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荀彧的死因竟然是...

2021-02-07 青銅劍客


荀彧


字文若。

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


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自小被世人稱作「王佐之才」。


荀彧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並規劃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


戰術


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


政治


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公元212(建安十七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九錫是古代帝王對大臣的九種賞賜,有車馬、衣服、樂器、武士、弓矢等,這是對大臣的最高禮遇)。


荀彧認為:「(曹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因此惹怒了曹操。


同年,曹操徵孫權,讓荀彧到譙縣勞軍,荀彧到達以後,曹操乘機把他留在軍中。


封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


曹操軍至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今安徽壽縣),不久憂慮而死,時年五十歲。


關於荀彧的死


當時曹操贈送食物給荀彧,荀彧打開食器,見器中空無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盡。


現在看來應當是荀彧對曹操賜食左思右想不得要領,更加覺得寒氣襲人。


便命侍從禁閉門窗,添炭取暖。


不多時候就昏昏睡著了,從此卻再也沒有醒過來。


等到侍者進室發覺,已經冰冷去世多時了。


時人不知道真相,以為荀彧服毒自盡。


按照今天猜測,實在是炭火攻心而亡,說白了就是煤氣中毒。

相關焦點

  • 荀彧死因之謎:究竟是被曹操隱誅還是所謂的抑鬱成疾?
    諸葛亮雖然積勞成疾並且病死,但並非死於刀斧鴆綾之下,勉強算是善終,荀彧的死卻與他曾經的親密戰友曹操分不開關係,但由於史料的記載的''模糊'',反而成為一個謎團。那麼荀彧的死因究竟是怎樣的呢?荀彧與曹操之間的關係荀彧和曹操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亦敵亦友''的關係。為什麼要給這個詞打引號呢?
  • 曹操首席謀臣荀彧死因之謎!
    荀彧是東漢末年曹操帳下首席謀臣,傑出的戰略家。官至侍中,守尚書令,諡曰敬侯。荀彧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很大的貢獻,曹操曾經稱他為「張良」!但是,在《三國志》上,關於他的死因寫的含糊不清,成為了三國的迷案:有人說荀彧是自殺,有人說是曹操殺的,還有人說是病死的,說法不一。
  • 曹操送荀彧一食盒,荀彧看後服毒自盡,曹操:荀令君的堅持何用?
    荀彧的父親叫荀緄,官至濟南相,而荀彧的叔叔荀爽官至司空,可以說荀彧是地地道道出身於名門世家,可是荀緄卻十分忌憚宦官,為了結好宦官,就讓自己的兒子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兒。也正是因為此,讓荀彧在娶了唐氏後,幾乎都要被人看不起了,幸好的是,荀彧年少便有才名在外,這才導致荀彧並沒有受到多少人的嘲諷,後來南陽的名士何顒見到荀彧,則大為驚異,稱他是王佐之才。
  • 荀彧死亡之謎:是抑鬱而死還是被迫自殺?
