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帝國,莫切文明,瑪雅文明……盤點那些失落於氣候變化的古代文明

2021-02-23 知識就是力量

前幾天,氣候專家闢謠

「最寒冷冬天」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

氣候變化對民生而言

的確具有重要意義

接下來我們共同盤點

那些受氣候變化

影響而失落的古代文明……

高棉帝國始建於公元802年。12世紀, 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 舉全國之力,興建了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以供奉印度教主神毗溼奴,這就是吳哥窟。現在我們知道,吳哥窟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結構, 它是一座面積達1000平方千米的宏偉城市的心臟,而這座城市的邊緣還環繞著更為廣闊的市郊。在產業革命發生前,吳哥也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然而, 它在1431年被入侵並且被整個地遺棄了,只留下了一座孤獨的寺廟和一道難解的謎題。

為什麼高棉人要將整座城市拋棄掉呢?僅僅是戰爭摧毀了吳哥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布蘭登·巴克利(Brendan Buckley)通過分析樹木年輪後發現,季風很可能是摧毀吳哥的元兇之一。 巴克利使用樹木的年輪建立了一個季風年降水量,表格時間跨度從1250-2008年。他發現,在14世紀中期和末期,吳哥附近的季風很弱,而在15世紀早期,一次雖然短暫但卻很嚴重的乾旱襲擊了吳哥,這恰恰是吳哥被拋棄之前。隨後的幾年,季風又以猛烈的勢頭捲土重來,並帶來了嚴重的洪水泛濫。

在南亞,人們依靠季風帶來的降水灌溉農田。平常的年份,那些雨水會灌滿溝渠和池塘。然而,由於幹早,吳哥城內的溝渠、池塘和運河全部枯竭。巴克利認為這種狀態為外族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機最後導致了整個帝國的瓦解。巴克利說吳哥的滅亡肯定有很多原因,但氣候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

無獨有偶的是,在公元300-500年,美洲的莫切人(Moche)在今天的秘魯海岸也建立起一些城市。 莫切人修建了完善的水利灌溉網,種植玉米和菜豆,然而在公元560年以後,莫切文明開始衰落,在那段時間裡,莫切人拋棄了他們建在海邊的城市,紛紛遷往內地,他們的水利灌溉網也被掩埋在了沙丘之下。

今天的研究顯示,莫切文明的衰落也可能肇因於氣候的變化。科學家們在研究了冰芯樣本後發現,在莫切文明走向衰敗的那段時間裡,一次嚴重的厄爾尼諾事件帶來了大量降水並引發了洪水泛濫,而接下來,那裡又經歷了場漫長而嚴峻的乾旱, 雪上加霜,莫切文明從此不知所終。


在歐洲,大約公元前8世紀,偉大的古希臘詩人荷馬正在如數家珍地吟誦著古希臘文明的輝煌史詩,其中的一段故事發生於古希臘文明的早期。當時的古希臘正處在以好戰文化為特點的強盛時期,其中心城市是興盛於大約公元前160年的邁錫尼(Mycenaean)。

然而到了公元前1100年,也就是著名的特洛伊戰爭發生後不久,以邁錫尼為中心的一些希臘城市和居住地被毀壞和拋棄了,倖存下來的城市倒退到了原始的農耕時代,貿易活動停止了,一些技能例如書寫也失傳了。直到公元前800年,隨著城邦雅典和斯巴達的興起,古希臘才重振雄風,進入希臘文明的新時期。

究竟什麼造成了邁錫尼文明的崩潰?這一直是一個引發歷史學家們激烈爭論的話題。一種觀點認為, 邁錫尼在當時遭遇了一個神秘「海上民族」的連續入侵,另一種觀點認為, 邁錫尼的沒落髮端於社會內部的矛盾衝突。

2010年,一項在敘利亞境內的研究為人們提供了新的思路,科學家們河流沉積物的研究顯示,在公元前1200-前850年的這段時間裡,當地出現了漫長的乾旱天氣。

在更早一些時候, 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人類學家布蘭登·德雷克(Brandon Drake)在分析了一些氣候資料後也得出結論說,在邁錫尼文明走向沒落的那段時間裡,地中海地區出現了一段寒冷時期, 這種寒冷減少了蒸發量和降水量,造成了大面積幹早。


更令人驚訝的是,地中海沿岸的其他文明,如西臺帝國(Hittite Empire)和埃及的「新王國」也是在那段時間從歷史的星空中隕落的,這種現象被歷史學家們稱為「青銅時代晚期的崩潰" (late Bronze Age collapse)。是否這些文明都不能適應氣候的變化?最終促成了這些文明的衰敗?

