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人生】羅藝:與棒球一同成長,把這份熱愛傳遞給更多人!

2020-12-17 騰訊網

不久前結束的上海曦照女子棒球賽中,上海橘子女子棒球隊三戰全勝,超出了業餘棒球圈不少人的預計。在這三場比賽中,橘子的三棒中心擊球員都是10號羅藝,她同時還扮演了所有比賽關門投手的角色,三次拿下漂亮的再見三振。

如此精彩的表現和羅藝的資歷分不開,雖然大學才畢業,羅藝的球齡比起不少打球很久的人都要長。出身上海女子壘球傳統學校市三女中的她與棒壘球有著不解的緣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巾幗投手的棒壘球人生。

與壘球一同度過的少女時代

羅藝與市三女中這所歷史悠久的名校結緣有些偶然。升學時羅藝從小學的體育老師這裡得知市三女中初中部有招募壘球隊隊員,父母覺得能通過這樣的方式進校很不錯,順便學習一門運動,能夠鍛鍊身體,有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

於是羅藝在還不太熟悉什麼是壘球的情況下參加了招募,在一番身體素質測試後,幸運被選中,進入了市三女中壘球隊。

作為校隊隊員,從初預備到初二,周一到周五每周需要進行兩小時的訓練。從入門伊始羅藝就被教練定位成投手來培養,基本功的訓練很簡單,一個人,一筐球,一張網,反覆機械的投球練習連個陪伴的接手都沒有,這就是羅藝每天放學的生活。

因為訓練強度大,內容枯燥,當時的羅藝不免會偷懶,比如趁著教練沒注意到,喝水時就多坐一會兒。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越來越多地體會到了壘球的樂趣。尤其是在比賽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激情,和對手角力的鬥志,以及跟隨團隊一起努力的成就感,讓羅藝發現她其實有多熱愛這項運動。

恰好羅藝上一屆的壘球隊人數較少,兩屆球員合併成一支球隊,讓羅藝有了更早上場比賽的機會。中考時她順利地升入市三女中高中部,又能接著延續打球。就這樣,羅藝青澀的中學時代度過了充實、美滿的七年壘球生涯。

中國高校的「金足農」

高中畢業,羅藝考上海事大學,進校第一件事就是找有沒有壘球可打。不付吹灰之力,在操場上羅藝遇見了海事大學壘球隊的學姐們。說來也巧,仿佛就是在等著她一樣,就在羅藝之前的一屆,海事大學剛剛建立了壘球社團。

市三女中出身的羅藝當仁不讓成為了海事壘球隊的即戰力。靠著全隊上下的努力,羅藝入校的第二年,建隊不久的海事就打入了全國賽。那屆賽事中,不少學校採取大球戰術,勇於揮大棒,儘可能擊出飛球,有點類似於近年MLB的「飛球革命」。而來自上海的海事採用了截然不同的小球戰術,這種比較獨特的風格讓對手們不太適應。

戰術優勢再加上海事全隊的實力、高效的團隊協作和一些運氣,海事一路過關斬將,打進了決賽,遇上了宿敵同濟大學。雖然最後遺憾敗北,但是亞軍的佳績對於海事來說堪稱難能可貴,她們的勵志故事在全國高校壘球界傳為美談。

如果拿甲子園來打比方,那一屆全國賽的海事就像是第一百回甲子園的金足農。這同時是海事壘球隊建隊元老們的告別戰,對於羅藝來說,能和學姐們留下勵志而珍貴的回憶,讓她倍感驕傲。

一隻快樂的橘子

2018年年底,橘子女子棒球隊成軍,吸收了來自上海各所學校畢業的壘球球員,羅藝也在其中。昔日的對手因為共同的愛好,成為了如今的隊友。

對於這些壘球姑娘們來說最大的挑戰自然是從壘球轉向棒球,很多球圈內的經驗、教程是為男球員設計的,棒球的一些規則、場地尺寸等特性也更偏向於男性選手,給羅藝和橘子隊的隊友們帶來不少麻煩。

