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青年軍:如果民進黨走極端,兩岸發生戰爭不是不可能

2021-01-19 騰訊網

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專員、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團隊發言人呂謦煒接受訪問時表示,中美對抗升級又遇到美國大選,最大的火藥庫一定會在臺灣,卻被蔡英文當局操作「亡國感」(芒果乾)」及散播恐懼感來鞏固政權,若要突圍就要靠強力手段,國民黨不如一面務實監督防務與戰力,同時提供兩岸和平與雙贏的另一種路線可能,讓人民比較出蔡當局一面倒向美國的危險性。

呂謦煒

針對國民黨突圍,呂謦煒提出三大建議,第一,用強力手段讓人民知道民進黨的作為有什麼問題;第二,若民進黨這種政策持續下去,一定會讓人民失去一些本來享有的好處,這樣才能襯託出國民黨執政時期政策的好;第三,國民黨的改革要繼續做,闡述理念和民進黨抗衡,並喚起民眾支持。

近來中國大陸頻繁出動軍機繞臺,美國軍機、美艦也多次現蹤臺海空域及海域,隱然形成美中軍事角力,怎麼觀察這種現象?

現年26歲的呂謦煒表示,軍機、軍艦繞臺頻繁發生是在蔡英文上任後,臺灣海峽變成中美之間的壓力鍋,蔡英文完全傾向美國,美國自然會把勢力延伸過來,將臺灣當成棋子,當作對抗中國大陸的最前線,兩岸再度變成冷戰狀態,對臺灣人民不是好的結果。

他認為,蔡英文操作「亡國感」去奪得大選勝利,這都是短期的現象,若兩岸和平發展的紅利沒有後,或者臺灣如果成為戰場之後,臺灣人民就會知道和平穩定發展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過去靠很多人努力才得來的。

最近有很危急的訊號?

呂謦煒表示,臺涉外部門負責人吳釗燮接受外媒訪問時講過開戰可能性很高,在「港區 國安 法」之後,更提到下一步可能對臺動武。但這是因為蔡英文不考慮和平互動的可能性,只考慮兩岸敵意螺旋升高下,雙方動武的可能性;臺灣本來應該維持防衛性的軍事武力,但不是一方面挑釁對方,一方面去恐嚇人民,去塑造一種恐懼感。

呂謦煒指出,起初大陸軍機繞臺反應大,常態化後趨於較淡,畢竟人民是無力的,有些人不懂戰爭的可怕,八二三炮戰軍人在第一線防衛,那現在呢?不能總是在老虎面前耀武揚威,以為人家睡著了不用怕。國民黨要做的是兩岸之間的搭橋者,讓人民看到有和平與雙贏路線的可能性在,而不是倒向只靠美國的保護。