有關氣候變化能毀滅整個文明的思想產生於一個多世紀前,但人們真正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這個問題則僅僅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從那時起開始在湖底沉積物和鐘乳石中尋找線索以探索古代的氣候,從而開闢了這類研究的新局面。

在耶魯大學,科學家哈維·韋斯(Harvey Weiss)正在研究古阿卡德帝國的衰敗史。阿卡德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帝國之一,早於該地區後來出現的巴比倫和亞述帝國。阿卡德發源於中東地區的富饒地帶,有先進的地區文化和肥沃的農田。公元前2371年, 薩爾貢一世建立阿卡德王國,此後開疆拓土,國勢日盛,然而王國存在的時間並不長,不到兩百年後,阿卡德帝國便不復存在了。

根據對敘利亞境內的沙土沉積物的研究,韋斯發現,大約在公元前2200年,這一地區也突然發生了乾旱。韋斯認為,乾旱對王國的覆滅產生了不小的作用,它帶來了嚴重的饑荒,從而削弱了國力,加重了社會矛盾,導致阿卡德的主要城市被遺棄了。在幾百年後的史詩《阿卡德的詛咒》(The Curse of Akkad)中也出現了有關饑荒的描述,詩中描述當時大旱無雨,農田顆粒無收,正可說明饑荒在當時是確實存在的,但韋斯的觀點一直沒有得到更多有力證據的支持。

2000年,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氣候學家彼得·德曼諾克(Peter deMenocal)把這項研究向前推進了一步,他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當時兩河流域受北大西洋寒流的影響,曾有過嚴重的乾旱時期,因為寒流嚴重改變了氣流行進的路徑,而那個時候正好處在阿卡德帝國走向崩潰的前夕,德曼諾克說:「在阿卡德帝國走向崩潰之時,這樣的異常氣候現象是一種值得注意的信號,這令我們很是驚訝。」


科學家們很快發現,類似阿卡德文明的悲劇並非獨此例氣候劇變與歷史上其他幾個重要文明的過早謝幕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聯繫。在這裡面,最典型的例子要數瑪雅文明了。

瑪雅文明大約興起於公元前2000年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區,那裡的農民種植玉米、南瓜和豆類。瑪雅文明持續了100年,公元250-800年之間是其最輝煌的時期。那時,瑪雅人修建了很多城市和巨大的階形金字塔。

然而,瑪雅文明突然衰落了,瑪雅人的宏偉建築被拋棄,它們淹沒在叢林中漸漸被人遺忘,只有瑪雅人和他們的文化元素依然存在著,並一直保留到今天。

很多研究都顯示,在瑪雅文明衰落的時候,瑪雅人遭遇了持續很長時間的嚴重乾旱。2003年, 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氣候地質學家傑拉爾德·豪格(Gerald Haug)使用沉積物中的鈦元素作為氣候變化的線索,使瑪雅文明的衰落之謎有了更新的解釋。根據鈦元素含量的變化,豪格發現,從公元9世紀開始,一場持續100多年的乾旱襲擊了瑪雅人的家園。研究表明,在當地,進入公元9世紀後,降雨量便開始減少。公元810年、860年和910年先後發生了三次嚴重的乾旱,其持續時間分別為9年、3年和6年。這三次旱災發生的時間與瑪雅人拋棄他們城市的時間是一致的。

對於瑪雅文明的消失,來自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幾位古氣候學家的研究結果也十分引人注目。這個研究小組發現,之前確定的兩場最長且最嚴重的乾旱使尤卡坦半島中央的奇察卡納湖的水位下降了30%,而尤卡坦半島的全部年降水量則下降了約40%。科學家們指出,夏季是瑪雅人耕作和蓄水的主要季節,這種時候,中等程度的降水減少就能導致一些地區遭受嚴重水荒,持續多年的幹早則極易導致社會解體、家園荒蕪等嚴重後果。瑪雅帝國在公元8世紀已擁有150萬人口,但公元830年人口卻減少了3/4,最終在公元909年留下最後的歷史背影后便不復存在了。


大約正值美洲瑪雅帝國走向衰落的時候,公元900年左右,另一一個偉大的帝國——中國唐朝也同樣處在了風雨飄搖之中,昔日的輝煌只剩下了最後的一抹殘陽,這只是湊巧,還是另有原因呢?

