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經回向是屬於法布施嗎?

2021-03-04 成佛之道


問:請問誦經回向是屬於法布施嗎?能增長現世之福德嗎?回向之對象可以同時包括冤親債主和法界眾生嗎?

答:行者誦經的功德與福德都是無量的。從理上來說,「此經」乃是指真心實相,唯有親證實相轉依如來藏以後,才是真正的誦經持經者。經上常常說「受持、讀誦、思惟是經,為他人說,所得福德無量無邊」,從事相上來說,一般學佛人早晚課時誦經回向,屬於薰習的成分比較多,薰習成種以後,也可以說是廣義的增長福德因緣,因為在讀誦的過程當中,多少會思惟其中的法義,而對自己的身口意行有所修正;如果真能依文解義而不是甚解經文去思惟的話,又能依經所說而如實履踐,也能夠在此世減少惡因緣的現行,增加善因緣的發起,從廣義來說也是可以增長福德的,那是因為薰習的力量不可思議的緣故。再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我們在誦經的時候,如果有鬼道眾生在旁邊聽聞的話,也算是法布施的一種;但是,由於鬼道眾生能夠知道這個人是不是如實而行,所以當以對方信受了才能成就布施的功德;因此,身教重於言教,能否成就布施之功德,完全得看誦經者本身的行為來決定。如果您願意以此功德回向,我們是隨喜讚嘆的;因為回向乃是 世尊在經中所開示的七種最上供養之一。

所謂七種供養,包括了禮拜、供養、懺悔、隨喜、勸請、發願和回向。回向之所以列為最後分,可以顯示,菩薩在廣行一切善根之後必須回向早日成佛。因為成佛時福德與智慧都已莊嚴圓滿,所以才能廣利一切眾生,因此,回向是應該常常作、時時作的事。您如果能夠常常如法回向,心量必定會增長廣大,這一世學習正法的因緣,當然也將更快速的成熟。所以,不僅在誦經以後可以回向,在您所作的一切善淨行之後,皆可回向成就佛道,或者回向與冤親債主的解冤釋結。

總合而言,回向必須要有具體的對象,並且有次第性,應該依循「由近而遠、由親而疏」的次第來進行。彌勒菩薩說《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五云:「回向者,謂以一切施等諸行,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所以,回向的真實義,主要是希望透過菩薩的一切善淨行,能夠增上自己與眾生在解脫道與佛菩提道上的圓滿成就;等而下之者,才是在世間法上面的減少遮障、福報增廣,乃至求取各種三界有為之法。所以,回向應以利益自己及眾生能夠在佛道上的成就為主,如果離開這個目的,就無法圓滿成就回向之功德。譬如在《小品般若波羅蜜經》中記載,須菩提尊者在  彌勒菩薩開示以後說:「若不聞不得般若波羅蜜方便,能以諸福德正回向者,無有是處。」(《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三)意思是說,回向當以聽聞、證得般若波羅蜜方便,才能具足正回向,當以親證實相以後,在內門廣修六度萬行以後之回向,為正修行。所以,回向乃是菩薩可以快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的重要行門。

各位菩薩,綜合以上所說,您認為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給他人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回向的本身實踐就是一分功德的受用。如法的回向,不論是回向給自己或是別人,都不會有所謂的缺損,反而是增益呢。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系列講座之學佛釋疑1第62集  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給他人嗎?》 正圜老師開示


本文摘錄於大型公益學佛網站"如來藏網"

歡迎轉發,弘法利生,感恩支持!

