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歡愉的殼裡,包裹著人性的本真

2020-12-22 歷史四度

在《黃金時代》中,王小波如此寫道: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這個「我」,是《黃金時代》的男主人公王二。

王二是個21歲的小夥子,是下鄉知青,每日被隊長安排去插秧,由於每日勞作,他的腰傷病犯了,便去找陳清揚看病。

26歲的陳清揚,是村裡的醫生,人長得貌美如花,丈夫一年前進了監獄。

村裡的男人覬覦她的美色,他們多數打著看病的幌子去衛生室,實則是想看看陳清揚。

王二的到來,讓陳清揚有點意外,因為他是真的來看病的。

王二看完病,前腳剛走,陳清揚後腳就跟了過來,她要找王二證明自己不是破鞋,可王二可是王二卻一本正經地提議"想要證明自己不是破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變成真正的破鞋"。

後來的事情,想必看過小說的都知道,陳清揚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破鞋,真的就打著友誼的幌子,和王二做了露水夫妻。

關於書中直白粗放的性描寫,這裡不做過多贅述。

總之,鋪天蓋地的性描寫是《黃金時代》最獨特的地方之一。

王小波曾說:

這本書裡有很多地方寫到性,這種寫法不但容易招致非議,本身就有媚俗的嫌疑。我也不知為什麼,就這樣寫了出來。現在回憶起來,這樣寫既不是為了招些非議,也不是想要媚俗,而是對過去時代的回顧。

李銀河在《黃金時代》的序中寫道:

在中國的文壇上,有讓人昏昏欲睡的文字,讓人尷尬無比的文字,讓人心境變得猥瑣齷齪的文字,而小波的文字像一股清風,為能為人帶來歡樂帶來純粹,帶來哲思。

儘管王小波筆下的性並不齷齪,然而在那個談性色變的年代,這篇小說卻在內地的出版屢屢受阻。

因此,王小波也不被主流文壇接受,以至於1997年他去世的時候,葬禮上沒有一個同行參加。

諷刺的是,王小波死後,《黃金時代》和他另外兩部作品《黑鐵時代》和《白銀時代》卻火了,一時間洛陽紙貴,談論王小波也成了一種風尚。

就連一向清高的高曉松都說,在他心中,王小波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眼高於頂的王朔更是高度評價道,如果王小波活著,自己不如他。

說實話,《黃金時代》的確容易被人誤解為「黃色小說」,但只要了解了那個時代背景,了解了王小波,你就會發現,他不過是用黑色幽默的寫法抨擊了那個荒誕的世界,用他有力的筆觸掀開了人性的遮羞布。

