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用「鐵面無私」形容人公正嚴明、不徇私情?

2020-12-14 瀟湘晨報

明朝清官魯穆居官清廉,剛正不阿。洪熙元年,魯穆因為政績突出,被提拔為福建按察司僉事,掌管糾劾司法事宜。當朝的內閣大學士楊榮是魯穆會試的考官,其子侄依仗楊榮的權勢在家鄉做了不少違法的事。魯穆欲將其治罪,有人勸他不能忘記恩師的提拔,也有人提醒他楊榮正執掌國政,要小心行事。然而魯穆堅持秉公處理,絕不以私害公。當地百姓們聽說後,皆佩服魯穆鐵面無私,稱其為「魯鐵面」。

我們常用鐵面無私形容人公正嚴明。《說文解字》解釋鐵為「黑金也」,鐵是一種金屬,因其顏色為黑色,古代又被稱為黑金。鐵的突出特點是堅硬,因而便引申出了剛正、正直等用來形容人品質的含義。面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字形裡面的目代表眼睛,外面一圈表示面龐,《說文解字》說:「面,顏前也」,本義即為面部、臉。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在一些戲曲作品中,包拯總以黑面形象示人,實際上,歷史上包拯皮膚並不黑,「黑臉包公」實際上是百姓對包拯秉公執法的一種讚頌和期待。將鐵與面連用,以此形容人公正嚴明、不徇私情,最早見於《宋史·趙傳》:「彈劾不避權幸,聲稱凜然,京師目為『鐵面御史』。」趙是北宋時期與包拯齊名的廉吏,任職殿中侍御史時,宰相陳執中縱容家屬毆打丫鬟致死,宋仁宗也有意包庇,趙卻先後二十多次上書要求對此嚴格執法並罷免陳執中,同時還彈劾了對此事不聞不問的諫官張擇行和反對罷免陳執中的諫官範鎮,並由此引起了與範鎮長達一年多的論辯。最終結果是陳執中被貶,趙也外任為官。但他到蜀地後,仍然公正嚴明地整頓吏治,蜀風為之一變,盡顯浩然之氣。

鐵面無私一詞最早出現於《紅樓夢》第四十五回,探春對王熙鳳打趣道:「我想必得你去作個『監社御史』,鐵面無私才好。」鐵面是公正嚴明,不畏權勢;無私是秉公辦事,不徇私情,遂將二者連用來形容人能恪守公平正義的底線,不為權勢或私情所動。

古有「鐵面御史」不畏權勢、嚴格執法,老一輩革命家亦以實際行動為當今黨員幹部作出表率。被譽為黨內「女包公」的錢瑛,堅持真理,不避風險,對黨內違法亂紀分子毫不留情;黃克誠鐵面無私抓黨風建設,面對老部下動用400元公款迎送幹部一事毫不手軟……黨員領導幹部能否面對權勢不畏懼,面對人情不動搖,做到堅守原則,是對其政治品格、黨性修養的考驗。

不搞特權、不謀私利、不徇私情,這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本色。廣大黨員幹部要真正做到鐵面無私,不為誘惑所動,不為人情所縛,始終守住原則底線。(吳宇軒)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編輯:許鵬

