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老了,決定去醫院彈鋼琴

2020-12-26 健康時報客戶端

健康時報記者 石夢竹

活動關節,擦拭鋼琴,等到準點,手指在黑白琴鍵上輕盈跳躍,奏響第一個音符……這對於71歲的鋼琴老師崔忠和來說,是最熟悉的動作和最享受的事情。而自2010年,他開始在醫院公益為患者彈琴,十年間,風雨無阻。

醫院大廳裡的音樂家

每周三和周五的上午,衣著整潔的崔忠和總會準時在南京明基醫院門診大廳彈奏鋼琴。從《天空之城》到《致愛麗絲》,一上午 2 個小時沒有重複的曲目,往來的很多病患和家屬都在這裡駐足聆聽。

受訪者供圖

崔忠和曾經在往來武漢和重慶的三峽遊輪上帶過一支女子管弦樂隊,迎接往來的中外賓客,並在船上待了七年。回到南京退了休後,在醫院彈過琴的姐姐介紹他過來做志願者,至今做了也有十年了。崔忠和說,平時自己也在外面教學生練琴,自己也在家裡彈琴,但覺得還是在醫院裡義務彈琴更有意義。

在醫院彈琴的時候,崔忠和不再需要像做樂團指揮時那樣,顧及團隊裡的其他人是否有好好練習,有沒有全員到齊。這一刻,他可以沉浸在音樂中,自由地完成一支或者許多支曲子。

「和在以往任何地方彈琴都不一樣,這裡能聽到觀眾的反饋,有的說好聽,有的說聽到琴聲沒有那麼難受了。」崔忠和說。

近些年,在醫院中一些志願者團隊中,離退老人的身影越來越多。對於擁有專業技術退休人員來說,他們所學的專業知識,退休後在「志願服務在醫院」活動中仍然能派上用場,比單純的維持秩序與指路更能讓他們有滿足感。

雖然老年人在體力和精力上不如年輕人,但是他們的時間更充裕,社會閱歷和經驗更豐富,遇到問題時,很多解決方法都值得學習。

換兩趟公交車來醫院演奏

賈秀生退休前是一名醫生,對醫院和患者很有感情。78歲那年,她得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有個「心音坊」,專門幫助腫瘤患者疏解不良、消極情緒。於是,賈秀生帶著當年在哈爾濱跟隨俄羅斯老師學習8年的鋼琴功底,經過簡單測試後,開啟了每兩周一次的志願服務。

賈秀生住在北三環,從家裡趕到醫院需要換兩趟公交車。每次出門,孩子們都會提醒她注意安全,醫院的工作人員也會提醒老人小心慢行。為了能在志願服務的時候呈現最好的狀態,老人每天都在家裡的鋼琴旁坐上一個多小時。

她喜歡古典鋼琴曲,「測試的時候我就彈了蕭邦的《夜曲》。」舒緩悠揚的更適合在醫院的大廳裡演奏,賈秀生就在古典音樂中挑選了合適的曲目,認真練習。

在演奏過程中,當熱心的「觀眾」得知她已經80歲還在當志願者,都伸出拇指,由衷地給老人「點讚」。有一位患者家屬是外地醫生,看到賈秀生在這裡當志願者彈奏鋼琴,很受啟發,「回到家鄉,我也要建議家鄉的醫院開展鋼琴志願服務。」

上海瑞金醫院的老年志願者,受訪者供圖

彈琴的癌症患者

2013年,上海瑞金醫院成立了一支由瑞金醫院退休職工組成的鋼琴志願者團隊,每周有兩天,人們可以在門診大廳聆聽到他們的鋼琴聲。有一天,一位特殊的表演者加入了他們。

年近70的楊文俠是一位腫瘤患者,之前在瑞金醫院接受腦部腫瘤切除手術,雖然手術很順利,但由於疾病非常嚴重,醫生預計她的生命還有三年。在家短暫休養後,楊文俠決定報名參加瑞金醫院的志願者團隊,到醫院的門診大廳彈奏鋼琴。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裡,給更多人帶來歡樂。

