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山東)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援建隊: 「此生有幸,在武漢親歷...

2020-12-15 澎湃新聞

中建三局(山東)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援建隊: 「此生有幸,在武漢親歷『中國速度』」

2020-03-05 1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十天十夜,

7000多名建設者,

近千臺大型機械設備及運輸車

……

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的武漢火神山醫院

實現從零到有。

僅三天後,建設時間

同樣只有十幾天的雷神山醫院建成交付,

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的

又一個核心陣地。

在這項世界矚目的「中國速度」背後,

有一支來自青島的援建隊伍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的

熊偉、嚴飛、於家罡、林濤等20名員工

主動請纓,「逆行」馳援武漢。

他們在交通疏導、資源保障、安全保障、

現場施工等施工隊伍中全力搶工。

其中,

有6名員工先後參與了兩所醫院的建設。

目前,

援建隊的首批隊員已在武漢完成14天的隔離。

返回青島後,

又經過了14天醫學觀察,

目前身體狀況良好,已到期解除觀察,

復工投入到建設中。

每天走3萬多步,睡三四個小時

大年初八凌晨1點30分,寒風凜冽的夜晚,中建三局濟南裴家營項目安裝部經理劉旭東告別家人,和三名同事開著一輛商務車,踏上了援助武漢的徵程。在連續趕了13個小時的路後,一車人顧不上安置行李,直接進了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工地。

主動請纓,從家鄉出發,以最快速度自駕前往武漢……接到援建任務後,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的20名援建隊員幾乎都是以這種方式集結到援建工地。

在20多萬平方米的雷神山建設工地上,建設高峰期有逾萬人近1500臺機械設備全力施工。「工地上每一個角落的氛圍都是極為緊張的,緊張到大家沒有時間停下來考慮自己安不安全、累不累,每個人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早點完工,跑贏時間。」這是劉旭東到達援建現場後的第一感知。

在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中,他主要負責電氣專業施工管理,以及與安裝其他各專業的施工協調配合。「我們分白班和晚班,但是上白班的人會一直堅持到後半夜,上晚班的人則會工作到第二天下午。」劉旭東說,在援建過程中,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最繁忙的時候,一天走了3.6萬步。

由於工地上給排水、通氣等專業最後的調試,都需要使用電力,劉旭東所在的施工組必須搶在其他專業前,提前完成調試。這一步,是劉旭東在援建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第二天就要交付使用了,我和同事們用了整整一晚上的時間,在第二天早上7點終於按期完成了各項調試。」在忙碌中,劉旭東的眼鏡腿被安全帽別斷了一根,他顧不上修理,用口罩帶勉強纏住剩下的一條眼鏡腿,帶著歪斜的眼鏡抓緊時間看圖紙和線路。

迅速優化流程趕出「中國速度」

火神山醫院從方案設計到建成交付,僅用了10天,被譽為「中國速度」。中建三局貴陽中航城項目負責人嚴飛就是這項建設記錄的創造者之一。在建設現場,他主要負責病房區3工區的門窗安裝,以及護士站區域的施工管理。為了趕出「中國速度」,他帶領施工組的80名成員根據現場情況迅速優化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以往通常是整體完成一道工序後,下一個工序的工人再進場工作。在護士站的施工過程中,我們採取流水工序的方式,把整體區域打散為多個小區域,每個小區域以最快速度分別進行工序銜接。」嚴飛介紹道,以護士站雙開門的安裝為例,一個小區域的一道門安裝完之後,安裝隔板的工人就會迅速跟進。

此外,在時間安排上,護士站施工組將白班、夜班兩班倒,調整為24小時倒班一次。「每次倒班的工作銜接時間都得佔去兩三個小時,調整後不僅可以節省這部分時間,還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持續跟進同一項任務,提高效率。」嚴飛說。通過這些超常規的施工方式,原本工期滯後了兩天的護士站如期順利完工。

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濰坊迪夢小鎮項目負責人劉一先後參建了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在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他主要負責2號工區的牆板、門窗安裝和收尾等工作。

劉一說,火神山醫院病房對房間氣密性的要求極高,在安裝時,需要增加打膠、安裝密封膠帶等環節。此外,由於病房設置了緩衝區、傳遞窗等設施,每個病房都需要安裝5扇門、3扇窗戶,這大大增加了施工的複雜度。「時間最長的一次,我們連續幹了將近30個小時,下班時的感覺像剛跑完了一場馬拉松。」

