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冬天是一年中最適合養生的季節,身體進入「藏」的節奏,放慢循環,需要更多的「滋養」。相信大家已經開始用各種食補方來調理身體了,今天就給大家科普、推薦一些冬日養生泡腳的好方法,幫助大家度過漫漫冬日,告別寒冷煩惱!
為什麼冬日就要泡腳呢?泡腳的學名是足浴,屬於中醫足療法的內容之一,日常使用也比較方便,所以備受注重養生的大家推崇。熱水泡腳能夠刺激足部的穴位,幫助身體調動起全身「血氣」,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幫你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首先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足浴來養生。泡腳的溫度以38至43度為宜,但最好不要超過45度,泡腳時間一般為15-20分鐘。兒童和老人在泡腳時都要注意水溫不要過高,還要嚴格控制泡的時間,防止發生腦供血不足或者影響發育。有腎衰竭、心臟衰竭、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不適合泡腳時間過長,以免皮膚潰破後誘發感染導致疾病加重。處於生理期和妊娠期的女性也要謹慎,泡腳可能會刺激到性腺反射區,影響女性和胎兒的生理健康。
泡腳就是用熱水嗎?當然不是!專家表示,泡腳材料的輔助,也許能讓你事半功倍哦!
我們常用、比較容易取得的泡腳材料有米醋。它適合足部有真菌感染的人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療腳氣,同時軟化角質,增加皮膚彈性;另外,醋能夠滲透足部表層皮膚,增強血液循環,許多慢性病症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艾葉也是比較常見的泡腳材料。取幹制的艾葉約50-100克,用水煮開後晾涼泡腳,搭配薑片等可以治風寒感冒、關節病等寒氣入侵造成的病症;搭配紅花可以幫助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因為它們能調動起冬天緩慢的血液循環,對於手腳發麻和淤血也有改善作用哦!
中醫還有更多失眠、痛經等方面的泡腳方,但是因為涉及藥物,特別提醒你一定要在醫生的幫助下制定適合自己的泡腳方哦!
健康管理中心 邱彩芹
公衛中心官微
您全家的健康顧問
長按
識別二維碼
原標題:《公衛·科普 | 冬日養生泡腳,比補品還有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