從那以後,楊文俠每周都會到瑞金醫院門診大廳彈奏。她喜歡彈《我愛你中國》、《軍港之夜》這種能引起很多患者共鳴的曲子。由於楊文俠家住在浦東,每次到醫院來都要換三班地鐵,來回至少要花費三小時,出門時還要拉著一個裝著厚厚曲譜的手拖車。

還好楊文俠有一位「護花使者」,那就是她的丈夫趙世清。趙世清是一位鋼琴教師,自楊文俠退休後就跟著他學習鋼琴,至今已有八九年的時間。在楊文俠每次前來瑞金醫院彈奏時,趙世清總是陪伴左右,由於他精通音律,還會時常義務幫醫院裡的鋼琴調音準。

「我喜歡彈琴,琴聲能夠讓我忘卻一切煩惱。即使我的生命只有幾年時間,我也要把這種快樂和希望傳遞給更多的患者。」楊文俠說。

「我們非常歡迎老年人加入到志願者團隊。」上海瑞金醫院社工部汪敏嫻表示,應該讓更多願意發揮自己的光和熱的老年人回來,作為一家醫院,一個社會,能夠在老年人退休了以後,提供這樣一個過渡的階梯,緩衝心理上的壓力,同時也可以讓他們感受到醫療服務的日新月異,再去幫助更多的人。

最重要的是,老年志願者有很強大的共情能力,能夠感受到許多老年患者的需要。「比如有些老年患者來看病,因為忘記帶老花鏡,經常找不到自己的材料,老年志願者能考慮到這一點,並且幫助他們。」汪敏嫻介紹,老年志願者熱情、心細,能夠照顧到許多細節和情感,其實患者不僅僅需要醫療上有效率的幫助,更多的也要一些陪伴和安慰。

