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騰網絡全資收購儒意影業,可能還是許家印的「電影夢」套路

2020-12-14 澎湃新聞
 

恆騰網絡收購儒意產業,本質上還是許家印對「電影結構」的又一次幻想。

文/龐宏波

許久未見的資本運作。

對於電影行業來說,資本早就成為了一個陌生詞彙。在稅務風波、疫情休克的重重打擊下,不僅「大躍進」式的資本運作開始退場,就連行業內的資金都逐漸退潮。所以,當恆騰網絡發布公告,將以總價72億港元全資收購儒意影業時,瞬間激起了整個產業的興趣。

恆騰網絡,是2015年恆大和騰訊借殼香港上市公司馬斯葛組建的一家網際網路家居業務公司,這和影視行業八桿子打不著。而儒意影業在多次資本運作失敗後,仍能以72億港元的總價「賣身」多少是讓人驚訝的。

但這對於許家印進軍電影行業來說並不罕見。此前,恆大集團就通過嘉凱城系統布局影院業務。恆大2016年買下嘉凱城的控股權,在經歷了多次方向調整後在2018年開始布局影院業務。而恆騰網絡看似是一家「網際網路家居」業務公司,但很可能也寄希望恆騰網絡藉助儒意影業進入電影產業的上遊,畢竟恆大集團旗下的恆大影視早就淡出了大眾視野,其官方微博停留在2017年為李晨導演並同範冰冰主演的《空天獵》進行宣傳。

所以,從恆大進軍電影行業的「慣用戰術」來看,恆騰網絡收購儒意影業並不難理解。上遊,通過借殼拿下的恆騰網絡收購儒意影業;下遊,通過嘉凱城收購明星時代影院和艾美影院;兩次通過「跨界資本」收購,恆大同樣有希望組成「全產業鏈」布局電影產業。但對於如今的電影產業來說,如何通過資本運作「盤活」業務實際上仍然有著很大的難度。

巧合的是,在恆騰網絡收購儒意影業前一天晚上,恆大旗下嘉凱城披露了前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45億元,同比減少50.79%,前三季度淨虧損10.01億元。影院業務雖然是嘉凱城的第二主業,但事實上在2019年已經成為其營收佔比最大的業務。而隨著疫情「黑天鵝」的到來,如今嘉凱城仍然背負著「恆大影院」負重前行。

1

—3年對賭15億,

誰的「如意算盤」—

前提條件成為了絕對門檻。

對於如今的電影行業來說,最大的難題就是資本是否還對整個產業充滿信心。和前幾年整個產業的資本泡沫不同,如今資本「抽底」之後整個產業的現金流存在著相當大的難題,但整個產業頭部化效應逐漸成型之後,投資成本在逐漸走高隨即市場風險也在逐漸加大。

所以,當恆騰網絡將以72億港元總價全資收購儒意影業時,整個產業必然會強烈關注。畢竟在沉寂多時的影視產業資本市場,終於又迎來了一朵「浪花」。但如今,影視股集體「冰凍」,整個產業在疫情過後艱難回血。此時,恆騰網絡作為一家「跨界資本」,實際上已經問題纏身。而在「高價」收購儒意影業的問題上,自然不會財大氣粗到一口氣「交錢買入」。

事實上,這次收購伴隨著非常嚴厲的對賭條件。儒意影業在2021、2022、2023年需要分別完成4億、5億、6億的淨利潤。但這對於一家並非絕對頭部的影視公司來說,難度可想而知。在經歷了多輪資本「衝刷」之後,如今一家年淨利潤在4-6億的影視公司在整個產業裡是一個什麼樣的級別,實際上大部分人都非常清楚。

所以,儒意影業此次「賣身」的核心其實還不在於「到底值不值」,而是在「價格」背後如何順利「上岸」的問題。此前,影視公司但凡通過對賭「賣身」的大多沒有過於輕鬆就能順利「靠岸」的,甚至在2018年之後不少公司的業績對賭失敗。