尤其是羅藝長期以來手拿把攥的壘球投球採用下手姿勢,而棒球投球更多採用上手或者側手的姿勢,從壘球投手轉型為棒球投手,說是砍掉重練也不為過。羅藝花了不少時間尋找適合自己的投球動作,漸漸地摸到了一些小竅門,比如說她的直球握法是接近於壘球的三指握法,而不是一般棒球的兩指,這讓她能更好的控制住球路。

加入橘子的第一項大賽是海峽杯,羅藝和隊友們遠赴對岸,和臺灣女棒球員切磋技藝。對手紮實的基礎給了剛開始打棒球不久的橘子們一番「震撼教育」,也讓她們受益頗豐。

隨著球技日益精進,隊友之間磨合愈發默契,橘子隊開始期待能在上海參加有組織的女子棒球比賽。無奈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所有球隊的訓練陷入停頓,計劃中的女子賽事更是無從談起。直到今年秋天,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曦照賽成功舉行,羅藝終於有機會大展身手。

在打擊框,她能在關鍵時刻擊出下分安打,在內野,她能做出精彩守備。當然最能發揮她作用的還是投手丘,羅藝的出手迅捷,球速有壓制力,還有著很犀利的位移,經常能誘使打者揮棒落空。最關鍵的是多年棒壘球生涯所練就的沉穩心態,和與隊友之間的信任,讓她在全部三場比賽中都壓制了對手的攻勢,關門成功。

很多中國的棒壘球愛好者都是遲至大學乃至更晚才入坑,和他們比起來,早早就能與棒壘球結緣的羅藝很幸運。不過在羅藝的眼裡,棒壘球的魅力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這項完美結合了力量與智慧的運動並不受年齡的限制。希望這種永遠不會消褪的熱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