他表示,如果民進黨走得越發極端,發生戰爭不是不可能,國民黨應理性監督臺灣防務、後備戰力。尤其接下來中國大陸和美國最大的火藥庫,絕對在臺灣。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新黨青年軍:國民黨民進黨要一起準備開戰?
    新黨青年軍、「21青連線」發起人王炳忠(左一)表示,國民黨害怕被貼標籤,所以找理由不去海峽論壇。(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臺北9月16日電(記者 張嘉文)針對中國國民黨取消組團參加海峽論壇,新黨青年軍王炳忠等人今天召開記者會批評,國民黨就是害怕綠營「抗中保臺」的「民粹」,害怕被貼標籤,所以找理由乾脆不去海峽論壇,刻意扭曲李紅影片原意,放棄追求和平的重要機會,變成與民進黨一起挑動兩岸對立的共犯,這樣乾脆國民黨人都加入民進黨,不是更沒有被貼標籤問題。
  • 不認同中華文化?武之璋:國民黨要導正青年軍
    國民黨青年軍的表現令人傻眼,有些青年軍的主張如支持香港「反修例」,贊成「同婚法」、反對九二共識,主張改國民黨為"臺灣國民黨"等。至於國民黨的施政理念以及中華文化,青年軍完全嗤之以鼻。更令人驚訝的是,國民黨中央也贊成部分青年軍的主張。
  • 兩岸不會發生戰爭?蔡正元:ECFA還在進行,惠臺措施也未改變
    撰文:泉泉近些年,民進黨當局與川普政府暗中勾結,多次損害大陸的利益。在拜登即將入主白宮之際,島內突然有學者聲稱:「兩岸已經進入準戰爭狀態」!針對這一情況,國民黨前「民代」發表了個人看法。兩岸是否會爆發戰爭?近幾個月,解放軍戰機頻頻出入於臺灣空域。從今年年初開始,「兩岸是否會爆發戰爭」便一直成為島內民眾的熱議話題,主要是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不斷挑釁大陸。
  • 不敢反對民進黨又丟了兩岸優勢,國民黨恐被臺灣民眾黨取代
    「臺灣民意基金會」公布2月份最新民調,國民黨支持度只剩下12.5%,跟居冠的民進黨41.1%相比差距很大,只領先第三名的臺灣民眾黨9.3%一點點。國民黨諸多政策若都走在民進黨後面,反對力道微弱,連兩岸優勢都放棄,臺灣民眾黨未來取代國民黨有不小的可能性。
  • 是老幹部還是青年軍能戰勝蔡英文民進黨?危難之際國民黨新主席本周...
    本周臺灣島內最大的新聞,除了抗擊新冠疫情外,便是周六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自年初島內選舉慘敗、黨主席吳敦義辭職以來,誰能繼續執掌這家百年老店,進而謀求擊敗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成為各方關注熱點。對於國民黨處境,郝龍斌給的處方是,國民黨的改造必須與民意脈動契合、必須具體落實世代交替、必須符合國際局勢及島內民意的全新路線。他提出,全心協助國民黨渡過此一空前危機,全心尋找輔佐國民黨中興之主,並培養年輕接班梯隊。以江啟臣為代表的青年軍提出「集體領導」,不再期待救世主,「一個人的力量撐不起來,國民黨要靠群體智慧。」
  • 國民黨「立委」喊話蔡英文,兩岸若開戰,臺灣會輸光光!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蔡英文一直在試圖使兩岸對立,對此國民黨表示擔憂。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只要兩岸打起來,臺灣就會輸光光。這實際上是對蔡英文的警告,現在民進黨當局甘願當美國的附庸,甚至為了能刺激到北京想方設法的和美國籤訂貿易協定。國民黨「立委」警告蔡英文臺當局這是在拿臺灣幾千名養殖戶的生計,換取自己的政治利益。陳立信引用了馬英九常說的一句話:「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陳立信稱其受馬英九感觸很大,馬在外交上的思想也影響了臺灣一代人。
  • 民進黨已選舉無敵 臺灣怎走下去?國民黨的未來在哪裡
    南臺灣的臺南、高雄、屏東又全部插上綠旗,2022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可能僅能保住新北市、金門、馬祖、花蓮,以及新竹縣、苗慄等客家優勢選區。2014縣市長選舉,民進黨拿13席,國民黨6席;2018變成國民黨15席,民進黨6席,活生生就是鐘擺,下次鐘擺再擺回去不是不可能的事。 第二,醜聞打不垮民進黨。
  • 洪秀柱:兩岸間到底要和平,還是要戰爭?臺灣民眾要清楚
    因此,他們交流中會跟對岸講些實在不太中聽的話,這難免引起對方的反彈。「所謂『相罵無好』,在網絡世界,你一句我一句,越扯越遠,越吵越兇。」在洪秀柱看來,要想拉近兩岸年輕人間的距離,還是需要通過交流。但她坦言,民進黨當局阻隔了兩岸交流的渠道。「講句難聽的話,(當局)用威脅也好恐嚇也好,讓大家左右為難。
  • 民進黨民代提案刪「國家統一」卻不排審 國民黨質疑「打假球」
    民進黨民代蔡易餘等人日前提案刪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的「國家統一」字眼,此案已經過臺立法機構一讀,但遲遲未在「內政委員會」排案審查。國民黨質疑民進黨「打假球」。