「現場沒有一個人抱怨」

嚴飛把援建人員的工作狀態描述為「打了雞血」。不過,「打雞血」的原因不僅是因為極為緊湊的施工計劃,也來源於施工人員之間一次次的相互激勵。

劉旭東說,午飯時間,後勤人員會把盒飯送到工地。領了盒飯以後,大家就在現場找一個角落,把口罩摘下來趕快吃。「站著的、坐著的、蹲著的都有,沒有人在飯後休息,吃完就戴上口罩繼續工作。晚上陰冷,加厚的羽絨服穿在身上感覺就像一件單衣。即便是這樣,我也從沒聽到一句抱怨。」

「有一天夜班,我遇見五位來自濰坊的工人,那時候他們已經下班了,聽說我也是山東過去的,就和我們一起又幹了兩個多小時的活兒。我想和他們確認工時時,他們卻擺擺手走了。」這件發生在工地現場的小事兒,讓援建歸來的劉一一直念念不忘。

劉一說,在參與援建的11天裡,他幾乎每天都能聽到類似的故事。有的工人悄悄地趕來施工,幹完了又悄悄地走了;有的工人在領到工錢後,在現場就把錢捐了出去……「他們每個人都證明了這樣一點,在危難時刻,中國人民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10天建成一座先進的全功能呼吸系統傳染病醫院,能夠參與建設這樣的工程,值得銘記一生。」

