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一馬上選科,怎麼選最好?3個誤區要規避,3點建議要記牢

2020-12-15 教育是一場修行

高一的孩子馬上就要進行選科了,很多學生和家長不懂怎麼選,干著急。這個春節假期很漫長,其實家長和孩子宅在家裡也完全可以好好思考這個問題,但是礙於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去想,所以,今天李老師就告訴各位家長和孩子如何選科才是最好的方式。

一、搞清楚規則最重要

什麼叫規則呢?3+1+2模式意思就是說,語數英3科,加上物理和歷史中任選一門學科,再加上化學、生物、政治、地理這4門學科中任意選出來2門學科。簡單點說就是語數英不用管,物理和歷史必須只能選一個,其它4門再從中選2個。

還有一個重要的規則就是等級賦分。這個很多學生和家長可能不懂,但是也不需要很懂。我簡單打個比方你們明白就可以。比如說體育比賽,很多支球隊開始比賽,最終總得分個「三六九等」,得排出個名次來。名次越是靠前得分越高,如果名次是第一那就拿金牌了,賦分最高。哪怕是最後一名,也有分數,不會是零分。這就是等級賦分。

這就是說,對於孩子來講,要選名次靠前的學科,孩子才有優勢,在孩子學校排名靠前的,在全縣、全市排名靠前的,甚至在全省排名靠前的,平臺越大越好,因為最後大家的排名是全省排名的。這個可信度更高。

二、家長和孩子選科一定要避免這幾個誤區

1、唯分數論

這個什麼意思呢?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生物考了75分,化學考了70分,於是就認為孩子適合選生物,而不是化學。這種比較是錯誤的,這叫縱向比較,也就是拿孩子各科成績「瞎比較」,為什麼說是錯的呢?我們再仔細分析。大家都知道,化學學科很難學,也不容易考高分,尤其是到了高二階段,化學難度極大,不少學生不及格。那麼70分的孩子也許在全校甚至全市排名比較靠前,而生物難度較小,很多學生畢竟容易考高分,你的孩子雖然考了75分,但是其他同學考80分以上的大有人在,這說明,這個75分並不高,和人家比較很吃虧,遠不如化學的70分更有說服力。

2、一次成績定選科

也有的孩子和家長選科往往只看了一次成績,比如期中期末某一次考得怎麼樣,以此為標準進行選科。這也是片面的,不科學的。應該把入學後,孩子綜合考的情況進行梳理,尤其是最近幾次大型考試成績,這個更有說服力。參考的範圍要大一些,尤其要注意,千萬不要僅僅拿入學成績來定選什麼,因為到了高中以後,孩子成績波動極大,入學前100名,可能一個學期後就是800名。

3、盲目跟風不可取

現在孩子們選科盲目性非常大,到了高二或者高三才開始後悔。有哪些盲目性呢?

第一、看別人選什麼就選什麼。這種情況很多,尤其是扎堆選科更嚴重,比如說某個學科選的人數多,自己也感覺人多的地方好,就選了。如果選了人數少的學科,似乎覺得另類。

第二、「哥們義氣」同學關係好。有的同學因為自己的好朋友選了某個組合也跟著選,結果這個組合適合別人並不適合自己,最後很痛苦。那為什麼還選呢?就是因為將來可以和他們在一起。

三、怎麼選科比較好?

1、多看自己在每一次大考中的排名。每一次期中期末考試比較重要,尤其是各種聯考,這就更需要格外重視,比較一下自己在這麼多人當中,哪些學科比較靠前,名次越是靠前越要考慮選。

2、不要扎堆選。人多的地方固然量化賦分更公平,但是也要考慮自己能力,理化生的同學選的不少,但是很多到了高二才發現選了物理,化學兩個都很難的學科,在加上數學,基本就崩潰了。

3、家長不要固執地給孩子定。有的家長我理解,非常固執,覺得孩子適合學生們,不適合學生們,其實有些家長真的不是很了解孩子,高估了孩子能力。初中實力很棒,高中未必,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意見,如果孩子實在不知道怎麼辦,也要看孩子成績,多諮詢孩子班主任老師,請老師幫忙。

