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藝的無私/唐春雨

2020-12-27 魅力寶應

羅藝的無私

唐春雨

羅藝原是北周名將,後敗於靠山王楊林而降隋,封靖邊侯,掌管冀州之地。

是時,秦叔寶由於在潞州客棧誤殺官差吳廣,被蔡知府抓獲,押入大牢。殺人罪大,叔寶自身本是官差,又隨身攜帶贓銀,知法犯法,理應判死罪。二賢莊莊主單雄信得知叔寶被捕,極力從中周旋,保住其性命,改判充軍冀州。

單雄信的好友金甲押送秦叔寶前往冀州大營。在冀州邊境,兩人遇到了沙陀匪幫殺人越貨。叔寶戴著枷鎖,以一身非凡的武藝幫助官府頭目小侯爺抓住匪首。這小侯爺正是羅藝的兒子,冷麵寒槍羅成。羅成回府後向父母說明事情的經過,大家心中既覺驚奇又覺疑惑。第二天,羅藝從被押犯人之中挑選本領出眾者。輪到秦叔寶時,叔寶不負眾望,一套家傳鐧法舞得出神入化。羅藝認出是秦家鐧法,心裡確定了七八分,叫叔寶去帥府問話。經過確定,叔寶和姑母秦氏得以相認,眾人都感到安慰。羅藝和秦氏商議,讓叔寶從軍,給叔寶安排一個職務。

是日,營中大檢,叔寶隨羅藝到大營。傳令官喚秦叔寶上前,羅藝當中宣布秦叔寶本領高強,提拔他做旗牌令。伍亮不服,認為旗牌令一職應從軍中有能力者中挑選,而叔寶本是配軍犯人,不配擔任此務,又說明了自己是兵部尚書宇文化及外甥的特殊身份。羅藝與他爭辯,說自己大公無私,指出伍亮伍魁庸碌平凡的缺點,同時亮出了自己在冀州的特權。叔寶為了不讓姑父為難,便主動要求比武以分高下,輸的話自願到遼東服刑,羅藝準許。伍魁先出場,跟叔寶相鬥招招奪命,叔寶技高一籌,穩佔上風。不料快分勝負之際,叔寶失手,伍魁中刀身亡,眾軍士大驚。伍亮大怒,欲為其兄申冤,羅藝杖責了伍亮,並寬慰叔寶在軍中好好效力。

一向治軍嚴謹的羅藝,為保秦叔寶周全,不得不背叛原則,從一個鐵面無私的軍人變成一個有情有義的姑父。秦叔寶在羅藝軍中服役的這段時間,為他以後馳騁沙場建功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觀《隋唐英雄傳》有感

