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魔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世界,一切都跌宕起伏。中國經濟在經歷巨輪失速後,成功上演了「V」字反彈,我們也經歷了一些「V字型」的生活軌跡。在這一個個「V」字的背後,是全國各界不畏艱難的堅持與努力。<br/><br/> 回首這一年,世界疫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但中國卻在成功上演著一個個「V」字反彈,令人感慨無比。但看這一個個「V」字,背後雖艱辛,如今卻讓人驕傲,這每一個中國「V」字,無不是一份奇蹟的創造,無不給我們以信心,中國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愈挫愈勇,疫情壓不跨,任何災難都壓不跨,創造出一個個奇蹟。<br/><br/> 收入之「V」,見證社會穩就業。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受到疫情的影響,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而到了三季度末,居民收入實際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收入來自穩就業,穩就業,就是穩增長,就是穩民生,所以,黨中央一開始就確定了穩就業戰略,一手狠抓疫情防控,一手力促復工復產,確保穩就業,因此才實現了今天收入之「V」反彈。<br/><br/> 消費之「V」,見證市場生命力。從門可羅雀到人頭濟濟,隨著收入的回升,消費也上演了反彈。中國有著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疫情一度讓國人收入受到影響,但隨著疫情的穩定控制,線上線下,多種形態的市場活動便活躍起來,由此也拉動了消費市場的火爆,特別廣交會、上海進博會等大型會展的如期舉辦,加之十一特別黃金周的報復性消費,更給中國消費市場帶來信心。當然,除了買買買、吃吃吃,精神消費也是在持續攀升。<br/><br/> 旅遊之「V」,見證戰疫力度大。「初一一動不動,初二按兵不動,初三紋絲不動,初四巋然不動,初五依然不動……何時能動?鍾南山叫動才能動!」這是疫情之初中國的真實寫照,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抗擊疫情大戰力度空前,從一動不動到說走就走,旅遊真正是中國戰疫的「晴雨表」,特別在長達8天的國慶中秋黃金周,熟悉的「人從眾」又回來了,中國旅遊格外火熱。<br/><br/> 經濟之「V」,見證經濟是大海。從被迫深蹲到迅速起跳,-6.8%、3.2%、4.9%,這是中國經濟今年第一、二、三季度的增速。戰疫近一年時間,中國經濟走出了一條「V」型曲線,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當然與黨中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的正確決策分不開,但更證明了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的一句話,「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相對於「大海」來說,疫情衝擊雖然巨大,但再大也不過是大海裡的「浪濤」而已,並不能顛覆「大海」。在疫情中,不畏艱難,排除幹擾,中國堅持對外開放,有序發展經濟,中國「經濟大海」註定更穩固,成為歡騰的大海。<br/><br/> 一個個「V」字的背後,是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恢復能力,肩負14億人民生計的巨大經濟體衝破疫情風浪,正加速航行。相信,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新時代新徵程,中國經濟必將進一步強大,創造更大的輝煌。(作者系天府評論特約網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