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類型融合包裹情感與愛,《緝魂》裡的人性內核

2021-01-19 睡懶覺的小瓜子

作為2021年開年的第一部犯罪懸疑片,《緝魂》的出現無疑給整個市場注入了一股新的士氣。

回顧剛剛過去的2020年,華語電影市場「劫後餘生」,204億的全年票房成績,是上一個階段的總結,更是下一個未來的起點。而放眼即將到來的2021春節檔,多部大片蓄勢待發,市場類型化的體量更是有望突破新高。在這個時間節點,集結了懸疑、犯罪、科幻,乃至愛情多重元素的《緝魂》的公映,無疑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有望開拓市場類型化的新思路和新格局。

影片於上周末開啟大範圍點映,不僅點映票房就已突破千萬,同時更是收穫了一眾好口碑。在所有關於影片的評價中,除了對於影片結尾處表示驚訝以外,不少觀眾給出的關鍵詞都集中在「劇情反轉」和「懸念迭起」上。甚至有觀眾直言:「這是你此前在華語院線片裡沒有看過的!」

那麼,這部讓無數觀眾交口稱讚,並引發大家強烈好奇的《緝魂》,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高能反轉引發強烈期待

《緝魂》於昨日周五公映,並在首日拿下了近30%的排片佔比遙遙領先。此前,影片在豆瓣、淘票票以及貓眼全平臺共收穫了超過11w的「想看」,毋庸置疑成為了一月最值得關注和期待的影片。而截至目前,影片票房已經達到了近5000萬元的成績,這些數據都足以證明了市場和觀眾對於影片給予的肯定和支持。

這部電影改編自作家江波的小說《移魂有術》。導演程偉豪曾坦言,在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時就已經被它吸引,尤其是對於原作中「保留人的意識」這一點,程偉豪展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他看來,這個概念裡有很廣闊的值得探討的空間。而當傳統的人的思想和意識,和未來的科技感嫁接到一起時,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這成了影片在改編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地方。

最終,程偉豪保留了原作中「將人類的意識以RNA的形式留存下來」這樣極具未來現實感的核心基調,並在此基礎上添加了有關犯罪懸疑的案件劇情作為主線,以及有關人性的情感部分作為升華的主題,這構成了《緝魂》的整個創作框架。

對於一部注重「反轉」和懸念營造的電影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在一開始將觀眾們帶入到影片當中的情境之中,不僅要注意懸疑氛圍的營造,同時更要有對於整個敘事張弛有度的節奏感的把控。可以說在這點上,程偉豪做得相當不錯。此外,在原作「RNA人腦複製」的概念基礎上,除去原有的強調科技的部分,程偉豪還大膽地加入了對於人性以及情感關係的複雜探討,可以說在原作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注入了一絲溫度。

影片以一樁疑點叢生的案件展開,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地將迷底不斷揭曉,從而鋪就出一張錯綜複雜又環環相嵌的人性關係網,給人帶來了震撼的觀影體驗。首映禮上,和觀眾們一同觀看了影片的原著作者江波本人,也對程偉豪的改編和電影的質量給出了肯定的評價。

「多重反轉」、「意想不到」、「結局令人驚訝」……這些評價都指向了《緝魂》在敘事上所使用的結構技巧,以及整個故事給人帶來的新鮮體驗。的確,對於一部定位明確的類型片而言,《緝魂》在劇情里舖墊的那些細節,當謎底揭曉的那一刻時,確實是足以令觀眾反覆回味的,同時也能夠激發起人們進一步的好奇心。

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燒腦」或是「深奧」,而是藉由整個敘事框架,讓觀眾們跟隨整個故事不斷深入,最終通過對於案件不斷的復盤和回溯,在不停地推翻和重構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程度的快感。而這種酣暢淋漓的觀感,更是以往很多「一眼能看到頭」的院線片所不具備的。

類型融合開拓市場格局

從電影市場的角度來看,《緝魂》的出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眾所周知,電影市場的多元化程度需要不同題材的作品百花齊放,但整個市場的體量提升很大程度上還是需要依靠商業類型片的支撐。相比以往一些票房賣座但類型相對單一的院線佳作而言,《緝魂》在類型融合上無疑走得更遠。

