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高一選科即將開始,你會選物理嗎?

2020-12-14 教育和生活

春節期間有不少學校已經開始讓學生選科目了,春季開學就進行走班了,提前了解選科的一些常識,省得到時手忙腳亂。

12月4日,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考試院,以及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高校招生負責人及專家,與50餘所京城中學校長一起,在總結北京新高考首年經驗基礎上,研討新高考下的「教與學」。

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教育學院研究員秦春華總結了北京2020年高考呈現出的選科特點:由於給予學生自主選擇考試科目的權利,全國出現大規模棄考物理、歷史的現象,北京考生中,選擇物理科目的情況稍好,佔57% 。從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考生的科目選擇更加傾向於化學、地理,這兩科分別佔比74%和69% ;而選考歷史、政治科目的學生佔比較低,分別佔四成和三成。反觀全國高校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僅有不足3% 的專業要求必選地理,對化學科目有要求的專業也只有14.7% ;而考生相對不願選擇的物理學科,卻有41.9% 的高校專業要求必選。

3+3新模式如何選科?

新高考模式改為「3+3」,第一個「3」指統考語文、數學、外語3科,第二個「3」是指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6科中選擇有優勢的3科進行考試,共6門課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按照等級賦分的計分規則,考生要注意三點:1.你的高考分數不取決於的卷面成績,而是取決於當次選考科目卷面成績在全省的排名。2.每一個等級都是一個排名範圍,同一個等級排名範圍內的不同卷面分數的考生取得的等級賦分相同。3.等級賦分的結果之一,就是不管哪門選考科目,當次考試都將會「誕生」1%的滿分考生。

大部分學生和家長都出於急功近利的態度,哪科目好學,哪科目易得高分,就去選哪個組合。學生可以把6個可選科目編排一個從最容易拿分,到最不容易拿分的順序,選擇前3個科目作為選考科目,但是忽視了高考大學專業對科目的要求,而物理在高中9門課中是學生公認比較難的科目,這就造成大學專業要求物理多而學生卻選物理較少的現象

剛過去的這一屆高考,不少大學出現了不協調的現象,比如警察學院要求政治科目必選,而由於選政治的高考考生太少,只要報考該大學且夠資格線均可錄取甚至還有招不夠學生的現象,這並不有利於優秀生的選拔。

而大學專業中要求選物理科目的比例最大,但選物理科目學習的考生較小,同樣會造成大學的這些專業對選拔學生的要求會降低,同時也便宜了一部分選物理科目的同學。

為什麼大學專業要求必選物理的多但實際學習中學生卻不願選物理科生哪?當然,這與物理科目學生感覺難學有關。像一些學校高一開物理課時一周三節課,與化學、生物甚至與政治、歷史、地理一樣對待,其他這幾科的思維含量怎麼能與物理相比哪?沒有時間做保證怎麼能學好物理哪?還有一點是,學生本來思想上已經重視語文、數學和外語三科了,而排課一周6節甚至7節,天天有大量的作業,學生還有時間去認真攻克物理哪?

大學專業的要求與學生選科不對應,對大學選拔優秀人才不利,對學生考大學來講也是有利有弊。

這種高考模式優點是充分發揮了每個考生的特長,在你最特長的科目中去選考,讓每個考生的總分達到最高分。但缺點也很明顯,6選3會有20多種組合方式,分班備考難度很大,每年各科配備的教師人數都不同,給學校的備考複習工作帶來非常大的難度。由於物理化學在高考中難度比較大,很多考生會放棄選考物理和化學。科技的發展離不開物理和化學,所以對科技人才的培養是很不利的。很多大學很多專業都需要考物理和化學,不選考物理和化學,考生填報考志願時能選擇的大學及專業面就小,對考生填報志願也有很大的限制。 像今年的高考,濟南十一中作為此次新高考下物理科目的考試考點,然而到了上午七點半左右,物理科目考試即將開始,但考點一個考生都沒有,因為沒有考生報考物理這個科目。從這裡可以看出,這種高考模式推廣難度蠻大的。

所以,高考改革應該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還應在實踐中逐步調整。同時上級教育部門也應深入到各高中學校,指導學挍排課、選課等。

我們這裡選物理科目的考生有一半吧,但有些是考慮大學專業要求物理的比例高才選的緣故,不然達不到一半的比例。你們哪裡是什麼情況哪?

