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字如面」對話故宮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施劍松)日前,由7名北京初中生在疫情期間發起的「拿起紙筆見字如面」書信交流活動走進故宮。9位學生代表再次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給故宮寫信的倡議:「讓我們實地探訪,線上相約,看古代建築,學歷史文化,遊文物展館。
-
顏真卿,見字如面
據說,顏真卿在張旭住所呆了一個多月,日日懇請老師傳授筆法要訣。終於有一天,張旭把顏真卿帶到東竹林院小堂,師徒二人分別坐於床、榻之上,談論筆法十二意的內涵。最後,顏真卿問起執筆之理,張旭對他說:「我的老舅從褚遂良那裡聽來,用筆應『如錐畫沙,如印印泥』。
-
《見字如面》第四季直擊現實引發熱議
截止目前,《見字如面》第四季豆瓣評分9.2,微博話題閱讀量達到7.4億人次,對流行文化的另類評論、對貧富差距的直面警示,引發幾百萬留言參與討論,踐行著這個節目輸送多元認知、激活獨立思考的立意初衷。《見字如面》總導演關正文解釋這封信說:「我們經常聽到的「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個偽命題。只要城鄉、貧富的差距依舊存在,每個人的起跑線就必然被劃在了跑道不同的位置上。就算你起跑壓槍並且一騎絕塵,一路上看見的也可能都是別人的起跑線。這對生在城市不同家庭的孩子也是一樣。」 同期上線的很多偶像養成節目,構成了與《見字如面》的話題熱度競爭。
-
《見字如面4》:以「藝文志」開篇,用詩心對應時代焦慮
《見字如面》第四季,豆瓣評分9.3分,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7.5億,討論量過200萬,這就是文字所帶來的魅力。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立足中國,秉承多元化視角,展開全球化選信,挖掘更多元價值,探索更極致人性,引爆更廣泛熱議,盡現世道人心精神意蘊,這才是這個節目帶給我們的時代意義。
-
【聚焦滿意度】見字如面,賓至如歸
【聚焦滿意度】見字如面,賓至如歸 2020-10-13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豆瓣9.4,神仙綜藝《見字如面》,五星好評,值得擁有!
——《見字如面》文丨舊故麻袋∨2020年的國產綜藝有點迷,騷操作、撕逼套路層出不窮。如今也只有《見字如面》第四季,能在這亂象叢生中給些安慰。《見字如面》第四季《見字如面》,國產綜藝中難得一見的「常青樹」,從第一季到第四季,平均分穩定在9分以上,做到了國產綜藝領域真正的高質量、高水準、高口碑。
-
見字如面2白血病患者寫給媽媽的信看哭千萬人 見字如面2豆瓣評分
清流綜藝《見字如面 第2季》回歸了 豆瓣評分再次飆到了9.5 這些關於生死的故事,看得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其中華南理工大學的研究生李真的一封信,看一次哭一次 「對不起,媽,我生病了!」
-
「見字如面」讓傳統文化教育有了新路徑
11月27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與故宮博物院、國家大劇院聯合主辦的「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在故宮博物院報告廳啟動。9位學生代表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倡議:「期待我們一起,見字如面,對話故宮!」
-
孩子們的書信:見字如面 紙短情長
近日,由北京7名中學生倡議發起的「拿起紙筆,見字如面」活動,已收到數百封全市中小學生發來的手寫信件。北京日報小苗版與北京教育新聞中心、北京市教育融媒體中心聯合進行搜集整理,精選出部分佳作呈現給讀者。咫尺之書,紙短情長。坡外坡親愛的爺爺:展信安。
-
見字如面: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都說字如其人,有些人明明長得很好看,字卻不與顏值成正比,這在我這個「字控」看來,是很減分的。從前的人,無論是記事、通信、批文都要用寫的,這字想要寫得不好看都難,畢竟,很多東西都是練出來的,剛開始的習字的時候無論寫得多麼歪歪扭扭,時間長了,寫得多了,也就正了。總覺得從前的情書很美,那一筆一划寫出來的文字,一字一句都是用心寫出來的情思。見字如面,願意花時間寫信給你的人,必定是愛你的人啊。
-
北京邀請向全市中小學生拿起紙筆「見字如面·對話故宮」