2020年,內地電影市場並沒有出現令人過目難忘的懸疑和科幻類型片,然而這兩個類型恰好是整個電影市場和廣大觀眾們所急需和熱愛的。這兩個類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表面上是在「脫離現實」,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基礎上去尋求另一種更跌宕起伏的新鮮和刺激,但實際上的落腳點卻仍然要回歸到現實的本來面貌,以及人的精神世界上。這也是為什麼觀眾們對於這兩個類型始終都有極大的需求,不管是懸疑片帶來的緊張氛圍,還是科幻片追求的特效體驗,最終仍然會落到具體的生活上,給予指導,引人思考。

「懸疑」和「犯罪」這兩大元素是《緝魂》裡整個故事的類型底色,因為有命案就自然會有兇手和作案手法及動機,觀眾們跟隨主角的視角參與到這個事件當中,這份代入感自然會引發觀眾們相應的情緒體驗。而至於「科幻」這一元素,在整個電影裡既是一個故事背景,同時也是串聯情節重要的鏈條。

以往觀眾們對於科幻片的理解,更多時候仍停留在好萊塢大片那種重視效的爆米花商業片上,而《緝魂》的出現給予了國產華語片「軟科幻」類型新的可能。這種「軟科幻」並不需要依靠複雜精密的數學公式,也不依賴高深莫測的科技理念,往往只需要一個「科幻式」的概念,同時在人文性、社會性和哲學思考上進行發散,便足以創造出一個與我們現有空間平行的科幻世界。

在《緝魂》裡,程偉豪構建了一個「近未來」的世界。這個色調陰冷、氣質疏離的未來世界,和片中色調昏黃飽滿的回憶部分,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某種程度上,也包含了一種「科技世界逐漸將人類異化」的主旨。在這個世界裡,除了人工智慧、醫療手段以及電子產品的革新和發展以外,剩下的其實和現有世界並無二致。然而隨著醫療科學的進步,人的意識卻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得以保留或進一步延長,這在觀感上給人一種既「貼近現實」又「天馬行空」的感受。

而一旦人的意識在脫離了肉身之後,一系列的社會和道德問題便會由此產生,這也成為了影片著重探討的方向。由此可見,「科幻」是影片中整個故事成立的基石,但同時也是我們現代人對於未來真實世界的某種思考和想像,這種預見性對於人們如今的生活,也的確有十分重要的警示意義。

程偉豪從一開始就決定要做一部類型融合的作品,這也是他在創作之初就渴望和前作《目擊者之追兇》做到不一樣的地方。

如果說對懸疑、犯罪元素的融合,以及對於整個故事結構的掌控能力是程偉豪一貫以來的拿手絕活的話,那麼這次他則在繼承了自己風格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入了人性的反思,以及對於科幻感的平衡。

相比《目擊者之追兇》,《緝魂》保留了「類型共融」的外殼,但又比前者走得更深,且對於整個市場未來類型化的發展格局,提供了某種新的思路。也就是說,好的類型片除了可以在單一類型上進行深耕以外,還可以通過多重類型元素的融合與平衡,產生1+1+1>3的效果。

主題核心回歸人性與愛

相比程偉豪過往的很多作品,《緝魂》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在於影片的最後仍然給人一種溫情的基調。

西方的科幻雜糅東方的奇幻,揭開這層類型化的外衣,《緝魂》的內核仍然是一個關於人性和愛的故事。這也成為了影片中幾組人之間關係連接的重要基礎,如果用片中一句貫穿始終的臺詞來形容,那就是:「為了愛的人,你究竟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在不久的未來,想必人工智慧逐漸取代人類並不再是天方夜譚,而人的意識無論以何種形式得以留存或延伸,這背後都有一個繞不開的人倫情感的問題。即:脫離了肉身的「我」,還是那個「我」嗎?同理,當我原本愛的「你」換了一個身份時,還是原來的那個「你」嗎?這也是《緝魂》在類型片的市場定位背後,所期待傳遞或者跟觀眾們探討的更深的主題。

