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什麼,冬至節這個節氣代表什麼意思,民俗冬至節有什麼講究

2020-12-22 易德軒周易

冬至吃什麼,冬至節這個節氣是代表什麼意思,民俗冬至節會有什麼講究

鐵筆居士

今年2021年冬節是在12月21日這一天。

冬至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是冬節,冬節代表一年的寒冬是真正的到來,在唐代以前,我們中國過年是以冬節這一天為新年開始。

在易經中來講,冬節是至寒的時候,雖然後面還有一個小寒和大寒這兩個季節存在,但冬節在節氣中,是屬於大季氣。

我們易經中所謂寒之至,陽始升,說的就是冬至這個時候,一陽始動,代表冬天到了極點,陰陽轉變的極點了。

那麼在這個節氣中,我們中國人有自己的習俗,比如北方人,是以吃餃子來慶祝節日,雖然說是寓意冬天不凍耳朵,這有沒有作用暫且不說,我們包的餃子,兩頭尖型,從理論上來說,餃子形象是金元寶,冬節這個時候來吃這個象金元寶,寓意過了冬天,新春來臨時候,新年財源滾滾的意思哦。

而南方人在冬節這個節日,是吃的是湯圓,並且在這個日子,會祭祖先,冬天因為寒之極,所以在祭祖時間是上午為主,代表陰陽調和。

湯圓是合家團圓的意思,南方人在以前叫嶺南,是一個犯人流放的人地方,所以很多人對於合家團圓的願望意願更加強烈,因此流傳到現在,還是一樣的,以湯圓來思念家人和團圓願望。

當然,在冬至這一天,最好是吃些溫熱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人參這一些,可以適當補充一下身體陽氣,強固本氣,這樣對於身體好處也是很多的。

以中國習俗是這樣,那麼來說,易經所講究的陰陽理論,在這一陽始動的時候,我們講究的是如何來加強陽氣提升,因為陽氣提升,代表人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在新的一年中,將會得到大大提升,這對於來年努力奮鬥,可是至關重要。

陰陽配合是易經和易學理論中心點,以陰育陽,以陽滋陰,也是命理陰陽配合,夫妻相配的重要原則,我們在命理中,假如來說,出現陰陽失調這種狀況,最主要一點就是健康狀況較差,時不時出現病狀,再就是因為陰陽失和,在事業和人生之間,總是會出現無形阻力,難以突破發展。

來到年份也是一樣,由於陰陽失衡,造成的兇災禍福也是較為嚴重,所以在冬至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如何調整新年運勢,補充命理和年份引起不足,為新年到來做好準備。

在冬至到立春這個時間,還有一個多月時間,這個時間由於陰寒至極,陰邪氣機極容易入侵身體,造成生病和傷害,對於命理偏於寒溼的人,更是要注意。

所謂命理偏於寒溼的人, 主要是出生在十月後到二月前這個時間段,都是屬於寒溼的命理,所以更加要注意做好防陰邪氣和調好陰陽失和的問題。

這種情況可以分為兩種來處理:

