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制下的新蘇商:今年逾50家成功上市,董事長最大70歲,最小27歲!

2020-12-15 騰訊網

文 | 飛魚資本市場團隊

流程編輯 | 丁之淼

科創板的設立、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大大加快了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速度。今年以來,江蘇區域已有50家企業成功在A股上市,另有7家過會(含通過上市委、掛牌委)或拿到批文,即將掛牌。

無論是科創板還是更早期的創業板,設立的初衷都是為了擴寬創新型企業的融資渠道。那麼今年以來登陸A股的這50家企業,又呈現出什麼特徵?我們通過從公司董事長的年齡、學歷、從業經歷等角度,來進行一些觀察。

01

「70」後逐步成為中堅

從年齡代際來看,這批江蘇公司董事長涵蓋了「60」、「70」、「80」、「90」四個年齡區間。

其中,「50後」有4位,分別是偉時電子董事長渡邊庸一、愛麗家居董事長宋正興、新亞強董事長初亞軍及迪威爾董事長張利。

「60後」則仍為江蘇上市公司董事長的主力。今年上市的50家企業中,有25位屬於1960一代,包括這一批企業中盈利能力最強的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高紀凡出生於1965年,1998年創立公司並擔任公司董事長和執行長。

創立天合光能之前,高紀凡於1989年到1992年間擔任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富友洗滌劑廠聯合創始人和主管。他198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持有化學學士學位,之後在又在吉林大學讀碩,持有物理化學碩士學位。目前,天合光能已經是國內較為領先的光伏組件企業,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5.46億元,歸屬淨利潤4.93億元。

處於「70後」年齡段的則有19人。雖然相對「60後」來說人數要少一些,但這一年齡區間的「董事長」們正逐步成為中堅。2019年度時,江蘇31家上市公司中「70後」為12人,佔比約三分之一。而到今年為止,這一年齡層的董事長則為19人,與1960一代的人數差距正在縮減。

此外,今年江蘇新上市公司董事長中出現了一位「80後」與一位「90後」,這在去年並未出現。而去年曾出現過的 「40後」區間——祥生醫療董事長莫珊珏——在今年則未出現過。

02

最大「年齡差」43歲

這批江蘇上市公司董事長中,年齡差異較大。其中,最大的是偉時電子董事長渡邊庸一,出生於1950年,如今已經70歲;而最小的聚傑微纖董事長鍾鴻天年僅27歲。

今年70歲的渡邊庸一是日本人,雖然僅有高中學歷,但很早就在日韓等地創業。偉時電子位於崑山,主營業務為背光顯示模組、液晶顯示模組等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中高端汽車、手機、平板電腦、數位相機、小型遊戲機、工控顯示等領域。招股書顯示,偉時電子的主要客戶包括夏普、日本顯示器集團、松下等日企。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68億元,淨利潤0.38億元。

鍾鴻天出任聚傑微纖董事長則是在家族企業中任職。2016年,聚傑微纖原董事長兼總經理仲柏儉,次年4月鍾鴻天被選舉為新任董事長。公開資料顯示,聚傑微纖主營超細纖維面料的研發、織造、染整及服飾、家紡產品的生產、銷售,而鍾鴻天則是2016年1月畢業於美國東北大學生物專業, 2016年4月至10月就職於江西聚傑醫藥有限公司,擔任研發專員;2016年10月至今擔任江西聚傑醫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2016年至今擔任聚傑投資執行董事。

此外,這批董事長中另有一名「80後」顧正青,系白手起家。顧正青現年37歲,是世華科技董事長,此前曾任上海尚達電子絕緣材料有限公司製造副課長及蘇州金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課長,2010 年時與兩名自然人共同設立了世華科技的前身世華有限,並於2018 年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精密製程應用材料、電子複合功能材料和光電顯示模組材料,廣泛應用於蘋果、三星等公司產品的終端。

03

產業背景出身為主

今年上市的50家江蘇企業,除國聯證券為金融機構外仍舊以製造業為主,同時醫藥類及電子類企業數量有所增多。

其中,醫藥類企業5家,均在科創板上市,分別為天臣醫療、澤璟製藥、艾迪藥業、吉貝爾及偉思醫療。電子類企業則有11家,包括行情火熱的半導體企業新潔能、敏芯股份、芯朋微、思瑞浦、帝科股份。

科技型企業創始人往往擁有較高的學歷。在今年大量科創業企業上市的背景下,這批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學歷也整體有一個提升。飛魚財經統計,50名董事長中,擁有碩士學歷的有18人,擁有博士學歷的則有5人。