據了解,在劇本創作進入最後階段時,程偉豪的父親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程偉豪表示,父親患肺癌的最後那半年時光裡,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但母親一直在身邊不離不棄的照顧,這些經歷給了程偉豪巨大的情感觸動,他開始思考有關生老病死以及靈魂的議題。面對死亡時,每個人的內心究竟發生了哪些心理變化?可以說,父母的真實經歷成為了《緝魂》中人物取材的核心來源。

我們常說,面對自己愛的人可以「上刀山下火海」,然而一旦這些現實問題真實地擺在自己眼前時,人性的複雜和難以揣度便自然浮現了出來。《緝魂》希望通過這一話題的討論,去表達「愛」這一亙古不變穿越世紀的人類的特殊情感。這是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時代如何進步,我們人類都始終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我們人類區別於其他物種,甚至人工智慧,唯一擁有的東西。

而這一層面的表達,也成為了影片另一重看點。可以說片中的演員們都貢獻了極其精彩的表演,也讓人物的關係更加可信,情感表達更為強烈,同時也讓主題得到了升華。

影片中,張震飾演的梁文超檢察官,作為進入整個案件的直接視角,他的表演令所有人過目不忘。為了更好地揣摩人物的心理,同時儘可能貼近癌症患者的角色狀態,他在短短三個月內減重12公斤,從73公斤減到61公斤左右,甚至不惜以禿頭形象示人,憔悴的狀態不僅令人信服,更讓觀眾心疼。

一直以來,張震在電影領域所作出的成績以及展現的實力,廣大觀眾都有目共睹。坊間流傳的關於他的段子並非空穴來風:拍完《深海尋人》他考到潛水執照;拍完《吳清源》他的圍棋技術能壓制專業三級;拍完《一代宗師》他拿了全國八極拳一等獎;拍完《聶隱娘》他又學會了近身劍術……難怪網友們都戲稱「已經無人能阻擋張震的十項全能了」。此次拍《緝魂》,他又瘦到脫相,獲得「彈簧人」稱號,但在他的理解中,這些都只是作為一個演員應該做的。

和張震搭戲的是另一位實力派演員張鈞甯。近幾年,張鈞甯在各大影視劇中頻頻展現自己的實力。無論是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九州·海上牧雲記》、《如懿傳》,還是網劇《唐人街探案》,抑或是電影《第一爐香》、《孤味》等作品中,都表現的遊刃有餘,成績亮眼。

本片中,張鈞甯飾演的阿爆是一個表演難度極大的人物。一方面,作為警務人員的她要展現出自己幹練、果敢、堅強的一面;另一方面,作為梁文超的妻子,同時也是一位懷有身孕的母親,她還要流露出自己作為女性的柔軟一面。為了這個角色,張鈞甯剪掉了自己留了17年的長髮,而她的表演也讓很多女性觀眾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在片中有一場二人在病房裡的對手戲,同時也是影片中一處情感宣洩的小高潮,兩位生動且層次豐富的表演令不少觀眾潸然淚下。

除了梁文超和阿爆這對敬業的「檢警CP」以外,片中的其他幾位演員也都貢獻了不同程度的精彩表現。孫安可、李銘順、張柏嘉等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對於細節的塑造,以及人物情緒狀態的拿捏,都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類型融合的商業外殼,以人為本的主題內核,程偉豪導演個人風格的一次繼承,以及全員演技派的精彩演繹……《緝魂》幾乎擁有了一部黑馬作品該有的眾多品質。在硝煙瀰漫的春節檔到來之前,《緝魂》的出現不僅給電影市場的類型化探索提供了新興範本,同時也有望助推市場體量達到新高。期待口碑出色的《緝魂》能給目前的市場帶來更多的驚喜。

