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覺得前人寫梅太俗,自己寫了一首,盡顯狂傲之氣,難以超越

2020-12-22 歷史舞講壇

花朵之中,菊花清雅,牡丹富貴,荷花高潔,梅花冷傲。古人都喜歡用花朵的品性抒發自己情懷,寄託思緒。梅花的品性孤傲,古往今來大多數人描寫的梅花,表達的意思層面基本上都離不開,不畏寒冷,錚錚傲骨的字面。

李清照其實對於梅花的詞不少,「玉樓春」、「漁家傲」、「臨江仙」等都有寫梅的句子。也並不是說李清照獨獨就喜歡梅花,是因為她對梅花的理解與別人不一樣。

她筆下的梅花更加的有韻味,好似附有靈魂有自己的思想,也像一個美人自己在訴說著美好的故事。

李清照在封建朝代,在傳統女子的定義下,不算是一個規規矩矩的本分女孩,甚至可以用豪邁來形容她。一個相當有趣有自己思想的女孩子。放到現代一樣能獲得很多人的喜愛。有才情,夠灑脫,性格開朗,而且相當的有個性。

她的性格,從詠梅一事就能看出一二。一首是《玉樓春·紅梅》,另一首是《孤雁兒》。其中《孤雁兒》最能體現出她「狂傲的一面。

先說《玉樓春·紅梅》「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不知醞釀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這首詞也足夠驚豔,但是用驚豔有點不太貼切,是足夠靈動。

好似梅花自有魂靈,偏要自己去決定,天氣如何,別的梅花是不是已經綻放枝頭。沒有影響,且慢醞釀,花包紅心點點,綻放只隨我意。

李清照家庭條件不錯,並不是什麼寒門,書香世家,從小在文化氣韻下薰陶,格局自然比小家碧玉的小姐們要高遠許多。她是獨立的,並不依附於誰。也許山東女子的性格,早於宋朝就定下基調來了。

後面還有兩句「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幹愁不倚」寫的是女子的的哀怨,心情不是很好,賞梅之餘,抒發一下自己的思緒。生活如斯,小酌幾杯,與其哀愁不如放下心事,盡賞窗外景色。

真正讓人感到驚豔的是她作的《孤雁兒》。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她說前人所作的梅花都透著俗氣。從下筆之前就已經決定了。而且口氣不小,說自己嘗試著寫了一首以後,更加印證了自己的判斷沒有錯。

這樣話語頗有幾分率真,也不算是諷刺前人梅花寫得不好,只是她借著這樣的由頭,更加深刻地描寫自己孤雁兒的立意。

因為她做這首詞所處的環境,跟前期的境遇相差甚遠,心境卓然不同。李清照是想要訴說,自己的心情跟境遇是多麼的,對自己所表達的內容給了一個臺階,有遞進的效果。

果然,你說前人所做的不好,你自己做了一首,我們就更加期待作者的作品,究竟是什麼樣的內容。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讀到後面一段的時候,悽涼之感已經撲面而來了。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們對李清照此時的情緒感受更為濃烈。家國有變,身處南國,愁斷腸,相思苦,沒有誰能為她開解。看到此處不禁讓人落淚,如此悽涼,國家命運又豈不是如此這般。

有「金」來犯,家國不濟。才華橫溢,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前半生是如此的幸福,與夫君趙明誠的結合,「書香門第」嫁與「金石之家」。

夫君趙明誠也非常欣賞李清照的才情,與之書信往往要在才情上一爭高下,但是總是敗下陣來。其實這也是一種情趣,想來又是何等的幸福讓人豔羨。

有才情之人不少,有才情的女子也不少,但是像李清照這樣,遺世而獨立,達到清新脫俗的至高境界的並不多。

後人說她是文學天才。後人再也找不出一位像李清照這樣的驚豔天下人的才女。她的詩詞有著很強的擊感,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喜歡宋詞的朋友,可以閱讀這套詞傳全集,其中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閱讀過後,自己也會成為一名滿腹經綸的人才。

歷史舞講壇總結:

文學上的造詣由文化底蘊來決定,文化上的底蘊一方面有詩書學識的積累,一方面也是天分,這個天分就是靈性,有心不一定有靈。有靈之人必定感性,感性之人必定有情。

世間之事又有幾件不是有情而生。寫不出李清照這樣驚豔眾人的佳作沒有關係,關鍵是品味生活,要用情去體會世間的真情實感。

相關焦點

  • 李清照覺得前人寫梅,都很俗氣,自己寫了一首,成為詞中經典
    李清照的文採是被當時的世人所肯定的,在當時,就連她的丈夫也是因為她的文採而慢慢喜歡上她的。可見在當時,李清照的魅力是有多大的。但李清照並不是僅僅只有一身的才氣,她也有自己的傲氣,而這種傲氣主要體現在她寫的詞中。在她的詞中,有一首寫出了自己對前人詠梅的評價。
  • 李清照看不起前人的詠梅作,自己提筆寫一首,竟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有人評價李清照是古代十分「技高人膽大」的才女,「李清照」之所以能得到「技高人膽大」才女的稱號,還是源自於她曾經寫過的一篇名為《詞論》的論文,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口氣將當朝詞壇作家中的6位高手輪番批了一個遍。
  • 自負的李清照:瞧不上別人的詠梅詞,自己寫了一首,成為千古名作
    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技高人膽大」的她認為自己的才華可以與歷史上的名流之士相媲美。丈夫趙明誠離世後,悲傷不已的李清照平日便用看書寫詞打發時間。李清照喜歡梅花,但卻「瞧不上」前人寫的詠梅之作,於是自己寫了一首《孤雁兒》,沒想到成為千古名作。
  • 五首詠梅詩詞,王安石經典,陸遊驚豔,18歲的李清照最是出口狂傲
    看似句句在寫梅花,實則句句在悼念朝雲。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評曰:「古今梅詞,以東坡此首為第一。」 三、李清照《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 李清照瞧不上前人所作詠梅詞,故自己提筆創作,竟然流傳千古
    李清照十分喜愛梅花,卻並瞧不上前人所寫的詠梅作品。大失所望下,乾脆自己提筆作詞一首,結果卻不曾想,這首詞竟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作。對李清照來說,這不僅是一首挑戰前人之作,更是一首悼念亡夫之詞。李清照在詞的序言中就首先表達了她對世人所作詠梅詞的一些不認同看法,覺得哪些作品都太過俗氣。於是就想著自己試著寫一篇,但在做完以後,卻發現前人的作品確實是有他們的道理的。
  • 婉約詞宗李清照,寫了一首雲雨詞,兼具才情和私慾,令人心潮澎湃
    李清照在中國詞壇上素有「千年第一才女」之稱。她出身名門,少負詩名。曾經得到蘇軾大弟子晁補之的極力推崇。普通人印象當中的李清照詞風多變,婉約中不失豪放。不過她在少年時代也曾寫過一些「宮體詞」,或者是一些在人看來比較大膽、露骨的詞。生長在北宋官宦人家,少女時代李清照的任性與大膽,由此可見一斑。
  • 李清照寫了一首詞,向夫君撒嬌,字裡行間都是甜蜜的愛意
    李清照有一首詞極盡嬌俏,溫馨又肉麻,描寫了兩人婚後舉案齊眉如膠似漆的場景。大意講的是李清照逛街遊玩的時候在賣花人的小攤上買了一支豔麗嬌美的梅花,她把著梅花細細賞玩,又怕丈夫看了花兒覺得自己容色不如梅花,便把花插入鬢間,與臉龐並列,讓丈夫看一看到底哪個更漂亮。小女子的嬌俏形態躍然紙上。
  • 他一生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一首寫梅的詩,至今無人超越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李煜《清平樂.憶別》但要說到詠梅之絕唱,還得是林逋的這首《山園小梅二首》其一: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 李清照受丈夫冷落,寫了一首詩抱怨,沒想到一語成讖
    李清照作詞獨闢蹊徑,以俚俗之語成清麗之句,典雅婉約,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成就了兩宋詞壇婉約派的巔峰。其傳世的詞雖只有四十多首,但每一首都是傳唱千古的精品。《聲聲慢》、《醉花陰》、《一剪梅》、《如夢令》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千古名作。正是這些詞作讓李清照成為名副其實的婉約派一代詞宗,博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門寫來向丈夫撒嬌,卻成了千古名作
    李清照是一位著名的女詞人,不僅才華甚高,而且容貌秀麗。她寫過很多首詞,是婉約派的代表作家。她年少時寫過一些清新秀麗的詞,讀來朗朗上口,唇齒留香。她也有一些較為豪放的詞作。到了晚年,由於遭遇不幸,李清照的詞顯得哀婉悽涼。無論是哪種風格,李清照的詞都廣受喜愛。
