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寫「遠行」的特等獎作文,收放自如,閱讀量49萬

2020-12-14 教育好好說

這篇國家級特等獎作文,太難了

《遠行如詩》獲得了某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特等獎,是現場決賽的,作者是山東省泰安某第一中學的學生。這篇作文被分享在一個平臺上,閱讀量49萬,點讚數五千多,評論一千多條。

評論中的褒獎和吐槽,一半一半。

這是個半命題作文,要求從「祖國」「遠行」「故土」「校園」「街市」五個詞中選擇一個組成標題中的樣子。現在我們來看看它的真面目。

1.沒有什麼比「詩」更適合與遠行放在一起了。

第一段,點題,簡潔清爽。

一句話,寥寥十七字,進入了正題「遠行」如「詩」,沒有用一個修飾詞,卻有了些淡淡的遼遠的意境。

第二段,給「遠行」賦予了「詩」的特質,既承接開頭解說了「遠行如詩」的理由,又引出下文具體寫「遠行」到底是什麼樣的「詩」,過渡自然貼合。

第三、四和五段,寫「遠行」的中的所見所聞,以及遠行途中可以有的收穫。

作者想說,遠行途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好的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蹟,可以遇見自由自在生活的人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很多在身邊感受不到的東西,比如安寧、忠義與憂國憂民的情懷等等。一路上,走走停停,心引路,眼跟隨,這種愜意自得,像詩一樣,妙不可言。

喜歡的讀者說,小作者運籌帷幄,布局精美;吐槽的人說,層次安排模板化,有八股文的意思。

第六段,也是過渡段,先總結上文「遠行」途中的那些直接的收穫,引出下文,寫「遠行」中內心深處的感悟。

七、八、九這三段中的每一段都寫了三層意思。一是我們看到了什麼,二是感悟到了什麼,三是我們要用行為去踐行什麼,層層推進,絲絲相扣。

很多人說,作者閱讀量、記憶力驚人,在考場上能把背過的詩文合理地運用到文章裡,就已經很不簡單了,不會引用而且句子都寫不通順的大有人在呢;也有不少讀者說,文章就是詩詞名句的堆砌,有的地方還很生硬,看不到真情實感,如果要用詩詞,應該把它變成自己的語言。

第十一、十二段,是前面內容的總結與拓展。

從寫法上說,前面是詳寫,這裡是概敘,由點到面,疏密有致;從內容上說,畫面鋪得更開,意味更悠遠深邃。

欣賞本文的人說,文章語言清麗,有文採,不論是引用詩歌,還是作者自己的文字,正好都與「詩」相合,本文獲獎實至名歸;不以為然的人說,文章講究語言質樸無華,用最通俗的話表達出深意來,才算真正的厲害,本文特等獎名不副實。

結尾段,就是正常的扣題式再加意猶未盡式收尾。就考場作文來說,這無可挑剔。作者時刻把「遠行」和「詩」帶在手邊,就像我們常說的,我們要在考場上「一路點題一路歡歌」。而且,這句詩用得恰到好處。