相關焦點

  • 懸疑犯罪電影《緝魂》首映 導演程偉豪:「愛」才是最終的主題
    懸疑犯罪電影<緝魂>1月7日舉辦「逼近真相」首映禮,導演程偉豪、主演張震線上連線,主演張鈞甯、孫安可、張柏嘉親臨現場,與觀眾互動交流。導演程偉豪坦言被江波獲獎科幻小說<移魂有術>所吸引,並決定用自己擅長的懸疑類型對這一軟科幻故事進行改編,不僅讓故事更具可看性,導演個人情感的注入更讓整部電影更具生命力。程偉豪談及因父親癌症過世,讓他對生死的感觸更加深刻,稱「在懸疑推理的部分之外,更多想要傳遞的是愛」,這部導演獻給父母的電影,「愛」才是最終的主題。
  • 《緝魂》首映禮:全員演技被肯定,陳思誠邀約張震出演《誤殺2》
    導演程偉豪坦言被江波獲獎科幻小說《移魂有術》所吸引,並決定用自己擅長的懸疑類型對這一軟科幻故事進行改編,不僅讓故事更具可看性,導演個人情感的注入更讓整部電影更具生命力。導演程偉豪談及因父親癌症過世,讓他對生死的感觸更加深刻,稱「在懸疑推理的部分之外,更多想要傳遞的是愛」,這部導演獻給父母的電影,「愛」才是最終的主題。
  • 直到最後一個鏡頭仍有反轉,《緝魂》實現驚悚科幻片的類型突破
    作為近幾年拍攝華語驚悚懸疑類影片的一名新秀,程偉豪以營造恐怖氛圍、鋪設反轉情節見長,這次在《緝魂》裡,他則將科幻、懸疑、驚悚等類型大膽融合,不僅在觀賞性上讓人獲得了腦力風暴的快感,直到全片最後一個鏡頭仍有關鍵反轉,更重要的是片中展現出來的對科技的思考、對人性情感的探討在同類型華語片中都實屬罕見。
  • 張震張鈞甯電影《緝魂》1.15上映 程偉豪最新懸疑力作開年必看
    由程偉豪執導,張震、張鈞甯、孫安可、李銘順、張柏嘉等聯袂出演的懸疑犯罪電影《緝魂》將於2021年1月15日全國上映。故事聚焦富豪被害案,巨額遺產爭奪的背後是人性與欲望的無限糾纏,真相難覓,懸疑氛圍濃厚。演員們實力演繹高能劇本,全員演技派、爆發力十足。
  • 懸疑犯罪電影《緝魂》首映,張震為角色減重25斤
    首映禮現場,導演程偉豪坦言被江波獲獎科幻小說《移魂有術》所吸引,並決定用自己擅長的懸疑類型對這一軟科幻故事進行改編。程偉豪談及因父親癌症過世,讓他對生死的感觸更加深刻,稱「在懸疑推理的部分之外,更多想要傳遞的是愛」,這部導演獻給父母的電影,「愛」才是最終的主題。
  • 別只關注諧音梗,《緝魂》刷新了國產片的尺度
    由張震、張鈞甯主演的國產科幻片《緝魂》,開啟了超前點映,目前豆瓣評分7.3。電影中的男二號叫王世聰,是王氏集團的掌舵人,不得不讓人聯想到火出娛樂圈的富二代王思聰。可是千萬別只關注它的諧音梗,對於這樣一部用科幻手段講述愛與恨故事的電影,我認為它值得更高的評價。
  • 《緝魂》第一場戲,配角就開始領便當,拍到差點缺氧:手腳全麻
    犯罪懸疑片《緝魂》由張震、張鈞甯主演,今(17日)發布幕後花絮影片,公開片中飾演關鍵角色億萬富翁的演員古斌,進劇組的第一場戲就「領便當」!他在片中需詮釋瀕死的狀態,他竟用土法煉鋼的方式閉住氣發出虛弱的喉音,最後竟全身缺氧到「手腳麻」。
  • 《緝魂》裡演技又好又敬業,張鈞甯就是值得相信的人
    不過當時她選的是一副張鈞甯長發的照片,如今張鈞甯已經因為拍《緝魂》而剪成了短髮。她的畫過時了。O(∩_∩)O哈哈~ 《緝魂》雖然是懸疑類型,但並不是傳統的懸疑片結構。影片大體分成了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以案件為主。張震飾演的梁檢戲份較多,且人設交待得比較完整。
  • 專訪《陽光之下》製片人、導演|守住正義的內核,創新類型敘事
