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促就業 廣東新就業多項指標全國領先

2020-12-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在廣東,數字經濟正成為穩就業、促就業的新引擎。數據顯示,今年3—5月,廣東新就業的多項指標全國領先:淘寶直播新增主播數全國第一、淘小鋪新增掌柜全國第一、雲招聘求職者全國第一……

「疫情衝擊的特殊背景孕育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數字經濟突破了就業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空間限制,培育了新業態,創造了新機遇。」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劉金山說。

新需求 「在線」新職業數量逆勢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3—5月,淘寶直播廣東新增主播數同比增長超6倍,位列全國第一。從「十三行」到美博城,從荔枝村到旅遊業,廣東各大產業都搭上了直播的「快車」。數字經濟不僅成為拉動線上新就業的驅動力,也成為促進平臺型業務逆勢增長的新利器。疫情期間,「無接觸經濟」帶旺外賣平臺,送外賣成為新的熱門職業。與此同時,疫情衝擊下,數字經濟也推動了一大批線下小店智能化轉型,通過開通行動支付、接入外賣等方式拓展客流。支付寶數據顯示,疫情暴發以來,廣東省周均新增店鋪數量為全國第一,5月收入超過去年同期,實現V字反彈。其中,逆勢增長的小店數量全國排名第一。專家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數字經濟成為穩就業、促就業的重要手段。行業數位化智能化升級,也間接地帶動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

新渠道 近千家名企開設「數字招聘辦」

「今年像李宇廣這樣通過線上招聘平臺找到工作的員工大幅增加。」總部位於廣州的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覃春松說,「60%應聘者來自網上招聘平臺,預計今年將新招員工超過2000人。」如今,越來越多的平臺通過「雲招聘」等方式充分發掘廣大中小微企業就業崗位增量,助力就業市場復甦。今年4月以來,幾大招聘平臺相繼入駐小程序,引入近千家名企開設「數字招聘辦」。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企業提供崗位數全國第一,廣州、深圳分列全國排名第三、第四。「雲招聘啟動以來,搜索找工作的人數激增10倍。其中,廣東求職者數全國第一」。「數字經濟突破了就業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空間限制。」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金山表示,雲宣講、雲面試為疫情下解決就業難提供了新路子。

新趨勢 校企合力推進人才數位化培育

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1—4月,廣東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9個百分點。其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增長18.1%,這為相關領域吸納就業提供了大量機遇。「疫情對數字經濟帶來的變化不僅體現在生活方式,也體現在生產方式。」廣東省社科聯副主席李志堅認為,疫情倒逼很多傳統行業投身數位化平臺,用數位化思維營銷和管理。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副教授吳迎新認為,從長期看,數字經濟是經濟新業態發展的必然要求,有望進一步催生對新興領域人才和技術性勞動力的巨大需求。記者留意到,近年來廣東不少高校在積極申請建設相關領域的新學院、新專業,如華南理工大學新增智能製造工程專業,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新增智能科學與技術、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吳迎新建議,廣東要引領人才轉向數字經濟相關專業,促進校企合作,為數字經濟提供新支撐。在劉金山看來,廣東要實現產業體系智能化轉型,勞動力也要掌握智能化技術。政府和企業要對員工進行智能化技術培訓,藉助數位化發展浪潮實現高質量發展。

記者手記 數字經濟擴容就業「蓄水池」

就業是民生之本。數字經濟帶來的新動能,正不斷擴容就業「蓄水池」。從廣東就業人口的行業分布來看,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等產業的就業人口快速增長,其中服務業又成為吸納就業的主要舞臺。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廣東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422.9萬人,比第三次普查增加826.75萬人,增長超50%。數字經濟催生新崗位。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科技與實體經濟日趨融合,新模式層出不窮。疫情期間,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新業態活躍,直播主播、外賣騎手等新職業成為熱門。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廣東,數位化就業已成風潮。穩就業,數字經濟大有可為。今年以來,廣東陸續出臺多項政策促進數字經濟和信息消費發展,今年預計將在「新基建」投入逾500億元,拉動5G等個人消費超百億。可以預見,在「新基建」的護航之下,數字經濟將全面助力廣東各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讓群眾就業「飯碗」端得更穩,為經濟行穩致遠注入強勁動力。(記者 彭琳 王彪 歐志葵