儒意影業的確有著不錯的市場潛力,尤其是去年在《決戰中途島》的片頭也有儒意影業的身影,除了極少數巨頭外,儒意影業能到這個級別是證明了一定實力的。但是儒意影業畢竟不算是產業內「全產業鏈」布局的頭部公司,而缺乏足夠抗風險業務「配比」的情況下,儒意影業的未來本質上是存在波動的。

在公告裡,儒意影業2018年和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69億元和1.5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58.5萬元和4047.71萬元。而2020年在經過了「疫情重組產業」之後,2021年淨利潤達到2019年的近10倍,這個難度已經無需多言。

從儒意影業此次被收購實際上能看到的是,在現階段影視公司依然沒有好的資本「牌面」。即便是能夠有資本運作,背後所需付出的努力實際上是巨大的甚至是遙不可及的。那麼,通過資本運作就寄希望獲利也是不存在的,但如果通過資本能夠獲得資源和戰略上的協作,有更長遠的目標,那短期的「陣痛」未嘗不可。

2

—恆騰網絡牽手儒意影業,

恆大此前有「先例」—

恆大如何運作嘉凱城進入電影行業,就能如何運作恆騰網絡。

截至目前,恆大擁有恆騰網絡55.64%的股份,騰訊則擁有19.32%的股份。股份陣容也是此次引發產業關注的一個重點,收購儒意影業的真實目的究竟是什麼?

恆騰網絡收購儒意影業,一方面是希望開闢「第二戰場」,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收購的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產品及銷售活動為恆騰提供更多廣告渠道,從而為恆騰網絡現有主營業務提供商機。

恆騰網絡,實際上是2015年7月,中國恆大和騰訊控股借殼香港上市公司馬斯葛組建的公司。股東雙方的基因自然非常明顯,「地產」+「網際網路」讓恆騰網絡一開始寄希望主打智慧社區服務,恆騰網絡要做「物聯網智慧化」社區,即為業主提供一站式線上線下服務。

而發展至今,恆騰網絡主要的業務包括網際網路家居業務,包括家具定製、家電配套、陽臺布藝和軟裝飾品、裝飾工程及廚房用品等品類;網際網路材料業務,依託採購招標、產品標準、配送供應、質量管控、合作評估、服務等方面的精裝供應鏈管理體系,大力整合家居建材行業的優質資源,想要做成一體化大家居服務。

這本質上是依附於兩大股東核心基因開展而來的,但恆騰網絡的發展並不順利。2020年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恆騰網絡股東應佔溢利718萬元,同比減少86.6%;業績表現不理想的情況下,恆騰網絡的股價也長期低於1元。

所以,恆騰網絡迫切需要開闢「第二業務」。而這樣的發展路徑,此前嘉凱城就已經有過「一對一教學」。2016年,恆大斥資36億買下嘉凱城控股權。在經歷了多次方向調整之後,2018年9月,嘉凱城5.95億元高溢價收購北京明星時代影院和北京艾美影院兩家公司100%股權,其中包括明星時代的2.92億債務和2.72億收購款項,以及艾美影院的2980萬元債務及10萬元收購款項。

因此,嘉凱城成功進入院線行業,而恆大院線則因為同業競爭問題而逐漸停止經營。然而,2018年,嘉凱城實現營收16.94億元,但虧損總額達到了16.38億元。作為嘉凱城第二主業的院線業務,2018年的營收僅為3171.5萬元,佔總營收的1.87%。

2019年中期,影視放映業務收入是房屋銷售業務收入的76%,在2019年底則小幅超越房屋銷售業務,成為去年營收佔比最大的業務。而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全國影院停業長達近半年,這對於剛剛順利走上影院主營業務的嘉凱城來說,則又面臨著主營業務「失焦」的巨大風險。

所以,恆大進軍電影行業慣走的這條「迂迴路線」其實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而且雖然收購寄希望雙方達成協同效應,但因為「跨界」尺度過大,往往很難順利捏合。而電影產業遭遇的種種變數,對於缺乏生態布局又沒有太多經驗的公司來說,的確存在不小的難度。

