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王楊林在關鍵時刻信錯二人,第一次失去摯友,第二次賠上性命

2020-12-23 老樂說歷史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靠山王楊林在關鍵時刻信錯二人,第一次失去摯友,第二次賠上性命」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系列主線小說故事的朋友,應該對相關的人物不會太陌生。

特別是這個所謂的「第二次」,稍微一琢磨,人選就出來了,讓楊林喪命的,最終正是楊林無比欣賞的秦瓊秦叔寶。當然,按照小說的邏輯,秦瓊跟楊林有殺父之仇,秦瓊這個仇早晚是要報的,楊林在不知道秦瓊真實身份的情況下,收他當十三太保,並且打算將自己的一切權勢地位,都留給秦瓊,還是出於對秦瓊天然的喜愛。這不能說靠山王不懂識人,只能算是楊林這位遲暮英雄不可避免的悲劇結局。

但是,楊林在另一個人身上屢犯錯誤,就有些不可思議了,此人就是濟南鎮臺將軍唐璧。唐璧這個人在小說中可能不是很有存在感,但他卻是隋唐系列作品中,比較關鍵的線索人物,因為他是羅藝的徒弟,在隋朝的武將體系中,地位比較特殊,秦瓊在跟羅藝認親後,回到家鄉,就被羅藝安排到了唐璧手下,可見,如果唐璧地位和能力不足的話,羅藝怎麼能讓自己的內侄耽誤了前程呢?

而楊林對唐璧也是比較認可的,因此在他知道秦瓊的身世,不得不與之為敵後,率大軍第一次攻打瓦崗山之時,還調集了三路人馬,合圍瓦崗,分別是四寶大將尚師徒和八馬大將新文禮,再有就是唐璧這一路了。由此可見,即使唐璧沒有排進隋唐名將武評體系,但能跟天下第十和第十一好漢並肩,以及他羅藝徒弟的身份,唐璧的能力也是不差的,自然也比較容易得到愛惜人才的靠山王楊林的認可。

但是,唐璧卻完全對不起楊林的信任,他在隋朝基本就是牆頭草的性質,無論在哪打仗,都是出工不出力,殺敵立功無所謂,自保才最重要。楊林也不是不知道唐璧的缺點,所以老英雄只能靠「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敲打唐璧,調他來圍山,也是抓住了他此前「剿匪不力」的過錯,希望他能戴罪立功。但是,楊林過於自信了,也太低估唐璧的心思了,反倒是被瓦崗英雄利用了。所以當唐璧發兵至瓦崗山腳下的時候,面對這路大軍,瓦崗沒有動用一兵一卒,單純靠秦瓊勸說,唐璧就直接撤軍走了,唐璧不光是拆臺楊林,他也不敢,這麼幹的後果是,唐璧直接自立為王,正式成為了反隋勢力的重要一員。

