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聲隆隆,塔吊轉動,遠處的安全帽上下躍動。4月28日,經濟日報記者走進武漢光谷大悅城項目,看到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中建三局勞動競賽拉開帷幕。
「我們要將『兩山』精神轉化為復工復產的強大動能,跑出達產增效的『中國加速度』。」啟動儀式上,中建三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文健向全局3萬名員工、37萬工友發出擲地鏗鏘的復工增產勞動競賽令,「我們要齊心協力,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此前,中建三局在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中盡銳出戰,4500名管理人員、35000餘名工友晝夜搶工,創造了「中國速度」。在全國疫情抗擊戰取得階段性勝利後,全局 1500多個項目迅速、全面投入到復工復產中。為儘快消除疫情帶來的影響,該局提出「目標不減、質量不變」的總要求,開展「戰疫情、抓生產、保目標、比貢獻」為主題的勞動競賽。
啟動儀式上,中建三局發布了2020年勞動競賽方案,為27支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工人先鋒號授戰旗、鼓戰勁。除9家在漢單位現場參加外,遍布國內外的1500多個工地通過視頻參與啟動儀式,同步擂響戰鼓。
據悉,啟動儀式主會場項目團隊中,大多都參與過「兩山」醫院建設,是名符其實的「火雷兄弟」。他們從「兩山」醫院回來後 ,經過14天的隔離觀察,立刻投入復工復產。中建三局三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曉清表示,「我們要上緊弦、拉滿弓,卯足幹勁向前衝,確保達產增效,完成既定目標。」目前,該項目到崗工友超800人,當日,完成1.1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築,本月已累計完成產值超2000萬元。
高效的復工離不開硬核的防疫,除現場設置應急隔離間、組織核酸檢測、加強現場消殺外,項目嚴格執行實名制入場、分餐制就餐,每名工友一人一檔,每日2次固定測溫,確保工人安全。紀檢監督員和安全員還不定期在施工區、辦公區、生活區之間檢查,發現疏漏立馬整改。
「從『兩山』醫院回來一個月了,大家都沒有休假。」啟動儀式現場,來自湖北的工友郭勇開心地說:「勞動競賽開始了,每個人都卯足了勁,誰都不想落後。」
在中建三局,像郭勇一樣的工友還有很多,「我們每年至少為30萬以上工友提供工作崗位,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我們採取與勞務分包企業合作,定點招收勞務工友方式,積極做好定點扶貧縣貧困農民工就業幫扶工作,這是我們在鄂央企的責任!」中建三局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胡金國介紹。(經濟日報記者柳潔 通訊員 文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