值得注意的是,5名博士董事長中有兩名是外國國籍,屬「歸國創業」,分別是澤璟製藥董事長盛澤林與思瑞浦董事長ZHIXU ZHOU(周之栩)。而其他三名博士董事長的公司也均為醫藥行業與半導體行業,足可見這兩個行業創業對於技術的需求。

此外,這批董事長除了整體學歷較高外,飛魚財經還關注到他們大多是產業出身,基本在創業之前就在相關行業中紮根多年,少有跨行非常明顯的「半路出家」者。

(完)

相關焦點

  • 註冊制下借殼上市明顯降溫 今年僅完成5例
    摘要 【註冊制下借殼上市明顯降溫 今年僅完成5例】11月12日晚,ST宏盛定增收購宇通重工100%股權案例收官,年內又一例借殼上市案例完成。縱觀2020年,已完成的借殼上市案例屈指可數。
  • 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都「高大上」?重慶宗申動力左宗申年齡最大年薪...
    除此之外,「70後」和「50後」的人數也不少,分別為711人和532人。另外,「80後」和「40後」分別有106人和94人,位居第四和第五。需要說明的是,在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60歲以上的董事長共有550位,也就是說,按照法定退休年齡來看,這些董事長其實已經可以退休,但其仍然願意留在公司「打拼「。值得注意的是,有79位董事長年齡已經超過70歲,而有3位董事長的年齡更是超過了80歲。
  • 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家上市 渝企三羊馬已問詢 最快今年年底前上市
    原標題: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家上市 渝企三羊馬已問詢 最快今年年底前上市   8月24日,
  • 創業板註冊制終於要來了,24號上市的18家公司哪家最值得關注?
    隨著上海交易所科創板註冊制的平穩試驗成功,深圳交易所今年也快速推進了創業板也註冊制的籌劃。根據最新消息顯示,創業板首批註冊制公司將在本月24號上市交易,所以這個周末,我花時間把首批上市的招股說明書粗略看了一遍,並對首批18家上市公司,根據我自己的評判做一個排名分享。文章內容比較長,如果只想看最值得關注的幾家企業,可以直接拉到文末。
  • 年內上市新股已達331家 4家漲幅超10倍6家破發
    摘要 【年內上市新股已達331家 4家漲幅超10倍6家破發】結構性行情下,股價創歷史新高及新低的公司都有不少,年內上市的新股表現也基本如此。
  • 廣東傳奇女富豪譚幗英辭任:66歲公司上市 身家逾6億
    廣東傳奇女富豪譚幗英辭任:66歲公司上市 身家逾6億 9月27日,廣東華鋒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鋒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於2020年9月25日收到董事長的書面辭職報告。
  • 5年要上市50家公司,濰坊按下上市快進鍵的底氣從何而來
    再往前3個月的8月11日,華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2020年濰坊市首家上市的企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1日到11月9日,濰坊發布了兩批市重點擬上市企業名單。半年內將50家企業列入上市計劃,在濰坊的歷史上絕無僅有,而這一些列的動作也表明,濰坊已摁下企業上市快進鍵。
  • 疫情衝擊下的湖北上市公司:過半企業前三季度利潤下滑,今年增發募...
    作為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大的地區,湖北經濟發展和上市公司情況備受關注。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湖北地區經濟已經走在恢復的路上。根據湖北省統計局數據,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29779.4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0.4%,降幅較上半年收窄8.9個百分點。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息息相關。疫情衝擊下的2020年湖北資本市場又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 北京海澱今年新增上市企業預計突破二十家,譜尼測試很有代表性
    資料圖 圖文無關9月16日,總部位於海澱區的PONY譜尼測試集團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成為創業板註冊制改制後首家上市的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服務集團,目前公司市值約為66億元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重創,但海澱企業上市的勢頭不減。截至目前,全區今年新增上市公司18家,包括境內上市15家、境外上市3家。存量擬上市企業共62家,其中正和恒基、盈建科、挖金客、科美診斷、海天瑞聲、中數智匯6家企業進入註冊或上會審議等發行上市前的最終階段,全區本年度新增上市公司數量預計將突破20家。
  • 這些山東富豪70歲了,財富達100億,3人曾是首富,多已交班