相關焦點

  • 「棒球人生」羅藝:與棒球一同成長,把這份熱愛傳遞給更多人
    不久前結束的上海曦照女子棒球賽中,上海橘子女子棒球隊三戰全勝,超出了業餘棒球圈不少人的預計。在這三場比賽中,橘子的三棒中心擊球員都是10號羅藝,她同時還扮演了所有比賽關門投手的角色,三次拿下漂亮的再見三振。
  • 日本人到底有多熱愛棒球運動?
    相信大家應該跟小編一樣,記憶中初次接觸棒球是在「哆啦A夢」的動畫片中,當時也曾一度喜歡上這一運動,然而受限於身邊沒有一同玩耍的小夥伴和足夠的活動場地,只能將這份喜愛深壓心底了。那麼,棒球這一運動對於日本人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為什麼他們這麼喜愛這項運動?
  • 【棒球人生】陽森:出身於棒球世家,以棒球為一生的事業耕耘
    大家好,我是陽森,來自中國臺灣的阿美族,很多人會好奇我的姓氏,其實這是一個高山族姓氏,我們家也還有個稱呼——陽家班,因為家裡的人出了很多職業的棒球選手,有名的有我的舅舅陽介仁、表哥陽建福、表弟陽岱鋼與陽耀勳,當初在跟著舅舅一起打棒球時,怎麼也沒想過自己能打出成績來,竟然打到了職業水平,從9歲開始到現在
  • 【棒球人生】龔勳:慢慢成長的熱愛,積累出了我最好的青春
    大家好,我是北京化工大學雪豹棒壘球隊的12號龔勳,一個既內向又外向的棒球小夥。今天想分享一下,大學接觸棒球的我,在棒球裡收穫了些什麼,也希望每一個有機會接觸到棒球的你,都可以在棒球世界裡找到屬於你的幸福和快樂。
  • 我的棒球故事:從入門到入迷 感悟棒球即人生
    接觸到棒球之後,我開始想了解更多棒球相關的東西。從教練、隊友那裡了解到:日本、美國的棒球發展不錯。所以從那之後,上網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搜索棒球相關的知識。平常訓練只是練習技術動作:傳球、打棒、體能之類的,規則之類的只能自己找、自己學習。自己學習肯定沒有被人帶著學習那樣學得系統,所以到後來跟著隊伍去打比賽,也只能在場下給隊友們加油。
  • 構築棒球樂土引領時尚風潮——2013年MLB棒球樂園北京站快樂傳遞
    棒球樂園動感十足的遊戲籠、展示區和小棒球場與藍色港灣高端時尚的建築相互映襯,一動一靜的結合構成此次活動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節日的盛裝下,膚色各異的孩子們在家長陪伴下以棒球為紐帶,在棒球樂園中一同暢享原汁原味的棒球運動,體驗溫馨而動感的氛圍。這個以「回家」為目標的體育項目,讓大家在享受運動激情以外,更被賦予了關於「家庭」的文化內涵。
  • 「棒球英豪」宋黎明: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彼時的他,從未想過,棒球會影響他今後的人生。 就是這樣一群半路出家的棒球愛好者,在大三那年,第一次打入上海市高校棒球比賽決賽,宋黎明所在的交大隊連續兩年在半決賽中淘汰了赫赫有名的復旦隊,同上海外國語大學會師決賽。 還記得臨畢業前的那場決賽,交大再次憾負上外,作為隊長的宋黎明留下了不甘的淚水。
  • 【球迷故事】指間「棒球」,「遊戲」人生——一名遊戲策劃師的棒球故事
    他從小因玩電子遊戲而接觸棒球,又因為棒球而更加熱愛遊戲。從紅白機到平板電腦,從《棒球之星》到《野球魂》,棒球遊戲發展的歷程,在他的成長與生活、事業與人生中,留下了值得記錄的點點滴滴。我的職業是一名遊戲策劃師,這是我與棒球的故事。說起我是如何和棒球結緣的,最早還要追溯到小學時候。那時候中國還沒有所謂的棒球聯賽。電視裡也只是在亞運會、奧運會時那種重大賽事時才會播棒球比賽。
  • SISU棒球少年的棒球魂!
    他們在上外帶動起一股棒球熱潮,用絕對實力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這項運動的魅力。在充滿汗水的棒球場和一次又一次的揮棒練習中,身披紅白色隊服的上外棒球英豪們取得了屬於他們的榮耀。現球隊主教練朱慕德是原國家棒球隊主教練;球員宮海成代表上海參加2017年天津全運會取得亞軍,並籤約MLB美職棒大聯盟匹茲堡海盜隊;球員羅北星入選2018年國家棒球隊。而這輝煌的戰績,離不開每一位上外棒球高水平運動隊成員的辛苦付出。與其他學生相比,他們肩上擔著更多的責任:對球隊、對自己,以及對每一個對棒球感興趣的同學。是這種責任激勵著他們成長與前行,成為上外的驕傲。
  • 少年》掀起棒球熱浪 能為中國棒球的發展插上翅膀嗎?
    少年》講述了一個更令人動容的棒球故事,以少年視角展現了現實生活與棒球人生的特別際遇,少了熱血激昂,卻有滿滿的溫情與感動,這也正是觸動觀眾內心的情感落點。在《棒!少年》放映廳,一家三口是非常多見的觀影組合,觀影后父母們對小孩學習棒球表示出極大的意願,因為這是一項非常適合陪伴孩子成長、能帶來無限快樂的運動。就這一點來說,《棒!
  • Hello 我在大陸 | 臺籍棒球教練江仲豪:在大陸續寫「棒球人生」
