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功能」實現農產品網上銷售

2020-12-23 瀟湘晨報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電商事業的日益壯大與發展,網上宣傳、銷售各類農產品已成為成本低、效率高、便捷有效的方式之一。

9月19日,第二十屆瀋陽國際農業博覽會(線上)正式開幕。本屆博覽會線上集中開展4天,線上運營365天,打造「4+365」全年不落幕的農博會。塔城地區積極響應,組織了22家農產品加工企業60個產品、28家消費扶貧企業80個產品,走進「雲服務」。

本屆農博會開通了四種線上特色服務功能,全方位展示特色農產品。一是搭建供採對接採購平臺,通過手機端、PC端的在線直播,圖文、視頻展示等方式,面向全球採購商和參展商進行「雲展示」。二是通過智能算法推薦、搜索與篩選,以及精準撮合活動,方便供採雙方對接信息,進行在線對接日程管理,實現「雲對接」。三是通過在線視頻通話、隱私保護電話、即時通訊,以及點讚、收藏和留言等形式,實現「雲洽談」。四是通過對線上產品搭橋連結電商商城等方式促成線上訂單,實現「雲交易」。

【來源:塔城地區農業局網上投稿】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鄠邑區農業農村局召開鄠邑區特色農產品網上宣傳銷售策劃活動研討會
    為了更好發揮鄠邑區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展示中心強大的網絡平臺宣傳銷售優勢,擴大鄠邑區特色農產品對外影響力,12月30日上午,鄠邑區農業農村局市場信息化科和鄠邑區農業信息中心在陝西恩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組織召開鄠邑區特色農產品網上宣傳銷售策劃活動研討會,會議由區農業信息中心主任楊廣強同志主持,區農業農村局市場信息化科和區農業信息中心相關人員以及西安天菊葡萄酒莊有限公司
  • 烏蒙山區農產品實現「驚險跳躍」
    在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徵程中,畢節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抓住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圍繞「八要素」,落實「五個三」,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六個轉變」,讓烏蒙山區農產品實現了「驚險跳躍」。
  • 生鮮電商盛行,農產品綜合平臺「借勢」能否實現獲客新突破?
    當消費者們網上消費習慣逐漸養成,加上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帶來的生鮮平臺大規模用戶的破冰,農產品生鮮電商正加速邁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而正是在這個生鮮電商盛行下的新時代和新趨勢下,在農產品銷售領域中從業多年的企業家於汝武,借著這股「東風」聯合了知名網際網路平臺5G雲平臺,合力打造出了「農產品綜合平臺」這個擁有了多項功能和強大功能體系的智能商城,不僅在企業獲客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同時也帶領著自己的農產品生鮮產業成功邁入到了另一個發展新階段。
  • 通過新媒體平臺 集中發布銷售信息 實現特色農產品 「雙線」產業...
    據了解,開平市結合「一鎮一品」,依託鄉村特色產業,構建農產品銷售的新平臺,大力倡導農民成立番薯、青棗、火龍果等專業合作社,並通過新媒體平臺,尤其是微信公眾號、抖音等,集中發布銷售信息,實現特色農產品線上、線下「雙線」產業布局。
  • 貴州省商務廳:全力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整合商務領域各類項目資金和資源,圍繞500畝以上壩區和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陸續出臺供應鏈項目申報、農產品物流補貼等政策,集中力量加大對掛牌督戰縣項目資金支持力度。」楊健說。貴州省商務廳副廳長楊健接受採訪據介紹,貴州省商務廳將繼續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一是拓展省內、省外市場。二是拓展線上市場。
  • 【活動】粉折旅遊文化節 助農產品銷售忙
    【活動】粉折旅遊文化節 助農產品銷售忙 2020-12-14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縣長當網紅,助力鹿邑農產品銷售
    那麼,電商直播能不能用在農產品銷售上呢,尤其是為鹿邑這個農產品生產大縣提供幫助呢?鹿邑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彩就做了一次大膽的嘗試,為鹿邑縣農產品——西芹,做起了代言,開啟了一場網紅直播。3月31日,鹿邑縣電商開展「直播助農」農產品網上銷售活動,副縣長楊彩與我縣電商商家合作,她們變身「網紅主播」代言推銷當地的地標產品——西芹。楊彩副縣長在直播間熱情的為全國的粉絲介紹鹿邑的西芹「西芹是老子故裡的特色蔬菜,已經有了三十多年的歷史,一萬多畝的種植面積,也是我縣的地標產品。西芹不僅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
  • 為農產品「賣難」找解藥——民革中央「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
    農產品的種植和銷售,一直以來都是農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生活來源。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產品越來越多地進入市場,大部分農產品告別了普遍短缺的時代。然而,近年來,農產品「賣難」現象卻每隔幾年就出現一次,「蒜你狠」「姜你軍」「向錢蔥」「豬堅挺」等幾乎沒有停歇,屢次上演的價格「過山車」行情已超出合理範圍,嚴重地擾亂了農民的正常生產經營決策。
  • 馬龍區市監局破解農產品銷售難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特約記者 尹路倉 通訊員 李曦 李海英) 農副產品銷售難問題一直制約著農民脫貧致富。為助力脫貧攻堅,馬龍區市監局立足職能,打好服務監管組合拳,多措施破解農產品銷售難。農專活農。積極培育農產品市場經營主體,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力度,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規模。通過合作社實現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對接,使貧困戶在農業組織化、產業化、規模化經營中增收脫貧。截至目前,全區共登記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234戶,僅2019年以來就新增64戶,涵蓋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草藥、花卉等種植業和肉牛、家禽、魚等養殖業以及農產品加工等行業。全區共有農民成員320人,帶動就業2千餘人。