相關焦點

  • 廣東信息通信業多項指標居全國前列 「新基建」作引擎開啟數字新...
    以5G、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數字「新經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而旨在推動家電、汽車科技消費升級的下鄉行動,也在南粵大地鋪開。數字經濟新動能帶動數字經濟新消費,數字新生活正朝我們走來。以佔全國1/10的網絡能力,承載了全國1/9的電信用戶,創造了全國1/8多的電信業務收入。
  • 疫情期間撐就業、擴規模、促經濟 微信生態打出數字戰「疫」組合拳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行各業都受到波及,線下經濟幾近「停擺」。今日,由騰訊微信、中國信通院共同發布的《2019-2020就業影響力報告》披露,2019年微信帶動就業機會2963萬個,其中直接帶動就業機會達2601萬個,同比增長16%,2014年以來年均增長22%,間接帶動就業機會362萬個,其中疫情期間,微信生態打出一套數位化「組合拳」力保就業穩,也讓商家生意「不停擺」甚至逆勢上揚。
  • 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滴滴發布《數字經濟新就業形態發展研究報告...
    2020年12月21日,北京 —— 數位技術大規模應用和滲透已衍生出諸多經濟運行新模式,並對就業生態、就業結構和就業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目前,數字經濟催生的新就業形態已經成為我國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
  • 伊州區:多項補貼政策促就業穩就業
    哈密日報訊 通訊員王清華、李旭光、羅潔、董玥夕報導:今年以來,伊州區人社局嚴格落實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鼓勵企業復工復產期間招用本地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及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助力就業困難群體就業。12月15日,伊州區城區最低氣溫已近零下二十攝氏度,但對於家住伊州區回城鄉九龍樹村的村民阿也提古麗·艾買提來說,寒冷的天氣絲毫沒有影響她上班的熱情。
  • 2020年全國兩會閉幕:經濟增速目標留白 就業民生濃墨重彩
    中國網財經5月29日訊(記者李春暉)5月28日,2020年全國兩會正式落下帷幕。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兩會在召開時間、會期、形式等方面與往年有很大不同。其中最為特殊之處,是今年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未設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而是提出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
  • 關注新就業形態:新崗位湧現 靈活就業與長期就業結合
    核心閱讀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1—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今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並好於預期,離不開一系列保就業政策的實施,也得益於新就業形態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在拓寬就業渠道、增強就業彈性、增加勞動者收入等方面,新就業形態發揮了獨特作用,成為不少人就業的新選擇。
  • 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廣東促就業保民生的「幸福協奏曲」
    新華社記者王豐攝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記者徐金鵬、車曉蕙、黃浩苑、鄧瑞璇)10月2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廣東促就業保民生的「幸福協奏曲」》的報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三項工程齊發力,穩住就業這塊經濟平穩發展的「壓艙石」,讓普通勞動者通過掌握技能,獲得更加穩定和體面的工作,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廚師、技工、保姆,在餐廳後廚的鍋碗瓢盆聲中,在現代製造車間的生產線上,在千家萬戶的和美生活裡,他們奏響了一曲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幸福協奏曲」。
  • 促就業:舉措應出盡出 辦法能用盡用
    全國人大代表、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說,對於高校應屆畢業生,飛鶴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涵蓋生產、營銷、職能三大系統,面對疫情對線下招聘環境帶來的影響,飛鶴迅速開展「雲招聘」「雲面試」「雲實習」,為人才就業穩崗打通「快速路」。「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
  • 「就業在線」打通招聘對接新通道名企直播帶崗精準服務促就業
    (原標題:「就業在線」打通招聘對接新通道名企直播帶崗精準服務促就業)
  • 支持靈活就業倡議書發布 平臺企業共促靈活就業
    、百度、滴滴出行、京東集團、美團、騰訊、58同城、智聯招聘等8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共同發布《「新時代履行新責任,新經濟助力新就業」平臺企業支持靈活就業倡議書》,呼籲全國各類平臺企業充分挖掘靈活就業巨大潛力,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穩定現有就業機會的同時積極創造更多更高質量就業機會。
  • 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 廣東促就業保民生的「幸福協奏曲」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三項工程齊發力,穩住就業這塊經濟平穩發展的「壓艙石」,讓普通勞動者通過掌握技能,獲得更加穩定和體面的工作,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廚師、技工、保姆,在餐廳後廚的鍋碗瓢盆聲中,在現代製造車間的生產線上,在千家萬戶的和美生活裡,他們奏響了一曲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幸福協奏曲」。