也就是說,小說背後的隱喻更值得玩味。

在我看來,肉體歡愉只是《黃金時代》的殼,它包裹著人性的本真。

在這裡,之所以推薦《黃金時代》,是因為它的現實意義,而非風花雪月。

畢竟,一個人肯花上20年的時間去死磕一本小說,那肯定有他的道理。

我們花一頓飯錢去讀它,那是再划算不過了。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肉體歡愉是人性的勝利,魯豫:他的文字很解渴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寫人性。到底什麼才是人性?當時的魯豫並不明白。一直到了大學的時候開始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這才明白了什麼,才是優秀的文學作品。魯豫對於王小波,可謂是相見恨晚。久而久之,他們都成了王小波的粉絲。王小波的書之所以能做到越讀越有意思,大概就像是開篇說的,他描寫的更貼切於人性。《黃金時代》是王小波一生的驕傲。書中講到的是在文革時期,知青王二和美麗女醫生陳清揚的是是非非。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歡愉,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王小波在外人眼中從小愛發呆,但其實發呆的大多數時間裡他都在思考,並從中得到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很小的時候,他的閱讀速度就比常人快很多,或許這些都為他後來的寫作奠定了基礎。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經歷才是作家最好的素材,而正是那時候的經歷成為了《黃金時代》的藍本。在王小波的多本作品中,他最為滿意的就是《黃金時代》,這本傾注了他大部分時間和才華的書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他的"寵兒",而《黃金時代》的創作花了王小波20年。
  • 《黃金時代》:大膽粗鄙的肉體歡愉後,是對自由追求和精神獨立
    而在王小波眾多作品中,最被人追捧的莫過於《黃金時代》,就算沒讀過,也一定聽過這句話「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然而,這本被王小波稱為「寵兒」的小說,寫了20年,卻被禁了5年,後一經出版,成為現象級暢銷的書籍。《黃金時代》從被禁到暢銷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精彩直白的性描寫,是情慾下的精神勝利!
    所以,人們對《黃金時代》的偏見或推崇,歸根到底是為了弄清其存在意義:王小波為什麼在《黃金時代》中,展現了大量的「性描寫」?當然,弄清這個問題的意義,並非會讓你完全愛上這本飽受爭議的書籍,而是無論你喜不喜歡,都是真正看懂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快樂,是對荒誕時代的世界的一種反擊
    一部傳奇的「黃色小說」  王小波死後,他一生最看重的作品——《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被集結為「時代三部曲」出版。  《黃金時代》在2001年銷量達到了幾十萬冊,被重印了好幾次。王小波本人被稱為「文學教父」,受到一堆人追捧。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快樂,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快樂,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1952年,王小波在北京出生了,他被稱為「中國的喬伊斯和卡夫卡」也許你對他還不夠了解,但是你一定聽過他說的一句話:「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快樂,是荒誕的現實與清醒的人性
    在家裡,他常被稱為「傻波子」。常常一個人盯著一個地方發呆,一待就是大半天。在那個難以填飽肚子的年代,除了愛發呆,他還喜歡讀書。他經常蹲在地裡捧著一本書看書。連哥哥王小平也開玩笑說:小波看書的時候,是個木頭。如果你想引起他的注意,你只能踢他一腳。
  •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的情慾,是時代變革下人性的甦醒和呼喚
    而第二條也正是王小波大部分作品發表不了原因。李銀河和王小波失望地取回了稿子。這本被王小波視為「寵兒」的書,花費了他半生的心血,按王小波自己的話說,他從開始寫作到後來改成用了整整20年。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 王小波《黃金時代》:敢縱情於性是唯一的精神武器,不齷齪夠坦蕩
    王小波《黃金時代》:敢縱情於性是唯一的精神武器,不齷齪夠坦蕩「這本書裡有很多地方寫到性,這種寫法不但容易招致非議,本身就有媚俗的嫌疑。我也不知為什麼,就這樣寫了出來。現在回憶起來,這樣寫既不是為了招些非議,也不是想要媚俗,而是對過去時代的回顧。」
  • 《黃金時代》描述的是性愛?別天真了,那是王小波對抗世界的據點
    最後,還是靠著華夏出版社編輯趙潔平女士,因為特別喜歡這本小說,不願如此精彩的小說,就此埋沒,便趁總編輯出差時,偷偷發表了這篇小說。這才,終於在1994年,《黃金時代》問世,一問世便受到讀者哄搶,一時間洛陽紙貴。而促使此書發表的最大功臣趙潔平女士,受到了嚴厲處分,事後大病一場。也就在這一年,王小波去世。
  • 王小波《黃金時代》:直白暴露的性描寫,掀開人性的遮羞布
    王小波《黃金時代》:直白暴露的性描寫,掀開人性的遮羞布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是無害的,但被壓抑久了,也就容易扭曲了
    《黃金時代》是已故作家王小波著名的《時代三部曲》之一,可謂是王小波心頭的寵兒。「我盼她時,她沒來;到她來時,我沒盼她。」王小波說。等他離世後,這本書才迎來它的黃金時代,4年時間大賣20萬冊,2001年,《時代三部曲》加印10次,印數20萬冊。王小波從此火遍了大江南北。
  • 「嫌棄」男友長得醜,李銀河提分手,王小波一句話俘虜她的芳心
    一次沙龍上,李銀河在談到王小波作品時說:「小波的東西裡有一種真正的幽默感。而不是現在那種無釐頭、搞笑。」說來,李銀河可是王小波的頭號粉絲,他們的媒人是那本叫做《綠毛水怪》的小說。李銀河和王小波的愛情極有戲劇性。
  • 《黃金時代》:披著友誼外衣的肉體歡愉,是情慾對抗荒誕的勝利
    若論中國文壇上堪稱萬裡挑一的有趣靈魂,那當屬王小波了!大概是粗鄙皮囊接納不了他離經叛道的思想,所以,王小波便把精彩和有趣全給了筆下的文字。在眾多荒誕滑稽的作品中,最惹人注目的當屬《黃金時代》。,以至於《黃金時代》問世時困難重重;但隨著這部作品被更多人熟知,書中那些閃閃發光的句子,讓人無比驚嘆王小波的文學魅力。
  • 王小波《黃金時代》:書中對性的描述很直白,揭開人性的遮羞布
    如此艱苦的下鄉生活,讓王小波刻骨難忘。之後他的作品《黃金時代》就是以此為背景創作出來的。他對人性進行了深刻的思考,開始了他的小說創作,因為他覺得只有文學創作才能讓他的思想放飛。他要用自己的邏輯去對抗世界的邏輯。回顧一下王小波的一生,大家的對他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 「又醜又賤」王小波,用《黃金時代》5句話,揭露了人性的「賤」
    這個人就是《黃金時代》三部曲的作家——王小波。為什麼說他醜?這是一個有目共睹的問題,看看照片就知道了:王小波的妻子李銀河一開始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只是因為被他寫的小說《綠毛水怪》撥動了心弦。李銀河後來在《綠毛水怪和我與王小波的愛情中》說到:"當時使我愛上他的也許不是他寫詩的才能,而更多的是他身上的詩意。"而後來的事實也確實證明,王小波是一個內涵遠超外表的有趣人,任何跟他相處的人都不會感覺到任何壓力,只能感受到為人的真性情。為什麼說他賤?
  • 讀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之後
    這就像一個人躺在河底裡,看到潺潺流水、波光粼粼的水、落葉、漂浮的木頭和空玻璃瓶,就像從身體裡流出一樣。--王小波王小波的詞非常純正和舒適,似乎他的故事看似荒謬,但卻觸動了靈魂,讓人感到同情。不幸的是,王小波的生命只有但是他的卻卻給人們留下了他自己的《黃金時代》,雖然他已經走了,但他的思想仍然影響著我們。
  • 初看不懂陳清揚,再看戀上王小波,《黃金時代》王小波的「神」作
    《黃金時代》是我看王小波的第一本書,也是我第一次從閱讀中感受到王小波的文字,直接,粗放,又不缺乏細膩和真誠。王小波寫過很多書,有雜文和小說。我忘了自己為什麼選擇先從《黃金時代》看起,也許是因為下面這段話太常見,以至於印象深刻。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卻被稱為「黃色小說」,王小波真冤
    王小波說:《黃金時代》就是他的寵兒。《黃金時代》講的是王二和陳清揚的愛情故事,裡面就有很多的性愛描寫。在1992年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此書時,就被直接命名為《王二風流史》,被收入「風月系列」。由於這部小說帶有著許多情愛的色彩,以至於被很多人稱為「流氓小說」。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有趣,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然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主角王小波,他對待性的態度卻截然不同。王小波寫了29年的小說,他用文字向大家傳遞了一種新的思想:性是一門藝術,它並不骯髒,每個人都應該正確看待。在他的作品中,將「性愛」與「人性」用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加修飾地展現在了大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