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就是「小三」嗎,緩刑就是回家嗎,拘留會留案底嗎?這些知識點...

2020-12-23 中國長安網

看多了警匪片、政警劇

是不是覺得自己都可以大戰法考了!

但有一些基礎的法律術語

超基礎,超日常的那種

卻存在著普遍的理解誤區

而且是本末倒置、人面馬身的誤區

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

容易被理解錯三個

法律術語

01「第三人」就是「第三者」嗎?

十分鐘過去後

所以,第三者和第三人

傻傻分不清怎麼辦?

看這裡!

法條來啦~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八十一條: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成為當事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申請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所以「第三人」是在法律上與案件有密切利害關係的人,並不是有些人理解的第三者。

02判處緩刑是不再關押了嗎?

緩刑就是想幹啥就幹啥?

有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

「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的意思是

罪犯判有期徒刑的刑期是3年

考察期(緩刑期)是3年

如果在在這期間沒有犯罪

或者沒有被發現新罪

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

並公開予以宣告

法條來啦!!!

《刑法》第七十六條[緩刑的考驗及其積極後果]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條[緩刑的撤銷及其處理]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所以,「緩刑」也是刑罰執行的一種

還有很多刑罰的約束和要求的

那些認為「緩刑」就是回家不再執行的人

小編勸你多看看我們的[政法知乎]哦

03拘留和拘役是一件事嗎?

拘留、拘役

兩個看上去像「哥倆」的詞

其實有本質上的區別

性質不同

拘役是刑罰的一種,我國刑法規定了五種主刑,分別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拘留分為三種: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司法拘留。

法律依據不同

拘役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作出。

刑事拘留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作出。

行政拘留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作出。

司法拘留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作出。

適用的對象不同

拘役適用的對象是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

刑事拘留適用於《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的七種情形之一的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行政拘留適用於違反治安管理,尚未達到刑事犯罪程度的行為人;

民事拘留適用於具有《民事訴訟法》第十章規定的行為之一,但又不構成犯罪的民事訴訟參與人或其他自然人或法人。

作出的機關不同

拘役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

刑事拘留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作出;

行政拘留由公安機關作出;

司法拘留由人民法院作出。

最關心的問題

來了!

會留案底麼?

拘役

拘役是我國主刑種類之一,只要是被判處過拘役刑罰且判決書生效的情況下,就會有犯罪記錄,即案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六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刑事拘留

被刑事拘留以後有可能會有案底(被刑事處罰),也可能不留下案底(無罪釋放)。

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不屬於犯罪記錄的案底,但受過行政處罰的,違法記錄會在公安機關留有記錄。雖然這種記錄並不對任何人都開放,但行政拘留的案底還是在公安機關長期保存,並可以查詢,對報考公務員以及特殊部門僱員的當事人的政審環節都會造成不利影響,且無法開具《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