相關焦點

  • 花甲之年零基礎學鋼琴 終於「得閒」的他們決定去醫院彈琴
    志願者崔忠和在醫院大廳演奏鋼琴年近八十歲的鋼琴志願者狄源汨演奏中的志願者阮嘉陵南京明基醫院大廳,有架黑色的三角鋼琴。旁邊來往著腳步匆忙的人們,銀髮演奏者一不留神手上的音符和節奏就亂了,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從音符間感受並傳遞自由與快樂。
  • 每周三次,我在醫院大堂彈鋼琴,中風的媽媽默默落淚……
    傍晚時分嘉定某康復醫院大廳裡傳出了悠揚動聽的鋼琴聲女孩纖細的手指在琴鍵上躍動優美的旋律如泉水叮咚鋼琴周圍聚著十來個聽眾有的穿著病號服,有的沒有他們或站或坐是誰在彈鋼琴?在康復醫院彈琴的,是一個26歲的姑娘,叫屠晨華,長期生活在國外。今夏,她的媽媽病重住院,她回國探望時發現醫院大廳裡有一架高檔三角鋼琴。「「我6歲開始學鋼琴,小時候是媽媽『逼』我學的,長大了才知道音樂可以帶給人溫暖和力量。
  • 為什麼彈鋼琴有利於大腦開發?
    為什麼彈鋼琴有利於大腦開發?大多數人彈鋼琴是覺得它有趣。但是,彈鋼琴不僅僅是一種愛好。當你練習或聽自己喜歡的歌曲時,您的大腦就如火如荼。大腦的許多區域都被激活,這對各種能力都有長期的積極影響。因此,如果您有更多的時間去彈鋼琴,以下五點可能會對您有所幫助:1.彈鋼琴可以提高協調能力彈鋼琴時,您會練出獨立協調雙手的能力。在某些情況下,您的左手和右手執行完全不同的動作。您的大腦必須分別告訴每隻手該做什麼和如何移動。
  • 7年跑遍78家醫院,當「鋼琴義工」來到寧波……
    音樂界的人總有這樣一種特殊的屬性,即使面對樂器一天,他們也仍舊神採奕奕,今天的人物顧曉兵也有著這樣特殊的屬性,如果沒人打擾,他可以在醫院裡彈一天鋼琴。 醫院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在醫院演奏不同於在別處,當演奏者用音樂「治癒」別人的同時,患者給予的感動也常常「治癒」他們自己。
  • 奧德裡奇鋼琴丨會彈鋼琴的國內外名人,你知道有哪幾位?
    能成為大師的往往在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的人往往一專多能,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駕輕就熟,技能頂尖,但也不忘廣泛涉獵,開拓視野。他們永遠充滿好奇心,對新知識,對未知,對智慧,對藝術永遠充滿熱忱和學習欲望。那麼,小編就給大家羅列一些國內外你不知道的會彈鋼琴的名人:普京曾擔任俄羅斯總理、統一俄羅斯黨主席、俄白聯盟部長會議主席的普京,是眾所周知的音樂愛好者。普京曾在慈善晚會上用鋼琴彈唱了英文歌曲藍莓山(Blueberry Hill),在克裡米亞入俄一周年音樂會上,普京也與女歌手共同高歌。
  • 英無手女孩疫期學會彈鋼琴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達勒姆郡女孩蒂莉·洛基沒有雙手,理療師斷言她永遠學不會彈鋼琴。洛基不服輸,在新冠疫情期間藉助義肢勤學苦練,硬是做成了「不可能的事」。洛基現年14歲,住在康賽特鎮,15個月大時因感染腦膜炎球菌敗血症被截去雙手。
  • 藏起羽翼的女殺手:畫畫,彈鋼琴,養兩條狗
    12月18日,記者從勞榮枝家屬及家屬委託的辯護律師周兆成處了解到,他們並沒有接到法院的開庭通知,法院也沒有專門向勞榮枝家屬發放《旁聽證》。勞榮枝在畫畫周兆成律師稱,勞榮枝二哥勞聲橋今天已經開始為參加21號的庭審作準備,去醫院做核酸檢測,找公安機關開親屬關係證明。
  • 這些名人都會彈鋼琴!看完你還有理由不練琴嗎?
    錢學森 鋼琴成為結婚信物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是著名的古典音樂愛好者,尤其愛好彈鋼琴,而其夫人蔣英則是音樂教育家。周末時,他們常常舉辦家庭音樂會,一個彈,一個欣賞,生活多姿多彩。
  • 人間|對話會彈鋼琴的網紅油漆工:不識譜但會哼的曲都能彈出來 網友...
    大眾網·海報新聞遼寧1月12日訊(記者 吳偉 )「我就是一個油漆工,只是會彈幾首鋼琴曲而已。」  「別的工友午休時間打撲克,而我喜歡利用這段時間練習彈鋼琴。」1996年7月,技校畢業的董師傅被分配到一家國營鋼琴廠當油漆工,那是他人生第一次觸摸到真實的鋼琴,並對演奏鋼琴產生極大興趣。
  • 李雲迪:因為手小,我差點放棄彈鋼琴
