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閱讀作為省考行測考試中的必考題,題量雖大,但片段閱讀題得分率較高,所以大家在做片段閱讀題時一定要仔細認真,讀清題幹信息,把握提問要點。主旨觀點題作為片段閱讀中題量最大,難度較高的題目,在做題過程中我們要分析行文脈絡,也就是對作者的謀篇布局的思路進行分析,從而找到文段主旨。今天北京中公教育為大家介紹其中最常考的一種文段類型-帶有轉折詞的文段。
一、帶有轉折詞的文段-特徵
文段標誌-轉折詞:但是、然而、卻、可是、其實、實際上、事實上等。
二、帶有轉折詞的文段-分類
(一)轉折後話題轉換,轉折後是重點
話題轉換是指,轉折前後講述的不同的話題,比如「雖然這道菜外形很好看,但是味道卻不怎麼樣」轉折前後講述的不同的話題,轉折前談論的是菜的外形,轉折後談論的是菜的味道,前後話題不同,那麼這時候文段強調的是轉折之後的內容。
(二)轉折後話題對比,主旨需概括轉折前後
話題對比是指文段前後講述的是相同的話題,但是轉折前後話題趨勢不一致。比如「吃南瓜可以養胃,但是也會導致皮膚變黃」轉折前後都在談南瓜的作用,一個是好的,一個是不好的,屬於話題的對比。這種情況下,話題前後內容都是重點,需要考生進行概括。
三、典型例題解析
【例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依靠外向型的製造業拉動經濟增長,雖然現在正努力轉型,但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了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走生產大國的道路,中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還必須依賴於貿易出口。目前中國的出口企業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出口路徑主要依賴於海上運輸和空中運輸。海上運輸的缺陷在於耗時過長,空中運輸的缺陷在於運載量過小。而向西向南兩個方向出境的高鐵網絡,直接陸路聯通中亞、南亞、西亞一直到人口密集的歐洲,甚至北非,將極大激活中國內陸的貿易潛力。
這段文字旨在強調:
A.中國經濟已到必須轉型升級的歷史關頭
B.高鐵網絡對中國有著重要的經濟意義
C.陸上運輸將成為貿易出口的主流路徑
D.出口路徑的改變將刺激經濟發展
中公解析:文段第一句講述了中國現在經濟現狀依賴出口,第二句第三局講述了海運和空運的缺點,後由轉折詞「而」指出現在高鐵網絡的優勢,前後話題不相同,屬於話題轉換,重點為轉折後內容--高鐵網絡,故答案選擇B。
【例2】去年年底以來,專車服務迅速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的「專車」,選擇更加多樣化、體驗明顯改善:預約時間、上門接送、乘坐舒適、多種車型和價位……方便、舒適的專車服務,成為緩解城市居民出行難的「及時雨」。但是,也有消費者提出擔憂,最多集中在安全方面。專車上並未安裝GPS定位系統,也沒有強制的保險和車輛安全性能檢測,出現糾紛後會出現「求助無門」的現象。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 專車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B. 專車市場的發展瓶頸
C. 專車服務模式的創新 D. 相關部門監管的缺失
中公解析:①②指出專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好處,「但是」進行了轉折,③④指出專車帶來的問題,轉折前後的話題並沒有發生改變,所以層次劃分為①②/③④。行文脈絡:話題對比——概括轉折前後,即專車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故選擇A。
中公教育相信通過以上題目的解析,雖然兩個題目都有轉折詞「但是」、「然而」,但兩道題目的重點卻不同,所以各位考生要學會分析行文脈絡來找到文段主旨,注意帶有轉折詞文段中不同類型的側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