那麼,說到這裡,楊林信錯唐璧,跟失去摯友有什麼關係呢?他的摯友又是誰呢?此人就是雙槍大將定彥平,正式因為唐璧等人的離去,楊林實在找不到幫手,才請來老戰友,擺下一字長蛇陣。結果,為了克敵,瓦崗請來了羅成,羅成利用自己的身份條件,成功忽悠了定彥平,最終幫瓦崗弟兄打破一字長蛇陣,定彥平老將軍遭遇失敗,無奈之下,只能退歸山林,再也不與楊林等人來往了。當然,還有些版本說羅成直接逼定彥平自盡,無論是那種結局,楊林都失去了這位摯友。雖然不能說唐璧要為定彥平的離去負全部責任,但楊林幾次在關鍵時刻的看錯人,信錯人,導致了自己的敗亡,卻是小說中無法改變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大隋的靠山王——楊林
    楊林,字虎臣,《說唐全傳》《興唐傳》中的虛構人物,隋唐第八條好漢,隋煬帝楊廣的叔父,隋朝開國九老之一,為隋王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過汗馬功勞,被封為靠山王
  • 隋唐那些事:靠山王楊林,一生忠於大隋的梟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是大隋的靠山王,一生忠於大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沒錯,他就是楊林,隋唐第八位好漢。秦彝拼死一戰,不料,他還是倒在了楊林的囚龍棒下。不久,幽州羅藝帶兵攻打冀州,楊林大軍前往救援。二人不以戎馬之爭,而以江湖比武展開較量。羅家槍對戰囚龍棒,打得難解難分。
  • 隋唐靠山王楊林手下有十三太保,為什麼最後還死得那麼慘?
    靠山王楊林是誰?  靠山王楊林一生為隋朝打過的仗數不勝數,為隋王朝的建立和統一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於是被封為了靠山王。  靠山王楊林是隋朝的開國五老的首位,他的地位,他的功績,能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一生基本上都是在沙場上度過的。  他身經百戰,打敗過許多的英雄好漢,從家裡珍藏著的許多手下敗將的兵器和盔甲就能看出,他的武藝是十分高強的。  靠山王楊林在名列隋唐第八條好漢,在「開隋九老」伍建章、高熲、賀若弼、魚俱羅、邱瑞、韓擒虎、定彥平、楊素這些人當中,是最厲害的。
  • 燕公羅藝與靠山王楊林為何沒有打起來?羅藝的算盤打得真好
    《說唐》第二回中,燕公羅藝領兵十萬兵犯河北冀州等地,楊堅派靠山王楊林領兵五萬平叛。那麼,羅藝為什麼起兵呢?自然是為了給北齊報仇,給嶽父一家報仇,至少這是他打出的旗號。不得不說,羅藝出兵的時機把握得很好,不早不晚,正是時候,細細一想,他的算盤打得是真好。
  • 隋唐英雄裡的九大高手排名,靠山王楊林僅排第八,第一位才叫厲害
    其中羅成和靠山王楊林都排在倒數。 據說他在四明山上一戰,一人擊敗18路反王230萬大軍。後來在紫金山一戰殺死隋朝天寶大將宇文成都。他單槍匹馬拿著雙錘面對185萬大軍,來去自如,殺得敵軍屍骨如山。最後將185萬軍隊殺得只剩65萬。
  • 有4個虛構人物,為何誰也不敢惹靠山王楊林
    4個虛假人物分別是:忠孝王伍建章、靠山王楊林、昌平王邱瑞、海州大帥定彥平。我們對5個真實人物可能還真的沒有虛構的那4個熟悉,為什麼?因為虛構的那幾個人的故事實在是太精彩,甚至蓋過了5個真實的人物,這就是歷史,歷史遠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精彩,都是前人一筆一划腳踏實地打造而成的。
  • 靠山王楊林的歷史原型,威震齊魯豫的隋末名將張須陀的悲劇人生
    靠山王楊林的原型在清代小說《說唐演義全傳》中,開國元老靠山王楊林武藝高強,忠心耿耿。在隋朝大勢已去之際,四處滅火,竭盡全力,終究難挽狂瀾,戰死沙場。有人說楊林的歷史原型,就是張須陀和楊素的綜合。確實有道理,張須陀除了不是開國元老,爵位沒有楊林那麼高,其他方面都很像。初立戰功張須陀,隋末名將,弘農閿鄉(今河南靈寶市)人,祖籍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南召縣)人。
  • 隋唐第八條好漢楊林:第一次負傷掛彩,輸給一個「榜上無名」之人
    看到「隋唐第八條好漢楊林:第一次負傷掛彩,輸給一個『榜上無名』之人」這樣一個標題,熟悉並喜歡隋唐英雄系列小說故事的朋友,能夠想到這個人是誰嗎?如果是按照主線小說來說,第一次讓楊林受傷的就是羅成,但羅成在隋唐系列好漢武評榜上,無論哪個版本都力壓靠山王一頭,所以並非榜上無名之人。
  • 繼承「姜家槍法」的羅松槍法遠勝李元霸,為何不取他性命?
    羅松,他同題目當中的李元霸一樣,都是歷史上隸屬於隋唐時期的古典小說人物,兩人都來源於《興唐傳》,而《興唐傳》又是比較正統的一種隋唐評書流派,歷來為各家評書大家所推崇。在隋唐時期的正史記載上,並沒有此二人的現實原型。只不過近些年的古典小說被抄的火熱,這些人物也就被搬上了觀眾眼前的熒幕上。
  • 隋唐英雄中,有4個最狂外號:2個敢稱「王」,2個號稱「無敵」
