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醬油,生抽、味極鮮哪個好?區別挺大的,別用錯了,難道味道差

2020-12-18 思思夜說美食

買醬油,生抽、味極鮮哪個好?區別挺大的,別用錯了,難道味道差

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買醬油,生抽、味極鮮哪個好?區別挺大的,別用錯了,難道味道差!』

醬油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調味料,能調味、提鮮、上色,大多數菜餚都少不了它。醬油的歷史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周朝,最初的形式是「醬」,用鮮肉醃製而成,皇帝才吃得上。

如今的醬油都是大豆做成的,還添加了多種成分,種類太多了,比如草菇醬油、鐵強化醬油、生抽、老抽、味極鮮蒸魚豉油等,它們有啥不一樣呢?其中,生抽、味極鮮是我們最常用的,下面就和大家說說2者的區別。

很多人認為,生抽和味極鮮是一樣的,真的是這樣嗎?用錯了,難道味道差。

味極鮮VS生抽

⑴原料

醬油主要是用大豆(包括黃豆和黑豆)、小麥、麩皮等原料製成。經種曲發酵釀造後抽取的第一道醬油叫做頭抽,也就是生抽。頭抽裡的胺基酸是最多的,所以味道最鮮。

味極鮮是生抽的「加強版」,添加了更多的鮮味劑,比如穀氨酸鈉(也就是味精)、核苷酸二鈉、肌苷酸二鈉等,所以味道極其鮮美,才叫「味極鮮」。這麼來看,味極鮮也是生抽,但生抽不是味極鮮。

⑵顏色

生抽顏色比較淡,呈紅褐色。而味極鮮因為加入了白砂糖,會有焦糖色,所以顏色較深。

⑶味道

生抽的醬香味濃鬱,豉香醇厚,味道鮮美。但味極鮮添加了更多的鮮味劑,所以味道要更鮮美一些,對比後就會覺得「寡淡」。

⑷用法

生抽和味極鮮都已用於涼拌菜、熱菜,或直接蘸食。不同的是,在涼拌或熱菜中,如果使用生抽,放少了鮮味不夠,放多了味道過鹹,所以通常需要生抽+味精或雞精。而味極鮮的鮮味足,不用再加味精。千萬別加蠔油,蠔油的味道鹹,和生抽一起用的話就太鹹了。

那平時做菜,應該選生抽還是味極鮮呢?

其實醬油好不好,不能光看品類,還要看一個指標,就是胺基酸態氮,是呈味的關鍵。

胺基酸態氮是大豆的蛋白質在種曲的作用下分解而成的物質,醬油的鮮味取決於它的含量,胺基酸態氮越多,味道就越鮮美。

常見的醬油有4個等級,即特級、一級、二級、三級,胺基酸態氮的含量如下:

特級醬油≥0.80g/100 ml

一級醬油≥0.70g/100 ml

二級醬油≥0.55g/100 ml

三級醬油≥0.40g /100 ml

味極鮮它的胺基酸態氮含量≥1.2g/100 ml,所以味道很鮮。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特級醬油的胺基酸態氮也能達到≥1.2g/100 ml,所以這種情況買哪個都可以。但常見的特級醬油,胺基酸態氮都是≥1.0g/100 ml,要比味極鮮差一些。

如果家庭食用,味極鮮鮮味濃,但價格比普通的生抽要貴一些,還是買味極鮮吧。

生抽只要胺基酸態氮含量≥1.0g/100 ml,雖然比味極鮮差一點,但質量也還是不錯的。如果≥1.2g/100 ml,就和味極鮮是一樣的。

今天的文章對您有用嗎?如果覺得有用,請大家給我點讚、評論、轉、關注,讓更多的人都學到技巧,下次我會繼續給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識。