……」 11月27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與故宮博物院、國家大劇院聯合主辦的「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在故宮博物院報告廳啟動。9位學生代表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倡議:「期待我們一起,見字如面,對話故宮!」「角樓,好久沒去見你了……願你在永恆之中,不再感到孤獨。因為人來人往,雲捲雲舒,還會有很多個我,還會有很多個六百年,還會有很多以後的以後。」
-
在「世事難料」成為世界命題的2020年《見字如面》與你一起對抗無常
在綜藝市場,《見字如面》真是一個另類節目,它從來不用娛樂取悅大眾,而是探討複雜真相的本質,並用不迴避的態度來刺痛乃至喚醒觀眾。繼此前在疫情期不迴避地直面離別探討永逝,今天這期《見字如面》用主題「嘆無常」再次帶領觀眾直面無常。
-
教師節I見字如面,難忘師恩
老師如蜜蜂,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為學生付出秉持著一份責任,對未來負責老師如春風化雨,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師如春蠶、似蠟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學校地處偏僻,路沒修好時,他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5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他是這裡的全能教師,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由於常年操勞,「80後」的他鬢角斑白、臉上布滿皺紋。張玉滾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稱號。
-
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文字通訊作品《見字如面23年》賞析
「見字如面」常見於書信寫作,是因為什麼不能直接見面,只能「見字如面」,並且23年之久,設下疑問。 段落1:「全忠,2月14日,咱們一家三口站臺上見。」這是一本普通家庭日記本上的留言。這樣的日記一寫就是23年,用掉了12本日記本,留下6820多條隻言片語,長達24萬餘字。
-
《見字如面》(第二季):重溫書信帶給我們的肝膽真情
《見字如面》作為一檔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的閱讀推廣季播節目,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節點,帶領觀眾走進那些依然鮮活的時代場景、人生故事,去觸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狀和社會風物,重新領會中國人的精神情懷與生活智慧。
-
《見字如面》第四季先導片「一個人的樂隊」上線
中新網1月2日電 「我是菲利普,菲利普的眼睛」「我是菲利普,菲利普的肝」「我是菲利普,菲利普的腎」……日前,《見字如面》第四季上線了公益先導片,一名西南大學外教菲利普用器官跨國捐獻的故事溫暖到了網友,音樂人小柯現場讀捐贈者父親寫的一封信也令無數網友感動流淚
-
深圳市翠北實驗小學構建「見字如面」家書課程家校「每周一信...
原標題:深圳市翠北實驗小學構建「見字如面」家書課程家校「每周一信」 成就溫暖童年「有家教、有朋友、有故事、有美感」,是翠北學子的模樣。「兒童,讓世界更美好」,是學校打造成長共同體秉持的兒童觀。「一米陽光·見字如面」家書課程,是全校師生和家長3年多來每周一封信的溝通和交流。
-
這個時代,我們在微信中「見字如面」
《見字如面》這個節目火了,很多人評價說這檔節目是綜藝節目中難得的一股清流。的確,在這個焦躁而又喧囂的時代裡,我們難得能暫停忙碌的腳步,靜下心來去與一封封穿越時光的書信遇見。在以書信通訊的年代,見到一個人寫的字,仿佛就能勾勒出這個人的大致輪廓,或溫婉,或犀利,或中規中矩。
-
親,見字如面!看你這字是今天沒洗臉吧!
古人書信,開篇常言,蘭兄,見字如面……現如今,兄弟好久不見,收到來信一封,看到如下字書,我想問問兄弟,見字如面,你這麼醜的字是今天沒洗臉吧,說實話不想見你的字,還是發微信吧……把自己的字寫好,不是去練書法
-
疫線傳情|見字如面
「見字如面 如雁帶去思念見字如面 如歌撫慰流年無論相隔多久又或多遠總能讓我思緒萬千」當這首旋律再次從耳畔響起你能想到的畫面是什麼見字如面,紙短情長讓這一封封家書引領我們穿越千裡給那些奮戰在一線的親人們加油!助威!1月26日,段進進作為陝西省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率先馳援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