3

—南瓜電影:

下一個丐版Netflix

還是下一個低配版歡喜首映—

打造「中國版的Netflix」。

由於Netflix商業模式在全球證明自身價值之後,似乎國內非主流流媒體平臺在戰略願景上都將「中國版Netflix」掛在嘴邊。恆騰網絡收購儒意影業,其中有一項在於流媒體平臺南瓜電影。恆騰網絡認為,南瓜視頻的用戶群體可以為恆騰網絡「導流」,促進恆騰網絡平臺用戶的增長。

的確,定位於網際網路家居業務的恆騰網絡和流媒體平臺之間確實存在潛在的業務交集,這本質上都是網際網路生態下「宅經濟」的一種融合。但是如果寄希望南瓜電影可以成長為「中國版Netflix」實際上就有點幻想主義了。

中美兩大數字內容產業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流媒體產業語境,Netflix在美國崛起其實花費了漫長的時間,而且從DVD到流媒體服務,Netflix所搭載的「順風車」是美國家庭娛樂消費的強勢崛起。但中國數字內容產業,實際上是網際網路消費,這給任何流媒體平臺留下的「時代機遇」是極其狹小的。

如今,長視頻平臺「愛優騰」和短視頻平臺字節跳動系、快手、B站牢牢把握著流量命脈。除去現有的頭部平臺,任何一個流媒體想要切入其中成為「中國版Netflix」都絕非易事。這不是平臺戰略定位的問題,甚至已經不再是生態資源協同的問題,而是現有的「流量蛋糕」已經不夠重新劃分的問題。

而且想要成為流媒體平臺的關鍵在於內容自製,這難道是南瓜電影的優勢嗎?根據公告顯示,旨在打造中國版"Netflix"的南瓜電影,採用純付費、無廣告的運營模式,提供海量全球優質影視作品,裝機量超1億臺/次,擁有3000萬註冊用戶,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會員訂閱制視頻平臺。但是,南瓜電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呢?「內容資源」的確是能夠獲客的重量來源,但長期留客且在用戶流量上有爆發增長的核心籌碼可能不僅僅是內容資源。

背靠歡喜傳媒的歡喜首映今年迎來了「拐點年」,業務模式和南瓜電影類似的歡喜首映也有一個「Netflix夢」。年初憑藉著徐崢導演的《囧媽》和字節跳動達成戰略合作,此後又通過張一白導演並監製的《風犬少年的天空》與B站「甜蜜牽手」。但在兩次大規模的平臺合作背後,歡喜首映平臺本身真的離「中國版Netflix」更進一步了嗎?

但不可否認,經過了疫情之後,流媒體平臺成為了影視公司書寫「資本故事」的新籌碼。線上線下消費的一體化是未來整個數字產業的一個必然趨勢,只是現階段在國內市場,「中國版Netflix」依然是一個幻想主義。

 

