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導
國新辦於12月16日舉行產業扶貧進展成效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介紹,全年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總體順暢,沒有出現區域性的、面積較大的扶貧產品滯銷賣難的情況,今年的銷售情況總體是好的。
新聞發布會現場 劉健 攝影
「年初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給當時產業扶貧帶來了一定困難,特別是在春節前後到3月份期間,一些地方扶貧產品賣不出去。」魏百剛介紹,「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以及各個地方,專門印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等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開通了熱線電話,實時調度貧困地區產品滯銷情況,同時開設網上專區進行有效對接,在線上線下舉辦了多場產銷對接活動,累計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167億元。針對湖北農產品賣難問題,組織開展應急促銷活動。」
談及如何推動貧困地區產銷銜接?魏百剛提到,首先,搭平臺。2018年以來,農業農村部組織舉辦了20餘場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幫助700多個貧困縣銷售農產品500多億元。其次,育品牌。將貧困地區的區域公用品牌、產品品牌優先納入中國農業品牌目錄,支持貧困地區認證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產品,開通綠色通道,縮短認證時間,減免相關費用。目前貧困縣登記農產品地理標誌800多個、認證綠色和有機農產品1.1萬個,比2012年增長4倍多,市場競爭力、影響力都明顯提升。
同時,補短板。大力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立了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平臺,提升了貧困地區涉農信息綜合服務水平。啟動了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向貧困地區傾斜,對貧困地區的合作社、家庭農場,補助比例提升到50%。支持建設田頭預冷、冷藏保鮮等產地設施,為鮮活農產品錯峰銷售、減損增值提供條件。
魏百剛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把產銷對接作為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的關鍵舉措,堅持市場導向,拓展渠道,創新方式,建立長效機制,促進產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
【來源:海報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