    單就文臣武將而言,功勞最高的非荀彧莫屬,他是曹魏集團的首席謀臣,被曹操譽為「吾之子房」。可是令人奇怪的是,荀彧的死亡相當奇怪,史料上有兩種答案,一是陳壽著的《三國志》,一是孫盛著的《魏氏春秋》。要分析荀彧的死因,得先看看這一年都發生了什麼?
  • 荀彧死亡之謎已解開,學者:太殘忍,難怪史書不敢記載
    曹操關於荀彧死因,最常見的一種認識是:曹操殺荀彧,是因為荀彧擋了曹操的路。建安十七年,曹操已有封魏公之意,董昭等人適時聯名上表。何況,合著整個東漢世族集團就荀彧一位光杆司令反對曹操麼,要不是的話,曹操殺了荀彧,不照樣分分鐘就做了他想做的事麼。所以,說曹操殺荀彧是因荀彧反對曹操為魏公,實在荒唐。幸運的是,從當時的一部古書殘卷中,我們終於能夠揭開荀彧死因之謎。東漢時期,一位佚名作者撰寫的《獻帝春秋》,共十卷,但後世幾乎全部亡失了,只殘一卷留世。
  • 荀彧作為曹操的首席謀臣,為何最終選擇自殺?
    董卓奪權後,荀彧棄官回鄉,帶領宗族遷移到冀州。當時佔據冀州的袁紹一聽荀彧前來,便誠摯地發出邀請,將荀彧迎為座上賓。到了初平二年(191),荀彧覺得袁紹難成大事,辭別袁紹,轉而投靠曹操麾下。在荀彧和曹操二人結緣的這一年,荀彧不過二十九歲,正是氣血方剛、胸懷大志的年紀。此時的荀彧一選定曹操,便是下定了決心為他鞠躬盡瘁,把自己的一生都給他。在之後的二十多年間,荀彧多次為曹操修訂奪取天下的謀略。荀彧雖不直接領兵,卻將軍隊運用的出神入化,力克呂布和袁紹。他還幫助曹操實現招納天下賢士的心願,舉薦了鍾繇、陳群、杜襲等一大批人才。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
  • 荀彧真正死因是什麼,不是曹操謀害也非自殺,現代科學揭開謎團
    荀彧,曹操手底下最厲害的軍師之一,三國演義裡說他被曹操賜毒酒而死,而魏氏秋春則說他被曹操自盡,十有八九全是死在曹操之手。但是真正的歷史很可能不是這樣的。由於三國演義這樣子描敘僅僅為了更好地顯示曹操的殘暴不仁,疾賢妒能。真正切實的內幕是這樣子的,話說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十萬精兵徵伐孫權,荀彧作為軍師。
  • 荀彧
    鍾繇因此問荀彧,荀彧說:「以曹公的明智,一定既往不咎,還有什麼好憂慮的。」見到曹操後,曹操將袁紹書信讓荀彧觀看,說:「現在準備討伐不義,但力量無法與之匹敵,該怎麼辦?」荀彧說:「自古以來較量於成敗場上的,如果真有才能,縱然弱小,也必將變得強盛;如果是庸人,縱然強大,也會變得弱小。劉邦、項羽的存亡,足以可以使人明白這個道理。現今與您爭天下的人,只有袁紹了。
  • 三國荀彧與郭嘉誰更厲害?荀彧是怎麼死的?
    曹操身邊有兩位重要謀臣,一個是鬼才郭嘉,另外一個是王佐之才荀彧,很多朋友都有疑問,荀彧和郭嘉兩人,誰會更厲害一點?
  • 立下汗馬功勞的荀彧、崔琰、毛玠、婁圭,為何最終被曹操賜死?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荀彧。在曹操麾下二十多年,曹操能夠統一北方,最大的功臣就是荀彧,他為曹操規劃制定了完整的方案,還多次修整曹操的戰略方針,更是多次力挽狂瀾,救曹操於水火之中。 可以說沒有荀彧,曹操幾乎是不可能一統北方的。但即便如此,因為荀彧忠於漢室,反對曹操加封魏公,在政見出現分歧,曹操便毅然決然的選擇掃清障礙,賜死了荀彧。
  • 荀彧之死
    ,一個是清初的納蘭性德,字容若,一個是漢末的荀彧,字文若。不管這個評價真的是何顒的預見,還是後人的附會,王佐之才,確乎描摹了荀彧的一生。荀彧出身名門,很早就以舉孝廉的方式擔任守宮令。在群雄並立的年代,與所有將相之才一樣,他的首要任務就是擇主而事。荀彧的選擇是曹操。在曹操手下,有關他的王佐之才的預言成為現實。他追隨幾乎白手起家的曹操,一步一步幫助其成就霸業。曹操曾說,荀彧就像他的張良。
  • 荀彧之死:王者的榮耀,王佐的陰影