    1、年逾70歲的山東首富或前山東首富在不久前發布的2020年胡潤百富榜和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首富都是魏橋集團的鄭淑良,胡潤榜顯示她的財富是640億元。鄭淑良今年已經74歲,是去年去世的魏橋集團締造者張士平的遺孀。另一位前山東首富南山集團宋作文,也已經73歲,仍然以自己的名義上榜。不過,這兩位山東首富都已經完成交接班。
  • 2014 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薪酬背景全揭秘
    表3:上市公司董事長中股份市值最高的10人持股情況表二、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個人背景(一)財務負責人的主流年齡是70後、60後,平均45.18歲。顯著的,董事長要「成熟」一個年代。1、女性董事長僅3%,男性佔絕對優勢男性佔比96.94%,女性佔比3.06%。職業的金字塔的最頂層,女性再一次的處於少數的角色。
  • 百億名媛替奶茶妹27歲慶生,京東健康上市,劉強東又掀財富巨浪
    京東健康上市,劉強東身價一浪高過一浪馮詠儀在IG替章澤天慶生「奶茶妹」章澤天上月18日迎來27歲生日,不久前她曬出慶生照,以英文笑稱「Just turned 18(剛變回18歲)」。今年5月27日,曾貴為藍籌股、一代股王的利豐,結束了在港交所近28年的上市地位,私有化退市。引導百年利豐變革,如「愚公移山」,與劉強東旗下京東集團進行緊密合作,也是利豐適應新時期外部環境與資源能力的變化。一張慶生照,袖裡乾坤大,勿要以「娛樂」視角看外面的世界!
  • 【集微早報】①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家企業上市,產業鏈三家公司最高...
    【集微早報】①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家企業上市,產業鏈三家公司最高漲幅達121.44%②中穎電子:AMOLED驅動晶片銷售增速最快 華為入局對芯穎影響不大③英唐智控收購先鋒微技術已獲日本政府批准④立訊精密上半年淨利潤達25.38億元 同比增長69.01%
  • 創業板註冊制今日啟航,武漢回盛生物等18家公司集中上市
    8月24日上午,隨著深交所開市鐘聲的敲響,創業板註冊制正式啟航,首批18家公司集中掛牌上市。武漢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股票簡稱「回盛生物」,股票代碼「300871」,成為湖北首家嘗鮮創業板註冊制IPO的企業。上午9時30分,回盛生物以63.9元的股價開盤,相對於發行價33.61元上漲90.12%,公司總市值達到70.61億元。
  • IPO變奏 註冊制迎考
    以創業板為例,從試點之初最短耗時6天,到11月平均耗時已延長至55天。而進入12月以來,僅有3家企業註冊成功,平均耗時超過70天。  11月,有9家發行人註冊成功,註冊環節平均耗時55天,其中,有3家發行人超過70天,最短的也有33天。  10月,有6家發行人註冊成功,註冊環節平均耗時42天,最短的潤陽科技為29天。
  • 今年過會上市28家!深挖環企集體IPO背後
    早在今年6月,就有媒體預料,2020年將是環保企業集體IPO的「大年」。這就奇怪了,在前有「上市民企易主國資接盤」產業寒冬,後有新冠疫情衝擊的2020年,環保企業為何集體掀起了IPO過會上市大潮呢?一方面,是跟寬鬆的貨幣政策有關。往大的說,這與今年特殊的年份有關。上半年,在疫情的衝擊下,經濟被砸了一個大坑。
  • 證監會:做好全市場註冊制改革的準備;螞蟻集團上市目標估值...
    熱門中概股漲跌不一,騰訊ADR漲近5%,阿里巴巴漲超3%;京東漲超1%續創歷史新高,本周累漲超20%;拼多多跌逾13%,唯品會跌近3%,本周累跌逾22%。 A股方面,創業板指、深成指漲逾1%,食品飲料股全天強勢,兩市成交逾8400億,北向資金淨買入11.27億元。
  • 我市將迎來第13家A股上市公司
    接下來,只要註冊生效,即可上市,而且時間大概率在今年內。屆時,惠州將迎來第13家A股上市公司。 惠州上市公司「PCB軍團」將達4家,總市值有望超300億 科翔電子招股說明書披露,科翔電子專注於高密度印製電路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
  • 註冊制公司半年報亮了 聖湘生物摘業績增速王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 李曼寧在科創板開板一周年後,創業板日前也迎來註冊制改革後首批上市企業。在此背景下,A股科技成長的投資主線持續強化。2020年半年報披露收官,作為A股科技創新風貌的代表,已上市科創板及首批創業板註冊制企業的業績表現究竟如何,尤其受到市場關注。整體來看,科創板及創業板註冊制首批公司業績普遍向好,其中收穫疫情紅利的醫藥生物公司表現最為突出。聖湘生物、康泰醫學分別為兩大市場板塊的「業績增速王」。
  • 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是「一億中流」創業者...
    創業板註冊制開放之後,每年上市公司數量將前所未有地增加,黑馬這些『一億中流』企業,已經踏到上市門檻上了,可以很快登陸資本市場。我們要一起迎接註冊制的大時代,這是『一億中流』創業者的最好時光。」9月25日,在創業黑馬旗下核心加速產品黑馬營成立10周年慶典上,創業黑馬董事長、黑馬學院院長牛文文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