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航母陸續「趴窩」,但還要提防「美國號」兩棲攻擊艦

2020-12-17 騰訊網

在太平洋的美國航母陸續「趴窩」後,4月22日,美國海軍的美國號兩棲攻擊艦、邦克山號飛彈巡洋艦(提康德羅加級)和巴裡號飛彈驅逐艦(伯克級)又出現在我南中國海,澳大利亞海軍的帕拉馬塔號護衛艦F154號也組隊其中,大有任疫情如何擴散,我都要顯示存在的意思。其實,在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出事的時候,小編在文章中就提到過,要提防「美國號」兩攻,這個排水量達45000噸的大傢伙,可配置20架F35B垂直起降戰機,實力不容小噓。

而這次出動,其只搭載了6架F35B戰機,很可能是疫情因素(可喜可賀)。正巧我們的075兩攻下水,今天就來談談這種搭載垂直起降戰機兩攻的優勢,美軍對於這種「載機」兩攻的應用,我軍到底需不需要這樣的配置,最後再來談談未來航母的發展趨勢。實際上,在當年日本的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問世後,國內好多聲音都在說日本的狼子野心又復燃了,因為這種輕型航母搭載垂直起降戰機後,憑藉著隱身的優勢,完全可以進行超地平線攻擊,撐起區域防空制海。

雖然垂直起降的F35B航程短,載彈量少,但是垂直起降較彈射起飛+攔阻降落相比,安全性高,出動密度大,訓練成本較傳統的艦載機也大大降低,同時甲板的設計建造也更加容易,搭配上船塢登陸艦,驅逐艦,補給艦等,就可以構成一個高度合成的兩棲打擊群,遂行多樣化的軍事行動,甚至是高烈度的區域性武裝衝突。而這種合成化、集約化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比航母還實用,這次美國航母「趴窩」後,兩棲打擊群(ARG)的作用馬上就凸顯出來。

「美國號」上的F35B可以憑藉隱身優勢對陸/攻擊,消除登陸部隊的前進障礙,然後兩攻上的MV22「魚鷹」搭載者一個陸戰營的馬潤在一個中隊的武裝直升機掩護下快速突擊,佔領關鍵節點,船塢登陸艦搭載緊接著快速登陸,達成戰役目的。這其中的VMFA-211中隊的F-35B,HSC-25「島嶼騎士」戰鬥直升機中隊的MH-60S「海鷹」直升機(加裝了ESSS短翼),以及第265傾轉旋翼機中隊的MV-22「魚鷹」就構成了遠徵特遣隊,方便指揮協同作戰。

這樣的作戰模式固然是「極其香的」,但就我軍目前的任務需求而言,並不是非常迫切,因為這種兩棲打擊群從命名上看明顯就是朝著進攻去的,而當下的需求中艦載垂直起降戰機完全可以被陸基的航空兵代替,或者遠程火箭炮系統/戰役飛彈。而這種集約化的兩棲打擊群肯定是無法和航空母艦相匹敵。我們愛好和平的民族,哪怕我國未來的海外利益拓展,需要強大的海軍力量作為支撐,發展航母打擊群也可以進行應對,而艦載垂直起降隱身戰機的技術難度同樣很高。

但是,並非就此就可以定下結論,未來航母的發展也許會發生變革,「航母殺手」的快速發展讓航空母艦的防空越來越難,隱身的高超音速潛航器可以「一發入魂」,小型無人機的蜂群攻擊可以讓甲板迅速癱瘓,而航母高昂的造價,複雜的維護成本,艦載機降落的巨大風險即便是美國也難負其擔。既然在可見的未來航母已經「無防」,那麼想要發揮艦載機的對陸/對海優勢,兩棲打擊群又成了最好的選擇,畢竟可重複使用20年的艦載機,性價比肯定比動輒上百萬美金的反艦/巡航飛彈要高得多。

而對於兩棲攻擊艦或者水面艦艇如何防禦高超音速武器,隱身的超空泡技術巡航的潛航器,或者高速電磁炮(動能武器),筆者認為有「有矛必有盾」,除了加強艦艇的隱身性,先發制人,先敵開火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同時,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隱身的無人戰鬥機會搭配兩棲攻擊艦,在強大的人工智慧下,兩棲攻擊艦的飛行甲板足夠支持隱身無人機飛行,那時候的空軍將會變成「傳感器軍」。再往後,如果雷射武器和電磁炮可以小型化,也許空軍將變成一個「逝去的軍種」。