相關焦點

  • 同樣是醬油,選「味極鮮」還是「生抽」?它倆有啥區別?漲知識了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醬油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每次去超市買醬油時,相信不少朋友都會挑花了眼。比如問大家:味極鮮醬油和生抽醬油有啥區別?相信很多朋友一時半會還回答不上來。那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味極鮮和生抽有啥區別?
  • 生抽、老抽、味極鮮......這些醬油究竟有什麼區別?
    《周禮》中最早出現了關於醬的記載:「凡王之饋食用六穀,膳用六牲,飲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用百有二十甕。」這裡說的醬,就是醬油的前身,一種用肉、魚等醃製而成的鹹肉醬,叫做醢(hǎi),後來人們在製造肉醬的過程中,發現因醃製發酵產生的肉汁,味道十分鮮美,於是就有了液態的醬油。但這種肉醬油百姓們可吃不起,畢竟在當時吃肉都是件稀罕事,哪裡還捨得拿肉做醬油呢。
  • 生抽、老抽到底有什麼區別?白色的醬油又是啥?
    古人云,「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件事裡,有六件到現在都沒太大變化,唯獨這醬變了。
  • 科普 | 生抽、老抽到底有什麼區別?白色的醬油又是啥?【興義網】
    最早說的可能真是黃醬、面醬,不過後來,指代的主要是醬油了。日常生活中,醬油總是以幾種「分身」形式存在,生抽、老抽之間是什麼關係?它們又有什麼區別?把頭抽油、二抽油、三抽油按比例混合以後直接吃的醬油,叫做生抽醬油,顏色淺、味道鮮,適合涼拌和炒菜。頭抽油裡含有的鮮味物質最多,所以頭抽油比例越高的生抽醬油,品質就越好。
  • 才知道,買醬油要留意,一個字之差,區別很大,教你買到優質醬油
    今天我就帶你來了解一下,這些有一字相差的醬油,它們到底存在哪些區別?首先在買醬油的時候,一定要先看一看醬油的營養成分表中,鈉含量到底有多少。一般在購買的時候,要選擇鈉含量低的醬油,越低就越好。鈉含量攝入過多的話,對人體是有影響的。2、第2點我們要注意觀察一下,醬油的等級。
  • 科學故事之《老抽醬油和生抽醬油的區別?》
    ,小託尼好奇的問媽媽:媽媽,我看你平時炒菜和涼拌菜的時候用到不同的醬油,這到底有什麼區別啊?媽媽笑著說:醬油是我們平時炒菜的時候用的調料,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用,因為醬油可以調味,放些醬油到菜裡比較鮮醬油分為老抽和生抽,很多人可能吃了一輩子的醬油,但卻還分不清到底什麼時候用生抽,什麼時候用老抽吧?經常做飯的人可能會比較熟悉,但是做飯不多的人還是有點搞不明白.一般來說,老抽醬油是要經過高溫後才能食用的,簡單說就是不能直接吃。
  • 買醬油時,不管啥牌子,如果包裝上沒有這4個字,儘量別帶回家
    食品安全問題在我國歷來就是民生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而醬油作為家庭必備的調味品,它的衛生直接影響到家人的身體健康。然而,現在世上的醬油品種越來越多,更是有了生抽,老抽和普通醬油,相信很多人是分不清楚這幾種有什麼區別,也不知道到底怎樣的醬油才是健康衛生的。在這裡,我先跟大家說一下它們的區別,再來告訴大家該如何挑選好的醬油。
  • 老抽、生抽和醬油都有哪些區別?看完後終於明白了!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醬油、生抽、老抽是媽媽們廚房中必備的幾味調味品,但是很多人卻不會用,那麼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首先從用料和工藝上來看,醬油俗稱豉油,主要由大豆、小麥、食鹽經過加工釀製而成的。醬油的成分比較複雜,以鹹味為主,亦有鮮味、香味等。
  • 同樣是醬油, 中國與日本的醬油差在哪? 為何外廚喜歡用日本醬油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醬油並非只有中國使用,在很多外國餐廳裡面也有用到,不過在高級的飯店,酒店的後廚裡,大部分是使用的日本醬油,尤其是外國廚師更是如此,這是為什麼呢?同樣是醬油,中國與日本的醬油差在哪?為何外廚喜歡用日本醬油。
  • 這樣的醬油別買了,相差一個字,區別卻很大,叮囑家裡人
    摘要:不管是燉炒煮還是醃菜,都是少不了醬油的,我們在買的時候,不要隨便拿了,一個字之差,那麼區別就很大,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第一,先觀察一下標籤因為廠家會在醬油的製作出廠時候,在瓶身上貼上標記,釀造的醬油,它是用糧食經過發酵釀造出來的,釀製的醬油,一般都是經過人工勾兌配製出來的醬油,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他們的區別就非常的大,我們可一定要注意留意,一般情況下,因為製作過程中,配製的醬油會沒有釀造的好。
