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招降羅藝,許高官厚祿,又義結金蘭,卻做了三件事引羅藝不滿

2020-12-22 老樂說歷史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對於眾多隋唐迷而言,秦瓊和羅成這對表兄弟,無論是書中地位,還是民間影響力,都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頂級英雄,而他們能夠彼此相認,並且聯手開啟一段波瀾壯闊的故事,少不了一個關鍵情節,那就是秦瓊發配北平府,二堂認親。由此可以說,小說中羅成的父親,秦瓊的姑父,鎮邊侯(不同版本,爵位稱呼不同,比如燕山公、北平王等等)羅藝算是隋唐小說的關鍵人物。也正是因此,在眾多隋唐系列的衍生作品中,以羅藝年輕時候的故事為主的相關小說也有不少,基本脈絡也都要符合主線小說的邏輯,講述羅藝是如何與隋朝為敵,最終又如何歸順隋朝,成就一番功業的。

在這些不同的作品中,儘管內容細節不一樣,但羅藝跟隋朝表面和睦,暗地互相提防的設定,基本沒有改變過。可是,這樣就出現了一個邏輯問題,既然羅藝不服隋朝,後來又無奈歸順了隋朝,直到最終又反對隋朝,是一個非常簡單清晰的線索,難道代表隋軍最高地位的靠山王楊林,就不懷疑羅藝嗎?難道身經百戰的靠山王,真的那麼天真?反過來說,如果楊林真的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話,羅藝如此反覆無常,縱然不是小說主角,可是作為羅成和秦瓊的長輩嫡親,難道不給英雄抹黑嗎?所以,這樣一個故事雖然可以滿足更多隋唐迷的需求,精彩好看,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總有讓人無法信服的情節在其中。通俗點說,要麼楊林「傻」,要麼羅藝「壞」,如此兩個人,竟然代表了隋初兩大勢力的頂尖人物,這樣的故事本身就是失敗的。

因此,為了讓故事更合理,後世藝人不斷加工創造,給雙方帶來了更加符合人之常情的細節安排。首先,楊林的確想收服羅藝,一方面是跟他作戰消耗太嚴重,自己損失太大,有點吃不消,另一方面則是需要他為隋朝看住北邊門戶,對抗北番。所以,楊林在羅藝只要承認隋朝,就一切好商量的前提下,答應了對方自立為王,聽調不聽宣,有高度的自主權力等「苛刻條件」下,許以羅藝高官厚祿。並且為了進一步籠絡人心,還拉上了雙槍無敵將定彥平,潁川王楊義臣等名將,與羅藝義結金蘭,成為「肝膽相照」的異姓兄弟,讓羅藝再無反隋之心。

然而,如果故事就此為止的話,羅藝在後來的舉動,就顯得有些反覆無常,見利忘義了。所以,楊林對羅藝再好,也作出了三件事,讓羅藝非常不滿。首先,他提出了要走羅藝的一字長蛇陣陣圖,這個大陣可是羅藝的第一任嶽父送給他的兵法秘籍。隋唐迷都知道,羅藝之所以揚名天下,靠的就是他這位嶽父的幫助,因為老人是三國名將姜維的後代,無論是槍法還是韜略,都是三國後期的佼佼者,所以羅家將出自姜家槍,羅藝更有了諸葛亮到姜維,再到他本人一脈傳承的兵法精髓。但是,楊林卻以兄弟情誼加朝廷旨意的雙重理由,拿走了羅藝的寶貴財富,鎮邊侯只能是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