豪格和他的研究小組對此深感興趣。對湖泊沉積物的研究顯示,在唐朝衰落的那段時間裡,中國也同樣遭遇了一次持續時間很長的旱災,豪格他們因此認為,在公元8-9世紀間,由於降雨帶南移,北回歸線地區的夏季平均降水量明顯減少了,而由這個相同原因帶來的大範圍乾旱則造成了太平洋兩岸相隔遙遠的兩大帝國——瑪雅和唐朝的同時衰落。

對於這觀點, 科學家們存在爭論,我國有科學家就提出異議認為,唐朝總體上並非趨向乾旱,唐朝滅亡前的最後30年正處於多雨的時段,而並非乾旱時段,所以唐朝不是因為和瑪雅同樣的原因而走向衰落的。看來關於唐朝的滅亡是不是受到乾旱的影響,目前爭論的地方還有很多。

但不管怎樣,科學家們都意識到了氣候的確對人類歷史的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不過這種影響究竟是怎樣的,表現在哪些方面,這還必須從更大範圍和更大時間跨度上作進一步的研究。 

有科學家發現,公元1000-1911年之間我國共有六個主要的溫暖與寒冷階段,而絕大多數戰爭「高發期」則均與氣候的寒冷期相一致。 接下來,這些科學家也用同樣的方法研究了歐洲的歷史,其時間跨度從公元1500-1800年,結果他們發現,在17世紀,歐洲遭遇了一場大危機, 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所謂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攪得歐洲動蕩不安。研究表明那時的歐洲也處在寒冷的時期,人們稱之為「小冰期」。

事實證明,許多文明的衰落和戰爭的發生的確與大規模的氣候變化存在關聯,但氣候變化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以前,一些西方學者提出過種所謂"地理環境決定論 」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各地區人類活動的特徵取決於自然環境,特別是受氣候條件的支配,這種觀點肯定了環境的作用但又過於誇大了這種作用

現在人們認為地理環境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但它對社會的影響只能通過社會的某種生產方式來實現。從科學的角度看氣候變化對文明的興衰、朝代的更替,雖然肯定有影響,但這種影響不是絕對的因此一個文明走向衰落的情況是複雜的,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

現在訂購2020年《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享受8折優惠

原價300元,現在只需240元

就能把一整年的知識抱回家!