司法拘留

與行政拘留類似,不會留下案底,但無法開具《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

舉起法律之盾

捍衛己身之權

相關焦點

  • 普通人被行政拘留,也會留下案底嗎?看完漲知識了!
    在現實生活中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違法行為是非常多的,主要包括破壞社會秩序、侵犯公民財產和人身權利等的違法行為,治安案件是由公安機關負責處罰的,那麼給予行政拘留後,被拘留人會不會有案底?一、給予行政拘留後,被拘留人會不會有案底治安拘留會不會留下案底,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案底。通俗地講,「案底」就是一個人違法犯罪的記錄,嚴格意義上僅指刑事犯罪記錄。經過法院審判定罪的罪犯,包括免除刑事處罰的情形和宣告緩刑。
  • 2019年被拘留會留下案底嗎?律師:也許會影響你的一生!
    拘留更是與自己八槓子打不著,結果當自己真正遇到了才發現,拘留原來離我們並不是很遙遠。別說一念之間做出錯誤的行為,有可能原本在我們想法中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實際上也是不合法的。2019年被拘留會留下案底嗎?律師:也許會影響你的一生!廖女士原本是一家單位的普通工人,因為不滿單位水調崗降薪的行為,夥同了一大群同事直接包圍了廠大門表示抗議。
  • 「警示教育」嫖娼被抓,一定要先通知老婆嗎?拘留會有案底嗎?
    在公共場所拉客招嫖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本條規定的「嫖娼」是指通過金錢與從事賣淫的人進行交易的行為。具體說就是用付出金錢的方式換取與賣淫人員進行性活動的行為。根據本條的規定,賣淫、嫖娼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 醉駕有案底有什麼影響?能申請撤銷嗎?
    我國一向對於醉駕人員都是要嚴格處罰的,情節嚴重的甚至會涉及刑事犯罪,留下案底,給自己和家人造成長遠的影響。而且如果交通事故中伴隨著醉駕情況,對於有些賠償,保險公司是不予理賠的,因為這是當事人自己存在的一種過錯行為。此外,醉駕若留下案底對政審也有很大的影響。
  • 有案底的人適合做什麼工作?有案底的人不能從事哪類工作?
    另一個是在勞改農場學會了水電安裝,刑滿釋放後,回家幹個體戶,從專水電安裝工作。基本上回歸社會了,也沒人拿這汙點去欺負他們。刑滿釋放有案底的人,已接受懲罰了,社會各界應該幫助他們回歸主流社會,在就業方面儘量體現人文關懷,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情況下,接納他們就業。不能讓他們再次回到社會對立面,去仇視社會,報復社會,重新犯罪。
  • 有「案底」影響生活嗎?2019年:這6種工作有案底的人都不能做
    說到「案底」或者「前科」,大家的印象都不太好,因為這是對犯罪記錄的一種稱謂,說一個人有案底就是指這個人有過犯罪行為、坐過牢。但很多人對案底有所誤解,認為只要是被拘留過,進過警察局就是有案底的人,不是這樣的!一般的拘留檔案只會存在審訊的機關,不算是案底,沒有被判刑或經判決為無罪的,都沒有案底。
  • 案底能消除嗎?哪些工作是有案底的人不能做的?
    導讀:案底一般指某人過去犯法或犯罪行為的記錄,在我國法律中一般指有過刑事犯罪前科的檔案記錄。即只要以前犯過事的,都會有記錄,對於有案底的人來說,就想知道案底能不能消除,以及有過案底之後,不能做什麼工作?接下來就由華律網小編為您解答這個問題。
  • 全國土地日——這些知識點你get了嗎
    全國土地日——這些知識點你get了嗎 2020-06-25 0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起訴會留下案底嗎
    這不,前兩天老家一鄰居打電話前來諮詢,說自己因酒駕被公安機關查獲,後被檢察院不起訴,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留下案底。 這個問題,小明在日常的執法辦案中,也經常會被問到。畢竟沒有人不會愛惜自己的羽毛,心甘情願留下案底。所以,小明決定今天在這裡說叨說叨,讓大家好有所了解。
  • 被法院判處緩刑能保住工作嗎?
    被法院判處緩刑能保住工作嗎?被法院判處緩刑能保住工作嗎?這是經常被問到的問題。現在我就明確告訴大家:不能!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緩刑?緩刑只是刑罰的具體運用方式,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滿足一定條件的,可以在判處刑罰時宣告緩刑,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簡單講,緩刑只是刑罰的執行方式之一,並不是單獨的刑罰。刑罰的種類分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為: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 法律規定多少年刑期可以判緩刑?被判緩刑會有什麼影響?