其次,楊林在羅藝身邊,安插了伍奎伍亮兩兄弟,名義上是輔佐他守護邊境,實際上就是兩個耳目,時刻監視羅藝,這就是對這位邊地諸侯不信任的直接體現。在隋唐主線小說中,伍家兄弟最終也被秦瓊收拾掉,算是給羅藝出了一口氣,可是,雙方在這件事上的矛盾,卻也難以化解了。第三,楊林不僅監視羅藝,還把自己的心腹愛將來護兒,派到了羅藝的徒弟,鎮守濟南府的唐璧身邊,等於給羅藝裝上了雙重的「監控」——如此侮辱自己,羅藝不信任隋朝,最終反隋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這就是隋唐兩大前輩高人,楊林和羅藝的簡單恩怨,雖然這些故事是在原本就虛構出來的小說中進一步添加的,只能當故事看,不屬於歷史史實。但是,虛構的故事背後,卻有著真實的道理,那就是人與人交往的信任和利益取捨問題。簡單地說,如果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好,只是停留在物質層面,而非真情實意的話,這種感情永遠不可能牢固,甚至是一個矛盾,就會抹殺掉之前所有的「好處」。因此,無論做人做事,要麼就真心付出,誠意滿滿,要麼就只談合作,少打感情牌,否則的話,虛情假意的以利誘人,遲早會出問題的。