相關焦點

  • 72億港元拿下儒意影業,恆大的中國版Netflix夢?
    (原標題:72億港元拿下儒意影業,恆大的中國版Netflix夢?)10月26日晚間,恆騰網絡發布公告稱,將通過配發及發行股份、認購股權的方式以72億港元全資收購儒意影業。
  • 72億入主儒意影業!恆騰網絡打造中國版Netflix
    來源:金融界網站10月26日,入選恒生科技指數的深港通標的股恆騰網絡(0136.HK)發布公告,將通過增發股份全資收購儒意影業,總價72億港元。儒意影業是中國頂尖的影視公司,是極少數同時具備電影及電視劇製片能力的行業龍頭,並擁有國內首家會員訂閱制視頻平臺「南瓜電影」。
  • 南瓜電影三年15億利潤鎖定 恆騰網絡迎利好行情
    恆大、騰訊日前宣告聯手收購儒意影業打造中國版Netflix,「南瓜電影」也由此成為恆騰網絡(0136.HK)新的增長引擎。 根據公告,儒意影業在2021財年至2023財年,每年淨利潤將分別達到4億元、5億元、6億元人民幣以上,這對恆騰網絡而言無疑是個不錯的業績提升。
  • 恆騰網絡(00136):為發行代價股份後維持足夠公眾持股量 或配售新股...
    智通財經APP訊,恆騰網絡(00136)發布公告,有關擬72億元全資收購儒意影業,如該公告所披露,「公司注意到發行代價股份後的公眾持股量問題,並將採取適當行動以維持公司於收購完成時或之前的最低公眾持股量。公司進一步注意到,根據認股權證的條款,倘未能遵守上市規則當時的最低公眾持股量規定,公司將不會發行認股權證股份,或認股權證的行使期應延長直至已遵守最低公眾持股量規定為止。」
  • 恆騰網絡打造中國版Netflix
    恆騰網絡打造中國版Netflix   流媒體賽道再添「巨頭級」玩家。10月26日,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之一的恆騰網絡(0136.HK)發布公告,將通過增發股份全資收購儒意影業,總價72億港元。
  • 廣州恆大新球衣亮相,南瓜電影成關注焦點
    >在上月26日,恆大旗下恆騰網絡全資收購儒意影業,南瓜電影正是後者的核心產品,作為國內首個會員訂閱制的流媒體平臺,南瓜電影採用純付費、無廣告的運營模式,裝機量超1億臺/次,擁有3000萬註冊用戶,目前已是國內最大的會員訂閱制視頻平臺。
  • 萬達中止收購美國傳奇影業 影視帝國夢想暫成泡影
    今年1月,萬達宣布以不低於230億元全資收購美國傳奇影業,8月便傳出重組受挫消息,這也意味著萬達院線高達2000億元的影視帝國夢想暫時成為泡影。  6月29日,萬達院線還宣布,正在積極推進上述重組相關工作,而且表示,「截至目前,公司董事會未發現可能導致上市公司董事會或者交易對方撤銷、中止本次重組方案或者對本次重組方案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相關事項。」
  • 恆大3-1國安,「南瓜電影」亮了!上演中超處子秀,強勢上鏡
    超級大戰開打之前,細心球迷發現恆大的變化:「南瓜電影」4個字,赫然寫在球衣胸前。比賽之中,「南瓜電影」也多次搶鏡:塔利斯卡握拳怒吼,保利尼奧滑坐慶祝,恆大的「南瓜電影」,得到極高的曝光度。或許,球迷有些意外:南瓜電影和恆大足球,到底有何淵源?恆大旗下的恆騰網絡,日前全資收購儒意影業。
  • 曝周震南父母被執行金額為12.3億;羅永浩直播公司將被A股企業收購...
    《金剛川》日票房走勢(圖源:燈塔數據)電影市場分析師南如珉表示,《金剛川》的最終票房將很難達到製片方預期的20億元,「算上影片後期可能出現的包場,應該還是可以突破10億的。」這次收購YY,利於營收只是表面,搜索與直播的結合承載著百度由圖文時代向短視頻跨越的可能性,也是百度服務能力的深化和升級。字節跳動全資收購教育硬體品牌大力智能字節跳動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字節奇點科技有限公司日前收購大力智能公司 100% 股權。
  • 「南瓜電影」C位出道
    此次恆大隊更換新戰袍,是因為日前恆大旗下恆騰網絡(0136.HK)收購南瓜電影,使後者一躍成為國內最火的視頻應用。據媒體報導,在恆騰網絡收購前隨著恆騰網絡入主業內人士認為,依託恆大與騰訊兩大股東的資本與流量資源,以及儒意影業在電影