  • 烏蒙山區農產品實現「驚險跳躍」_貴州_資訊_黔訊網 - 貴州綜合...
    在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徵程中,畢節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抓住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圍繞「八要素」,落實「五個三」,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六個轉變」,讓烏蒙山區農產品實現了「驚險跳躍」。
  • 汶溪蔬菜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汶溪村位於長江南岸江畔,近年來,該村利用離縣城較近的區位優勢,加上交通方便,引導村民發展蔬菜產業,並提出了要做精叫響品牌的口號,集中力量抓基地項目申報,加大蔬菜產業資金投入;抓良種統一引進,打好蔬菜優質高產基礎;抓種植科技推廣,創立「綠色蔬菜」品牌;抓規模壯大發展,將「汶溪蔬菜」銷售到周邊區縣以及湖北利川等地。
  • 「天眼聚焦」烏蒙山區農產品實現「驚險跳躍」
    在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徵程中,畢節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抓住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圍繞「八要素」,落實「五個三」,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六個轉變」,讓烏蒙山區農產品實現了「驚險跳躍」。畢節特色產業近年快速發展,今年僅食用菌就種植了10.21萬畝,產量達26.96萬噸。圖為七星關區丁家寨社區群眾在採收平菇。
  • 副區長變身「主播」助力廣豐農產品銷售
    3月21日上午10點,「農品網上行—上饒(廣豐)直播助農行動」直播在廣豐電商產業園準點開播。副區長程劍虹走進京東直播間,為廣豐農特產品代言。作為廣豐農產品的「超級推銷員」,程劍虹一進入直播間,立馬進入了「帶貨」狀態。他如數家珍地介紹了嵩峰芋頭、馬家柚、廣豐土蜂蜜、煙筍、年糕等特色農產品。幽默的解說、真摯的推薦,獲得了廣大網友點讚。
  • 「第一書記」為農產品代言 「沈航鄉村振興超市」線上銷售平臺啟動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供圖 10月16日,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第三屆「第一書記」農產品代言推介會在圖書館門前舉行。據了解,從2018年開始,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在每年扶貧日期間都開展駐村「第一書記」農產品代言推介活動,並對鄉村振興工作進行研討交流。
  • 中國電商扶貧聯盟:上半年對接銷售農產品超20億
    9月6日,在2020中國電子商務大會電商扶貧論壇上,中國電商扶貧聯盟主席李曉林表示,今年已對接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超過2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電商聯盟是我們跟商務部健康司共同發起成立的電商銷售平臺。李曉林表示,截止目前,中國電商扶貧聯盟共有29家成員單位,並充分發揮平臺廣、類型多、專業化的優勢,幫助貧困地區實現幫扶對接及銷售農產品累計超過50億元,特別是2020年聯盟的電商扶貧工作進入快速發展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半年多已對接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超過2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 寧波「好爾萬家」農產品平臺正式上線運營
    「農產品電商」扎堆湧現  上周末的食博會上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農超對接活動,寧波正秀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將在淘寶特色中國頻道開出寧波館,把「寧波特產專櫃」搬到網上,實現寧波特色產品(包括農產品)與電子商務的結合。  農超對接的活動剛剛結束,昨天又一個「農產品電商」項目上線———總投資額達到2億元的「好爾萬家」項目正式投入運營。
  • 農業農村部:線上線下產銷對接 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167億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導國新辦於12月16日舉行產業扶貧進展成效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介紹,全年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總體順暢,沒有出現區域性的、面積較大的扶貧產品滯銷賣難的情況,今年的銷售情況總體是好的
  • 打通田間到餐桌的綠色通道 柞水「六進六銷」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本報訊(周雯)為進一步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柞水積極推行「六進六銷」模式,打通農產品銷售環節的「瓶頸」,在實現城市「菜籃子」「米袋子」有效供給的同時,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六進」是指貧困村與機關、企業、景區、社區、商超、學校建立長期定向採購合作機制,實現貧困村貧困戶農產品進機關、進企業、進景區、進社區、進商超、進學校。縣上組織各級工會訂購和支持景區遊客中心、社區小賣部銷售來自貧困村貧困戶的農產品,引導幫扶幹部、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為幫扶對象的農產品代言,並通過「以購代捐」購買農產品。
  • 「八方助農,縣長來了」 西瓜視頻直播助力農產品銷售
    來自雲南西盟、山西和順、內蒙古烏蘭察布等十個地區的市長、縣長們走進西瓜視頻直播間,化身「主播」助力農產品銷售。四日直播後,共賣出特色農產品92萬餘斤,總銷售額超過800萬元。  在貴州赤水市的直播中,貴州赤水市市委常委、副市長陶興國在屏幕前積極為家鄉特產赤水楠竹筍、曬醋「打call」。他介紹,赤水是中國十大竹鄉之一,竹筍剝開殼,筍肉潔白如玉,味道清香,和臘肉一起炒,口感絕佳。
  • 池州市石臺縣仙寓鎮奇峰電商助力農產品銷售
    摘要:池州市石臺縣仙寓鎮奇峰讓深山土特產搭上電商「快車」銷往深圳,拓寬茶葉、水稻、香菇、木耳等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提升農產品銷售額,助農增收。   「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