相關焦點

  • 燕公羅藝與靠山王楊林為何沒有打起來?羅藝的算盤打得真好
    羅藝的父親羅允剛原本是北齊的勳貴,因功高被封在燕山,世襲燕公。燕山的的地理位置比較重要,羅允剛在燕山護衛著北齊的邊疆。又因為燕山距離京城很遠,因此燕公為了更好的鎮守燕山,自然手中的權力就大了一些,燕山基本處於半獨立的狀態。羅允剛去世之後,其子羅藝承襲燕公的爵位,成為燕山的老大,更是娶了親軍護衛秦旭的女兒秦氏。
  • 隋唐那些事:靠山王楊林,一生忠於大隋的梟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因為叛徒高阿骨開門投降,導致濟南迅速失守。秦彝拼死一戰,不料,他還是倒在了楊林的囚龍棒下。不久,幽州羅藝帶兵攻打冀州,楊林大軍前往救援。二人不以戎馬之爭,而以江湖比武展開較量。楊林欣賞羅藝的膽識,羅藝欣賞楊林的仗義。隨即,他們結為異姓兄弟,引為摯交。
  • 唐將羅藝羅成羅通三爺孫是怎麼死的 一個比一個慘烈
    在有關唐代的小說中,羅藝、羅成、羅通是三個很著名的將軍
  • 結合大隋唐聽,羅藝羅成羅通是怎麼死的 一個比一個慘烈?
    、羅通是三個很著名的將軍,也是大家很耳熟能詳的人物。1、羅藝(羅成之父)羅藝簡介:羅藝(—627年),字子延,襄州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人,隋末唐初將領、軍閥,寓居京兆雲陽(今陝西涇陽)。隋末任虎賁郎將,駐守涿郡。619年歸唐後,賜其姓李,初封燕公,後晉封燕郡王,助唐擊敗劉黑闥,統領天節軍,鎮守涇州。唐太宗登基後,進封開府儀同三司,位比三公。
  • 羅藝三次伐隋,全敗於一人,幾十年後,兒子羅成率四猛八大錘報仇
    看到「羅藝三次伐隋,全敗於一人,幾十年後,兒子羅成率四猛八大錘報仇」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系列主線小說的書迷,根據文中的相關線索,應該對這位擊敗羅藝的人
  • 羅藝羅成兩代驕雄,先後忽悠雙槍世家定氏父子,只為對付同一個人
    其中有一個細節就是,羅成在趕赴瓦崗的路上,遇上了自己的老盟父,雙槍將定彥平,定彥平是在楊林的邀請下,去做陣眼,對付瓦崗,而定彥平的雙槍又專門克制羅家雙槍,所以羅成為了解決這個大麻煩,對定彥平採用了各種「忽悠」,這才在後來率軍破陣的時候,完勝老將軍,也逼得定彥平最終不得不出家隱遁。
  • 大隋的靠山王——楊林
    他武藝高強,手持一對囚龍棒,後在隋朝統治瀕臨瓦解之際,設計做最後殊死一搏,事敗,被第七好漢羅成的絕技回馬槍刺死,其歷史原型是張須陀和楊素。楊林,隋朝靠山王,與伍建章、韓擒虎等並稱"興隋九老",面如傅粉,兩道黃眉,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善使兩根囚龍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有萬夫不當之勇,在大隋稱第八條好漢。
  • 楊林鬥羅藝:虯龍雙棒激戰五鉤槍,兵器互鎖難解難分,雙槍破雙雄
    所以在隋唐主線小說之外的衍生作品中,比如《陳隋演義》就有楊林和羅藝大戰的情節。這樣的故事有一個重要的懸念就是,楊林和羅藝兩人誰更厲害呢?這一戰的起因在楊林率軍攻打北齊時,羅藝作為鎮邊北平王,被北齊朝廷請來幫忙,經過一番權衡後,羅藝領著徒弟,當時還很年輕的唐壁,趕到戰場,會鬥楊林。需要說明的是,那時的楊林還不是隋朝的靠山王,只是北周的靠山太保。楊林和羅藝還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一場惡戰下來,整整打了一天,看似沒分勝負,但實際上,羅藝身後的唐壁已經發現師父體力不太夠用了,這才及時鳴金收兵。
  • 北平王羅藝有多厲害,能打敗楊林,為何進不了隋唐十三傑
    羅藝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名將領,在隋末時期他領兵鎮守著幽州,當隋朝滅亡大唐建立後,羅藝投靠了李唐王朝被封為燕王,並被賜李姓,可謂是榮耀至極。但是不久後羅藝卻起兵反唐,最終落得個被部下殺害的結局。演義中的羅藝從小就跟隨父親在街頭以「打把式」賣藝為生,當他們來到姜家集時,羅藝的父親卻一病不起最終病故。本地的姜老員外看羅藝可憐就幫他料理了父親的後事並收留了羅藝,之後羅藝在姜家偷學了姜家槍法,並與姜老員外的女兒薑桂芝結為了夫妻,在婚後薑桂芝又教了羅藝更高的姜家槍法,此時羅藝的槍法已經非常厲害了!
  • 靠山王楊林在關鍵時刻信錯二人,第一次失去摯友,第二次賠上性命