    這種共識具體到《陽光之下》,用導演閆宇彤的話說,就是「主要人物必須承載主流價值觀,且價值觀必須自始至終都是正的,不能歪。」對於創作者而言,繃緊觀念的弦不鬆懈是一切創作的基礎,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中就曾強調,「價值觀,人性的是非曲直,是藝術的靈魂」,足見創作觀念的重要性,尤其對於直面善惡交鋒、展現人性深度的刑偵涉案劇而言,三觀正,才能談創作出新。
  • 《緝魂》主演都是臺灣人?22歲大陸女演員一人分飾四角驚豔全場
    電影《緝魂》自點映起,其豐富的元素,有突破性的尺度,深刻的人性議題,以及演員們精湛的表演就讓觀看了影片的觀眾感到興奮,甚至很多人都難以相信這樣的電影可以在內地的電影院裡看到,因為真的是太敢拍了,片中很多元素已經許久未有院線電影敢於涉獵,所以即便僅是從獵奇的角度《緝魂》也是值得一看的。
  • 我要你活著,可我不快樂:《緝魂》拷問人性,肉體與靈魂要哪個?
    改編於科幻界銀獎小說《移魂有術》的《緝魂》,是部很有味道的電影,每個人都能從影片中看到不同的角度:懸疑,倫理,情感,科幻,宗教,驚悚……其中最大膽的,是關於人性的拷問:當靈魂與肉體無法兼得,你選哪一個?而片中人物的不同選擇,決定了他們各自的命運。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歡愉的殼裡,包裹著人性的本真
    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這個「我」,是《黃金時代》的男主人公王二。
  • 是《緝魂》還是基魂?剃了光頭、暴瘦12公斤的檢察官居然是張震
    為了演好《緝魂》中患有腦癌的檢察官梁文超,張震居然體重銳減了12公斤,毅力果然驚人。不僅如此,這次還搭檔了張鈞甯,平日裡長發飄飄的她這次居然一改常態,換成了利索的短髮,出演檢察官的妻子「阿爆」。從已知的預告片中,我們看到這是一部帶有科幻、懸疑的電影,但其實包裹在其中的肯定缺少不了情感。因此,對於這部電影《緝魂》還是非常期待的。
  • 在《緝魂》裡自我挑戰,暴瘦12公斤的張震是啥樣?
    願意為愛付出的堅定告白令人動容。而張震呈現角色患癌後期骨瘦如柴、頭髮極度稀疏的憔悴病容,哭泣回應道:「你真的不用這樣做,我活得一點都不快樂。」對話似乎與病情有關,又似乎另有隱情。被病痛折磨的丈夫、深情陪伴左右的妻子,在面對病魔及命運時還會做出怎樣的犧牲和抉擇,答案牽動著觀眾的心。
  • 《野心》伴奏 原版伴奏 薛之謙|電影《緝魂》推廣曲
    《野心》伴奏 原版伴奏 薛之謙|電影《緝魂》推廣曲如果您需要該音樂的高品質無人聲伴奏此伴奏來自<萬象音樂伴奏>搜素後進入貼吧即可看到為您提供的高品質伴奏遮住扭捏的野心看 過了河 有美麗的繁星一首電影推廣曲,《緝魂》的梗概是關於一個撲朔迷離的謀殺案,纏繞著人性。
  • 科幻懸疑片《緝魂》,病床上的絕症戲份,張震交出了教科書般演技
    在撲朔迷離的故事之外,還能看到感人至深的情感和有關人性的思辨,是一部融合懸疑+犯罪+科幻+情感的電影。8-10號已經開啟了點映,1月15號正式上映。因為我每次看電影都是選擇下班後的時間段,也就是4點多的場次,所以觀影人數不是很多,以前看好萊塢大片的時候,這個點幾乎都只有一兩個人,這次居然有十多個人,太意外了。
  • 《緝魂》曝出終極預告,全員演技在線,全程高能,預定1月爆款!
    這部由張震、張鈞甯、李銘順等人聯袂出演的懸疑犯罪電影《緝魂》終極預告一經發出,就讓觀眾大為驚豔。該片不僅懸念四起,情節跌宕,從預告片來看,演員們的演技全員在線,光是片段就讓觀眾想要衝進電影院一睹為快,相信這部電影上映之後,會給大家很大的驚喜!1、張震顛覆形象張震在大眾的印象裡多是硬漢,雅痞,亦正亦邪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