可以說,文章收放自如,開合有致。

在文中,「遠行」就像一件古老的瓷器,「詩」就像是它所具有的底蘊,兩者互相依託,這兩個詞和「遠行如詩」這個比喻,都能給人廣闊的遐想空間。

這樣如詩一樣的題目,會不會在2020年的中考或高考中出現呢?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滿分作文《第一次與親人離別》,平淡的語言,寫最悲傷的事
    這篇小學生作文題目為《第一次與親人離別》,這個名字給人的感覺就很悲傷,一定是一個關於親情的悲傷故事,但這是出自小學生之手的作文,本以為就是流水帳寫一下親人離世的場景,沒想到寫法非常高級,全文沒有一個「哭」字,卻讓人忍不住想哭。
  • 特等獎第一名作文《看不見的春天》,令人盪氣迴腸,寫傳統文化的範文
    在民間,戲臺與戲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是戲曲文化的承載者。學生對戲曲不會有太多的了解,可用戲臺的有無、人們生活的變化來寫戲曲的興衰,從而表達內心的呼喚與期盼。 下面這篇江蘇省作文大賽高中組現場決賽的特等獎第一名作文,就是這樣選材構思的,可作為此類話題作文的範文。 這裡是圖片版,文字版請見評論區。
  • 收放自如 進退裕如
    這對科學精準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關鍵是要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細化恢復有關行業和產業的標準、條件和防控要求,因時因勢採取分級分類差異化防控,根據實際情況實施果斷靈活動態管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該管起來就能夠迅速地管起來,該放開又能夠有序地放開,收放自如,進退裕如。」
  • 三年級寫600-800字作文,要有10萬字的閱讀量,這一代孩子太難了
    有家長反應說現在自己家孩子才上三年級,老師就讓他們寫600-800字的作文,還要有10萬多字的閱讀量。老師解釋說,這樣做都是為了對標中考和高考的。說實話,我感覺挺難的。記得自己上三四年的時候寫的作文算上標點符號應該也就有兩三百字吧!
  • 10km心率收放自如
    跑步兩年多了,從最初的隨意跑,氣喘籲籲,到現在的心率收放自如,10km心率控制在120,跑完10km心情舒暢。從超慢跑中體會樂趣,也從超慢跑中,慢慢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做到收放自如。建議新手跑步從超慢跑開始,心率控制在220-年齡X70%來跑步,你會越跑越舒服,越跑越快樂!
  • 期中考作文,十篇有四篇寫死爺爺的,是真有其事還是作文出問題
    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作文題目要求學生以《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考試結束,試卷掃描完畢,我打開電腦開始批改作文。改到第十篇的時候,我實在忍不住停下來拍了一張照片,發了一個朋友圈動態:十篇作文,四個學生寫死了爺爺(含死太爺爺、奶奶)。
  • 現場決賽特等獎作文《祖國如詩》,滿分作文的範文
    昨天分享了一篇「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的同題作文。昨天那篇獲得了一等獎,今天這篇得了特等獎。「歌頌祖國」的文章,主題宏大,是不好寫的,況且本文還有限制,要寫祖國「詩歌」的一面。如果文章側重描寫,很容易給人留下「辭藻華麗,內容空洞」的印象;如果多引用詩文,又可能會有賣弄之嫌;如果分成幾個板塊來寫,會讓人感覺「應試作文」痕跡太重。那種平凡中見深意的好文章,往往需要作者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和對生活有獨特的感受才寫得出來,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所以,對於考場作文,可以多多發現它的亮點。
  • 作文怎麼寫?她們告訴你……
    一開始,先是原汁原味地表達,不要有任何負擔;慢慢地隨著經驗的豐富,閱讀面的增廣,當你愛上寫作時,你會發現原來寫作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難。3.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指的是博覽群書,把書讀透,這樣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智慧。
  • 弄潮· 深評 | 社會治理如何做到「收放自如、進退裕如」?
    3月3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考察調研時指出,「該管起來就能夠迅速地管起來,該放開又能夠有序地放開,收放自如,進退裕如,這是一種能力。」而浙江的「收放自如,進退裕如」,並不是一時之功,正是來自於一以貫之的治理理念、發展理念。首先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無論是在日常的經濟建設之中,還是在疫情防控這樣的特殊時期,浙江始終堅定不移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疫情剛爆發時的嚴格管控,到復工復產之時的有序放開,決策的出發點正是如何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儘快回歸正常的生產生活軌道。