    看到「靠山王楊林在關鍵時刻信錯二人,第一次失去摯友,第二次賠上性命」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系列主線小說故事的朋友,應該對相關的人物不會太陌生。特別是這個所謂的「第二次」,稍微一琢磨,人選就出來了,讓楊林喪命的,最終正是楊林無比欣賞的秦瓊秦叔寶。
  • 歷史上真實的羅藝:因投降李淵而位極人臣,卻又因李建成而喪命
    因為聯想到羅藝後來所做的事情,再加上唐朝一直有傳言修改史書的壞習慣,所以在性格記載這方面,其實是存疑的。不過,在記載了羅藝性格這八個字後,史書上還有這樣一句話:勇於攻戰,善射,能弄槊。顯然,羅藝的個人武力很強,很能打,這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 有4個虛構人物,為何誰也不敢惹靠山王楊林
    其中5個真實人物分別是:高熲、賀若弼、魚俱羅、韓擒虎、楊素。4個虛假人物分別是:忠孝王伍建章、靠山王楊林、昌平王邱瑞、海州大帥定彥平。我們對5個真實人物可能還真的沒有虛構的那4個熟悉,為什麼?定彥平也是羅藝那幫人的結拜兄弟,最早給大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是開國功臣,被封為海州大帥。可這個時候他選擇歸隱山林。楊林前去攻打瓦崗寨的時候,邀請定彥平助陣。可沒想到定彥平的義子羅成就在瓦崗寨,定彥平甚至將單槍破雙槍的本事交給了羅成。結果羅成在戰場上用他教的這個本事擊敗了定彥平。
  • 其實在《隋唐演義》中還有4絕一說,其中一人的武功比李元霸還高
    後來惹上官司被發配到北平府,而北平王羅藝卻是秦瓊的姑父,秦瓊得以在羅藝帳下任職,並和羅藝的兒子羅成鑽研武藝,傳槍遞鐧。 離開北平府後,秦瓊又輾轉被殺父仇人靠山王楊林所賞識,成為楊林手下的十三太保。而後秦瓊行走江湖所結識的好友及北平府羅成、張公瑾等人一同來歷城縣給秦瓊母親祝壽,卻因為程咬金劫皇綱事洩漏,被楊林抓獲,秦瓊等救出程咬金後決定起義反隋,並於賈柳樓結義。
  • 義結金蘭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義結金蘭,結交很投合的朋友。出自:《太平御覽》引《吳錄》:「張溫英才瓖瑋,拜中郎將,聘蜀與諸葛亮義結金蘭之好焉。」近義詞有:刎頸之交、生死之交、志同道合,反義詞有:不共戴天、狹路相逢、冤家對頭,義結金蘭是中性成語,動賓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羅藝的無私/唐春雨
    羅藝的無私唐春雨羅藝原是北周名將,後敗於靠山王楊林而降隋,封靖邊侯,掌管冀州之地。這小侯爺正是羅藝的兒子,冷麵寒槍羅成。羅成回府後向父母說明事情的經過,大家心中既覺驚奇又覺疑惑。第二天,羅藝從被押犯人之中挑選本領出眾者。輪到秦叔寶時,叔寶不負眾望,一套家傳鐧法舞得出神入化。羅藝認出是秦家鐧法,心裡確定了七八分,叫叔寶去帥府問話。經過確定,叔寶和姑母秦氏得以相認,眾人都感到安慰。羅藝和秦氏商議,讓叔寶從軍,給叔寶安排一個職務。
  • 一人之下:許新隱瞞了張楚的身份嗎?三個細節表明,絕對有所隱瞞
    正如許新所描述的,他絕對是有意不說,因為即使許新沒有參與八奇蹟的創作,那他也一定和無根生的義結金蘭有過交集,而且義結金蘭肯定也會有一個終結的過程,這些內容許新都沒有說,所以結義的細節許新絕對是有所隱瞞的。
  • 羅藝被李淵封為燕王,卻為何舉兵反唐?原來是因玄武門之變
    那麼羅藝為何放著好好的王爺不做,非要造反呢?事情還得從羅藝的出身說起,按照史料的記載,羅藝原本是襄陽人,後來因父親在隋朝做監門將軍,才遷居到了京兆雲陽。羅藝出身將門,自幼習武,「勇於攻戰,善射」。隋煬帝大業年間,羅藝屢建戰功,被封為虎賁郎將,協助右武衛大將軍李景鎮守北平。羅藝治軍嚴整,但性格粗暴,「每凌侮於景,頻為景所辱,藝深銜之」。
  • 隋唐英雄裡的九大高手排名,靠山王楊林僅排第八,第一位才叫厲害
    其中羅成和靠山王楊林都排在倒數。 傳說他為哪吒轉世,後因硬接李元霸三錘,而名揚天下。 排在第7位的是羅成 羅成是燕王羅藝的兒子,深得羅藝的真傳,精通槍法。綽號冷麵寒槍俏羅成。
  • 【棒球人生】羅藝:與棒球一同成長,把這份熱愛傳遞給更多人!
    在這三場比賽中,橘子的三棒中心擊球員都是10號羅藝,她同時還扮演了所有比賽關門投手的角色,三次拿下漂亮的再見三振。 出身上海女子壘球傳統學校市三女中的她與棒壘球有著不解的緣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巾幗投手的棒壘球人生。 與壘球一同度過的少女時代 羅藝與市三女中這所歷史悠久的名校結緣有些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