·薛丁格因薛丁格方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35年薛丁格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也就是薛丁格的貓。他試圖從宏觀尺度闡述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的問題。
  • 薛丁格小傳:貓比人還出名的鬼才科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凌空子)薛丁格小傳:貓比人還出名的鬼才科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887年8月12日,薛丁格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富裕家庭。他是獨子,家裡人都很寵愛他。1914年至1918年,薛丁格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然後回到大學教書。1920年4月6日(33歲),他同安娜瑪麗結婚。1921年,他搬到了蘇黎世大學,成為一名教授。當時的物理學界,信奉的是牛頓經典力學,對微觀世界的探秘研究甚少。而量子革命逐漸在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的理論激辯中,慢慢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 愛因斯坦和薛丁格是如何合謀殺死那隻貓的?
    在量子理論的所有奇異中,似乎很少有比歐文·薛丁格那著名的關於貓的言論更奇怪的了。它描述了一隻貓被鎖在一個沒有窗戶的盒子裡,還有一些放射性物質。如果放射性物質發生衰變,那麼一個裝置就會釋放一個錘子,錘子會打碎一小瓶毒藥,殺死貓。如果沒有檢測到放射性物質,這隻貓就活了下來。薛丁格虛構了這個可怕的場景來嘲笑他所認為的量子理論的一個可笑的特徵。
  • 為什麼少有人做「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是有技術難度嗎?專家給出...
    「薛丁格的貓」是一個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故事,有些人甚至能夠將它完整地背下來。 然而真正能夠了解這個故事及其背景的人卻並不多,如果你真的希望誰複製這個實驗,去抓只貓來試一試的話,那就說明你真的不懂它。 薛丁格並沒有打算做這個實驗,他甚至不認為這個實驗能夠成功,因為他闡述的是一個悖論,用了當時科學家們最拿手的思想實驗的方式。在薛丁格的貓身上,有強烈的不滿,我們甚至能感覺到些許諷刺。
  • 為什麼「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在現實中永遠無法實現
    很簡單,因為「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是套用宏觀世界的認知來對對微觀世界進行闡述,在宏觀世界是無法複製的。1924年,德布羅意首次正式提出了「波粒二象性」,他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觀粒子,包括電子和質子、中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 《天道》中的「高人」告訴你:為什麼提升自我比賺錢更重要?
    葉曉明和劉冰為什麼看不見機會呢?其中之一是他們的思維層次太低了。肖亞文為什麼能看到並抓住機會,就是因為她在不斷提升自己,不依靠,惜緣不攀緣,丁元英在古城,她就繼續找一個獵頭公司打工打造實力,厚積薄發,等待機會。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指的是什麼
    在解釋「薛丁格的貓」時,我們先簡單介紹下薛丁格!首先可以聲明的薛丁格不是中國人,薛丁格全名叫埃爾溫·薛丁格,他是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教,1887年8月12日出生於奧地利,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奧地利人,父親是天主教信徒,母親是路德教派的信徒。
  • 坤鵬論:物理學神獸之拉普拉斯獸和薛丁格的貓
    它們是——拉普拉斯獸(妖)、麥克斯韋妖和薛丁格的貓。後面在說信息熵的時候,會專門講麥克斯韋妖,今天先講拉普拉斯獸和薛丁格的貓。一、宏觀經典力學的守護神獸——拉普拉斯獸坤鵬論在《投資不懂概率 永遠摸不到賺錢的真諦》中講過概率論的發展史,它主要形成於1654年到17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