相關焦點

  • 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
    導語: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匆匆之中,高一第一學期已經臨近尾聲了,新高考的選科問題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如何選科,是令學生、家長很頭痛的事,但是必須要選。但是,再優秀的學生,也要努力做出最好的選擇,從而讓選科效果最大化,為此,需要注意以下3點——1、先選物理,這個「1」決定了今後職業生涯的大方向學霸上理科,這是文理分科時的基本選科原則。
  • 高一學生如何選科?你有自己的要領和方法嗎?
    2020年在讀的高一學生,很快面臨新高考的選科了,對於選科,你有自己的要領和方法嗎?首先必須了解「3+1+2」到底是什麼意思,3是指語文、數學、英語,均為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歷史,任選其一;2是指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任選其二。總共加起來有12種選科組合。
  • 高考「3+1+2」選科,「史化生」真是最差組合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新高考「3+1+2」選科,物理和歷史只能選擇一門,政治、地理、生物、化學四門科目需要選兩門,共有12種組合。有人說「物理+生物+地理」是最佳組合,這個組合方式確實比較好,物理保障了高考報考專業,生物和地理比較簡單,容易得高分;有人說還是純理科比較好,畢竟「物理+化學+生物」對未來更實用些,而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大多數會選純理科;也有家長說「歷史+化學+生物」是最差組合。那麼選「歷史+化學+生物」科目是最差組合嗎?
  • 高一上3+1+2選物理還是選歷史好?
    從長遠規劃來看,選科的核心是要有前瞻性。 即考慮志向、興趣、自身優勢、高中優勢學科與大學所選專業的匹配度等因素 你可以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個人性格是偏向抽象思維還是形象思維?你認為高二,你更能學好哪一科?你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你未來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你從事這個工作需要學習什麼專業?
  • 高一文理分科,選文科好還是理科好?高中老師:做好這3點更重要
    河南、四川、安徽、江西等地高一學生是進行文理分科,選科比較容易,而河北、湖北、湖南、重慶、廣東、山西、遼寧、福建等地高一學生選科會比較難,因為這些省市實行新高考「3+1+2」
  • 物理成績不突出,高中選科怎麼辦?3個理由讓你解除後顧之憂!
    目前確定將要於2021年採用新高考「3+1+2」模式的有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和重慶8個省市。但是很多高一新生和家長們,面對選科問題時,卻是犯了愁。「想選物理呢,物理成績不突出,沒有優勢,聽說選考物理的都是理化尖子生,有可能在賦分制下,等級分比原始分還低;選歷史呢,歷史也不是很擅長!」這是大部分科目成績均衡的學生和家長們共同擔心的問題,也是「3+3」模式下部分學生棄選物理的最主要理由。
  • 新高考3+3 | 選科怎麼搭配,高考6選3聰明組合是什麼?
    新高考政策跟以往的高考政策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數學、語文、外語三個科目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的3個科目成績組成,而這3個科目就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政治、地理、歷史、化學、物理、生物六個學科中進行選擇。其實前面的3是固定的,就是語數外三科,主要就是後面的三科怎麼選的問題。開弓沒有回頭箭,高考改革勢在必行,這也使得學生們在高一就要開始選科並「定終身」。
  • 女兒今年高一,現在實行新高考3+1+2模式,該如何選科?
    8省市集體官宣實行「3+1+2」模式,這次高考改革涉及範圍更廣,影響更大,反應更強烈! 新高考「3+1+2」模式嗎,應該如何選課?簡單來說:打算學理工專業,必選物理;其他專業可以選歷史;成績好的儘量選擇理化組合,成績稍弱的可以用物理和除了歷史之外的其他科組合。
  • 新高考,高一女生物理和歷史成績差不多,怎麼選科?
    物理和歷史成績差不多,怎麼選課?這是一個籠統的問題!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物理和歷史成績處於什麼層次?高一階段,如果這兩科成績都比較好,比如都能考80分以上,建議優先考慮物理;如果這兩科成績在70多分,要綜合多次考試成績和上課情況進行選擇,可以選物理也可以選歷史;如果只能考60分或者以下,那麼學習物理的難度就比較大了,建議選擇歷史。2、要看其他兩科選什麼!
  • 高一面臨3+1+2高考模式選科,給你最佳搭配建議,3+3可以參考!
    高一面臨3+1+2高考模式選科,給你最佳搭配建議,3+3可以參考!如果你對自己的選科發愁,我覺得可以這樣考慮。一方面是哪科成績好的就選哪一科,另外一方面就是結合大學要選擇的專業來選科。前一個說過,今天主要說說如何從專業入手選科。第一大類:理工類專業。這些專業主要有計算機類、電氣工程及機械自動化類、土木或建築類等,尤其是適合男生。最適合的選科是物化生,也就是大理選擇。這個選擇可能很多同學感覺會遇到學霸們,賦分吃虧。
  • 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硬選物理,高中3年飽受打擊
