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學》上,有這樣一個理論,說的是:"一隻羊領著一群老虎和一隻老虎領著一群羊幹架時,往往是老虎領著羊群的一方取得勝利!"這個理論所要說明的是一個領導者的能力強弱對他所領導的這個團體的影響。領導者能力強勢,即使底下的人能力有限,這個團隊往往也會取得更好的成就;領導者能力弱小,即使底下的人能力很強,取得的成就往往有限。而同為特務機構的錦衣衛和東廠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理論。
其實錦衣衛成立初期還是很強勢的,當然,其強勢的一個原因主要還是沒有競爭對手吧。自從東廠設立後,由於其領導者往往是內庭太監,而太監離皇帝都很近,從而取得了先天性的優勢,在和錦衣衛的鬥爭中,也就取得了巨大的優勢。所以,錦衣衛經過初期的強勢後,就逐漸被東邊比了下去,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淪為了東廠的附庸。 之所以會這樣,除了東廠離皇帝近這一先天性因素外,起主要決定因素的還是錦衣衛指揮使的領導能力。當錦衣衛出現了強有力的領導人時,往往都能和東廠辦辦手腕,如明成祖朱棣時期的紀綱,明英宗朱祁鎮後期的袁彬,錦衣衛在他們的領導下都能與東廠分庭抗禮,不分伯仲。 當然了,和東廠分庭抗禮不是很牛,因為有這樣一個人,錦衣衛在他大領導下,真正意義上的在氣勢上壓了東廠一頭。錦衣衛在他的領導下,成為了大明近三百年中最為強勢的時期,這人叫陸炳,明朝嘉靖年間的錦衣衛指揮使。
據史料記載,陸炳家世代為官,聽上去其實挺榮耀的,可一代不如一代,到他父親這一代時,只能做皇帝的儀仗隊員了。後來他父親被挑選去給一個藩王當護衛,這本來是件沒有出頭之日的工作,因為是給藩王做護衛,還不如給皇帝做儀仗隊員有盼頭。可後來的局勢發展卻讓他們家再次興起,因為他父親所護衛的對象叫興獻王,即嘉靖的親爹。就這樣,陸炳就取得了任何人所不能比擬的升遷優勢,即和皇帝一起長大的! 而真正讓陸炳接掌錦衣衛的因由,則是因為陸炳救了嘉靖一命。
有一年,嘉靖外出旅遊,晚上住在某處行宮,晚上熟睡的時候,風太大,吹倒了蠟燭,從而把行宮燒了起來,由於事出突然,這時的守衛太監,宮女們都慌作一團,不知所措,只有陸炳找來一床被子,然後用水淋溼,跑進行宮裡,把熟睡的嘉靖背著就跑,從而避免了嘉靖成為了"烤乳豬"!從這以後,嘉靖感念他的救命之恩,再加上又是一起長大的玩伴,所以不再讓他做自己的護衛,而是讓他去錦衣衛做指揮使。
陸炳不愧是官宦世家出生的,具有一種天生的領導能力,短短幾年,錦衣衛在他的領導下,風頭完全蓋過了東廠,成為了嘉靖時期,甚至是整個明朝時期最為強勢的機構。在他的領導下,錦衣衛徹底成為了嘉靖手中最為恐怖的統治機構和鬥爭武器。 可陸炳卻不同於其他錦衣衛指揮使,因為他稱得上是一個好人。在其他人手裡,錦衣衛往往是製造冤假錯案的源頭,可陸炳做了錦衣衛指揮使後,卻與他們相反,不但沒有製造冤假錯案,反而平反了很多冤假錯案,從而在世人眼裡,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陸炳的這一措施緩和了同文官集團的矛盾,甚至得到了文官集團的支持,從而在和東廠的鬥爭中,增加了勝算。 當然,這並不是說陸炳就真的是一個好人,因為他還有陰暗的一面,如果光做好人,或許嘉靖就不會讓他來領導錦衣衛了。所不同的陸炳的陰暗面所對付的都是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以及對他這毛頭小子不服氣的屬下們,在"又拉又打"鬥爭策略指導下,陸炳可謂春風得意之極。 由此,也讓嚴世藩對他刮目相看,把他評價為天下"三大絕世英才"之一。嚴世藩眼中所謂的"三大絕世英才",第一個叫楊博,第二個就是陸炳,而第三個則是他嚴世藩。
然而,陸炳雖然做了很多讓人稱道的好事,但卻因為因為作風不撿,時常搞點貪汙受賄的醜事被御史臺曝光出來,而處理他這個案子的正是內閣首輔夏言。為了活命,陸炳和嚴嵩父子一樣,也去哭求夏言放他一馬,夏言知道陸炳對於嘉靖的重要性,也就表示不追究了。可陸炳卻懷恨在心,故而恩將仇報,和嚴嵩父子聯合起來誣陷夏言,致使一代名相夏言含冤而死。這件事讓陸炳以前所做的好事都沒有了意義,從而成為了僅次於嚴嵩的第二號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