相關焦點

  • 編外航母:遊走海洋的致命「毒針」,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當地時間的7月12日,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好人理察"號在位於美國本土聖地牙哥軍港內的碼頭突然發生爆炸並起火。大火整整燒了數天才逐漸熄滅,根據美國媒體和軍方的評估,該艦基本已經不具備修復服役的可能,極有可能會提前退役,成為"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中第一艘退役的艦艇。
  • 美式愛國主義:「美國隊長」代言美國號兩棲攻擊艦!
    作為少有的以國名命名的海軍艦隻,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享有一項特權,能借用超級英雄的名號鼓舞士氣。  美國《戰區》網站報導稱,美軍「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上方飄起一面巨大旗幟,這面旗幟上是動漫作品《美國隊長》的標誌性的盾牌圖案。
  • 滑躍甲板能夠提升F35的作戰效能,美國兩棲攻擊艦為何不安裝
    對於輕型航母或者兩棲攻擊艦而言,滑躍甲板或者滑躍跳臺設計能夠顯著縮短艦載機的滑跑距離,提升艦載戰鬥機的最大起飛重量,能夠顯著提升兩棲攻擊艦或者輕型航母的制空能力,但是擁有大量能夠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兩棲攻擊艦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為何堅持不使用滑躍甲板?
  • 全球觀察丨美國航母集體「生病」?這艘「攻擊艦」被美國派出來了
    美國海軍在全球的行動中,主要依賴的就是航母,航母作為海天制霸權的大型攻擊裝備,可以說是海洋的霸主,在全球遍地也都是美國航母的影子,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太平洋,而美國航母在疫情肆虐之時,為何卻突然離開管理海域?
  • 國產兩棲攻擊艦海上疾馳,這兩艘4萬噸航母,能否改航空突擊艦?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近日,有網友拍攝到了在海上試航的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航的畫面,雖然模糊但是卻顯示出新型兩棲攻擊艦的威猛,讓人忍不住叫好!
  • 美國「裡根」號航母重返南海,兩棲攻擊艦疑似同時現身!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海軍宣布,美國「隆納·雷根」號航母戰鬥群周五(8月14日)在南中國海進行了演習,包括飛行演習和防空訓練。美國海軍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綜合訓練包括空對空作戰、戰鬥搜救演習和防空演習,以提高聯合部隊應對地區突發事件和保持戰備狀態的能力。」
  • 075兩棲攻擊艦建造神速,首艦尚未服役,三號艦已經建好了!
    近日,我國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也馬上建造完成,即將下水。最令人吃驚的是,075型兩棲攻擊艦的首艦尚未服役,去年上半年二號艦才下水,現在又傳來三號艦建好了的消息!這造艦速度不得不讓人震驚,簡直是「神速」!
  • 海軍放棄航母,目標兩棲攻擊艦:俄羅斯海軍路在何方?
    放棄航母,轉而發展兩棲攻擊艦,已經成為這一變革的方向之一。 俄羅斯對兩棲攻擊艦的渴望由來已久,早在世紀之交,俄羅斯就曾放下高貴的面子,向法國求購「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然而因為北約方面的阻礙。「西北風」級最終沒能進入俄羅斯的軍港。
  • 075型兩棲攻擊艦可媲美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卻存在一致命缺陷
    中國正在建造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這讓無數的網民和軍迷們興奮不已。伴隨著第一艘國產航母的正式下水,兩棲攻擊艦作為航母的左膀右臂,在未來將會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兩棲攻擊艦是除了航母之外最大的水面艦體,不僅可以搭載艦載機,還可以同時完成多項任務,對未來中國建造深海強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075型兩棲攻擊艦如果已經開建,那麼不出意外的話,2019年就可以下水,2020年肯定會正式服役。
  • 主桅杆已經燒塌了:美國人卻忙著與冒濃煙的兩棲攻擊艦合影
    【話說軍世】於今日起火燃燒的美國兩棲攻擊艦,大火依舊難以控制,因為持續猛烈的燃燒主桅杆已經燒塌了,而另一邊卻是另外一番景象,許多美國人以冒火的兩棲攻擊艦為背景,紛紛「合影留念」。
  • 美國級對比075,兩棲攻擊艦搭載固定翼戰鬥機,背後是軍種矛盾
    作為最早開發出兩棲攻擊艦的國家,美國在這方面底蘊最為深厚,從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到如今還在服役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以及現在最新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美國人在兩棲攻擊艦上造詣頗深。建造兩棲攻擊艦的念頭,我國一直就有,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擱淺下來。
