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揭曉:阿里雲自研資料庫獲科技進步...

2020-12-26 雷鋒網

2020年12月14日,中國電子學會正式公布了2020年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名單, 阿里雲主導的「雲原生分布式關係型資料庫PolarDB」項目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也是繼飛天雲作業系統之後,阿里雲再次有自研技術獲此殊榮。

由多名院士組成的專家組認為,阿里雲自主研發的PolarDB資料庫技術複雜,研製難度大,在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架構、冷熱數據分層存儲引擎、軟硬體一體化的共享存儲系統、大規模在線事務資料庫的智能運維與優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創新,在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領域整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並且已經實現規模化市場應用,經濟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是我國在資料庫領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構建自主生態的成功實踐和重大成果。

「越來越多的企業正通過雲資料庫提升創新效率,降低IT成本,」阿里雲資料庫負責人李飛飛透露,PolarDB既解決了傳統資料庫容量有限、擴縮容時間長等問題,又提供了分鐘級擴容、彈性變配、超高並發等能力,而成本只有商用資料庫的1/10。

目前,阿里雲已建成國內最大自研雲計算平臺,各項自研技術均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並廣泛應用在政務、金融、交通、零售、網際網路等領域。其中自研飛天作業系統,抗住了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流量洪峰;自研神龍雲伺服器,全球首次實現虛擬化零損耗;自研雲大數據平臺MaxCompute,成為全球集群規模最大的計算平臺;自研全球規模最大的液冷伺服器集群,節能超70%……