  •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
    當年蘇軾迎娶王弗,李清照嫁給趙明誠的時候,兩個人都曾經寫過一首「洞房詞」,「肉麻」的程度簡直難分高下。先來說說蘇軾,公元1054年,蘇軾19歲,王弗16歲,二人兩情相悅,喜結連理,蘇軾特地寫下一首《南鄉子》,為新婚作紀念: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哨二月初。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
  • 納蘭性德也調皮,新婚之夜,她給愛妻寫了一首詞,盡顯愛情的美好
    一曲詠浴,一片深情這一曲《鬢雲松令·詠浴》寫的正是納蘭性德與妻子盧氏新婚燕爾,洞房花燭之後的一首詞作。詞間充滿俏皮的情趣,據說這一首詞寫完後,他還特意藏起來不願意與他人分享。看來,才子的心思是要藏起來只自己獨享。這一首詞充滿了風花雪月的細膩唯美,對妻子的溫柔閒情溢出紙面。將美人入浴的神態舉止,相貌動作都描寫出來。妻子的羞澀與清麗,躍然紙上。而此詩雖寫入浴,但卻滿紙的清新雅麗,絲毫不沾俗世之豔。納蘭性德的愛妻之心可見一斑。
  • 豪放詞人的柔情,夫人過生日,辛棄疾寫了一首詞,充滿愛情的味道
    但若是把這個詞和向來被稱作詞中之龍的辛棄疾連在一起,可能會讓人覺得很奇怪。畢竟,在世人的眼中,辛棄疾是個能文能武,豪情萬丈,勇猛果敢,率領大軍突襲金兵大本營的大人物。即便是於他自己創作的詩詞之中,也難掩其狂傲氣息。
  • 原來李清照的千古名句,竟是仿寫前人之意,原作更加出神入化
    一首古詩,一首詞,都有它背後的故事,和深藏的情感。古人寫詩作詞,今人品味經典,歡迎各位文友,和張凡一起,品萬古詩詞,看百態人生。(文·張凡)(原創作品:禁止抄襲)作為宋代第一才女的李清照,一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作,其中更是不乏讓人耳目一新的經典名句。比如這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可謂是當之無愧的絕佳之作。
  • 趙明誠擅自納妾,傷心悲痛的李清照,寫了一首詞,訴說心中哀怨
    一首《念奴嬌 蕭條庭院》誕生於寒食節,春寒之日,本身就充滿悽清之氣。這首詞產生時,李清照身居青州,趙明誠遠在萊州。「重門須閉」不僅僅是關上庭院中的門,也是關上自己的心門。表達出詞人失望和哀愁的內心情緒。讀來就讓人傷感不已。
  • 和丈夫暫時分別,李清照思君心切,寫了一首冷門詞,訴說孤單寂寞
    愛是文學作品永恆的主題,無論是親人之愛還是男女之愛,這一主題是古今中外亙古不變的創作主題。男人們寫情愛更多是憐惜和開懷,女人寫情愛,更多是嬌羞與痴怨。千古才女李清照就以婉約細膩的文筆寫下許多詞句,她的詞作,早期多以率性天真的浪漫少女感受為主,後期則以痴情愁怨的相思為主,這與她的情感經歷頗為有關。
  • 李清照:寫得婉約,不如活得豪邁
    李清照是婉約詞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但她本人卻柔中帶剛,於溫婉細膩之餘,充盈豪邁真我之氣。這一切最初都要歸功於她那位不以常理出牌的父親。有父如此,生性活潑的女兒便沒有理由不在今後的人生中,繼續發揮自在和灑脫的本色,她的豪邁之氣也將充盈著她跌宕起伏的傳奇一生。
  • 李清照寫了篇詠梅詞,自稱第一,狂到連蘇軾王安石都不放在眼裡
    李清照的狂傲不止這一點,她的狂讓她「目中無人」。李清照寫了篇詠梅詞,自稱第一,狂到連蘇軾王安石都不放在眼裡。李清照曾說「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大致意思就是:「在我看來,別人寫了那麼多詠梅作品,卻都俗氣得很。我自己試著寫了一首,你們看過之後,就知道我不是在說大話了。」
  • 唐伯虎「天命」之年,寫了一首最狂的詩,桀驁不馴,技壓李白
    明·唐寅·《五十言懷詩》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這首敘懷之作,可以說是對他人生的一個總結,寫的非常微妙,也非常自信。大有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感覺。其詩之狂傲,更像是內心深處的唐伯虎。桀驁之情,超越李白等人。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門寫來向丈夫撒嬌,卻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無論是頑皮、痴情還是霸氣的李清照,世人都照單全收,傳誦了數百年。但事實上,李易安也有小女子可愛加調皮的一面。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清照很調皮的一首詞,18歲的她逛街回來,心情大好寫下此詞,專門來向丈夫撒嬌,全詞是調皮可愛又任性,卻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