    「我的人生現在沒有缺憾,就希望為臺灣棒球界後輩開創些出路,希望兩岸青年通過棒球,建立更多的交流聯繫。」來大陸執教8年,隨著對大陸及兩岸間文化和人心更深入的了解,「以體育為載體,為兩岸青年交流架橋鋪路」成為江仲豪現在最想做的事。
  • 郭偉《致棒球》:我會加倍努力,為棒球,為國家培養更多的的人才
    老人用行動感染著每一個人,也是自那時起,梁先生倡導的熊貓棒球「拼命追擊,死纏到底」的精神紮根在了六裡橋,也深深刻在了每個人的心裡。國家級棒球裁判員褚德江老師,當時在豐臺鐵五中任教,放學後騎著他的二八車從豐臺橋南到六裡橋要一個多小時的路程。至今,那輛破舊的二八車,和他風風火火到校下車喊的那句「孩子們接著練!」依然歷歷在目,那一年,我的身份不停在教練、老師和學生間不停轉換,那一年,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 申動丨「棒球英豪」宋黎明: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昨天凌晨時分,靜安區運動健身中心的凱吉思西餐廳運動樂園依然燈火通明,白天打球還不過癮的他,繼續在棒球擊打場內練習著。11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只聽見棒球擊打的清脆聲。自18歲那年接觸棒球運動起,他將棒球當成自己畢生的愛好,辭去國企工作,來到凱吉思擔任棒球教練。他和朋友們有一句口號:「一起打到80歲。」
  • 申動丨「棒球英豪」宋黎明: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昨天凌晨時分,靜安區運動健身中心的凱吉思西餐廳運動樂園依然燈火通明,白天打球還不過癮的他,繼續在棒球擊打場內練習著。11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只聽見棒球擊打的清脆聲。自18歲那年接觸棒球運動起,他將棒球當成自己畢生的愛好,辭去國企工作,來到凱吉思擔任棒球教練。他和朋友們有一句口號:「一起打到80歲。」
  • 棒球故事|那些棒球帶給我的力量
    當時陳偉殷在我就讀國小六年級時於大聯盟出賽,因為這個熱門話題,我開始接觸美國職棒,我的人生也就默默地從這裡開始轉彎。(圖為:陳偉殷)後來,為了遵循我內心的喜歡,我選擇了球隊已成立接近十年的宜蘭高中就讀。但我真的成為隊員後才發現,看別人打球和自己上場打球完全是兩件事,打棒球沒那麼簡單。
  • 我的棒球故事:小小少年愛棒球
    2018年4月14日,差10天就滿5周歲的 Erik第一次接觸到了棒球。身為桌球教練的我,做夢也沒想到,從懷上他就對他憧憬的桌球夢就此幻滅。從那天起,棒球在他心裡撒下了種子,並一發而不可收拾。。。愛上棒球後,我們每天都會讓他看看棒球的精彩視頻。同年暑假,我們全家踏上棒球之旅的第一站,臺北。
  • 我為什麼熱愛看棒球
    啊,捉住一隻棒球迷!同時也不禁為這個回復內心燃了一下。倒不是因為它激起了我對階級上升的興趣或念頭,而是它準確的描述出了一種棒球帶給我的信念。我常開玩笑說棒球比賽簡直像人生一樣漫長。比賽一共九局,每局分上下半場,已經要大概四五個小時的時間。
  • 【棒球漫談】日本人到底有多熱愛棒球?
    日本的棒球運動於1873年從美國傳入,此後不斷發展,並逐漸成為全民運動項目。日本體育研究諮詢機構Repucom曾於2013年對日本國民觀看國內各種體育聯賽的興趣度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民眾最有興趣的體育項目是「職業棒球」,其次是男子足球的J聯賽,排名第三的是女足聯賽。 到底日本人對棒球有多熱衷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大事件上窺見一斑。
  • 「人民棒球」媒體人棒球隊正式成立
    媒體人棒球隊授旗儀式 人民體育董事長朱凱在成立儀式上表示:「我希望,媒體人棒球隊能夠成為中國棒球運動的傳播者、引領者和踐行者。積極弘揚團結協作、努力拼搏、追求卓越的棒球運動精神,講好中國棒球故事,傳遞中國體育聲音。希望『人民棒球』媒體人棒球隊能夠成為聯接各方資源,推動棒球運動與賽事、文化、教育等各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賦能平臺,促進棒球產業可持續發展。」 媒體人棒球隊特別邀請了北京猛虎棒球隊的教練組進行指導,並由猛虎隊隊員教授了棒球禮儀、賽前宣誓以及傳接跑壘演練等項目。
  • 「人民棒球」媒體人棒球隊成立
    」媒體人棒球隊在北京蘆城體育技術運動學校正式成立,共有近30家新聞媒體的體育記者成為球隊的首批隊員。積極弘揚團結協作、努力拼搏、追求卓越的棒球運動精神,講好中國棒球故事,傳遞中國體育聲音。希望「人民棒球」媒體人棒球隊能夠成為聯接各方資源,推動棒球運動與賽事、文化、教育等各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賦能平臺,促進棒球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