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陳田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實際已完成前期投資18億元,教育地塊已動工復建;小坪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實際已完成前期投資24億元,鐵路東復建安置房項目已開工;田心村城中村改造項目歷經兩年多建設,目前樣板房已開放參觀……
記者今日(6日)從廣州市白雲區獲悉,今年以來,白雲區積極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門、鎮街聯動,加快推進各個舊村改造項目,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今年白雲區共推進47個舊村改造項目,目前已完成超160萬平方米的現狀建築物清拆,新建5.4萬平方米的復建住宅及公建配套。
田心村首期復建回遷安置房已封頂(資料圖片)
優化頂層設計,政府主導統籌實施改造
今年7月,陳田村城中村改造教育地塊正式動工復建,將建設九年一貫制優質學校,預計年底封頂,明年年中竣工,可容納學生約2000人,將改變優質學位缺乏的現狀。目前,該項目融資A組團建設推進順利,預計到年底4棟全新塔樓可預售。該項目實際已完成前期投資18億元。改造後的陳田村住宅區,每個組團都有大花園,教育、醫療、養老、交通、商業設施等公建配套齊全,村民的生活品質將大大提升。
同樣順利推進的,還有小坪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目前該村的鐵路東復建安置房項目已開工。小坪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總用地面積94.35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167.96萬平方米,工程投資規模74億元,目前實際已完成前期投資24億元。該項目的改造體量是白雲區開啟城市更新改造的三條村裡最大的,涵蓋商業與住宅,將新建公建配套逾10萬平方米,包括3個社區服務中心、3所幼兒園、2所小學、1所完全中學,還有老人活動中心等。
據介紹,今年,白雲區共推進47個舊村改造項目,目前各項改造工作正有序推進中。通過舊村改造,白雲區已完成約163.82萬平方米的現狀建築物清拆,新建5.4萬平方米的復建住宅及公建配套(按封頂面積計算)。
「在今年這樣的條件下,我們能有現在這樣的工作進度,歸功於我們一直在優化頂層設計。」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以機構改革為契機,進一步規範白雲區更新改造工作,在全市範圍內率先制定並印發了《白雲區舊村莊全面改造程序指引(試行)》(簡稱《指引》),理順了舊村改造辦理流程,優化了工作事項及分工要求。
對於舊村改造,白雲區堅持「政府主導、計劃引領、規劃先行、產業導入、信息公開」五大工作原則,在《指引》的基礎上,制定了城市更新配套政策細則,進一步優化城市更新的頂層設計和流程,破解前期工作中啟動資金缺乏、技術支撐不夠、行政力量不足、更新流程較長的問題,加快拆遷、表決、招商,推進成片連片改造。
舊村改造不是某個部門或鎮街的事。白雲區的城市更新強調政府主導,自上而下,主動謀劃,主動推進,屬地鎮街作為第一責任主體,對轄內舊村改造工作統籌謀劃、嚴格把控、有序實施,牽頭開展基礎數據調查、片區策劃方案及項目實施方案編制等。不僅是鎮街部門要相互配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改造主體,也要積極配合政府,嚴格按規定履行民主程序。
「加減乘除」全用上,打造「大源樣本」
大源村的重點整治備受矚目,解決了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改善了該村的治安、環境等面貌,形成了大源模式。在城市更新上,白雲區將再次發力,用「加減乘除」法,打造「大源樣本」。
大源村
具體來說,白雲區在規劃上做「加法」,編制首個村級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制定三年綜合整治行動計劃和年度實施作戰圖,將大源村劃分為20個更新單元,根據開發時序,走成熟一片、推動一片、滾動實施的路徑,加快實施城市更新改造,實現居住、產業、環境品質的全面升級。
在管控上,白雲區做「減法」,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約束性指標和空間管控要求,明確抽疏拆除約266萬平方米建設總量目標,通過清違法建築、清黑臭水體和「散亂汙」、清低效產業,整體盤活約420公頃存量土地,釋放出的用地規模、指標可在區域內外統籌使用。
