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
字文若。
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
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自小被世人稱作「王佐之才」。
荀彧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並規劃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
戰術
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
政治
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公元212(建安十七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九錫是古代帝王對大臣的九種賞賜,有車馬、衣服、樂器、武士、弓矢等,這是對大臣的最高禮遇)。
荀彧認為:「(曹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因此惹怒了曹操。
同年,曹操徵孫權,讓荀彧到譙縣勞軍,荀彧到達以後,曹操乘機把他留在軍中。
封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
曹操軍至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今安徽壽縣),不久憂慮而死,時年五十歲。
關於荀彧的死
當時曹操贈送食物給荀彧,荀彧打開食器,見器中空無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盡。
現在看來應當是荀彧對曹操賜食左思右想不得要領,更加覺得寒氣襲人。
便命侍從禁閉門窗,添炭取暖。
不多時候就昏昏睡著了,從此卻再也沒有醒過來。
等到侍者進室發覺,已經冰冷去世多時了。
時人不知道真相,以為荀彧服毒自盡。
按照今天猜測,實在是炭火攻心而亡,說白了就是煤氣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