    緩刑這個詞對於大家來講並不陌生,其實緩刑並非一種刑罰手段,而是對原判刑罰暫緩執行的一種制度,那法律規定多少年刑期可以判緩刑?被判緩刑會有什麼影響?網友諮詢:法律規定的三年以下可以判緩刑,還是判決在三年以下的可以緩刑呢?
  • 怎樣讓老公離開小三,男人會為了小三離婚嗎?
    現在男人找小三已經很常見了,就新聞上就能看到很多,那麼怎樣讓老公離開小三呢,男人會為了小三離婚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對你還有愛的那麼不妨原諒他,讓他離開小三。要或者改變自己,老公之所以會出軌找小三就是因為你不夠漂亮性感了。所以改變一下自己,讓自己變得漂亮性感重新讓他愛上你。
  • 哪些情形可以判緩刑?緩刑結束之後就自由了嗎?
    導讀:我們經常在電影電視中看見法官判處犯人緩刑的,但又不太清楚緩刑到底是什麼意思,犯人在符合什麼情形下法官才會判緩刑呢?緩刑結束之後也會像除了無期和死刑之外的其他刑罰一樣刑滿釋放嗎?哪些情形可以判緩刑?
  • 何為行政處罰,刑事處罰,民事責任,什麼情況下有案底?
    何為行政處罰,刑事處罰,民事責任,什麼情況下有案底?行政處罰,刑事處罰,民事責任都是我國法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於不懂法律的人來說很難區分,特別是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似乎更加難以理解,接下來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和大家共同探討探討這個問題 行政處罰就是違反了行政法規而需要面臨的處罰。
  • 與友人飆車連撞三人,警方查詢案底是慣犯,友人袒護:你們講話酸
    謝某作完筆錄後,暫時拘留分局,上午將移送臺北地檢偵訊。綜合媒體報導,謝亞軒曾擔任酒店經紀,目前無業,有毒品、傷害、酒駕、公共危險等前科,他在未成年時代就已是問題人物,但他的素行依規定年滿18歲即塗銷,警政系統沒有保留他的案底資料。這次撞死人事件後,謝亞軒對警方說我就是壞小孩、我中山聯盟的!但媒體指出,他只是利用中山聯盟名號,其實不是聯盟的成員。
  • 緩刑是什麼?還用坐牢嗎?怎樣爭取判緩刑?緩刑全解析
    陳健律師我在日常接受法律諮詢時發現,很多人會混淆緩刑、假釋、監外執行的區別,往往案子還沒判決就問我能不能假釋、能不能監外執行。今天在此對緩刑、假釋、監外執行的概念做梳理,並對緩刑適用條件、如何去爭取判緩刑等做介紹。
  • 故事:那些當小三的女人,下場都很慘嗎?答案是未必!
    什麼是「小三」?顧名思義,第三者,插足別人家庭的人,是婚姻的破壞者,那麼當小三的女人真的下場都很慘嗎?我們店裡是兩個老闆娘合夥經營的,也許是這個地區比較富裕,也許是來做護膚的女人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吧,在這裡我也聽到了各式各樣的八卦,也就是小三的故事。剛剛上面提到了兩個老闆娘,很不巧,她們都當了別人的小三,先從第一個說起,暫且稱呼她為晴姐。
  • 中國「三大拘留」分別都有什麼不同,會留案底嗎?多數公民對此一無...
    拘留,就是指扣留,拘禁的意思,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我國拘留還分為三大種類,即刑事拘留、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刑事拘留是公安機關在緊急時刻對需要受偵查的人依法暫時扣押;行政拘留也叫治安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專指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範的人,在短期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而司法拘留我們可能接觸的較少,由人民法院直接作出的拘留決定,屬於強制措施。
  • 《安家》新劇情又一次揭露社會現狀,撞見好友和小三你會告密嗎?
    誰知闞夫人突然來到安家天下門店,幽怨地對徐文昌抱怨說,她跟一窮二白的闞文濤初來上海時就是找徐文昌看的房,徐文昌見證了他們夫婦一路的艱辛奮鬥歷程。可現在徐文昌卻做了闞文濤的幫兇,不但不告訴她實情,還幫助老公轉移財產給小三買房,她毫不留情地斥責了徐文昌。徐文昌一而再再而三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助紂為虐,不會接闞文濤的單,闞夫人才罷休。
  •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已批捕,怎麼爭取緩刑,需要二審嗎?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已批捕,怎麼爭取緩刑,需要二審嗎?近期,有好幾個小夥伴向我提問:「朋友銀行卡借給別人用,幫助網絡犯罪,金額不大,已批捕,還沒開庭,如果說一審判一年,認罪認罰,案子結束了嗎,還是需要二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