    根據粉絲的反饋情況,我決定把《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第九季:強選物理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提前更新,順序略作調整,又名《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第九季:硬選物理,高中3年飽受打擊》。友情提示:全文4300多字,閱讀時長15分鐘。
  • 高一分文理班,選文好還是選理好?這3點需注意,影響你考大學
    這對於高一的學生來說,既讓他們開心又讓他們憂愁。開心的是終於可以放假了,而憂愁的是他們即將面臨文理分科的問題,說到文理分科就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感到很是頭疼,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難題。對於像河南、四川等地區的學生來說,在高一的時候就會進行文理分科,選科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河北、遼寧、福建等地區的學生就比較困難了,因為這幾個省份將會在明年實行「新高考模式」,對於學生來說,選科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在高中時候選擇文理科的時候,在很多的程度上就已經決定了,你以後所能報考的大學和專業類型。
  • 新高考3+1+2模式,想報「公安大學」必選物理政治,明年考生注意
    而選科直接關係到日後的大學學校、專業、就業選擇,舉例說明,就拿物理這一科目來說,想要報考計算機工程、軟體、信息學這些熱門專業,就必須選物理,選擇了物理90%以上的專業都可選擇,如果不選物理可選擇性就比較小了,所以說新高考3+1+2模式,確實把物理救上岸了,讓物理學科的價值「水漲船高」。
  • 孩子高一馬上選科,怎麼選最好?3個誤區要規避,3點建議要記牢
    高一的孩子馬上就要進行選科了,很多學生和家長不懂怎麼選,干著急。這個春節假期很漫長,其實家長和孩子宅在家裡也完全可以好好思考這個問題,但是礙於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去想,所以,今天李老師就告訴各位家長和孩子如何選科才是最好的方式。
  • 高考「3+1+2」選科,「物地生」真是最佳組合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高一期末考試將要來臨,伴隨著是高一學生面對選科問題,河南、安徽、江西、四川等地高中學校是文理分科,學生比較容易選。 而河北、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是實行新高考「3+1+2」選科,歷史和物理需要選擇一門,物理、化學、政治、地理需要選擇兩門,12種選科組合,這讓眾多學生和家長不知該如何下手選擇。
  • 河北省文理不分科 高一學生如何來選科
    河北省從2021年開始執行「3+1+2」新高考模式,這是一種不分文理科的考試。但需要考生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考試的科目。對於高中生來說,需要在高一就做好選科,這樣在高中三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雖然說不分文理科,其實在「3+1+2」中「1」其實就是讓學生在物理和歷史這兩門學科中選擇一項。到底該學哪一科呢,一般來說如果成績理科比較好的話,建議選物理,如果文科成績比較好,就選擇歷史。
  • 高考改革後高几開始選科?江蘇嚴禁高一選科分班,不能只追求成績
    實行「3+1+2」的新高考以後,學生不用再分文理科,但是理論上學生依然面臨著一次選科,物理和歷史二選一,化學、生物、地理、政治四選二,該如何選?對學生來說依然是一大難題。很多學生和家長會關心,那學生什麼時候選科呢?
  • 新高一「3+1+2」如何科學選科,才能不留遺憾?
    尤其是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面臨新高考的模式更是手足無措。從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進行高考改革後,緊接著各地開始逐步推進,直至2020年全面實施。自2021年起,新高考採用「3+1+2」模式,不再分文理科。高三下學期,所有學生將參加全國統一高考,主考科目語文、數學和英語,考試成績將會成為大學錄取時的參考依據並使用。
  • 新高考選科「6選3」,新高一如何從20種組合選擇最合適自己的?
    新高考「6選3」跟傳統高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語數外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的成績構成。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個科目中選擇。新學期到來,學生該如何選擇科目呢?
  • 江蘇發布高一選科要求:6月底前不得分班,網友:化學怎麼辦?
    江蘇省嚴禁高一選科分班的行為】在「3+3」模式出來之後,江蘇省選擇實行「3+1+2」但是導致了化學成為被棄考的對象,全省只有一些四星級學校中的學霸才會選擇物化組合。學校確實不能滿足少數選科要求的,可經過教育主管部門同意,安排到就近的學習。3、不得在高一年級下學期(6月底)前進行選科分班。4、允許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重新選擇選考科目。5、對出現選考科目異常學校要限時整改,整改不到位通報批評,並在星級評估及各類評比中實行「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