一、生活中注意保曖,注意安全,夜間少外出,少到一些不吉利的地方,路上遇有兇禍現場,及時離開。

二、通過命理師來預測,查看命理中的陰陽配合,需要補充佩帶吉祥物來保護,或是加強運勢,這樣提前做好防範,也就能為來年做好準備。

相關焦點

  • 冬至是第幾個被制定的節氣 冬至還被稱為什麼節
    冬至是第幾個被制定的節氣 :第一個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
  • 廣東各地冬至習俗:冬至吃什麼+為啥說「冬至大過年」?
    冬至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確定的,在廣東有句話叫「冬至大過年」「肥冬瘦年」,可以說冬至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廣東人甚至把冬至看做大於年的節日,那麼冬至習俗吃什麼 ? 廣東冬至習俗是什麼呢?在廣東,人們冬至一般祭祖,還要到墳墓前掛紙,俗稱「掛冬」。有的地方冬至宴客以魚肉腊味蜆菜合煮,眾人環鍋而食,稱之「圍爐」。
  • 中國人在冬至節的食物講究
    今天又是一年中的冬至了,估計很多人都會在早上就收到爸媽的消息,北方父母會讓你記得吃餃子,南方父母會讓你吃湯圓。但是像年輕的一代在繼承冬至這個習俗的時候,心裡都會納悶,為什麼非要吃這些,冬至有什麼過得必要嗎?冬至怎麼來的呢?今兒小編就詳細講一下。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馬上就到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你知道嗎?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馬上就到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你知道嗎?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 什麼是冬至意思含義及寓意 冬至的來源歷史介紹
    對於冬至是什麼,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實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不是代表冬天開始了,或者結束了,冬至那天其實也是數九的開始,我們每年的數九都是從冬至開始算起的,那麼大家知道冬至的來源和意義嗎?
  • 冬至習俗 | 冬至究竟吃什麼?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 南北方冬至節有什麼區別?冬至與一九二九直到九九是什麼意思呢?
    2020年12月21日今天是個冬至節,有許多朋友都不知道什麼叫冬至節,冬至節實際上對於北方而言早已白雪皚皚,北方大部分都已經全部下雪了。冬至節總的來說對於全國不管南方還是北方都是大降溫,溫度是全年最低的時間段,但是還有更加冷時候,那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一九二九三九直到九九是什麼意思呢?
  • 「手機壁紙」冬至來了,你們那裡吃什麼?
    >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足見冬至的特別作為中國傳統的節日由來已久有著許多傳統民俗因為地大物博的關係由於地域差異過冬至節的習俗也不同當然,其中尤以食物為重畢竟咱大中華崇尚的是「民以食為天」譬如南方冬至需宴飲、喝羊肉湯等
  • 冬至是什麼意思含義及寓意 冬至是進九的第一天嗎
    冬至是什麼意思含義及寓意 冬至是進九的第一天嗎時間:2020-11-07 08: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是什麼意思含義及寓意 冬至是進九的第一天嗎 冬至自古是重要的節氣及傳統佳節,冬至歷朝帝王重視程度不亞於春節過年,漢代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舉國放假同慶祝
  • 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
    北方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今日冬至日-冬至日該吃什麼?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時間:2020-12-21 15:35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12月21日我們迎來了冬至節氣,真正的隆冬開始了。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
  • 【今日冬至】 冬至這天,你的家鄉吃什麼?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並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潮汕冬至祭祖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
  • 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導讀: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冬至節氣在農村很熱鬧,是我國傳統「四時八節」的最後一個節,有人可能對四時八節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也展開說一些。四時是說的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而八節是說的這四個季節的八個節氣,春季的立春、春分,夏季的立夏、夏至,秋季的立秋、秋分,冬季的立冬和冬至。而冬至就是冬季最後一個時節,有總結和傳承的意味。
  • 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導讀: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四時是說的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而八節是說的這四個季節的八個節氣,春季的立春、春分,夏季的立夏、夏至,秋季的立秋、秋分,冬季的立冬和冬至。而冬至就是冬季最後一個時節,有總結和傳承的意味。 今年的冬至時間是在陽曆12月21號到來,農曆冬月初七。
  • 熱點關注:冬至節重慶人吃什麼?打卡「節氣美食」羊肉俏
    又是一年「冬至」到來,打卡舌尖上的「節氣」美食。日前,記者從重慶餐飲行業協會了解到,隨著2020年「冬至」時節越來越近,主城區多家羊肉湯鍋館、烤羊莊、江湖菜門店等,吃羊肉的消費者出現井噴式增長、接待總量是平時的兩倍左右,同時,為了避免「打擁堂」現象,建議大家儘量避開「冬至」高峰、錯峰消費。據悉,在冬至時節「吃羊肉」,是多年以來重慶市民的習俗之一,最近市場上的羊肉銷量和市內一些經營羊肉的餐館的都很走俏。
  • 冬至與立冬有什麼的區別
    但是也很容易讓人混在一起,認為兩者是一樣的,其實是不一樣的,他們之間有很多的不同之處,最明顯的是氣候上的不同,立冬是冬天到了,而冬至則是代表寒冷到了,本質上是有所不同的。  什麼是冬至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為二十四節氣之首;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270°時即為冬至。冬至節氣,一般是從每年的12月22日前後開始,到次年1月5日前後結束。
  • 冬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北方和南方吃餃子還是湯圓
    12月21日,正式迎來冬至節氣。冬至這天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白天開始一天天變長。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將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和「數九寒天」了。在講究陰陽的古代中國,冬至的至陰,意味著陽氣始生,是一件喜興事,是一個氣運之拐點。所謂「冬至大如年」,既是「官俗」,也是民俗。
  • 今日冬至,福建各地吃什麼?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時節悄然而至。古人把冬至又叫「冬節」,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祭祖,彼此賀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今日是2020年的冬至,這期我們聊聊福州的冬至。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過節吃什麼|農曆十一月初七冬至
    北方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今日冬至日-冬至過節吃什麼?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