    但是當時一位評委表示,李雲迪的手比較小,彈大跨度的曲目會比較吃力,如果之後不能再長大一點話,可能會出現技術上的障礙。這番話對李雲迪幼小的心靈給予沉重的打擊,讓他一度對音樂失去信心。 從李雲迪參加的某個綜藝可以看出來,李雲迪的手真的很小,手指比女孩子迪麗熱巴的還要短一些。
  • 你見過趙本山彈鋼琴嗎?號稱「小品界的蕭邦」!
    事實上,趙本山除了是一位小品大師,他彈起來鋼琴也是一絕。 為了能讓大家聽到來自「東北蕭邦」趙本山先生的鋼琴曲,小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找到了他早年間彈琴的視頻,視頻雖然有些模糊,但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趙本山行雲流水般的演奏功底,以及他親切幽默的東北話。
  • 彈鋼琴造就頭號殺手克洛澤
    頭球是克洛澤為世人熟識的最大法寶,他是世界盃、歐洲杯兩大國際頂級賽事的頭球破門歷史紀錄保持者,共打進史無前例的10個頭球,他還是單屆世界盃頭球破門最多的球員,他在韓日世界盃打進5個頭球,同時他還是唯一能在世界盃決賽階段上演頭球「帽子戲法」的球員!  最特別!
  • 手的大小,對於彈鋼琴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手的大小,對彈鋼琴有多大影響02:38來自學鋼琴的那些事這兩天在知乎大v阿洗的群裡玩的很開心。老唐覺得能彈8度到10度的手都是比較合適的。再大就是浪費,再小的話就是門檻。先說說弊端吧。比如我的手能打開到11度,但是我也有一個苦惱,彈8度的時候總是刮音,有很多情況下會碰到其他音。
  • 31歲鋼琴女神走紅網絡,相比彈鋼琴,她的身材更引關注
    31歲鋼琴女神走紅網絡,相比彈鋼琴,她的身材更引關注「瘦」才是這個時代的美感,因此不少女性不是在減肥,就是在減肥的道路上。在馬來西亞有個優秀的鋼琴家,人稱「鋼琴女神」,她也是著名鋼琴家李雲迪的徒弟,並且還是個非常火的健身博主,就因火辣的身材爆紅網絡。
  • 教40歲的女兒彈鋼琴這件小事
    仔細諮詢了需求後同事介紹了幾款鋼琴給她。當她用粗糙的食指在琴鍵上敲出幾個雜亂的音符時,我意識到她學會彈鋼琴將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婆婆說自己姓胡,今年六十有餘。琴行的同事們大多二三十歲,因此我們管她叫胡阿姨。
  • 華州區大明鎮:科學防疫十個手指彈鋼琴
    毛主席曾精闢地將開展工作比喻為彈鋼琴,說「彈鋼琴要十個手指都動,不能有的動,有的不動。要產生好的聲音,十個指頭的動作要有節奏,要互相配合。這既是「彈鋼琴」的真諦,也是當前我們基層黨員幹部工作的真諦。華州區大明鎮的唐安村,面對當前嚴重的新冠病毒疫情,正在用實際行動落實這一工作真諦。
  • 年齡跨度80歲 這群音樂天使在醫院彈鋼琴
    2019-12-31 17:11:34 /a/20191231/7428c83234eb4268b286207c310331fa.shtml   在每年歲末,鼓樓醫院的鋼琴志願者們都會舉辦一場音樂會
  • 自閉症女孩彈鋼琴天賦異稟 事跡感動網友拍微電影
    原標題:小「雨人」彈琴,急需六百「知音」  「自閉症女孩彈鋼琴天賦秉異……謹拍此公益微電影呼籲關愛,現需600名群眾愛心助演。」21日,這樣一條微博被轉發200多次,微博中提到的微電影叫《smell colour》,主角是10歲的女孩笑笑(化名)。
  • 高明貞:學會「彈鋼琴」甘於「釘釘子」
    新的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任務更加艱巨,對黨員幹部的能力和作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必須學會「彈鋼琴」,甘於「釘釘子」。 學會「彈鋼琴」,就是要善於謀劃,統籌兼顧。要彈好鋼琴首先要有一曲好譜子,不能憑空亂彈。
  • 鋼琴家戴仿生手套重彈鋼琴淚崩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鋼琴家戴仿生手套重彈鋼琴淚崩 鋼琴家戴仿生手套重彈鋼琴淚崩 global_Insight 10-01 12:35 【鋼琴家戴仿生手套重彈鋼琴淚崩】巴西古典鋼琴家João Carlos Martins,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