  • 076兩棲攻擊艦亮相,過氣的不只是075,遼寧號也在其中
    中國速度讓西方為之側目,如今就在075型兩棲攻擊艦下水不滿一年之際,076型兩棲攻擊艦也要開工建造了。不久之前,中船工業集團708所發布了一則委託招標公告,公告中的主角正是076兩棲攻擊艦。這則公告動靜不大,但震撼力極強。很多吃瓜軍迷紛紛前往中船工業官網查看公告,並準確推測出076型兩棲攻擊艦的相關參數。
  • 076作為一個兩棲攻擊艦型號,極大提升傳統兩棲攻擊艦的作戰範圍
    我認為最大的差距在於美軍依託其遍布全球的軍事基地,擁有眾多陸上軍事力量投送中心,遍布歐洲、非洲、中東及中國周邊,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我們可以依託我們完善的軍工生產體系,建造出包括航母,兩棲攻擊艦,驅護艦等各類主戰艦艇,但是即使有了吉布地港、瓜達爾港以及其他中資港口為依託的補給點,但是卻很難獲得包括軍用跑道在內的完整軍事基地因此對於中國軍隊來說,要想在未來一帶一路沿線某個國家發生大規模侵害中國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行為
  • 火災毀傷後桅杆被拆,美軍「好人查理」號兩棲艦「閃電航母夢」走向...
    【環球網軍事報導】當地時間8月6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水面部隊司令部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承包商和美國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的人員已經將「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的後桅杆拆除。在7月發生火災後,該艦上層建築被破壞,艦島後桅杆結構受損(倒塌)。儘管(火災)損傷評估正在進行中,但為了艦員安全,決定將後桅杆拆除。
  • 涅瓦的赫爾松,「基輔」級兩棲攻擊艦,11780型直升機航母
    每當軍迷看到淪為景點的基輔號與明斯克號載機巡洋艦之後,總會產生一種叫做這麼大的船不改成航母可惜了的想法,比較高大上的是加裝攔阻索與滑躍甲板,比較正常的想法就是削平前甲板讓基輔級載機巡洋艦成為基輔級兩棲攻擊艦或者基輔級直升機航母。俄羅斯人也是如此。
  • 美國海軍二等航母前腳剛剛駛出南海 瀕海戰鬥艦又竄進來了
    LCS-10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4月25日-26日的航行軌跡 【大軍事消息】美國海軍「二等航母」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前腳剛剛駛出南海,瀕海戰鬥艦又竄入南海。 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SCSPI)發布的航行軌跡圖,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美國號(USS America,LHA-6)上周末剛剛從南海南部北上,4月26日經巴士海峽駛出南海,輪駐新加坡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吉福德號(USS Gabrielle Giffords,LCS-10)25日從新加坡出港,竄入南海活動,航向大致是我南沙群島。
  • 美國兩棲攻擊艦,無預警穿越霍爾莫茲海峽,想借疫情拖垮伊朗?
    美國國內疫情正處鳳樓浪尖之際,美國本應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國內的抗疫工作上,可美國卻沒有選擇這麼做。日前,美國的一艘大型兩棲攻擊艦「巴丹」號就在這敏感時期,在沒有給出任何預警的情況下穿越了霍爾莫茲海峽。伊朗做出回應,稱其裝備的飛彈完全有能力覆蓋整個霍爾莫茲海峽。那麼,美國為什麼要在這麼敏感的時期,做出這樣的動作呢。
  • 南海島礁被譽「不沉的航母」?其實遠比不上航母
    01但是,高興之餘,我們還要面對一個事實,「不沉的航母」畢竟不是航母!一下子提出了南沙島礁的多個弱點,估計不少小夥伴會很意外,但南沙島礁的弱點被擺上檯面,說起來也與美國人有關。今年上半年,美國人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掩蓋自身抗疫不力的無能,在南海瘋狂挑釁。還是今年上半年,美國就派出近3000架次軍機、60餘艘次軍艦,包括多批次轟炸機和雙航母編隊,在南海炫耀武力!
  • 都是兩棲攻擊艦,中日韓比賽建造準航母,看性能誰才是王中之王?
    不少人都喜歡將兩棲攻擊艦,戰略投送艦之類具有航母外觀特徵的戰艦劃歸到"準航母"行列,哪怕這些準航母只能操作使用直升機,也絲毫不會改變對它們的看法。現如今,"準航母"數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海軍,擁有大小9艘各型號的準航母。但是,這也只是現如今的情況,未來"準航母"數量最多的地區,可能就是在東亞。
  • 兩棲攻擊艦:中國大陸攻臺主力戰艦
    075型兩棲攻擊艦是一艘中國自主研發製造的艦艇,排水量為3萬噸級的大型平甲板兩棲攻擊艦,可以搭載超過20架直升機,同時設有塢倉,可作為兩棲車輛和氣墊登陸艇的母船,被外界視為是攻擊臺灣的主力戰艦。  兩棲登陸作戰是一場大型戰爭,而兩棲攻擊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可承擔的作戰任務非常多樣化,包括垂直攻擊與大型登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