外面也有一些專業選課的機構,當然,家長要是實在沒有辦法,也可以和這些機構諮詢,但是最終決定權還在於你們自己。

相關焦點

  • 新高考選科規避3個誤區,牢記3點建議,讓你選出最佳的科目組合
    高一學生馬上就要選科了。選科是令很多學生跟家長頭疼的事情。因為一旦選擇的科目不適合自己,很可能影響兩年後的高考,進而影響到之後的發展道路。所以選科一定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選定的科目,效果會更好一些。既然說到選科,那麼首先一定要了解選科規則。
  • 高中選科中過哪些「招」?4個「誤區」高中生要規避,選科需謹慎
    現在實行新高考改革的地區,有的實行3+3選科制度,有的實行3+1+2制度,當然,沒有實行新高考改革的地方依然按照文理分科模式。那麼,無論對於3+3地區的考生還是3+1+2地區的考生來說,選什麼科?怎麼選?這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情。
  • 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
    導語: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匆匆之中,高一第一學期已經臨近尾聲了,新高考的選科問題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如何選科,是令學生、家長很頭痛的事,但是必須要選。但是,再優秀的學生,也要努力做出最好的選擇,從而讓選科效果最大化,為此,需要注意以下3點——1、先選物理,這個「1」決定了今後職業生涯的大方向學霸上理科,這是文理分科時的基本選科原則。
  • 高一面臨3+1+2高考模式選科,給你最佳搭配建議,3+3可以參考!
    高一面臨3+1+2高考模式選科,給你最佳搭配建議,3+3可以參考!如果你對自己的選科發愁,我覺得可以這樣考慮。一方面是哪科成績好的就選哪一科,另外一方面就是結合大學要選擇的專業來選科。如果實在感覺物化生不合適,建議化學生物二者擇其一,政治地理二者擇其一。但是如果想報考軍警院校,建議選擇政治。第二大類:醫學類。最好的選擇依然是物化生,尤其是想考進頂尖醫科大學的學生。
  • 高一文理分科,選文科好還是理科好?高中老師:做好這3點更重要
    高考「3+1+2」選科中的「1」是指歷史和物理必須要選擇一門科目,「2」是政治、化學、地理、生物要選擇兩門,這種高考模式選科會比較麻煩,不僅因為「政地生化」是賦分制,更是因為選科關係到高三報考專業,因為眾多985大學專業對選「物理」科目要求較多。
  • 河北省文理不分科 高一學生如何來選科
    河北省從2021年開始執行「3+1+2」新高考模式,這是一種不分文理科的考試。但需要考生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考試的科目。對於高中生來說,需要在高一就做好選科,這樣在高中三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雖然說不分文理科,其實在「3+1+2」中「1」其實就是讓學生在物理和歷史這兩門學科中選擇一項。到底該學哪一科呢,一般來說如果成績理科比較好的話,建議選物理,如果文科成績比較好,就選擇歷史。
  • 新高考3+3 | 選科怎麼搭配,高考6選3聰明組合是什麼?
    「新高考元年」已經來臨,上海和浙江率先實行了首次新高考,而北京的2017級新高一也將成為2020屆新高考的體驗者。新高考政策跟以往的高考政策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數學、語文、外語三個科目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的3個科目成績組成,而這3個科目就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政治、地理、歷史、化學、物理、生物六個學科中進行選擇。其實前面的3是固定的,就是語數外三科,主要就是後面的三科怎麼選的問題。開弓沒有回頭箭,高考改革勢在必行,這也使得學生們在高一就要開始選科並「定終身」。
  • 新高一「3+1+2」如何科學選科,才能不留遺憾?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孩子學習任務越來越重,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只能愛莫能助。尤其是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面臨新高考的模式更是手足無措。從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進行高考改革後,緊接著各地開始逐步推進,直至2020年全面實施。自2021年起,新高考採用「3+1+2」模式,不再分文理科。
  • 新高考來臨,高中生如何選科?這3點家長要重點考慮!
    新高考選科成為考生和家長們關注的焦點。選考科目該怎麼選呢? * 選考科目「6選3「(浙江「7選3」)模式 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浙江多一門「技術」)。
  • 「3+3」高一選科即將開始,你會選物理嗎?