2020.4.29

來源:寶應生活網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實的羅藝:因投降李淵而位極人臣,卻又因李建成而喪命
    正史上真正的羅藝,和演義小說裡面的羅藝,那可是天差地別的。在真正的歷史上,甚至連羅成這個人,都是不存在的。而且,羅藝也不是秦瓊的姑父,兩人壓根就沒半點關係。而且,在正史上,玄武門事變爆發後,羅藝甚至還為了李建成起兵反唐!最後兵敗身死。
  • 【棒球人生】羅藝:與棒球一同成長,把這份熱愛傳遞給更多人!
    如此精彩的表現和羅藝的資歷分不開,雖然大學才畢業,羅藝的球齡比起不少打球很久的人都要長。從入門伊始羅藝就被教練定位成投手來培養,基本功的訓練很簡單,一個人,一筐球,一張網,反覆機械的投球練習連個陪伴的接手都沒有,這就是羅藝每天放學的生活。 因為訓練強度大,內容枯燥,當時的羅藝不免會偷懶,比如趁著教練沒注意到,喝水時就多坐一會兒。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越來越多地體會到了壘球的樂趣。
  • 羅藝的算盤打得真好
    羅藝出兵的時候正是楊堅篡周立隋之後,一聽到隋朝建立了,羅藝出兵了,這個時候也不怕邊外擾亂了,還打著復仇的旗號,他為的究竟是什麼呢?羅藝的真正目的並不是所謂的復仇,而僅僅只是為了自己考慮,他為的是燕山的歸屬。楊家有一個靠山王楊林,橫行天下,四海馳名,滅了北齊,滅了北周,下一步就是滅南陳,楊家眼看著就要將全天下收入囊中,羅藝如何能在燕山睡得著?
  • 唐將羅藝羅成羅通三爺孫是怎麼死的 一個比一個慘烈
    在有關唐代的小說中,羅藝、羅成、羅通是三個很著名的將軍
  • 楊林招降羅藝,許高官厚祿,又義結金蘭,卻做了三件事引羅藝不滿
    由此可以說,小說中羅成的父親,秦瓊的姑父,鎮邊侯(不同版本,爵位稱呼不同,比如燕山公、北平王等等)羅藝算是隋唐小說的關鍵人物。也正是因此,在眾多隋唐系列的衍生作品中,以羅藝年輕時候的故事為主的相關小說也有不少,基本脈絡也都要符合主線小說的邏輯,講述羅藝是如何與隋朝為敵,最終又如何歸順隋朝,成就一番功業的。
  • 羅藝被李淵封為燕王,卻為何舉兵反唐?原來是因玄武門之變
    那麼羅藝為何放著好好的王爺不做,非要造反呢?事情還得從羅藝的出身說起,按照史料的記載,羅藝原本是襄陽人,後來因父親在隋朝做監門將軍,才遷居到了京兆雲陽。羅藝出身將門,自幼習武,「勇於攻戰,善射」。隋煬帝大業年間,羅藝屢建戰功,被封為虎賁郎將,協助右武衛大將軍李景鎮守北平。羅藝治軍嚴整,但性格粗暴,「每凌侮於景,頻為景所辱,藝深銜之」。
  • 「棒球人生」羅藝:與棒球一同成長,把這份熱愛傳遞給更多人
    在這三場比賽中,橘子的三棒中心擊球員都是10號羅藝,她同時還扮演了所有比賽關門投手的角色,三次拿下漂亮的再見三振。從入門伊始羅藝就被教練定位成投手來培養,基本功的訓練很簡單,一個人,一筐球,一張網,反覆機械的投球練習連個陪伴的接手都沒有,這就是羅藝每天放學的生活。 因為訓練強度大,內容枯燥,當時的羅藝不免會偷懶,比如趁著教練沒注意到,喝水時就多坐一會兒。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越來越多地體會到了壘球的樂趣。
  • 結合大隋唐聽,羅藝羅成羅通是怎麼死的 一個比一個慘烈?
    為廣大網友獨家奉上,如果想收藏此書加微信yuandianzhibao在有關唐代的小說中,羅藝、羅成
  • 羅藝三次伐隋,全敗於一人,幾十年後,兒子羅成率四猛八大錘報仇
    看到「羅藝三次伐隋,全敗於一人,幾十年後,兒子羅成率四猛八大錘報仇」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系列主線小說的書迷,根據文中的相關線索,應該對這位擊敗羅藝的人
  • 歷史中的羅藝,子孫不是羅成羅通,因相信命相決定反唐叛亂
    歷史記載有別文藝最早知道羅藝,是小時候看戲劇《對花槍》,羅藝被他老婆薑桂枝數落。在《隋文遺史》、《隋唐演義》、《說唐》、《說唐後傳》等文學作品中,羅藝的名頭沒有他兒子羅成、孫子羅通響亮。但是基本上也是一個武藝高強、為人正直的正面形象。
  • 隋末唐初十大諸侯:羅藝第十,李密第三,竇建德第二
