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四川省委書記、省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彭清華,前往成都市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工作。他指出,要加強輿論引導,及時準確發布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進展情況,加大疫情防護宣傳力度,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做好群眾心理疏導,堅決制止網絡暴力,營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圍。<br/><br/> 自成都報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以來,各種謠言不斷出現。比如,「成都不排除封城」「四川音樂學院封校」「李某帥、陳某亮是密切接觸者」「成都東郊記憶改方艙醫院了」「成都市天府健康碼已停用」「鍾南山院士來成都抗疫了」等等。散布「成都不排除封城」謠言的男子,被處以了行政拘留5天的處罰。<br/><br/> 伴隨網絡謠言的,還有升級的網絡暴力。20歲女孩趙某某確診為新冠病例後,網絡上則流傳開她的隱私信息,包括其姓名、住址、近期前往的地點與接觸者,甚至包括手機號與身份證號。趙某在社交平臺上回應此事,稱一直有人給她打電話、發簡訊,進行人身攻擊。散布洩露趙某某個人隱私者,已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處罰。<br/><br/> 猝不及防的疫情牽動著人們的神經,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戰役正在全成都範圍內緊張開展,此時此刻確保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安定民心、凝聚人心、增進信心,對於打贏這場硬仗顯得尤為關鍵。然而,疫情及相關的各種謠言在網絡空間和各類社交平臺擴散,不可避免會給成都的抗疫行動帶來直接或間接幹擾,給公眾造成誤導,引發焦慮恐慌。謠言的危害性極大,既為公眾所不齒,更為法律所不容。<br/><br/> 要遏制謠言泛濫,避免謠「疫」成災,需要全社會共同行動。每個人都應該多一點理性、少一點任性,多一份定力、少一點跟風,多一些克己守法、少一些肆意妄為。廣大網民特別是自媒體,要恪守道德、法律底線,不做謠言「生產者」、「傳播器」和「加工廠」。同時,廣大網民對網絡、朋友圈流傳的信息,要多甄別、思辨,冷靜判斷真偽,不做「二傳手」,不當「搬運工」,自覺抵制形形色色的謠言。<br/><br/>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無論是誰觸犯法律,公安機關都會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四部門在《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中強調,要依法嚴懲造謠傳謠犯罪。成都警方日前發布了抵制網絡謠言和暴力倡議書,明確將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依法懲處造謠、傳謠和侵犯公民合法權益的行為,堅決維護良好的成都社會治安環境。<br/><br/> 打贏網絡謠言、網絡暴力阻擊戰,有助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大家要遵守法律法規,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保持科學理性的態度,客觀地認識疫情、科學地預防疫情、有效地防控疫情,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更多正能量。(作者系天府評論特約網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