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考試中,經常會看到題幹問我們「這段文字主要說的是?這段文字意在強調?」那這時候,我們如何快速在較長的文段中快速鎖定文段主旨,那麼各位考生不妨看看文段中有沒有出現這類詞——轉折詞,它能夠提示我們文段重點內容是什麼。比如,我們來看一下這道例題:
【例題】大數據是科學決策的重要工具,是高精度對未來進行預測的手段,數據是記錄人類行為的工具。靠大數據技術對未來做一個預測和參考是人類發展的成果。但是,人類的溝通和交流不該因為大數據技術而遭棄,而過於依賴大數據的預測和推理,放棄人際溝通過程,必然產生人際溝通的弱化,進而影響到人的自由意志。
這段文字旨在強調:
A. 大數據是科學決策的重要工具
B. 大數據將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
C. 大數據不應弱化人際溝通
D. 大數據影響人的自由意志
【中公解析】文段首先告訴我們大數據是很重要的,對於記錄人類行為,人類發展都有重要意義,接著以「但是」轉折,指出不能依賴大數據而放棄人際溝通過程,進而指出依賴大數據放棄人際交流過程所帶來的嚴重危害。所以轉折之後為文段重點,指出不能因為依賴大數據弱化人際溝通,影響人的自由意志。選項A只是強調大數據的重要,並未體現轉折後文段重點內容,故非重點內容選項,可以排除。選項B也只是說明大數據會很重要,沒體現轉折後依賴大數據的危害,故非重點內容,可以排除。選項C符合重點內容的同義轉述,告訴我們依賴大數據不好,所以不應依賴大數據弱化人際溝通,保留。選項D指出大數據會影響人的自由意志,看似正確,實則不然。文段只是說過於依賴大數據會影響人的自由意志,所以D項在偷換概念,表述錯誤,故可排除。綜上,這道題選擇C項。
通過這道題,各位考生要明白,公務員考試題幹雖然較長,但只要抓住關鍵詞,我們依舊可以快去準確找到文段主旨。比如「轉折詞」,我們就可以通過找到轉折詞,看轉折之後是否表明作者觀點來去確認文段主旨。轉折之後說明作者觀點的,我們就可以直接準確概括轉折之後的內容,從而提高我們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
最後中公教育希望各位考生能夠熟練掌握這種方法,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安徽中公NO.3)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