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人物很多,大多都是跑龍套的,出場不久便領了盒飯。為數不多能讓人記住的,都是擁有著高強的法力(存疑),妙用無窮的寶物,以及擁有著高深的背景。但其中就有一個人物,他的法力並不很高,也沒有什麼寶物,最後還早早就領了盒飯,即使這樣,看過封神演義的人不可能不知道他,這個人就是聞仲——聞太師。聞太師在人界,是位極人臣,在神界,他有很好的人緣,實力卻苦不甚高——僅一地仙而已,但是他卻有著非凡的人格魅力。
1、對紂王
紂王在被妲己魅惑後,昏招頻頻、暴政連連,弄的大臣個個提心弔膽,百姓民不聊生。當聞太師徵北回朝歌后,立即寫了十策,獻給紂王,用來挽救危局。紂王表示除了其中三件不可行外,別的都可以執行。聞太師卻據理力爭,希望可以全部執行,最後卻因為戰事,聞太師再次出徵。
伴君如伴虎,雖然紂王對聞太師是三分畏懼、七分敬重,不代表紂王不會處置他,即使這樣聞太師還是犯顏強諫,對紂王一直忠心耿耿。書中說紂王的臣子中,文有聞太師,武有黃飛虎。可是當有戰亂時,不辭辛苦出徵討伐的卻是屬文官的聞太師,聞太師對紂王的忠心日月可鑑。
二、對同僚
黃飛虎反出朝歌時,聞太師剛徵東海回來,紂王說明情況後。聞太師並沒有偏聽偏信,他分析後認為紂王行為不當,便厲聲指責紂王辜負大臣。當時身處高位者大都明哲保身,但聞太師卻願意為同僚說話,也敢於為同僚說話,這是一個具有擔當精神的人才能做出的。
三、對朋友
聞太師在仙界可謂人緣極好,道友很多,每當遇到難為之事,去請道友幫忙時,道友總是欣然來助。趙公明來幫他時,可嘆出師未捷身先死,聞太師見好友一天天臨近死亡,他這樣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硬漢,好幾次失聲通哭,對朋友他可謂肝膽相照,朋友對他也是以死相報。
四、對兵將
殘存亦末路,兵敗如山倒。聞太師兵敗後,對辛環說:「吾非不能遁回朝歌見天子,再整大兵以圖恢復,只人馬累贅豈可舍此身行?」這頗有點後來項羽的那種味道:「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跟隨自己的三十萬人馬,降的降、死的死,最後剩下三千人左右,他本可以認為這些人的生死是天意所在,就像元始天尊的十二個徒弟——十二金仙常說的那樣。但他沒有放棄這些人,至到最後一兵一卒。
五、對恩人
聞太師在兵敗逃亡中,飢餓難當時,一位老者給他和士卒提供飲食,聞太師在和老者相處時,始終以禮相待。最後讓士兵問了老者的姓名,以圖時後報答一飯之恩。可惜聞太師再也沒有機會報答這位老者了。
聞太師這樣一位光明磊落、鐵骨錚錚的硬漢,即使到最後山窮水盡時,也沒有向對方說過一句服輸的話,只可惜生不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