更多精彩文章,

請點擊並收藏左下角"閱讀原文」,

「如來藏網」帶給您不一樣的學佛體驗。

相關焦點

  • 孝心誦經愛心祈福,百日誦經(統一回向儀軌)
    :(燃燈供香可根據個人情況,或條件不允許可以觀想)【頂禮】(無條件拜佛者,直接合十念)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無上智慧幻化眾功德,唯願吾等如是獲成就。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 【佛學常識】誦經回向
    普回向法界:(可任選其一念之)回向偈一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回向偈二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回向偈三大慈菩薩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
  • 誦經後正確的回向方法
    普回向法界:(可任選其一念之)  回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回向偈二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回向偈三  大慈菩薩回向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 (附回向文)
    我們可以心存善念、行善積德、素食放生、誦經念佛等等,將一切善功德回向被自己傷害的對象,以及一切眾生,祈願法界一切眾生都不要再有類似的傷害。也可以護持三寶或者做一些佛事,這些都是事相上的事情,最最重要的,是自己內心的改造,從此棄惡向善,趨向佛道。
  • 回向和不回向,兩者福報差別很大,不懂這個道理,損失不小
    或許認為「回不回向」對於自身修行而言,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其實不然。在佛教寺廟中,我們經常看見那些修持的僧人,在禪定誦經結束以後,都是要進行回向的。在佛家看來,如果你不回向,所修的功德是有限的;如果你時常回向,那麼自身所修的功德、福德都是無量無邊的。
  • 夢參老和尚:念佛誦經後,這樣回向,功德才大,因果絲毫不差
    就像梁武帝一樣,他建立佛教道場四百多座,供養出家人幾十萬,有一次他問達摩祖師:「我功德大嗎?」祖師回答:「並無功德。」如果梁武帝問:「我福德大嗎?」祖師一定回答:「甚大!甚大!」學佛人念佛誦經亦是如此,以清淨心讀經、念佛、乃至抄經,都有不可思議的福報。至於自己修的是功德還是福德,這就要看自己的內心了。
  • 誦經、念佛後正確的回向方法大全!
    大慈菩薩回向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   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   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   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   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 佛弟子必知,誦經的基本儀軌與順序!
    南無阿彌陀佛一、供養諸佛菩薩。在誦經之前,我們需要先持誦《開經偈》三遍,但需加上「南無某某會上佛菩薩」。如我們持誦《心經》《金剛經》之時,就需將「某某」換成「般若」。持念「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如持誦《楞嚴經》的時候,就念「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以此類推。《開經偈》是一代女皇「武則天」所寫,因此偈從書寫到如今,獲得佛教祖師大德的一致認可,流傳到如今並也沒有其他偈語能夠超越此偈。
  • 佛教:什麼是回向?該如何回向?
    一般佛教裡誦經、早晚課念誦,或者寺院裡有超度和消災吉祥法會,最後都要進行回向,回向才會有功德。我們無論做什麼功德都應記得前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後行回向殊勝。如果沒有回向,無論你種什麼善根福德,所獲功德皆不會圓滿。做完功德後及時回向,可回向給他人,回向給家人,或者是已故冤親債主、六親眷屬,這在佛教裡,我們稱之為「回『自』向『他』」。
  • 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回向偈二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回向偈三大慈菩薩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
  • ***孝心手拉手,孝心誦經愛心祈福-----百日誦經!***
  • 如何誦讀地藏經及回向?
    每部持誦以90分鐘為宜,應不急不緩,切莫過快,否則誦經功德將會減少,若以速度取功德則是以貪心修法;誦經貴在虔誠恭敬。4.關於誦經立香案: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炷香口念:「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菩薩慈悲護持」(三遍),持誦經文若間斷一個小時以上需重新恭請。
  • 簡單又殊勝的回向文
    佛門網總結的簡單又殊勝的回向文如下,而且全部有經典依據:所有功德果報,悉與一切眾生共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願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聞法得度,離苦得樂,往生淨土!
  • 讀誦《地藏經》及回向
    切莫過快,否則誦經之功德將會減少,若以速度取功德則是以貪心修法,非正法;誦經重點貴於以虔誠恭敬之心相應。4.關於誦經立香案: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炷香口念:「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菩薩慈悲護持」(三遍),持誦經文之中若間隔一個小時以上需要重新恭請。
  • 《心經》解釋:心經念誦後如何回向
    念誦心經以後,回向也是很重要的,你念誦心經,回向眾生,能讓自己念誦心經的功德擴大, 永遠都不會枯竭。那麼我們在念誦了心經之後要怎麼回向呢?(1)比較流行的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以及回向西方淨土的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 讀誦《地藏經》及回向
    切莫過快,否則誦經之功德將會減少,若以速度取功德則是以貪心修法,非正法;誦經重點貴於以虔誠恭敬之心相應。4.關於誦經立香案: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炷香口念:「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菩薩慈悲護持」(三遍),持誦經文之中若間隔一個小時以上需要重新恭請。
  • 佛教最常用的回向偈、回向文大全
    (印光大師回向文:)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願我宿現諸父母,歷代祖宗及怨親,同仗如來慈悲力,接引往生安樂國。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願將以此勝功德,回向法界諸有情,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 誦《地藏經》及《大悲咒》最殊勝的回向...
    (1)比較流行的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以及回向西方淨土的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 誦經多年因遭遇障礙退轉,可能與不會特定回向有關
    以前我提過一個觀點,一個人長期誦經咒,會增益廣大的福報功德。但是反過來,能長期修持,達到相應乃至成就而不退轉,需要有福報資糧作為支撐。因緣錯綜複雜,每個人的情況並不一致,必須要結合實際,對症下藥。有的人今生沒有大的障難和違緣,他可以堅持誦修一兩個法門直到生命的盡頭。
  • 屠夫殺羊生天的因果觀察和有無回向的區別
    因而修功德的人,必須發願回向,不要隨便輕率,使得果報不確定不明朗。——譯自《眾經撰雜譬喻經》有些學佛者經常供養三寶、放生布施,但是仍然沒有改變現實的困境,仍舉步維艱,生大疑惑。根本原因,還是往昔的惡業現在屬於成熟期,而你現在造的善業剛播種,仍需要一個成長的時間,不會隨種隨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