    荀彧這麼重要的人物,死因卻好似「說不得」一般,遮遮掩掩,在他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在曹操將登王者榮耀巔峰之際,身為王佐之才的荀彧,為何被永遠留在了陰影之中?袁紹取代了韓馥坐領冀州,荀袁兩家均出身於汝、潁大世族,家族之間原本就淵源頗深,袁紹的爹袁逢曾經舉薦過荀彧的叔父荀爽,而包括荀彧的哥哥荀諶、同郡才子郭圖、辛評等皆在袁紹手下效力。荀彧效力於袁紹,理應是順水推舟的事情。荀彧何以認定曹操是明主?曹操與荀彧既非同郡,也沒有共事過,當時曹操也還沒有太大的名望。
  • 荀彧為什麼自殺
    荀彧的死到現在一共有兩種說法,第一是說荀彧病亡,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他是被曹操賜死或者因為曹操自殺而死的。
  • 三國謀士荀彧
    荀彧這個謀士也是我在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最喜愛的一個謀士,重點是:沒有之一;我的座右銘也是三國殺當中荀彧的武將臺詞: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       近代的趙丹陽趙老師可以說是一口氣總結羅列了幾十位三國時期的謀士,今天的荀彧主題也是借鑑了其中的部分,還有穿越小說大董卓等等都有對荀彧的描寫。今天呢我來整理一下: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
  • 大漢之士,謀略過人——荀彧與荀攸
    那麼荀彧和荀攸加入之後,自然會得到重用。所以我們看到,二荀選擇了一個很好的加入時機,曹操需要他們。第二方面是二荀此前的做官經歷。荀彧「舊事袁紹,今棄紹投操」;荀攸「曾拜黃門侍郎,後棄官歸鄉」。這兩處經歷引人深思:袁紹也是漢末群雄之一,黃門侍郎也是不錯的官職。但荀彧和荀攸卻毫不猶豫地拋棄了它們,堅定地投奔目前還並不發達的曹操。這是為什麼?
  • 荀彧:曹操的嫁衣
    然而,很多鄉親根本不相信他的話,不願意背井離鄉,荀彧無奈地帶著家眷和宗親族人遷到冀州安身,他和弟弟荀諶以及同郡人辛評與郭圖得到袁紹的賞識,提拔任用為袁氏公司的中層領導。後來,果真不出荀彧所料,留在潁川的鄉親大多遭到董卓心腹部將李莈(音同漠)的兇殘掠殺。因此,荀彧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敢的決斷力讓當地名流刮目相看,他的聲名如同湖面上的波浪朝四方蕩漾開來。
  • 荀彧背叛了曹操?在荀彧看來,是曹操忘記了初心
    荀彧和曹操的關係,荀彧的理解和曹操不同。
  • 《少年三國志2》王佐之才荀彧怎麼樣 魏國金將荀彧技能介紹
    少年三國志2荀彧怎麼樣?荀彧是少年三國志2在3月19日實裝的第四批魏國金將,那麼作為曹操的謀主,被譽為王佐之才的荀彧在遊戲中擁有什麼樣的技能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荀彧是少年三國志2在3月19日實裝的第四批魏國金將,那麼作為曹操的謀主,被譽為王佐之才的荀彧在遊戲中擁有什麼樣的技能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荀彧:曹操的人生導師
    導讀:荀彧是曹操最重要的謀士,究竟重要到什麼程度?呂布佔領兗州的時候,曹操只剩下了三塊地盤:鄄(讀 juan)城、東郡的範縣、東阿,鄄城是兗州的治所,東郡是曹操第二次起家的地方,但就仨地方,呂布還拉來了盟友,豫州刺史郭貢。曹操留在兗州的將領,除了荀彧外,只有鄄城的守將程昱、東郡夏侯惇,這一次荀彧展示了,讀書人的節操和大無畏,郭貢是呂布煽動來的,對情況也摸不準,怕被坑,於是就點名荀彧,到城外單獨聊聊,探探口風。
  • 荀彧為何到死,都不願意稱曹操為魏公
    荀彧生於公元163年,死於公元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人。東漢末年政治家、戰略家,荀彧是曹操統一北方的主要謀臣和功臣。荀彧本身就是一個很有實力的人,而他的家族也是一個很有實力的家族。荀彧身上自帶一個名門名士這樣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