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打網球的裝備除了球拍、網球衫、網球鞋、水、護腕等必要的東西,還有一樣,它雖然不必要,但或多或少在球場上起著作用,那就是髮帶或者帽子。
髮帶和帽子在打網球時的作用各有千秋,髮帶可以束縛住頭髮不隨風飄揚,可以吸收在運動過程中留下來的汗水。帽子可以遮擋刺眼的陽光,並且也具有一定的吸汗作用。網球運動員在運動或者訓練時,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帽子或髮帶作為自己的訓練裝備。近年來,由於髮帶和帽子的耍帥功能逐漸凸顯,網球界形成了三大黨派——大部分時間綁髮帶的髮帶黨、大部分時間戴帽子的帽子黨以及選擇完全露出自己頭髮的雙無黨。
費納在進入職業網壇後都是髮帶的堅定擁簇
髮帶黨的領袖無疑是三巨頭之二——費德勒和納達爾。比起費德勒,納達爾的髮帶在彰顯他的個人風格方面作用更大。出道伊始,納達爾便是以無袖衫、七分海盜褲、忍者式髮帶的形象橫行網壇的。雖然費德勒也綁髮帶,但他為人稱道的更多的是他風度翩翩的優雅型男形象。
nba球星巴勒特頭戴忍者式髮帶
髮帶黨「大當家」納達爾的「忍者式」髮帶不僅影響了一眾網球後輩,甚至連其他運動也難逃其影響。在過去的幾個賽季,NBA球星霍勒迪帶起了一陣「忍者式」髮帶潮流,這甚至讓NBA和耐克在2019年9月出臺了禁止球員在比賽中佩戴「忍者式」髮帶的規定。
從四位球員的髮帶中我們可以看出阿迪達斯的髮帶偏寬,hold住有點困難
在atp的新生代中,髮帶黨也佔了多數。小茲維列夫、西西帕斯都是忠實的髮帶黨。西西帕斯的長髮和髮帶很好地凸顯了他飄逸不羈的個人風格,而顏值頗高的小茲維列夫由於髮際線的原因,以及綁髮帶的某種不正確方式,讓他的髮帶看起來有些像大媽的頭巾。此外,弗格尼尼、菲-洛佩茲等一眾老牌帥哥也酷愛髮帶。弗格尼尼的髮帶會留長長的一節在腦後,菲-洛佩茲則會選擇則選擇完全擋住後退的髮際線,讓飄逸的長髮露出來。無論哪種方式,都毫不影響兩位老牌帥哥揮灑他們拉丁情人的氣質。
納達爾經典的握拳全力以赴的形象
髮帶黨為何人數眾多?我想,除了髮帶良好的吸汗性能以外,男子球員們日益後退的髮際線也是髮帶黨興起的原因之一。在脫髮問題沒有那麼普遍的wta,女子球員中的髮帶黨就不像男子球員中那麼普遍。當然最最重要的一點,我想可以用納達爾的一句話來概括:「當我綁上髮帶時,我告訴自己要開始(全力以赴)了。」
2012年美網半決賽,伯蒂奇和穆雷因為大風吹掉帽子發生爭執
帽子黨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帥哥羅迪克和澳洲野兔休伊特,羅迪克的帽子和他炮彈一般的發球都是他的標誌,儘管已經退役多年,但在這個前十裡沒有一個堅定帽子黨的時代,我們還是要懷念這位和老婆帶娃出街都戴著網球帽的美國大男孩。而四巨頭之一穆雷的帽子曾經給他帶來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
在2012年美網半決賽,穆雷的第一個大滿貫冠軍之旅中,他和另一位帽子黨成員伯蒂奇因大風颳走帽子產生了爭執,從此之後,英國人戴帽子的頻率似乎降低了很多。
羅迪克和休伊特,正戴帽子與反戴帽子的經典範例
在帽子黨中,反戴帽子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戴帽子方式,帽子黨二當家休伊特將這種戴帽子方法發揚光大,普伊、卡恰諾夫、沙波瓦洛夫以及休伊特的一眾年輕澳洲後輩都喜歡反戴帽子。有趣的是,反戴帽子基本讓帽子失去了遮陽的意義。壞小子克耶高斯雖然屬於雙無黨,但他的一席話很好地解決了為何反戴帽子:「反戴帽子象徵著拼搏,是休伊特給其中灌注了個人意義。」
2013年年終總決賽前訓練的費德勒
也許有很多髮帶黨球員在比賽中綁上髮帶,但他們在訓練中仍然會戴上帽子。費納同樣是其中的代表。印有個人標誌的帽子比髮帶更加暢銷。帽子雖然在球場上不如髮帶受歡迎,戴帽子的球員似乎也沒有髮帶球員那麼好的成績。但帽子的普適性讓它在生活中的受歡迎程度遠遠大於髮帶。wta球員中絕大多數都是帽子黨,因為帽子不像髮帶那麼man和成熟,更有利於球員們散發出青春熱血的氣息。
德約和瓦林卡與髮帶和帽子都不太適配,他們還是什麼都不戴更帥氣
雙無黨代表球員應該就是德約科維奇和他近幾年在大滿貫上的宿敵之一瓦林卡了。雙無黨的顯著特點應該就是偶爾戴帽子,但髮帶在他們身上總是顯得很違和。特別在德約科維奇的比賽中,幾乎看不到他綁髮帶(也許不是幾乎,應該是完全)。
在比賽中大汗淋漓更顯得髮際線堪憂的總理
而新生代中的蒂姆和梅德韋傑夫也應該算是雙無黨。總理在髮際線堪憂的情況下依舊堅持不選擇髮帶或者帽子中的任何一樣,他這種堅持加上去年賽季末的驚豔表現,讓人不禁看好他成為下一個德約科維奇。而蒂姆則是無論帽子還是髮帶都毫無違和感,也許是為了不在球場上增添某種心理壓力,他選擇了加入雙無黨。不選擇帽子或髮帶的好處是能讓球員在球場上感到放鬆,畢竟吸飽了汗水的帽子或髮帶在球場上或多或少會算累贅。(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刺蝟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