  • 就業新形態 擇業新舞臺(傾聽·關注新就業形態)
    核心閱讀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1—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今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並好於預期,離不開一系列保就業政策的實施,也得益於新就業形態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
  • 穩就業促就業 人力資源服務業在行動——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
    答:這是人社部首次在國家層面制定出臺專門文件,部署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主要考慮,一是中央提出明確要求。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提出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調要持續加大「六穩」工作力度,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並把就業這一最大的民生擺在「六穩」「六保」首位。
  • 就業援助在行動,搭建平臺促就業
    為幫助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充分就業,邢臺經濟開發區組織人事局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援助等方式,切實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幫扶工作,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一是建臺帳,強服務。針對已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分類梳理就業需求,建立針對性綜合服務臺帳,並安排專人每月通過「一對一」電話、簡訊、走訪等方式進行定期回訪,落實動態監測管理與跟蹤服務,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二是搭平臺,促就業。聯合鎮辦通過開展線上和線下、專場相結合等方式,組織形式多樣的專項招聘活動,並在現場設立專門服務臺,提供面對面諮詢服務,為幫扶對象送崗位、送政策,全方位提升人崗匹配效能。
  • 廣州將為殘疾人開拓數字經濟崗位,助高質量就業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為了實現殘疾人的高質量就業,廣州正籌劃開辦殘疾人數字科技就業培訓項目,未來在數據採集、輸入、管理、標籤、數字的可視化、建築信息模型等方面會有更多適合殘疾人的崗位。五羊邨地鐵A出口無障礙電梯 市政協委員,廣東啟源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執行合伙人胡育新認為,無障礙設施應該完好且普及,設計不合理之處也應及時整改,所以應暢通社會監督的渠道。
  • 中小企業崗位多潛力大(經濟新方位·大學生畢業就業)
    但從各地反映情況看,中小企業仍是招賢攬才的主力計算機、網際網路、通信領域相關人才需求量劇增,數字經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所涉及職位,廣受高校畢業生青睞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就業形勢嚴峻。另一方面,去年底我國中小企業突破3000萬家,貢獻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支撐著就業增長的基本盤。
  • 全國就業創業服務主題展舉行 天鵝到家「天鵝計劃」發布100萬家政...
    近日,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暨就業創業服務經驗交流活動在江西景德鎮舉行。到家集團應邀參加由人社部、江西省人民政府於11月18-20日共同主辦的全國就業創業服務主題展,展示集團發揮網際網路平臺優勢,為千萬家庭提供優質家庭服務,同時為數百萬勞動者提供技能提升和就業機會。
  • 國家統計局發布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前三季度GDP增長0.7% 多項指標...
    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發布的中國經濟運行「成績單」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扭轉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同時,多項主要指標同比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其中,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 《關於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的通知》的解讀
    主持人:近日,人社部印發《關於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的通知》,請您介紹下制定出臺通知,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的有關背景?孫建立:這是人社部首次在國家層面制定出臺專門文件,部署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一是中央提出明確要求。
  • 經濟參考報:網際網路就業新形態遭遇「成長煩惱」
    130家企業和機構在2萬平方米的展館內聚焦網際網路最新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動態,著力展示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等領域的數字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成果。圖為觀眾在會上通過掃碼了解數字經濟人才招聘信息。記者 李鑫 攝近年來,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網紅經濟等迅猛發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就業形態,為緩解疫情下的大學生就業難題打開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