相關焦點

  • 神秘的瑪雅文明《失落的國度》
    《失落的國度》是《地球編年史》的第四部,這一部主要講的是五千年前的美洲諸神真相以及瑪雅文明,對於瑪雅文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世界末日之說。瑪雅文明,是現代分布於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貝里斯國家的叢林文明。
  • 世界上突然「神秘」消失的10個古代文明!
    為什麼地球上有一些先進繁榮的古代文明會突然神秘消失?是自然災害、氣候變化還是「外星入侵」摧毀了它,這些古代文明為什麼消失得這麼突然?好像是一夜之間就神秘消失了一樣,下面來盤點10個突然消失的文明。高棉王國高棉王國曾經是東南亞最強大的王國,從柬埔寨延伸到寮國、泰國、越南、緬甸和馬來西亞。由於沒有留下任何書面記錄,世界對它的理解是通過考古發現拼湊起來的。高棉王國信奉印度教和佛教,修建寺廟、寶塔和其他結構複雜的建築,其中最著名的是吳哥窟。外來入侵、瘟疫、糧食供應和王室鬥爭可能是這一文明最終衰落的原因。
  • 美洲三大文明;瑪雅文明、印加文明與阿茲特克文明
    瑪雅文明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並列為美洲三大文明(阿茲特克帝國與瑪雅文明位於中美洲;印加帝國位於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帶)。一,瑪雅文明。瑪雅文明,是現代分布於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貝里斯國家的叢林文明。
  • 古代文明衰亡原因論爭
    2012年,美國學者切麗·溫納介紹了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報告,認為,過去幾千年間,季風氣候衰退,導致降雨減少,最終致使哈拉帕文明毀滅。中國學者葛倩、劉敬圃等人亦主此說,認為氣候波動是造成古埃及文明、古阿卡德帝國和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並進一步推測乾冷氣候主要緣於太陽活動減弱,導致季風減弱,熱帶輻合帶南移,在北半球中、低緯度大部分地區形成乾旱降溫。
  • 瑪雅文明是一個高級的文明,他們為什麼突然消失了?
    瑪雅文明是如何衰落和消失的,長期以來都是世界未解之謎。我們認為氣候變化是導致瑪雅文明消失的最具體因素並且,對於瑪雅歷史變遷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多位著名的古生物氣象學家和考古學家都對這項研究表示認可。為了測定當時所發生的社會政治事件,研究人員深入分析了大量瑪雅象形文字資料庫。專家研究發現每塊瑪雅石碑都記錄著一段政治歷史,是洞悉瑪雅文明的一扇窗口。
  • 細說迷霧重重的瑪雅文明
    瑪雅文明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並列為美洲三大文明(阿茲特克帝國與瑪雅文明位於中美洲;印加帝國位於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帶)。依據中美洲編年,瑪雅歷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後古典期。瑪雅從來不像中國、埃及等文明擁有一個統一的強大帝國,全盛期的瑪雅地區分成數以百計的城邦,然而瑪雅各邦在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及習俗傳統上卻屬於同一個文化圈。16世紀時,瑪雅文化的傳承者阿茲特克帝國被西班牙帝國消滅。瑪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傑出代表,以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約形成於公元前1500年,瑪雅人創造了輝煌的瑪雅文明。
  • 瑪雅文明與華夏文明的相似之處:愛玉、崇拜龍,使用象形文字等
    瑪雅文明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約形成於公元1500年前,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誕生於熱帶叢林的古代文明,沒有像中國、埃及等文明一樣擁有一個強大的帝國。(西周晚期文物上的太極圖。)為何瑪雅文明同華夏文明有著如此多的相同之處?第一種解釋,約12800年前,彗星撞擊地球導致溫度下降,全球進入冰河時期,白令海峽成為一個白令海路橋,一些亞洲來的獵人,跟著獸群到了北美洲之後定居,華夏文明通過白令海路橋傳遞給了瑪雅文明。
  • 瑪雅文明:人類文明之中最為神秘的一部分
    老高與小茉: 數千年前就擁有航天技術的瑪雅文明眾所周知,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這四個古老的國度,曾經代表著不同的文明。尤其是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古代文明,堪稱世界上最完整、最古老的人類文明。
  • 真臘古國:一夜消失的謎樣柬埔寨文明
    (一)氣候變化滅城說  澳大利亞考古學家說,氣候變化是造成吳哥古城廢棄的主要原因。雪梨大學的考古學家說其消失的根本原因是水資源危機。高棉人為了維持古城100萬人口的生存不得不謹慎管理用水系統。但在兩個龐大建築中發現的阻塞物顯示,此系統在吳哥城存在的歷史末期已開始失去作用。  近來的發掘全部指向了一個新答案。
  • 3000年前的瑪雅文明究竟是什麼樣