在品質上,白雲區做「乘法」,創新性提出「政府收儲+更新改造」組合出讓綜合治理模式,通過政府收儲為主、產業升級與環境改善同步推進,打造城市更新改造「大源樣本」。目前,首個單元收儲地塊230畝已成功出讓,同步帶動周邊360畝舊村改造整治提升。
在對現有構建築物的處置上,白雲區做「除法」,全面開展建(構)築物要素核查,加大集體土地上房屋分類處置力度,採取強制拆除一批、暫時保留一批、依法沒收一批的方式分類處置、逐步消化,切實保障產業、企業發展空間需求。同時,積極探索「政府收儲+更新改造」組合出讓的綜合治理模式,通過出讓地塊建設和舊村綜合整治的規劃道路、公建配套、環境提升同步實施,雙管齊下,對區域社會經濟起到整體提升的作用,實現居住、產業、環境品質全面升級和政府、社會、村民多方共贏。
目前,大源村第16單元村居品質提升改造實施方案已經區委、區政府審議通過,政府儲備地塊已於9月25日成功出讓;已初步完成大源村二期單元(第17、18單元)控規調整方案和舊村品質提升改造實施方案編制並完成意見徵詢工作,正在進一步深化完善方案;已完成大源村第20單元基礎數據調查,正在開展數據核查工作,區城投、區公資公司正在與街道接洽,下一步將確定具體區屬國企,協助大源街開展改造相關工作。
據悉,白雲區將積極推進大源片區更新改造工作,完成容發物流儲備用地公開出讓工作,完成村民住宅拆遷和補償,啟動村居品質提升改造工作,打造城市更新「大源樣本」。同時,結合鍾落潭北部重鎮、大健康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白雲火車站片區、白雲四線、白雲湖數字科技城等重點項目,集中力量加快五龍崗村、棠湧村、謝家莊一社、紅星村等舊村改造工作。
田心村全方位升級,幸福同德圍在實現
作為白雲區首個舊村改造項目,同德街田心村城中村改造項目於2018年8月正式動工,歷經兩年多的建設,正在探索一個由政府、企業、村集體共建共治共贏的城中村改造樣本,為廣州舊村改造項目提供可複製的經驗。
田心村改造後,將實現全方位升級,不僅村民居住環境將大為提升,區域公建配套也進一步完善,將配備一所24班小學、兩所6班幼兒園,增加停車位約4000多個,提高綠化率到35%,增設衛生站、文化活動站、託老所、公共廁所、菜市場等便民設施,並加快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完善區域公共服務功能,增強片區競爭力。
同時,該村集體物業租金水平預計將翻一番,且每5年可按約10%的水平持續遞增。村民集體物業分紅也將實現大幅度提升,預計人均分紅由原來的8000-9000元,提高到約20000-25000元。此外,預計可建成無償移交政府的市政道路面積4.54公頃,綠地面積1.14公頃,並將配合打通鐵路西側東環路及同康路二期工程,解決同德圍環島交通問題,同時連通西槎路與增槎路,銜接廣清高速、環城高速、內環路等路網,形成良好的區域微循環。
在田心村改造過程中,白雲區積極構建共建型體制機制,打造政企透明合作的「三高」典範,通過成立區城市更新例會、工作例會等議事、決策機構,及時妥善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項目前期階段,對改造方案、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公開選擇合作企業文件等,廣泛徵詢民意,同時嚴格落實公示決議事項。
田心村改造項目樣板房向村民開放參觀(資料圖片)
該項目積極打造共治型決策機制,組建「諮委會」全程參與監督改造。白雲區嚴格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規定,對改造方案、公開選擇合作企業、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籤訂等重大事項,監督田心村切實履行民主表決程序,切實保障村民合法利益。在項目實施階段,白雲區指導田心村編制公開選擇合作企業、依法履行民主表決程序,推動改造項目陽光廉潔、穩妥有序實施;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指導田心村組建由各類代表共13人組成的田心村改造工作諮詢委員會,全程參與監督改造工作。
今年7月,田心村樣板房正式向村民開放參觀,近期將集體交付。當初市委、市政府加快構建「幸福同德圍」的戰略部署,正在走向現實。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湯南 通訊員楊黛清、張珊珊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莊小龍 通訊員譚札烽、石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