  • 恆騰網絡72億元購內容製作商 折讓9%發新股加認股證
    原標題:恆騰(136)72億元購內容製作商,折讓9%發新股加認股證   恆騰網絡
  • 2大巨星轟3球,恆大力克國安衝擊第9冠 南瓜電影C位搶鏡
    在億萬觀眾的關注下,南瓜電影「亮相」中超,成功搶鏡。南瓜電影與恆大足球怎麼綁定到一起了?據了解,恆大旗下的恆騰網絡日前全資收購的儒意影業,是極少數同時具備電影及電視劇製片能力的行業龍頭,此次恆大隊服上顯示的「南瓜電影」則是儒意影業旗下的視頻平臺。
  • 恆大新戰袍引發球迷關注,「南瓜電影」借恆大球衣C位出道
    是恆大旗下恆騰網絡(0136.HK)收購南瓜電影,使後者一躍成為國內最火的視頻應用。在恆騰網絡收購前,南瓜電影的裝機量超1億臺/次,註冊用戶達3000萬,是國內最大的會員訂閱制視頻平臺。隨著恆騰網絡入主,南瓜電影近日單日新增註冊用戶、單日新增付費用戶、觀影時長等數據均創歷史新高,同時,人均在線觀影時長增加20%,總體實時在線用戶和觀影用戶都達到歷史最高。
  • 華特迪士尼影業與SMG尚世影業籤署電影合作開發協議
    2014年3月7日,華特迪士尼影業和SMG尚世影業宣布,籤署一項多年期合作協議,致力於合作開發迪士尼品牌電影、推動中美電影深度合作。   根據協議,來自美國的動作、冒險和奇幻類電影編劇將與中國本土的編劇和製片人合作,共同創作故事和劇本,使之兼具鮮明迪士尼電影特色和中國本土元素,既適合在本土進行合拍,又以國際市場為目標。
  • 「網際網路影業」眾生相:鏖戰正酣、偃旗息鼓還是悄然消失?
    BAT巨頭穩中求勝,中體量公司「鏖戰正酣」自阿里巴巴於2014年6月以正式收購的形式成立了阿里影業後,阿里影業便以投資的形式出品了多部票房10億的現象級電影,饒是如此,阿里影業依舊保持「理性」。在6月18日的第二十屆上海電影節電影產業高峰論壇上,作為阿里影業掌舵人,俞永福坦言:「阿里影業定位為基礎設施公司,在我從業期間會非常堅持。
  • 橫店影視1億收購橫店影業;美團優選APP正式上線;《世間有她》公布...
    鏡像娛樂整理丨趙新月橫店影視擬1.22億收購影視製作及橫店影業12月8日,橫店影視(603103,股吧)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橫店控股持有的影視製作100%股權及橫店影業100%股權,收購價格分別為2,054.37萬元、10,173.02萬元,共計12,227.39萬元。
  • 【獵雲早報】騰訊擬全資收購搜狗;阿里影業總裁李捷稱「被標題黨了...
    騰訊擬全資收購搜狗,搜狐搜狗股價雙雙暴漲 @新浪科技 搜狗昨日宣布,該公司董事會收到一封來自騰訊的初步的不具約束力的建議函,後者提議以每股普通股或ADS(美國存託股)9美元的現金收購搜狗全部已發行普通股,包括代表ADS的搜狗已發行普通股。
  • 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影業之後,還有多少漫威角色流落在外?
    那就收購你的公司!典型的就是之前被迪士尼大佬收購完成的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而這一操作意味著:神奇四俠、X戰警系列版權伴隨著福克斯電影成為迪士尼旗下的獨立工作室後,都已經回家了!當然了,對於納摩來說,此前漫威很早就已經收回版權,但是現階段貌似並沒有急於開發這一IP的計劃,而是將其鋪墊到了後續的第五階段中(之前有消息表示「黑豹2」中納摩會上線,但現如今伴隨著黑豹演員的去世,這部電影可能要大幅度延期了)。
  • 恆大牽手鄭州 河南人許家印回老家圓造車夢
    吃百家飯長大的許家印在親友的扶助下,發奮讀書在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學有所成。畢業後,許家印乘上改革開放的春風,憑藉河南人骨子裡的堅忍頑強,不輕易放棄,許家印南下經商創立現在的地產巨頭恆大集團。吃水不忘挖井人,河南人知恩圖報的精神在許家印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發家後的許家印回老家蓋學校、蓋醫院、建設農業基地,每年過年還不忘給父老鄉親包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