  • 人民日報談中國抗疫治理能力:收放自如,進退裕如
    人民日報6月22日報導,「該管起來就能夠迅速地管起來,該放開又能夠有序地放開,收放自如,進退裕如,這是一種能力。」收放自如的防控實踐,進退裕如的社會管理,成為中國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的一個生動註腳。思路決定出路,眼界決定境界。只有登得高、望得遠,看清趨勢與大勢,處理問題時才會胸有成竹、收放自如。有些事情如果囿於一時一地,很可能就會無解、碰壁。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如果亂了心神、失了方寸,要麼操之過急、要麼行動遲緩,那麼就會在困難、被動、消極的泥淖裡越陷越深。
  • 如果您的孩子不會寫作文,那麼請一定看看這篇文章!受益匪淺
    從這一次的月考試卷中就能看到結果,記得上一次月考語文試捲髮給我的時候還特別的害臊,45分的一個閱讀理解總分值就只得了18分,這十八分還全是現代文閱讀得分,有關古詩文閱讀理解題型上寫了密密麻麻的字,但是就是一分都沒撈到。
  • 省特等獎!豐縣中學這名學生不簡單……
    按江蘇作文清新而文藝的風格,構思點「自由「,」人與自然「一類的主題大概率能套中多數題目。不過很可惜,當一篇」自由人生「的作文基本成型時,賽題給我的自信以當頭一棒——命題作文《成熟的心智表達》。這什麼東西?我反覆默念,這短短七個字越念越覺得不可思議,三個幾乎風牛馬不相及的詞語竟然還能湊成個題目來?
  • 趣寫英語作文挑戰賽
    第二屆同學杯挑戰賽又來了,本次的主題是「趣寫英語作文」。 對於很多同學來說,寫英語作文是相當困難的,單詞不會寫,句型不會用...... 沒人輔導,統統都是難題。現在有了Aim Writing的電腦AI幫忙,相信一定會給你帶來便利的。
  • 2個特等獎!5個一等獎!江蘇省泰州中學省級作文大賽捷報頻傳
    語文老師曾說過:『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文學世界如此博大,我們的這一葉扁舟該落在何處?我想應落在最真實的地方,落在我們身邊,落在我們的思考中。只有真正心有所感,才不至於寫出無病呻吟、虛情假意的文字。也許有人會說學生的生活單調重複,認為學生的閱歷不足以支撐深刻的思想。可我認為,也許生活沒有那麼多轟轟烈烈的精彩,但我們的心靈可以不乏味。
  • 孩子對寫作文感興趣,卻寫不出,怎麼辦?讀這本書就對了
    演員姚晨在微博上曬出了一篇兒子的作文,並爆了自己陪伴兒子寫作的過程。她說:「給娃輔導功課真是件苦差事。大冷天的,還得陪土豆出門撿落葉做手工,凍得鼻涕橫流。寫篇作文花了近兩個小時。大部分時間花在做思想工作。
  • 20萬高中生比文採!唐江澎:深入閱讀,忌尋章摘句的碎片化式閱讀
    20萬高中生比文採!今天(11月29日)上午,「蘇教國際杯」江蘇省第二十屆中學生閱讀與寫 作大賽(高中組)頒獎典禮在南京舉行,全省近20萬高中生參賽,張家港市外國語學校學生方譯敏等20名選手榮獲特等獎。
  • 小學生不會寫作文該怎麼辦?做到這4點,想寫好作文並不難!
    每次遇到一些家長,他們都會向我大倒苦水:「老師,我家的孩子說話的時候倒是挺利索的,但是一寫起作文的時候就好像便秘了一樣,一個小時也寫不出幾句話來,這該怎麼辦呢?」其實,不單單是小學生寫不出作文來,就連很多大人,要讓他們寫出像樣的文章來,也不一定有多暢快。那麼,小學生不會寫作文怎麼辦呢?
  • 20萬高中生拼寫作最終20人獲特等獎 江蘇這場高中生作文賽在寧頒獎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 11月28日,由江蘇教育報刊總社主辦、《江蘇教育報》編輯部承辦、江蘇省教育國際交流服務中心冠名協辦的「蘇教國際杯」江蘇省第二十屆中學生閱讀與寫作大賽(高中組)現場決賽落下帷幕。11月29日,大賽頒獎典禮在南京舉行,並通過網絡進行現場直播,約有十五萬人次觀看了直播。頒獎典禮現場。第二十屆中學生閱讀與寫作大賽分為高中組和初中組。今年9月,高中組發布初賽題——《書裡書外》和《線上線下》,吸引了全省近20萬名高中學生踴躍參與。
  • 707分湖南高考狀元的這篇特等獎作文,說明立意是文章取勝的關鍵
    下面來看看這位優秀的學子何潤琪在第十六屆「葉聖陶杯」決賽中的特等獎作文《有痴,有智,有情懷》。作文題目大致是:讀了明人張岱的「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痴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這句話,談談對「癖」和「痴」的看法或者寫寫身邊「癖」「痴」之人。第一段表明全文的觀點,「痴」是智慧和情懷的化身。態度鮮明,觀點明確,總領全文。
  • 決賽特等獎第一名作文《單程票》,開頭一句,就不凡
    這篇特等獎第一名作文《單程票》,可以說是應試作文與藝術作品的完美結合。後面會有對賽事的介紹。評委說,本文是「經典現實主義演繹的傳奇」。 像看了一個長鏡頭,你在前面走,我在後相隨。以上為江蘇省第中學生作文大賽高中組特等獎第一名作品。作文原題為《一張通往火星的單程票》。這場賽事,每年參賽人數眾多,2020年有3000名選手進入初賽,最後入圍決賽的有294人。現場決賽後,第二天評選結果就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