    瑪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的傑出代表,瑪雅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東南部、瓜地馬拉等地,因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    通常中美洲文明被劃為劃分為三個時期,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300年稱為前古典期,公元300年到900年為古典期,公元900年到1500年為後古典期。
  • 古代宮殿現身墨西哥叢林,科學家:解開瑪雅文明覆滅之謎的線索
    最近,考古學家在墨西哥的叢林深處發現了一處古老遺蹟,這處遺蹟曾是瑪雅時代的宮殿。他們推測在1000多年前,有一個大家族在此定居。這座古老的宮殿位於墨西哥尤卡坦東北部的古瑪雅市庫魯布,目前考古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中,墨西哥的國家人類和歷史研究所(InAH)剛剛宣布了對這座宮殿的確認。
  • 南美三大文明之一的瑪雅文明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瑪雅文明最大的神奇之處就在於,他們雖然處於石器時代,但是卻誕生出很多讓現代人擔驚訝的成就感,所以產生很多的謎團,瑪雅文明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瑪雅文明是發布於在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瓜地馬拉,洪但拉斯,等地區的叢林文明,誕生於公元前10世紀,也就是3000千多年前,公元1502年哥倫布最後一次遠航美洲。
  • 超前瑪雅文明大揭秘
    說起瑪雅文明,大家一定有所耳聞。這是一個非常超前的文明,瑪雅人的預言更是遠近聞名,瑪雅人預言的2012文明毀滅更是被拍成了著名的災難片《2012》。究竟這個文明又有著怎麼樣神秘的奧秘呢?下面內容會給你答案。瑪雅文明,現分布於墨西哥東南部、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貝里斯國家的叢林文明。
  • 失落的文明:一生要去的26處古遺址
    從人類能夠直立行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在不斷的創造文明與建築,隨著歷史的推進,那些建築逐漸化為斷壁殘垣沉澱在歷史的紅塵中,但卻不因時光的流逝而失去其光彩和意義
  • 世界未解之謎系列之瑪雅文明
    瑪雅文明出現在公元前2000年的墨西哥和中美洲瓜地馬拉的太平洋海岸,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並列為美洲三大文明。瑪雅古隧道70年代,在南美洲發現了一條瑪雅人的古隧道,這條隧道離地面250米深,僅在秘魯、厄瓜多境內就有數百裡長。隧道的入口由一個印第安部落(古代瑪雅人的後裔)把守著。參與發掘活動的考古學家找到了一個完整的地下隧道和迷宮體系。
  • 印加文明 | 世界古文明系列
    馬丘比丘    古城印加文明與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並稱為"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印加帝國享有"美洲的羅馬"之稱,它以有一套完整的國家體系而聞名於世。它包括了現今厄瓜多山區、秘魯山區部分,玻利維亞高原地區、半個智利和阿根廷西北部地區!
  • 千古之謎:瑪雅文明為何突然衰落?
    美國芝加哥田野博物館館長加裡·費恩曼與偉頓學院人類學教授迪安·阿諾德合作,才揭開了古代瑪雅藍色塗料的成份之謎。 原來,瑪雅人把藍色與雨神聯想在一起,因此將向雨神供奉的祭品塗成藍色。科學家在尤卡坦半島一處遺址的井底發現了一個曾被用來燒薰香的碗,碗上留下了瑪雅藍的痕跡。
  • 關於現實的瑪雅文明你還有哪些不知道的事?
    瑪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的傑出代表。瑪雅文明中有太多的未解之謎,不過我們現在可以確定的是瑪雅文明是確確實實的在這個星球上存在過的,但是關於瑪雅文明的各種謎團仍然需要人類不斷的努力去解開。瑪雅文明未解之謎之一:據考證,瑪雅文明一直處於石器時代,他們從來都沒有發明過青銅器鐵器,但奇怪的是他們居然掌握了相當高超的建造技術,並且創造了令人讚嘆不已的城市文明。這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一種發展極度不平衡的文明。
  • 古代瑪雅人流傳的預言,太陽紀是馬特拉克堤利瑪雅人稱根達亞文明
    百家原創作者:凝琴說歷史今天小編帶大家一去了解,在歷史上其實,古代瑪雅人流傳的預言,並沒有「大」之說。所謂的「五大預」,實質上是人們對於古代瑪雅人將世界歷史分為五個太陽紀的誤解。古代瑪雅人曾經將世界歷史分為五個階段,其中每個階段就是一個瑪雅人所說的「太陽紀探秘。
  • 改變歷史的50種礦物|隱藏在瑪雅文明中的玉石文化
    對古代瑪雅人來說,玉石是最珍貴的石頭,玉石雕刻也是寶石藝術的最佳代表。對瑪雅玉石的礦物研究顯示,瑪雅人的玉石是硬玉,跟在中國最常見的軟玉有著不同的化學組成。19 世紀中葉,當有關古典瑪雅城市的報告和圖片為北美和歐洲國家所知時,許多人都不肯相信一個美洲的土著民族居然能夠獨立創造出這麼發達的文明。當時,人們並未從外星人角度尋求解釋瑪雅文明的發達原因,而認為瑪雅文明是源自歐亞文明的貿易者或者殖民者,即源於美索不達米亞人、以色列人、腓尼基人、印度人,尤其是以其金字塔和楔形文字聞名於世的古埃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