    春節期間有不少學校已經開始讓學生選科目了,春季開學就進行走班了,提前了解選科的一些常識,省得到時手忙腳亂。反觀全國高校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僅有不足3% 的專業要求必選地理,對化學科目有要求的專業也只有14.7% ;而考生相對不願選擇的物理學科,卻有41.9% 的高校專業要求必選。3+3新模式如何選科?
  • 開學後就要選科?高一的家長很著急怎麼辦?這些組合可以考慮
    究竟孩子選什麼好?選什麼學科組合對自己最有利?選科如果不慎重會有哪些不好的後果?父母在孩子選科過程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老師應該不應該給予學生一些選科指導?下面李老師就著這些問題談談我的看法。一、明確學科組合情況不同地區實行新高考改革的策略是不一樣的,比如江蘇省是3+1+2模式,山東省是3+3模式,山東省有20種組合,江蘇省有12種組合,這是考生和家長朋友首先要明確的。
  • 選科前你必須要了解的幾件事——9日下午3點...
    高一結束後,同學們馬上將要面臨的是3+3選科,物/生/化/史/地/政,搞明白自己有哪些學科潛質,學科特長,如何規劃未來高考至大學的專業選科後,等級賦分怎麼核算?什麼樣的選科才是針對個人最好的選擇?……1月9日(本周六)下午3點,「名師講堂」直播間將邀請資深高考專家、《高中生選科指南》《高中生生涯規劃指南》主編丁磊,根據高一同學們本學期各學科成績,面對期末後的選科,有針對性的講座《「3+3」選科方法與技巧》,分別從選科的政策、目的、方法以注意事項等方面,帶來高中選科寶典。
  • 高一分文理班,選文好還是選理好?這3點需注意,影響你考大學
    對於像河南、四川等地區的學生來說,在高一的時候就會進行文理分科,選科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河北、遼寧、福建等地區的學生就比較困難了,因為這幾個省份將會在明年實行「新高考模式」,對於學生來說,選科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在高中時候選擇文理科的時候,在很多的程度上就已經決定了,你以後所能報考的大學和專業類型。
  • 高中「選科」用好這3點,上個好大學、學個好專業,那都不是事兒
    隨著河北江蘇等省市第3批新高考改革開始,很多家長對新高考都有了認知,但是對大部分家長來言,如何在新高一給孩子今天選科是一個非常頭疼的事情。因為新高考要求學生在高一就進行選科,而且所選的科目影響到以後高考志願的填報。
  • 2020年這屆新高一還分文理嗎?如何選科才能贏?
    3、了解目前各種職業的技能和用人方面的需求情況是否便於就業等,以及工作特點是否是你所喜愛的。4、一定要和家長一起研究要考慮好文科還是理科能較好發揮自己的特長。不怕不在行就怕選錯行。6、誤區要避免如,有同學認為「理科難學,文科好學」,「文科找工作難度大,理科好找工作」等等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選擇文理科時不要被誤導,事實上無論文科還是理科,學習中都需要刻苦鑽研下功夫才能學的好。選文理就說這麼多,接下來說說如果新高考改革如何選科。
  • 新高考「最差組合」誕生,選科需謹慎,高一學生最好儘量避免
    一種是「3+3模式」,除了數語外,在剩餘3門科目任選3門考試,另一種是「3+1+2模式」除了數語外,「1」指的是在物理或者是歷史中選一科,「2」指的是在剩餘4門中選2門考試。那麼,有這麼多種組合方案,哪種更勝一籌呢?其實在不同學生們的心目中,一定都有自己覺得有優勢的組合。
  • 來自一位高一家長的選科煩惱
    東莞某華中學高一學生家長,孩子學習成績不錯,期中考滿分1050分下考了855分,老師建議選文科,即歷史政治地理,家長則考慮到學生是男孩,想選理科,因此猶豫不決,那麼對於這部分成績相對比較均勻的孩子,該從哪些角度分析選科問題呢?您覺得這個孩子該選哪些科目合適呢?
  • 山東、浙江等新高考6選3省份:高中生如何選科最吃香?
    新高考政策正在穩步進行中,一些學校在高一下期便要開始進行選科了。那麼,新高考政策下,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是什麼呢?2021年高一學生怎麼選科是最有利的呢?關於這些問題,小編本文將做具體解答。一、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
  • 給孩子選學校常見三大誤區!學校怎麼選?幾個建議可參考...
    今天小幼君即將給大家帶來的是 在選擇學校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3大誤區 然後給大家一些關於選擇學校的小建議~ 公辦還是民辦,區別是什麼? 重慶「最好」的小學是哪所?
  • 廣東高一學生開啟「新高考」選科
    最近高一年級學生開始選科,預約學生發展指導中心的人很多。」最近,廣州中學教師李青在忙著給學生選科做輔導。 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之一,廣東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高考綜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