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與時間賽跑、與貧困較量……脫貧攻堅最後總攻已經打響,在全省上下奮力搏擊,決戰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的攻堅總決戰中,18家省直部門籤訂總攻責任狀,咬定目標、一鼓作氣,堅決攻克貧困堡壘。 6月1日起,省直機關工委與多彩貴州網聯合推出系列文章,講述18家責任單位集中力量,奮戰一線,不鬆勁、不懈怠,用實際行動書寫責任擔當,用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際成效兌現莊嚴承諾的衝刺故事。
5月22日,獨山縣麻萬鎮花園村,貴州省商務廳機關第二、第六黨支部正在這裡開展「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主題黨日活動。
「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履行好定點幫扶責任,認真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加強支部結對共建力度,持續鞏固幫扶村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在活動上,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劉蘭堅定地說,特別要發揮商務扶貧優勢。
同一天,同樣的主題,在獨山縣麻萬鎮拉林村,商務廳機關第三、第四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正在開展。省商務廳副廳長潘路生帶著大夥看望慰問脫貧攻堅工作隊,詳細了解當地受疫情影響情況,叮囑密切關注產銷動態。
特別的時間,特別的黨日活動,指向同一個目標——在最後90天的衝刺時間,堅決打贏這場殲滅戰。
黨建引領,全員出動。省商務廳在疫情的影響下「逆風」前行,全力拓展全省農產品流通渠道,堅決完成全省農產品不出現大規模滯銷的目標任務。
聚焦「9+3」重點縣區摸清底數好調度
「要根據當地實際和市場需求不斷完善每一個縣的農產品促銷方案,確保方案針對性強、可執行、可操作。」4月中旬,貴州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季泓帶隊深入畢節市納雍縣、織金縣和七星關區等「9+3」掛牌督戰縣區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調研。疫情當前,季泓表示,對存在滯銷風險的要提前制定預案、提前謀劃,確保不出現大面積滯銷,保障貧困群眾利益。
「為了加強對『9+3』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區農產品的動態精準調度,商務廳全體班子成員親自帶隊,深入到12個掛牌督戰縣一線,摸底調研當地農產品品種規模、上市時間、銷售渠道、流通主體等詳細情況,督促指導掛牌督戰縣精準制定農產品銷售工作方案。」省商務廳副廳長楊健介紹。
聚焦「9+3」縣區,省商務廳專班安排專人「一對一」對接,梳理各類農產品的種植和銷售情況,每日摸清銷售狀況,每周實施數據更新,確保「9+3」區縣情況明、底數清,各項情況溝通順暢,為統籌農產品銷售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省商務廳加強全省市場體系規劃建設,並開設「9+3」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區農產品扶貧專區和檔口,組織各大批發市場負責人召開座談會,採取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等方式,引導批發市場銷售「9+3」縣區農產品,拉動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
銷售熱線+電商賣貨大力拓展線上渠道
「一夜春雨兩天陽,花生長得冒洋洋;去過山東和四川,我家花生不一般;莫嫌花生個頭小,渾身上下都是寶……」5月23日,抖音「梵淨山珍」直播間內,產於「9+3」縣區之一的沿河珍珠花生賣得熱火朝天,超20000人次在線參與、曝光量達220萬、交易達87.6萬元,這種一頭連著廣闊市場一頭連著貧困地區的「直播帶貨模式」提供了消費扶貧的新路徑。
如今,以直播為代表的各種電商已經是黔貨出山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深諳這一點,省商務廳不斷打造農產品銷售電商基礎,統籌國家級電商示範縣等創建資金,支持全省電商建設;建立貴州電子商務大數據服務平臺等系統,全力推動農產品線上銷售服務;並且聚焦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利用抖音等新媒體發展「網紅電商」,助力全省農產品銷售。僅2020年1至4月實現網絡零售額55.27億元,同比增長10.5%。
既要好又要穩。影響農產品銷售的各種因素很多,為了能夠及時、有效地對可能出現的滯銷賣難風險,省商務廳在全省建立農產品滯銷應急響應處置和農產品銷售調度熱線的工作機制,印發了《貴州省農產品滯銷應急響應處置工作方案》,統籌省、市、縣三級農產品產銷對接督戰工作,主動了解生產主體農產品銷售問題,妥善處置我省農產品滯銷賣難應急情況,確保我省農產品不僅能賣出去,還能賣出好價錢,為保障貧困戶利益編制一張「保障網」。
下一步,貴州省商務廳將建立「內託外聯」銷售方式,引導省內團餐配送、批發市場加大自產農產品採購量,指導省蔬菜集團等大型流通企業到省內貧困地區開展訂單生產,確保產品有託底銷售。同時,加大與市場的對接力度,緊抓生鮮電商快速發展機遇,積極整合現有電商服務網點,將冷鏈資源與農產品上行需求進行融合,將「提籃小賣」向現代商貿流通轉變,全力以赴幫助「9+3」縣區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記者:劉竹寒
編輯:朱若嵐 花維竺
編審:羅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