經過11年的持續投入,阿里雲已經實現了從計算、存儲、網絡、資料庫到伺服器、數據中心等的深度自研。未來,阿里雲還將加大自研技術和基礎設施投入,大規模引進頂級科技人才,重點吸引雲伺服器、網絡、晶片、資料庫、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領域的攻堅人才。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大壩工程學會2020年度科學技術獎系列獎項揭曉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我吧2020年12月3日,中國大壩工程學會2020年度科學技術獎系列獎項(包含學會科技進步獎、學會技術發明獎、大壩傑出工程師獎、汪聞韶院士青年優秀論文獎四項)在第九屆水庫大壩新技術推廣研討會開幕式上隆重揭曉。
  • 喜訊| 阿里雲李飛飛榮膺「2020數據風雲獎——年度數據風雲人物獎」
    2020年12月21日,由國內知名IT技術社區主辦的頂級資料庫技術交流盛會——DTCC 2020(第十一屆中國資料庫技術大會)在京開幕。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資料庫產品事業部總裁、達摩院資料庫與存儲實驗室負責人李飛飛受邀出席大會,並榮膺組委會頒發的「2020數據風雲獎評選——年度數據風雲人物獎」!
  • 2019年度「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京舉行
    2020年11月16日,2019年度「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電工行業—正泰科技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西郊賓館隆重舉行。「含異構多源和交通負荷的複雜配電網安全運行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特高壓裝備電磁瞬態寬頻等效電路的建模及其應用」、「高可靠性高效率新能源車用電驅動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三合一」電子公路技術開發、研製及工程示範」、「複雜電網高性能自適應差動保護關鍵技術及應用」等5項科技成果獲2019年度「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壹等獎。
  • 臺達創辦人鄭崇華榮獲中國電源學會科學技術獎之傑出貢獻獎
    來源:時刻頭條浸沒式液冷1500WAC-DC電源獲優秀產品創新獎在國內電力電子界深具代表性的中國電源學會於11月23日公布「第六屆中國電源學會科學技術獎」,臺達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先生以在電源技術、產業發展、及人才培育的卓越貢獻,榮獲「傑出貢獻獎」,此為中國電源學會的最高個人榮譽,每屆只評選一位。
  • 阿里雲全面布局雲原生資料庫產品體系,點亮企業數據上雲之路
    自此,阿里雲資料庫正式全面升級到雲原生資料庫時代。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讓開發人員「會資料庫就會大數據」在數據分析領域,傳統自建分析系統面臨擴展性差、建設成本高昂、系統複雜等一系列挑戰,用戶無法充分發揮數據價值。阿里雲持續探索並重磅升級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
  • 金現代自主研發的平臺榮獲2020年度「山東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
    近日,山東電子學會公示了2020年度「山東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金現代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企業業務流程智能管理與信息系統集成平臺」產品榮獲2020年度「山東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星環科技獲2020大數據科技傳播獎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3日,以"百年變局 數勝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在湖南衡陽召開。該論壇是業界具有國際性和權威性的成果交流平臺,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湖南省科協、衡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李蘭娟、李德仁等十餘位院士,以及200餘位大數據傳播與應用領域專家、學者齊聚,聚焦「抗疫大數據應用」等熱點話題,探討傳統企業實現大數據轉型升級,構築大數據網際網路企業新業態。
  • 銀寶山新榮獲2020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近日,2020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揭曉,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寶山新」)與深圳大學聯合開發的新型三維微細電火花電極製備與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榮獲科技進步類一等獎。
  • 中國計算機學會公布 2020 年「CCF 傑出工程師獎」 阿里巴巴林昊獲選
    1月7日消息,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在官網宣布,將2020年「CCF傑出工程師獎」授予給了阿里巴巴集團研究員林昊,以表彰其設計開發了阿里巴巴中間件服務框架HSF。中國計算機學會是國內計算機及相關領域最大、最權威的學術團隊,「CCF傑出工程師獎」設立於2016年,授予在計算機工程技術及應用領域有突出成就和重要貢獻者,每年獲獎人數不超過兩名。
  • 拋棄傳統商業資料庫 中國郵政使用阿里雲PolarDB構建核心業務系統
    9月18日,在2020雲棲大會上,中國郵政高管在演講中透露,通過引入阿里云云原生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X,高效支撐了2019年「雙十一」,在訂單業務峰值超過1億件的情況下,系統平滑穩定運行。中郵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 龔永恆( 來源:信網)中郵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龔永恆作為嘉賓,參與了2020年雲棲大會上的線上分享。他在演講中介紹,中國郵政2016年4月開始啟動建設「新一代寄遞平臺」核心業務系統,並採用阿里云云原生分布式資料庫替代了以前採用的傳統商業型資料庫。
  • 華東師大首獲上海科技進步特等獎
    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何積豐院士領銜完成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是華東師範大學首次摘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特等獎。▲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何積豐院士(左3)領銜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2020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7項中國...
    「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技部批准,在國家科技獎勵主管部門註冊,面向全國機械行業的綜合獎項。該獎項設立特等獎(非常設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 阿里雲的資料庫俠客!
    2009年,北京,阿里雲工程師寫了第一行代碼。王堅在當年提交給阿里巴巴集團的報告中說:2010年以後,阿里巴巴再也不購買小型機。放棄 Oracle,轉投開源資料庫?這些年大家在甲骨文資料庫上的努力就這樣白費了?
  • 華東師範大學首獲上海科技進步特等獎
    5月19日上午,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召開,隆重表彰為上海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華東師範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有6項科技成果榮獲表彰。  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何積豐院士領銜完成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2020年度中國航空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名單
    2020年度中國航空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名單 2020-09-30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科14所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但項目過於先進不方便展示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電科第十四研究所」1月10日消息,汗水澆灌收穫,實幹篤定前行。 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
  • 第十二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頒發--中北大學教授獲技術創新...
    第十二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頒發 中北大學教授獲技術創新獎   本報記者 張麗     9月15日,在北京召開的2020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上,頒發第十二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
  • ...院健康醫學所聯合研發項目榮獲2020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技進步...
    12月11日,省科學院健康醫學研究所聯合研發項目「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預警與診斷系統研發及應用」經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嚴格評審,獲評2020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聯合研發單位分別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華南理工大學、廣州互雲醫院管理有限公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 得主800萬獎金要交稅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得主800萬獎金要交稅嗎?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獎金,免納個人所得稅。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林波榮教授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2020年9月25日,經過「科學探索獎」評審委員會對1200多位青年科學家申報材料的初篩、初審、覆審、終審四輪評審,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獲獎人在「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的見證下產生,他們將在未來5年獲得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300萬元人民幣獎金(總獎金1.5億元),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