【來源:廉潔吉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鐵面為何形容無私
    我們常用鐵面無私形容人公正嚴明。《說文解字》解釋鐵為「黑金也」,鐵是一種金屬,因其顏色為黑色,古代又被稱為黑金。鐵的突出特點是堅硬,因而便引申出了剛正、正直等用來形容人品質的含義。面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字形裡面的目代表眼睛,外面一圈表示面龐,《說文解字》說:「面,顏前也」,本義即為面部、臉。
  • 「包公故裡」且聽「鐵面無私」娓娓道來
    本期「跟著成語遊合肥」遊到了合肥包公園四景之一的包公祠,去了解一代名臣包拯與成語「鐵面無私」的「淵源」。鐵面無私,意思是形容公正嚴明,不怕權勢,不講情面。說到這個成語,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包拯包青天。包拯,北宋名臣,合肥人,一生為官公正無私,斷案更是鐵面無情。所以鐵面無私這個成語幾乎成了包拯的代名詞,後人為了紀念包拯便在合肥建立了包公祠。
  • 錦旗背後是他們的鐵面無私
    「在這些項目中,我們都做到了鐵面無私。正因為我們的鐵面無私,一個個項目和檢修才得以高效完成。」中油電能生產運行部經理鄧凡良說。  強力清退「黑名單」  2019年3月,中油電能與大慶石化公司籤訂了《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廠外供電項目EPC合同》。
  • 秉公執法不徇私情的包拯
    秉公執法不徇私情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是廬州合肥縣(今安徽省合肥市)人,28歲考中了進士,從此踏上仕途。那人回答:「不清楚,聽人說好像是舌頭割掉了。」包拯臉一沉,說:「給我拿下!」那人大吃一驚,「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忙認罪求饒,一樁奇案立刻真相大白。從此民間流傳有個審判牛舌案的包公。 包拯一到廬州,合肥縣衙門告狀的人忽然多了起來。包拯感到奇怪,於是親自到縣衙了解實情。原來好多人是告包拯的舅舅搶佔民田,欺壓百姓。包拯很生氣責問縣令:「這些案件為何不審理?」
  • 為何用「方正」形容人正直不阿的品質?
    方的一個引申義是正直、端方,用來形容人的品格,《說文解字注》中說:「方,又引申之為方正」,《康熙字典》中亦有:「方,大也,正也。」正是一個指事字,字形上面的橫線符號表示方向、目標,下面的止是趾的本字,可見,從造字之初正被賦予的含義是:向這個方位或目標不偏不斜地走去。《說文解字》說:「正,是也」,本義為平正、平直,後來從用來形容事物平正、不偏斜引申為形容人正直正派,品行端正。
  • 字裡行間|為何用「方正」形容人正直不阿的品質?
    方的一個引申義是正直、端方,用來形容人的品格,《說文解字注》中說:「方,又引申之為方正」,《康熙字典》中亦有:「方,大也,正也。」正是一個指事字,字形上面的橫線符號表示方向、目標,下面的止是趾的本字,可見,從造字之初正被賦予的含義是:向這個方位或目標不偏不斜地走去。
  • 新寧縣麻林瑤鄉鐵面無私開展禁捕退捕清船工作
    瑤鄉依法執法人員鐵面無私、剛正不阿、堅決打贏禁捕退捕這場硬仗,確保了大瑤山天藍山青水綠的生態環境,讓一江湖泊得以休養生息,獲得了廣大瑤民的嘖嘖稱讚。
  • 「鐵面人」之謎
    鐵面具「鐵面人」到底是誰?最早在作品中提到「鐵面人」的,是法國思想家、哲學家伏爾泰。這個「鐵面人」在聖瑪格麗特島上被關押了一段時間,又被押送到巴士底獄。令人費解的是,在押解之前,國防大臣盧瓦侯爵曾親自到島上看望他,談話時態度極為謙恭。更讓人驚奇的是,入獄時,竟由典獄長馬爾斯先生親自陪同,還和他共進午餐,此後的每一天都是如此。在巴士底獄,這位「鐵面人」也受到了和其他犯人截然不同的禮遇,給予專用的房間。
  • 包拯真的那麼鐵面無私麼?最新證據顯示,包拯瑕疵頗多
    當然,在北宋還真有一位敢於不畏權貴,和當權者做鬥爭的人,他就是蘇軾。不過,權貴可懶得和蘇軾做鬥爭,直接將蘇軾流放到海南島去了。因此說,如果歷史上的包公真如同民間故事裡那樣和權貴鬥爭,只怕權貴也不會和他太多糾纏。根據《宋史》等資料記載,包公出仕是在宋仁宗在位期間。包公在官場一共經營了25年。
  • 為何提到「鐵面無私」,就會想起包拯,為何他被稱為包青天
    宋朝有能力的人不在少數,可是真正被大家記住並且流傳至今的卻沒有幾個人,可偏偏包拯佔了一席之地,這是為什麼呢?人們心中的包拯,皮膚黝黑,眉心一彎月牙,而事實,是這樣的嗎?這值得我們進行探討與研究,包拯究竟為何會有如此高的地位,被百姓擁戴至今呢?
