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婚姻不是一生一世一雙人,因為兩個人結婚不單單是兩個人的事,而且關係著兩個家庭。
成婚後更是種種瑣事:孩子、婆婆……弄得我們手忙腳亂,如果家人齊心還好,那麼再苦再累心裡都覺得值得,但是如果家人都不理解自己,那麼就覺得做任何事都是多餘的。
「願有情人終成眷屬」是多麼美好的祝福,但是從古至今多少有情人沒有走到一起,沒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困住他們的往往是家庭。
那時候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自由可言,雖然現在主張自由戀愛,但是父母在無形中還是對孩子的婚姻造成影響。
於嫣是個命苦的姑娘,她從小父母就離異,她跟著父親生活,父親到底是個大男人,不懂得如何照顧女兒。
平時就按時給女兒生活費,也不得跟女兒談心,了解女兒內心的想法,這給於嫣的性格帶來很大的影響,她從小缺愛,不懂得如何與人打交道,也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她也總是擺出一副冷冰冰的模樣,反正長輩都不太喜歡她,覺得她沒有禮貌,沒有家教。於嫣根本不管別人怎麼想她,她獨來獨往習慣了,冷漠是她的保護色。
只有這樣,她才會覺得自己看起來強勢一點,才沒有人能輕易地欺負她。
後來遇上了吳宇航,吳宇航被她身上的冷傲勁吸引了,他開始主動接近於嫣,並且了解她,他心疼這個女生,產生了想要保護她的欲望,就這樣一直陪在於嫣身邊,他知道眼前這個女生是要用真情才能打動,讓她相信愛情,也相信自己的真心。
事實證明,於嫣的確被他打動,與他交往。吳宇航剛開始只是有點興趣,加上心疼於嫣,到後來他真的是愛很愛於嫣,對這段感情特別認真,為這段感情他也付出很多,開始計劃著帶於嫣回家見父母。
於嫣回絕了他說:「我和你在一起,只是我們兩個人的事,沒必要跟你回家。加上我也不討長輩喜歡。」但是吳宇航跟於嫣在一起時,常常有患得患失的感覺,他想抓緊於嫣,就跟她說:「沒關係,我爸媽很好說話的,就是去吃頓飯,有我在呢。」
趁著周末,吳宇航帶著於嫣回家了,爸媽聽了兒子要帶女朋友回來,高高興興地弄了一桌子菜。
等到二人一進家門,母親就喚他們吃飯,飯桌上母親一直問東問西的,問到了於嫣的父母,還問到以後的打算,一頓飯吃的於嫣很不自在,吃完飯就催著吳宇航走。
吳宇航猜到母親可能不太滿意於嫣,他剛想找機會和母親說,這不母親就打來電話:「兒子,你和那個姑娘分手吧,她不合適你,她的家庭也不適合你,剛到家就板著個臉,沒啥家教,不如趁早分了吧。」
吳宇航沒有想到母親開口就讓他分手,他跟母親解釋了很久,母親說到最後就一句話:「你要是執意和她在一起,就別來認我這個媽,我不會同意你們在一起的。」
吳宇航是在衛生間和母親打的電話,生怕於嫣聽到,他都儘量說的小聲,沒想到於嫣還是聽到了,她內心本來就敏感,父母的離異給她心裡帶來陰影。
她本來就不相信愛情這個東西,現在她更不相信吳宇航會為了她,而和母親決裂,她想著讓自己體面一點,提出了分手。吳宇航不知道該怎麼辦,一邊是生他養他的母親,一邊是他愛的人。
吳宇航沒有同意,也沒有挽留,這段感情就這樣無疾而終,等他緩過神來,他知道自己已經完全失去了摯愛。
他回到家,對母親說:「現在我分手了,你滿意了吧,求求你,以後別管我的事了。」母親沒想到兒子會對自己說這麼狠的話,兒子從小到大都很聽話的,她心想一定是和於嫣在一起後才讓他變成這樣的,還好自己讓他們分手了。
吳宇航回去還是過著以前一樣的生活,只是臉上的笑容少了,從前那個陽光的大男孩好像突然長大了,沒有人關心他的感受。
吳宇航父母和於嫣都以為自己做的對,到頭來他獨自承受著痛苦,他心裡怨也恨,他怨於嫣都不掙扎一下,直接放手,他恨母親逼迫他分手。
北方總結:
兩個人在一起肯定是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遇到困難應該兩個人一起面對,一起商量,不能說男方的母親不喜歡,就跟他分手,這樣不僅會傷害了自己,也會傷害那個愛你的男人。
吳宇航的母親也做得不對,不應該只見第一面,就全盤否定一個人,找兒媳是看那個人的本質,而不是注重她的家庭,每個人的家庭都是自己無法選擇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
父母對於子女的婚姻不應該過多的插手,畢竟自己的愛情還是需要自己去感受,父母只能尊重子女的決定,並送上真誠的祝福,做父母的不能成為孩子的羈絆,這樣才是最平等的家庭關係。
其實我們不應該打著為別人好的理由,去做一些傷害別人的事,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即便是選錯了,也是由自己負責。
我們內心渴望的是得到理解,而不是讓別人幫我們做決定,就算最親近的人也不能替我們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