    第十位:燕王羅藝。歷史上的羅藝,與隋唐演義小說中的忠義形象有著較大的出入。在隋末亂世中,羅藝長期佔據幽州,與竇建德展開了長期的較量。竇建德作為一名傑出的人物,能夠吊打孟海公、宇文化及等人,卻對羅藝沒有太多的辦法,羅藝也是竇建德長期的心腹大患。後來,羅藝投靠李唐,被賜姓李,改名李藝。
  • 羅藝羅成兩代驕雄,先後忽悠雙槍世家定氏父子,只為對付同一個人
    看到「羅藝羅成兩代驕雄,先後忽悠雙槍世家定氏父子,只為對付同一個人」這樣一個標題,對於熟悉隋唐故事的人來說,也許不會覺得非常陌生,畢竟在隋唐相關的主線小說中,靠山王楊林兵困瓦崗山,擺下一字長蛇陣,瓦崗軍最後靠羅成才成破陣解圍的故事,屬於「一打瓦崗山」的重要內容。
  • 鐵面為何形容無私
    我們常用鐵面無私形容人公正嚴明。《說文解字》解釋鐵為「黑金也」,鐵是一種金屬,因其顏色為黑色,古代又被稱為黑金。鐵的突出特點是堅硬,因而便引申出了剛正、正直等用來形容人品質的含義。面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字形裡面的目代表眼睛,外面一圈表示面龐,《說文解字》說:「面,顏前也」,本義即為面部、臉。
  • 「包公故裡」且聽「鐵面無私」娓娓道來
    本期「跟著成語遊合肥」遊到了合肥包公園四景之一的包公祠,去了解一代名臣包拯與成語「鐵面無私」的「淵源」。鐵面無私,意思是形容公正嚴明,不怕權勢,不講情面。說到這個成語,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包拯包青天。包拯,北宋名臣,合肥人,一生為官公正無私,斷案更是鐵面無情。所以鐵面無私這個成語幾乎成了包拯的代名詞,後人為了紀念包拯便在合肥建立了包公祠。
  • 錦旗背後是他們的鐵面無私
    「在這些項目中,我們都做到了鐵面無私。正因為我們的鐵面無私,一個個項目和檢修才得以高效完成。」中油電能生產運行部經理鄧凡良說。  強力清退「黑名單」  2019年3月,中油電能與大慶石化公司籤訂了《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廠外供電項目EPC合同》。
  • 領導無私,下屬才會真心追隨
    (本文摘自該書,點擊底部【閱讀原文】購買)齊彬為何會提拔西鄉呢?就如後來人們給予西鄉的評價:仁者、誠者、無私之人、敬天愛人者……其身上擁有成為道德楷模的潛質。而齊彬是被譽為「才智如神,度量如海」的明君,自然不可能看走眼。而西鄉被收入齊彬的麾下後,耳濡目染,一直在學習齊彬的處事才智和公平無私的作風。
  • 新聊齋:要警惕那些「正直無私」的人
    同學的父親也醒了,從此閉門謝客,再也不自稱自己正直無私了。事情很簡單,同學的父親喜歡那個茶壺,於是不想交還給他,於是李代桃僵,弄了個假的還了他,自以為天衣無縫,但天理昭昭,終於是物歸原主。有句話叫,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意思就是,不要太相信什么正直無私,對任何人都要提高警惕。
  • 《道德經》: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經》第七章的最後一句話「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告訴我們:「無私才能成其私」,這句話應該怎樣理解呢?從以下三個方面為大家簡要說明:一、無私合乎道道創造了萬物,萬物也必反哺與道,從無到有,從有至無的過程,道自然的就得到了彰顯,各種陰陽的互動也充實和豐富了道的內涵。
  • 遼瀋戰役之後,南京催促傅作義南撤,他想起了隋唐演義裡的羅藝
    所以,衛立煌這時候的想法,守住地盤,保住軍隊,和共產黨談條件,爭取能像隋唐演義裡的羅藝一樣,名義上起義,實際上自己聽調不聽宣,把東北搞成獨立王國。傅作義就更加不用說了。
  • 為何用「鐵面無私」形容人公正嚴明、不徇私情?
    我們常用鐵面無私形容人公正嚴明。《說文解字》解釋鐵為「黑金也」,鐵是一種金屬,因其顏色為黑色,古代又被稱為黑金。鐵的突出特點是堅硬,因而便引申出了剛正、正直等用來形容人品質的含義。面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字形裡面的目代表眼睛,外面一圈表示面龐,《說文解字》說:「面,顏前也」,本義即為面部、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