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合肥報業傳媒集團合肥晚報承辦的全新視頻欄目「跟著成語遊合肥」正式推出。尋訪合肥多地,體味成語魅力!跟著我們一起「遊」合肥!
一個成語,伴一處美景。本期「跟著成語遊合肥」遊到了合肥包公園四景之一的包公祠,去了解一代名臣包拯與成語「鐵面無私」的「淵源」。
鐵面無私,意思是形容公正嚴明,不怕權勢,不講情面。說到這個成語,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包拯包青天。包拯,北宋名臣,合肥人,一生為官公正無私,斷案更是鐵面無情。所以鐵面無私這個成語幾乎成了包拯的代名詞,後人為了紀念包拯便在合肥建立了包公祠。
背靠合肥老城區的環城南路,在城南的包河畔,有一狹長小島,三面臨水,蓮荷盈盈,花木繁茂,綠樹掩映。其間隱顯著一座白牆青瓦、素樸典雅的古典建築,這就是包公祠,至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
包公祠被包河「環抱」,河中長滿了荷葉。關於這條河,也有一個與鐵面無私相關的故事,據說河中產有「鐵面魚」和「無私藕」兩種特產。尋常的藕,絲都很多而且藕斷絲連,可是包河裡的藕絲卻很少。包河裡的魚也很「奇怪」,脊背上有黑色的花紋,無論用什麼烹飪方法都去除不掉。於是人們說:這都是因為包公無私的緣故。包公「直道無私竟及於物」因此傳為佳話。
當你一一走過包公祠內的正殿、一口名為廉泉的古井邊、包公故事蠟像館、回瀾軒,駐足於臨河而建的流芳亭……你會發現祠中的一磚一瓦都記錄著包公忠君愛民的事跡,從一亭一木中感受到一股浩然之氣,這種凜然正氣跨越千年,時時感染著來此遊覽的中外遊客。
據了解,為講好包公故事,重點打造包公文化,合肥市政府於2005年將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景點整合成為包公園,於2006年初成功獲評合肥市首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自2006年起,每年的國慶黃金周期間都會舉辦包公文化節,通過開衙儀式、夢回大宋千年遊、大型戲曲演藝等活動,為無數中外遊客帶來一場包公文化盛宴。
【成語城意】
清風合肥
包公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的美名千載傳頌,譽滿中外,為世人敬仰和效仿。
近年來,作為包公故裡、清風熱土的合肥充分發揮本地優勢,創新廉潔宣傳形式,傳播廉潔文化、弘揚包公精神,將獨一無二的包公文化與時代廉政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公交出行有「清風線」、地鐵出行有「包公列車」、風景遊覽有「清風公園」……這些風格迥異、特色鮮明的廉潔文化項目,使「清風+」系列作為一個廉潔文化品牌熠熠生輝。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胡琪/文 高勇/圖
【來源:合肥報業全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