  • 國民黨議員:韓國瑜淡出政壇,馬英九成為民進黨的新箭靶
    針對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近日常與蔡當局對槓,中國國民黨新北市議員葉元之接受訪問時分析,一是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消失螢屏前,馬英九成為新箭靶;二是馬頻發言兩岸議題,提醒臺灣人民避戰的重要性;第三應是針對國民黨9月6日的黨全代會討論兩岸論述,馬希望確保九二共識不會消失在國民黨的兩岸論述。
  • 洪秀柱質問民進黨當局:臺灣為什麼要成為「刺蝟」?為何要挑起戰爭?
    洪秀柱: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在9月25日,針對陸委會稱「九二共識已翻過歷史一頁」時就明白指出,近來民進黨政府官員數次表示希望維持《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但ECFA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由兩岸海基、海協兩會籤署,沒有「九二共識」就不可能有ECFA。
  • 國民黨,正走向一條不歸路?
    此次江啟臣的當選,則被視為國民黨「打掉重練」,走向「本土化」的關鍵時刻和重要契機。如果國民黨新的權力核心拋棄過去所堅持的兩岸核心理念,其未來發展有可能徹底蛻變為「遠中親美」的政黨,完成本土化實質性轉型。
  • 臺海觀瀾|愛恨就在一瞬間,民進黨何時愛上了兩岸ECFA
    十年前,兩岸籤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民進黨恨之欲其死,以全黨之力進行阻撓、反對;十年後,當有風聲傳出,大陸也許會終止ECFA的時候,民進黨方面卻反覆公開表態,不希望這項協議終止。外界這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民進黨竟然愛上ECFA,愛之欲其生了。
  • 國民黨:舉債也要慶祝臺灣光復節 民進黨:國民黨在配合大陸「刻意...
    長期以來,民進黨通過課綱調整、政治宣傳等「大內宣」對臺灣年青一代洗腦,似乎讓人提到國民黨,印象中只剩「228事件」、「白色恐怖」等「威權惡政」,彷若國民黨「政權」就是十惡不赦,即使後來8年的馬英九時期,也未還國民黨公平的歷史評價。這種現象顯示,越來越多臺灣民眾的歷史觀遭扭曲,這種扭曲的歷史觀再投射到選舉中,也就是國民黨被打為「外來政權」,日趨弱勢的癥結之一。
  • 國民黨若放棄兩岸優勢,幾乎沒有對蔡英文構成威脅的地方
    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由「立委」江啟臣勝出,蔡英文即將在520啟動第二任期後,重返擔任民進黨主席。黨政一手握的蔡英文,面對江領導的國民黨,在兩岸關係及世代接班上都要面臨調整。蔡甚至會在某種程度上,讓臺灣民眾黨發展成為與國民黨適度抗爭關係,對蔡或是民進黨來說,這不是壞事。
  • 陳學聖提醒蔡英文:戰爭要流血不是打嘴炮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提出大陸若攻臺「首戰即終戰」,美軍不可能來,引發熱議。中國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接受訪問時表示,中美兩大強權對抗,臺灣從「筆尖」被推到變成「尖兵」,不知道臺灣要付出什麼樣代價?執政者一定要提醒,雖然馬英九這些話不中聽,可是要人去講。
  • 面對民進黨的「去中化」,國民黨動真格
    文|魔魔 審|暗藍 臺「立法機構」對「交通部門」建議對「中華航空」正名,於是民進黨來了個選票確認,但是民進黨沒想到的是國民黨竟動真格了,整場投票國民黨全員缺席,其目的是在所謂的「口罩外交」中增強臺灣地區的國際辨識度,這是一種「去中化」的行為和態度。
  • 柯文哲喊「兩岸一家親」,侯漢廷:國民黨勢力被吞食是趨勢
    針對中國國民黨近期言論趨向「脫陸」,新生代新黨臺北市議員侯漢廷直言,新黨、國民黨內都有一部分聲音表達應跟大陸「切割」,拿武漢臺商包機返臺為例,一來選民不喜歡,二來功勞被民進黨收割,吃力不討好。但問題在國民黨跟著民進黨的腳步批大陸,沒有自己的角度,方式不對。
  • 美前官員給民進黨當局一當頭棒喝
    據臺灣《聯合報》等臺媒報導,在國民黨智庫26日舉辦一場線上論壇上,對於臺灣若受到大陸的「軍事攻擊」,美國會否援救,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中國事務主任何瑞恩稱,如果兩岸發生衝突,多數美國民眾對美國派兵參戰持保留態度。
  • 國民黨副秘書長柯志恩:國民黨一向親美,不可能「親中賣臺」
    日前,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扎爾(Alex Azar)結束訪臺行程,民進黨當局高規格接待卻仍然碰了一鼻子的灰。對此,國民黨副秘書長柯志恩在島內一檔於8月14日晚播出的政論節目中表示,民進黨當局在對美、對陸關係上的不等距導致了如今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