  • 蠔油和醬油的區別?很多人都買錯了,快告訴家人
    北方人多用醬油,而南方沿海人多用蠔油,以至於不少北方人來到南方後以為這是同一種東西的兩種稱謂,其實不然。那麼,蠔油和醬油的區別是什麼?
  • 老抽、生抽、醬油、豉油、蠔油,究竟有什麼區別,你知道嗎?
    在舌尖上的中國裡,引見過醬油是怎樣製作出來的,你能夠看看上面這個:       老抽和生抽,這個說法來自於廣東地域,實在它們都是醬油。所謂「抽 」,就是「提取」的意義。用傳統古法釀造醬油,一缸醬要經歷至多半年的發酵,以後抽出的第一道醬油,叫「頭抽」或許「生抽」;然後持續發酵,等過一陣子再抽出來一道,就是是「二抽」;再今後提取的,就是「三抽」了。
  • 都是豬蹄,前蹄和後蹄到底買哪個好?區別挺大的,建議弄明白再買
    導語:都是豬蹄,前蹄和後蹄到底買哪個好?區別挺大的,建議弄明白再買豬的渾身都是寶,除了豬肉和排骨,還有其它的部位也很好吃,只要烹飪方法得當,口感和美味程度比吃排骨還香,豬蹄正是如此,用它做一道紅燒豬蹄,紅亮的顏色,肥厚軟糯的肉,大口去啃,真是太過癮了,要讓我從紅燒豬蹄和紅燒肉中必須選一道,那我一定會選燉豬蹄,不知道你是不是同道中人?
  • 生抽和老抽有什麼區別?
    「生抽」、「老抽」是廣東地區的俗稱,「抽」的意思為提取,生抽由黃豆和麵粉製成,並經過發酵後提取出來的,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了焦糖,是顏色更濃的醬油,老抽須經過高溫加熱後才能食用,一般菜譜中提的醬油,指的就是老抽。生抽顏色:顏色比較淡,呈紅褐色味道:生抽是用來一般的烹調用的,吃起來味道較鹹。
  • 買韭菜,寬葉和細葉哪個好?不知道別亂買,2種差別大,漲知識了
    4月,買韭菜要注意,遇見這3種千萬別買!口感差味道差,還對身體不好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買春韭菜,寬葉和細葉哪個好?不知道別亂買,2種差別大,漲知識了!』韭菜,老話說「春食則香,夏食則臭」,一年四季只有春天的韭菜最嫩最香,到入夏前的韭菜都是很好吃的。
  • 買醬油這五點很重要,終於弄懂生抽和老抽的區別了!
    現在流行一句話叫「我是來打醬油的」,作為一個70後,我們小時候的醬油真的是拿瓶瓶罐罐打回來的,因為那個時候只有散裝醬油還莫得瓶裝醬油。中國最好最傳統的醬油都是用幹黃豆泡發蒸煮以後加鹽發酵而成,蒸煮的時間短但發酵的時間卻要三年以上,在漫長的日曬夜露發酵過程中,根據天氣變化需要不定期對發酵中的黃豆進行翻動,成百上千的醬油缸子每翻動對做醬油的老師傅而言都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 歪果仁吃醬油冰淇淋上癮? 小分隊實測醬油澆冰淇淋, 這味道...
    由於一時半會腦補不出來,先來看一下各大美食博主們怎麼說:有的用醬油焦糖配冰淇淋拍出了甜品大片,大讚這個混合味是超好吃的順便安利一波Magnolia這個冰淇淋牌子,美國很多超市有售,網上也能買分量大質地細膩還好吃,試過香芋味和牛油果味的
  • 都是洋蔥,紫洋蔥和白洋蔥買哪種好?知道區別後,別再買錯了
    洋蔥不僅營養高、用處大,還特別便宜、耐放,我這裡洋蔥一般一塊多一斤,相當便宜了,一次多買一些,放在一邊可以放好幾天都不壞,要是儲存的好,甚至可以放一到兩個月。說到買洋蔥,市場上一般有兩種顏色的洋蔥,分別為紫洋蔥和白洋蔥,不少人碰到兩種洋蔥在一起的時候,不知道買哪種好,特別糾結,之前我也是如此,很多時候都是隨意的買一點。
  • 選火鍋底料時,塊狀、湯狀、粉狀哪個好?區別太大了,買錯不正宗
    選火鍋底料時,塊狀、湯狀、粉狀哪個好?區別太大了,買錯不正宗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選火鍋底料時,塊狀、湯狀、粉狀哪個好?區別太大了,買錯不正宗!』每年冬天,火鍋底料的銷量總是特別好,超市的貨架上擺滿了一排排,有紅油、麻辣、清湯等多種口味,我比較愛吃紅油火鍋,什麼食材沾上紅油後都十分誘人。火鍋底料的種類很多, 除了不同的口味,還有不同的牌子、價格,就連形狀也大不一樣,比如有塊狀的,有湯狀的,還有粉狀的,買什麼樣的好呢?
  • 烹飪常識|醬油是不是越貴越好?這3個關鍵詞教你避開勾兌醬油
    記住3點,避開「勾兌醬油」 和勾兌白酒一樣,「勾兌醬油」無論是口感、味道還是營養,都和釀造醬油差別巨大。 其次,您還要注意一下醬油的釀造工藝。 無論生抽還是老抽,常見的釀造工藝都是高鹽稀態,是用大豆、小麥、食鹽等為原料,顏色好,風味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