    楊林,外號靠山王,是隋文帝楊堅的弟弟,楊林武功高強,是隋朝的開國大功臣。楊林的外號很有意思,「靠山王」這三個字一出口就讓人覺得楊林實力不俗,出來混誰不想有個靠山,不僅可以免受欺負,還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重大作用。
  • 楊林鬥羅藝:虯龍雙棒激戰五鉤槍,兵器互鎖難解難分,雙槍破雙雄
    因為按照隋唐主線武評,大家都知道,羅藝的兒子羅成排名天下第七,楊林第八,倆人算緊挨著,羅成略勝一籌,可是,羅藝並沒有排在這個系統中,倒不是說羅藝實力不夠,而是在隋唐系列故事裡,羅藝基本沒有親自上戰場的機會,所以沒法參與排名,唯一可以推演的線索是,羅成比父親更強,也就是青出於藍,但強多少不好說,如果差距只像他跟老楊林一樣,那麼羅藝跟楊林的武力,應該也是旗鼓相當的吧?
  • 楊林招降羅藝,許高官厚祿,又義結金蘭,卻做了三件事引羅藝不滿
    對於眾多隋唐迷而言,秦瓊和羅成這對表兄弟,無論是書中地位,還是民間影響力,都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頂級英雄,而他們能夠彼此相認,並且聯手開啟一段波瀾壯闊的故事,少不了一個關鍵情節,那就是秦瓊發配北平府,二堂認親。由此可以說,小說中羅成的父親,秦瓊的姑父,鎮邊侯(不同版本,爵位稱呼不同,比如燕山公、北平王等等)羅藝算是隋唐小說的關鍵人物。
  • 羅藝三次伐隋,全敗於一人,幾十年後,兒子羅成率四猛八大錘報仇
    而銅旗陣的負責人,經過戲曲與評書話本的不斷演繹,最終定型成了隋朝的潁川王楊方楊義臣,而破陣方面,也從秦瓊的獨角戲,豐富了羅成臥底,李元霸、裴元慶、秦用和梁士泰這四猛八大錘抖神威的精彩篇章。在銅旗陣徹底被破後,羅成逼得楊方自盡,自己落下了罵名,而且按照大多數人的講法,這是羅成陰損毒辣的表現,因為羅藝特意囑咐兒子,一定不要害了楊方全家的性命,畢竟楊方是自己的結義兄弟,當年羅藝官封隋朝北平王的時候,楊方幫了不少忙,而且在他的提議下,跟靠山王楊林,雙槍將定彥平,還有四寶將尚師徒的父親尚司朗,這五人結拜。因此,於公於私,羅藝都不想傷害楊方。
  • 倒黴的日本藩主,就因為一百條魚,不僅丟了領地,還賠了性命
    中國歷史上有人為了美人丟掉性命,也有人為了美食而賠了性命。日本歷史上也有,下面這位就為了美味的鰤魚而賠了性命,此人就是稻葉紀通。 伊勢田丸靠山靠海,有山珍有海味,但丹波這個地方靠山,只有山珍。這讓吃慣了海味的稻葉紀通有些不習慣,尤其讓他懷戀的是伊勢的鰤魚。
  • 楊林楊環龍兄虎弟,先後兩次奪取北周武狀元,離不開宇文成都成全
    隋唐中赫赫有名的靠山王楊林,他本來就是個虛構人物,不同的版本將他跟楊堅的關係,設定的也不一樣,主流故事中,楊堅和楊林是親兄弟,在《陳隋演義》裡,再加上楊素、楊義臣和楊環,正好是楊家五兄弟。而在這些人裡,除了楊林是虛構角色外,楊環更是很難在隋唐主線故事中找到的人物,另外三人在歷史上倒是確有其人,只不過他們並非親兄弟,特別是楊義臣,他的姓氏還是賜姓,但是小說就很習慣地把他算作楊氏宗親了。同樣,傳統小說還有一句名言,叫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所以楊家五兄弟,必然是《陳隋演義》的主角兄弟團,在楊堅還是北周隨國公的時候,他的弟兄們爭奪北周武狀元,也就順理成章了。
  • 北平王羅藝有多厲害,能打敗楊林,為何進不了隋唐十三傑
    羅藝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名將領,在隋末時期他領兵鎮守著幽州,當隋朝滅亡大唐建立後,羅藝投靠了李唐王朝被封為燕王,並被賜李姓,可謂是榮耀至極。但是不久後羅藝卻起兵反唐,最終落得個被部下殺害的結局。放下歷史上的羅藝不說,來說說演義中的羅藝,在《隋唐演義》中羅藝的地位很高,他是大隋朝的鎮邊北平王,有著「聽調不聽宣」的權力,也就是說他雖然是隋朝的臣子,但是卻不受隋朝管制,當然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憑著自己的一身功夫和一桿五鉤神飛亮銀槍打下來的!
  • 歷史上3個不存在的大將軍,全是虛構人物,你誤會了幾個?
    第一個,羅成。羅成是北平王羅藝的兒子,他的母親秦勝珠是秦瓊的姑媽,二人是表兄弟關係。後來,羅成與秦瓊順利相認,二人經常在一起切磋武藝,感情十分深厚。就武藝來說,羅成還是十分自負的,在去給秦瓊母親賀壽的路上,他邊走邊喊自己帶了很多金銀財寶,一心盼著能有人搶劫。結果到了最後,他非但沒能如願,反而還與單雄信發生了一點小摩擦。
  • FATE:對神寶具天之鎖,高傲英雄王自古以來獨一無二的摯友!
    雖然一開始成為了英雄王吉爾伽美什的敵人,但是最後也變成了高傲英雄王自古以來獨一無二的摯友!由於恩奇都是神造寶具,所以在性別上是中性,淡綠色的長髮與端莊的身姿讓人看起來就像一位女神,恩奇都被理解為「具有個人意志」的寶具,同時被稱為烏魯克最強的從者。恩奇都在平日裡喜歡靜謐的環境,對於自己意志下的行動不會有任何遲疑,本身求知慾好勝的恩奇都就享受著和人類交流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