  • 原來鐵面無私並不是真的!包拯憑什麼在大宋官場混得如魚得水?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這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歌詞,無論是在歌曲中,還是在螢屏上,包拯包大人的形象基本都是以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甚至於有些過於冷酷的不講情面為主。可事實上,宋朝歷史中,包拯完全依靠自己的一身才幹,成功在宋朝官場混得如魚得水,在短短26年的時間裡就成功升遷25次,是個不折不扣的雙商極高的"講人情"的官員,不禁讓人們感嘆,原來鐵面無私並不是真的。
  • 巴士底有個關押鐵面人牢房,鐵面人究竟是誰,調查一個人就成了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在他的名著《路易十四時代》中曾經借鑑過「鐵面人」的形象,刻畫出一位虛擬的「鐵面人」,文章中寫道:「1661年,聖瑪格麗特島上的一座城堡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是一個身材頎長、舉止典雅的年輕人。之所以說他是特殊的客人,是因為他的頭上被罩著一個特製的鐵皮面罩……」伏爾泰描述了鐵面人在巴士底獄的待遇:有僕人伺候,食物精美,穿著舒適。
  • 成語解釋(鐵面無私)打一生肖是什麼動物呢?
    成語解釋(鐵面無私)打一生肖是什麼動物呢?蘇寧還在踢足協杯,全華班,但成績並不差,有機會殺入決賽,有機會奪冠。  本賽季中超第二階段開賽前,特謝拉曾表示,自己想的就是如何率隊奪冠,因為他是一個非常冷靜的人,因此會在第二階段賽事以後才考慮合同的事情,決定什麼對他來說是最好的。
  • 聽到6萬元好處費,「鐵面無私」的院長鬆了口……
    據報導,赴任當天下午,他在大會上強調:「從今天開始,所有人只看對醫院的貢獻、對事業的忠誠和積極配合推進業務發展的幹勁。」可能連他自己也沒想到,他曾許下的種種承諾很快就被「打臉」。「每年3萬元的管理費確實是太少了,想承包醫院的人都排著隊,如果能將管理費提高到30萬元,可以繼續承包。」30萬元!整整漲了十倍的管理費讓章明遠深感力不從心,他再次找到段明福,請求他在管理費上通融一下。
  • 局中人:沈林再次槍指沈放,真鐵面無私,兄弟兩槓上了
    《局中人》劇情已過半,沈放依舊潛伏在國民黨內部,隨著自己組織上的同志一個又一個的犧牲,沈放的信仰更加的堅定,也由剛開始因為腦中有彈片,自身身體狀況不合適潛伏了想去後方改變為了堅守陣地繼續奮鬥,而沈林隨著田中之死,弟弟沈放在自己面前受傷,他的信仰開始動搖了,但對於弟弟的跟蹤調查雖然撤銷了但心中還是十分疑惑
  • 法國「鐵面人」:囚禁34年,離世後所有痕跡被銷毀,他有何秘密?
    著名作家大仲馬的小說《三個火槍手》中,在法國著名的海上小島聖瑪格麗特監獄,有這樣一個神秘人,他一生都帶著絨做的面具,始終沒有用真面目示人。成為了一個傳說。這座小島的監獄,以專門以關押重大的罪犯著稱,而很多人曾經都是位尊的貴族,受到了特別的對待,然而誰也比不上這個鐵面人特殊。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法治篇,實現自由平等公正的基礎但困難重重
    無論是自由還是平等亦或是公正,想要實現最終都離不開法治。法治是確保我們的社會能夠實現自由、平等、公正的唯一方法,也是任何一個高等級社會的必然要求。自由,只有在規則之內對自由才能長久保持,沒有任何約束的自由,最終只會走向滅亡。而法治就是給自由添加一定的約束,這並不是說限制自由,反而是保護大多數人的自由,保護大多數人能夠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華,創造自己的價值。
  • 法國神秘「鐵面人」:被秘密囚禁34年,離世後所有痕跡都被銷毀
    這些參照之中,最為神秘的便是——鐵面人。與其說鐵面人是《三個火槍手》之謎,倒不如說此人身份乃是整個世界之謎。在大仲馬的設定中,此人乃是對路易十四討伐失敗的菲利普。作為孿生兄弟,國王路易十四出於不忍,將他用鐵面人的身份囚禁一生。而這個設想,亦成為了眾人較為普遍接受的一個說法。
  • 「鐵面人」到底是誰?法國王室囚禁他34年,身在獄中卻無人敢動
    在這部小說中大仲馬描述寫了一個神秘的鐵面人,他是路易十四的孿生兄弟菲利普,想要代替路易十四成為法國國王,但是最終失敗。 這個鐵面人不僅存在於大仲馬的小說中,也曾經真實存在於17世紀的法國監獄中。大仲馬在小說中給予這個鐵面人的身份是路易十四的孿生兄弟,但實際上,這個神秘的鐵面人到底是誰?至今尚無任何答案。
  • 「鐵面人」到底是誰?法國王室關了他34年,是階下囚卻無人敢動
    這個人在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他小說當中的一個角色也是取自於真實發生的。他就是"鐵面人"。很多人都認為鐵面人只存在於小說當中,實際上在法國17世紀的一所監獄當中,鐵面人是真實存在的。關於鐵面人一直爭論不休,有人非常好奇他的真實身份究竟是誰?為何法國的王室又囚禁他34年?即使淪為階下囚,在監獄之中也沒有人敢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