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鐵血君
莫斯科時間6月24日上午10點,俄羅斯慶祝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閱兵活動拉開序幕。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6月19日在《俄羅斯報》發表題為《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面對歷史與未來的共同責任》的文章。
普京表示,面對過去與未來,我們的責任是竭盡所能,避免悲劇重演,鞏固全球穩定與安全,實現所有國家的繁榮與安寧,是我們面對全人類、面對現今和未來數代人所負有的共同責任與義務。
關於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活動很多,作為一個軍事號,鐵血君想帶大家重溫一部經典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是的,勝利固然值得紀念,反思與反戰也是重大的歷史課題。
電影梗概:
該片根據鮑裡斯·瓦西裡耶夫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衛國戰爭時期,準尉瓦斯科夫帶領五位女戰士在廣袤的森林中進行激烈殘酷阻擊戰的故事,該片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等,成為一代經典。
內容取自一個真實事件: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五個戰士遭遇同樣事件而犧牲,不過,為了增加悲劇色彩,小說家把男兵改成了女兵。小說及其電影向人們展示了戰爭對人,尤其對婦女的摧殘,對美好生活和人類文明造成的災難,表達了強烈的反法西斯和反侵略的主題思想和深刻的人性關懷主題。
1942年夏天,瓦斯科夫準尉帶領兩個班的女高射機槍手駐紮在一個小車站旁的村子裡。一天,班長麗達在鄰近的樹林裡發現了兩個德寇。於是,瓦斯科夫帶領一支由麗達、熱妮婭、麗薩、加爾卡、索妮婭等五個姑娘組成的小分隊到林中去搜捕德寇。原以為只有兩個德軍,不料卻是一個武裝小分隊。
敵眾我寡下,姑娘們一個個犧牲了。許多年之後,白髮蒼蒼的瓦斯科夫帶著已成長為青年軍官的麗達的兒子來到當年戰鬥過的樹林裡,給她們立了一塊大理石的墓碑。
麗達
中士麗達是女兵班班長,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卻精明幹練,勇敢頑強。腹部受傷後,為了不連累準尉,義無反顧地開槍自殺。在死前她深情地要準尉吻她一下,表達了她對生活的眷戀,對和平幸福的無限嚮往。
熱妮婭
熱尼亞最漂亮、最有氣質。她在戰爭期間與她的上校產生了戀情,受到處分來到171兵站。在麗達受傷時,為了引開敵人,她與10個敵人周旋。最後子彈打光時,還抱一塊石頭砸向敵人,最終壯烈犧牲。
麗薩
19歲的麗莎在森林的小木屋裡長大,性格逐漸變得孤僻和沉默寡言,她堅決聽從瓦斯科夫的派遣,穿越森林和沼澤前去小站報信,在那片籠罩著死亡寂靜的沼澤裡,她慌不擇路,被淤泥吞噬。
加爾卡
女兵嘉莉婭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她被德國鬼子當場打死,作者仍然把她列入英雄的行列,作者用一個真實的嘉莉婭的死來譴責戰爭對少女的摧殘。
索妮婭
索尼婭是五個女兵中唯一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瓦斯科夫想抽菸,她主動為他找回丟失的菸袋,不幸陷入德軍包圍壯烈犧牲,只留下一本帶血的詩集。(文中配圖均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