來源: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原標題:《中建三局(山東)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援建隊: 「此生有幸,在武漢親歷『中國速度』」》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建證戰疫: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守護者聯盟」
    完成火神山醫院2號樓搶建任務後,他請纓加入維保團隊,在醫院首批患者入住當天就進入汙染區檢修設備,成為第一個進入汙染區的維保人員,也是截至目前進入火神山醫院汙染區次數最多的維保人員。家在武漢江夏的中建三局一公司員工楊衛星和侄子楊旭、外甥程曉天留下了。他們一起參加雷神山醫院建設,又決定共同加入維保組繼續戰鬥,「我們家就在江夏,這是家門口的戰鬥,我們必須堅守到最後。」
  • 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雙雙落成,他們是「中國速度」創造者。  2月4日,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來自中建三局的建設工人在加緊施工。   3月29日,在武漢雷神山醫院,中建三局員工和他畫的漫畫合影。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結束了它在此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殊使命。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
  • 平凡英雄,無限榮光——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和維保者們
    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建設者在施工現場鋪設「兩布一膜」防護層。 (資料照片)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以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代表的抗疫應急醫院建設,引發了全國上下乃至全球的關注。3月30日,記者見到中建三局雷神山醫院項目建設者吳開雲時,他正在大東湖深隧項目施工。吳師傅是湖北廣水人,45歲,今年春節沒回家,而是在中建三局大東湖深隧項目加班,負責隧道二襯施工。農曆正月初二晚上,他接到命令,帶領工人火速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吳師傅馬上組織了20多名工友,連夜坐上開往雷神山一線的大巴。每天兩班倒,奮戰兩個通宵,全速拼裝貝雷片、安放工字鋼。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夜上黃鶴樓」:「武漢夜景如此美妙,好像...
    記者何曉剛 攝長江網11月22日訊(記者葉飛豔 通訊員江朝)「武漢的夜景如此美妙,好像身在畫中。」11月22日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人共400餘人登上黃鶴樓,體驗《夜上黃鶴樓》演出,欣賞兩江四岸璀璨夜景。在疫情防控期間,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短時間內在武漢拔地而起,日夜鏖戰的建設大軍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共克時艱。
  • 無名英雄丨300多名維保隊員守衛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火神山、雷神山,這兩座在武漢抗疫保衛戰中立下赫赫功勳的醫院,將被歷史銘記。 數千名醫護人員在這裡救死扶傷,也將被人們銘記。 大家還會記住,中建三局用 " 雷火速度 " 書寫的奇蹟——火神山醫院,12000 餘名工人參與建設,9 天 10 夜建成;雷神山醫院,22000 餘名工人參與建設,10 天 10 夜建成。
  • 揭秘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背後的「中國力量」
    2月20日,武漢雷神山醫院開放所有床位,全力收治病人。這是2月18日首批兩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之後,雷神山醫院迎來的重大節點。在此之前的2月13日,火神山醫院首批七名符合出院標準的患者已痊癒出院。目前,這兩座醫院已成為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戰場」。
  • 中建三局:以科技力量成就抗「疫」的「中國速度」——武漢火神山...
    中國網2月22日訊(通訊員 陳朝陽)  2020年春節,江城武漢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千萬「雲監工」的注視下,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2月8日,武漢雷神山醫院逐步移交。人們為其展現的「中國速度」點讚,為其蘊含的「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點讚。
  • 「建證力量」中建集團抗疫先進事跡巡迴宣講會在武漢舉行
    在中建集團11家子企業支援下,所有人如同被注入強心劑,再次發起衝鋒。萬眾一心,就沒有翻不過的山;眾志成城,就沒有跨不過的坎!」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代表、中建三局員工吳建文在臺上擲地有聲,將聽眾帶回那段爭分奪秒的戰疫時刻。
  • 「火神山」「 雷神山」如何建成?聽這群建設者來深情講述
    四川在線記者 張明海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這其中都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申明英 攝「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早一分鐘救治病人」「當時,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早一分鐘救治病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代表、中建三局員工尹典在講述中回憶說。
  • 中建集團「建證力量」抗疫先進事跡宣講會在武漢舉行
    在湖北武漢疫情肆虐、急需專門醫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緊急時刻,中建集團先後接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任務。集團黨組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充分發揮長期以來形成的產業鏈齊全、「大兵團作戰」優勢,舉全集團之力,調集12家子企業參戰,從各地集結4萬餘名建設者,2500餘臺大型設備及運輸車輛等投入戰場,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創造了與時間賽跑、與疫魔競速的「中國速度」。
  • 河北省大城縣多家企業無償馳援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防疫醫院建設
    1月30日凌晨3時許,裝載有華美科技節能集團無償捐助的、價值100 餘萬元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的保溫建材產品的大貨車從河北大城縣留各莊鎮出發,星夜馳援武漢疫區定點醫院建設。此前的1月27日,大城縣另一家生產企業偉誠防火材料公司已經無償捐贈價值2萬餘元的防火泥材料用於火神山醫院建設,大城縣軍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償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的8.5噸、330桶、價值近30萬元鋼結構膨脹型防火塗料於1月27日運往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基地。據悉,三家企業運往疫區的物資均為施工方定點採購、兒勝場企業均採取了無償捐贈的方式表達對疫區建設的支援。
  • 十晝夜奮戰後 雷神山醫院驗收了!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是1月26日拍攝的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下圖是2月5日拍攝的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李賀攝)。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漢火神山新型肺炎專科醫院建設號角剛剛吹響,武漢市又緊急決定半個月之內在江夏區黃家湖再建一所雷神山醫院。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是怎麼建成的?聽聽「勤史黃」、「送高宗」們...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永華 | 湖南報導10天建成面積超3萬平方米的大型醫院,這是屬於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的奇蹟。2月4日,火神山醫院已正式接收第一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與此同時,按照統一模式設計、規模更大的雷神山醫院正在爭分奪秒地衝刺。
  •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現場見聞 希望這裡永遠不要重啟
    「希望這裡永遠不要重啟」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現場見聞  今天,武漢雷神山醫院宣布正式休艙。  這背後的一串數字是:67天,16支醫療隊,3202名醫護人員,2011名患者……  危難中,雷神山醫院帶著公眾的厚望亮相武漢,如今在武漢解封7天之後休艙。
  • 火神山雷神山建設中的民企身影(十四)
    寶業建工、山河集團等省內建築企業組織參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寶業建工拆除企業現有施工現場活動板房,支援火神山臨時醫療用房建設。2月2日,山河集團接到雷神山醫院「醫療隔離區」急缺貨櫃隔斷工人的消息後,迅速組織20餘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工人奔赴雷神山。華中數控安排精兵強將,除夕夜火速出擊,趕赴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安裝「紅外熱成像智能體溫檢測系統」。
  • 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火神山逆行者打響經濟發展戰
    4月26日,漢口京漢大道,武漢恒隆廣場項目部。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安裝分公司總工程師金暉正在察看施工進展。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江城又一標誌性建築。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四標項目大幹快上今年春節至今,金暉馬不停蹄:參建火神山醫院,再支援雷神山,又回到火神山醫院負責維保,隔離結束後立即投入復產工作。
  • 【特別策劃】中建三局2020年10萬+微信大盤點!
    建設武漢「小湯山」, 中建三局在行動!》推送時間:2020年1月25日��點擊上方動圖跳轉文章連結141《武漢第二座應急醫院火速開工中建三局再戰雷神山!》才下火神,又戰雷神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動工中建三局奔赴雷神山新戰場三局人與武漢同在
  • 夙夜眾戰「火神山」 黨旗高高正飄揚——中國建築三局武漢火神山...
    抓牛鼻子,首先要剎住武漢的兇猛疫情。1月23日,武漢市緊急召開專題會議,決定由央企中建集團在漢企業中建三局牽頭,參照北京「小湯山」模式,在武漢市蔡甸區火速建設一所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知音湖畔寒風凜冽的火神山,霎時間變成了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一股磅礴的力量正在創造奇蹟!
  • 火神山、雷神山: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現代快報訊2 月 4 日,武漢火神山醫院開始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同一天,雷神山醫院也進入施工的衝刺階段。這些天的採訪中,現代快報記者在兩處醫院的施工現場,見證了 "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 的真正含義,一對對父子兄弟,為了醫院早日建成,不分晝夜奮戰在施工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