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英雄丨300多名維保隊員守衛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2020-12-23 中華網新聞

現代快報訊(特派記者 王衛 是鍾寅 / 文 張浩然 / 攝)3 月 29 日,武漢雷神山醫院舉行首批外省醫療隊集中撤離儀式,他們將於近日陸續返程。維保工人蘇首站在草坪上,看著歡慶的醫護人員,臉上也露出微笑。對他來說,醫療隊員陸續撤離,也意味著醫院的維保工作進入倒計時。

火神山、雷神山,這兩座在武漢抗疫保衛戰中立下赫赫功勳的醫院,將被歷史銘記。

數千名醫護人員在這裡救死扶傷,也將被人們銘記。

大家還會記住,中建三局用 " 雷火速度 " 書寫的奇蹟——火神山醫院,12000 餘名工人參與建設,9 天 10 夜建成;雷神山醫院,22000 餘名工人參與建設,10 天 10 夜建成。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兩座醫院拔地而起後,中建三局還有 300 多名維保工人的默默付出,他們和醫護人員一樣,要穿著隔離服出入病區,守衛著兩所醫院的正常運轉。

他們和白衣戰士並肩作戰

維保隊員每天要對醫院的水電進行檢查和維修,地漏、門鎖、窗戶、通氣管道等出現問題,維保隊員要第一時間進入病區進行維修,保障醫院各項設備正常運轉。

  △許新焰

現代快報記者來到雷神山醫院時,水電工許新焰正在對整個醫院的電路進行檢查,這是他每天的日常工作,每 4 個小時就要全面檢查一次。他說,一旦哪裡出現問題,要第一時間進入病區搶修,讓醫護人員和病人第一時間正常使用," 如果沒有第一時間搶修,病人得不到最快的治療,那就麻煩了。" 許新焰告訴記者,維保隊員每天採取兩班倒的制度,白班是早 8 點到晚 8 點,夜班是晚 8 點到早 8 點,確保醫院 24 小時隨時有維修人員能頂上去。

  △工人正在檢查管線

火神山和雷神山是兩所 " 速成工程醫院 ",這給維保帶來了不小的難度。據雷神山醫院維保隊副隊長蔡望介紹,地漏、門鎖最常出現問題," 為了能儘快收治病人,醫院是以最快的速度搭建起來的,地漏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內陷的情況,翹起來,就導致地漏堵塞,工人要以最快的速度進去維修。" 他還說,最難搞的是頂棚,颳風下雨時,頂棚會出現漏水甚至塌陷的現象,需要多個工人進去維修," 線路出問題,一兩個人進去就夠了,但頂棚,需要有人抬、有人裝、有人扶梯子,一次至少要三個人以上,如果面積過大,要四到五個人。" 他說。

身穿防護服進入病區作業,也給維保隊員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許新焰告訴記者,前前後後進過 10 多次病區," 前期進的比較多,幾乎每天都要進去搶修,多的時候一天要去兩三次。" 他至今還記得第一次穿防護服進病區的場景," 穿防護服是個挑戰,涉及很多程序,還記得第一次穿進去,一共十幾條措施,護士幫著穿。進去之後,眼罩起霧,包線頭都看不清,很難。" 在病床前,許新焰距離患者只有 1 米左右," 開始會有恐懼感,進多了之後慢慢就習慣了。"

不僅能修水電,還是靈魂畫手

在雷神山醫院醫護人員通道裡,有一組漫畫非常引人注目。這組漫畫一共 9 幅圖,描繪了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對抗 " 疫魔 " 的過程,這組漫畫正是出自維保隊水電工許新焰之手。

許新焰表示,他進入病區搶修線路時,他看到 A2 病區的護士在牆壁上畫了很多漫畫,從小就喜歡畫畫的他,頓時技癢難耐。" 剛開始還不敢畫,怕領導說我不務正業,偷偷地在電井裡畫了工人維修水電的畫面。" 領導看到電井裡的卡通畫後,主動找到許新焰,鼓勵他再畫一些能夠鼓舞鬥志的漫畫。

許新焰看到醫護人員通道的一面牆空著,就用一組漫畫,把中建三局建設醫院對抗 " 疫魔 " 的過程,用 9 幅漫畫體現出來。" 就是想給醫護人員、志願者和我們這些維保隊員力量,我們用幾天時間就把醫院建起來了,這樣的速度,不怕疫魔。" 他說,每幅漫畫大約需要耗費一兩個小時,有時畫著畫著就要出工,前前後後花了七八天的時間,才把整組漫畫全部畫完。

記者看到,漫畫從寫有新冠肺炎病毒代號的 " 疫魔 " 開始,逐漸畫到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再到醫護人員戰勝病魔迎來春天," 有時會有醫護人員在這合影,就會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七成維保隊員參與前期建設

  △蘇首

27 歲的小夥蘇首,來自湖北天門市。農曆正月初四,他在知道興建雷神山醫院的消息後,就從老家奔赴武漢。" 雷神山的速度是拼出來的。" 他介紹,醫技樓是病人入院檢查的第一站,交付前四天,他吃住都在工地上,一天工作時間接近 20 個小時,一共放了 2 萬米的電纜。" 困了就找一塊硬紙板,在工地上打個盹,醒來繼續趕工,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

這種近乎瘋狂的工作強度,工人們就靠一股信念支撐。蘇首說:" 必須讓醫院順利接收病人,一張床位就是一條命。再苦再累也值得。"2 月 5 日,在雷山上醫院交付後,公司招募維保工人。這份工作需要進入汙染區維修水電,風險不言而喻。此時正是武漢疫情發展最快的時刻,每天新增確診病例都高達上千人,蘇首依然選擇了留下,加入了維保隊伍。

" 回去也要隔離,與其閒著,不如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蘇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為抗疫再盡一份力。醫院建成初期,維保工作特別忙,水電一旦出現問題,他就和同事穿上隔離服,進入病區維修。這既是技術活,也是體力活,穿著防護服一連工作三四個小時,出病區時喘氣都困難。蘇首都堅持了下來。他說,一定會堅持到最後,等待關艙的時刻。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火神山醫院的維保隊員共有 120 餘人,而雷神山的維保隊員人數是 200 餘人。在這 300 餘人中,七成工人參與了兩所醫院的建設," 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是建設完成後主動報名留下來做維保的。" 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火神山醫院維保隊負責人馮華軍說,很多工人從 1 月 24 日到現在,已經堅守了兩個多月。

防護、補貼到位,保障工友利益

與醫護人員一樣,進入病區的維保人員,同樣需要二級甚至三級防護,如何保障工人的安全?中建三局雷神山醫院維保隊副隊長蔡望向記者介紹道,所有維保工人全部進行了安全防護培訓,進入病房,由護士講解穿脫防護服的細則," 每一個環節細細地教,怎麼穿、怎麼脫,一遍一遍地教。" 他還說,工人從病區出來,全部要求洗澡、換衣服," 出病區的衣服,要麼扔掉,要麼用 60 度以上的高溫消毒液浸泡,還要對工人進行全身消毒。"

隨著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病人數量逐漸減少,部分病區提前關閉,有些維保隊員已經提前撤離醫院,對於撤離的隊員,中建三局安排隔離並發放補貼," 在指定的酒店集中醫學留觀,食宿和生活用品全包,留觀期每人每天 300 塊錢的補貼。" 蔡望說。

現代快報記者獲悉,," 兩山 " 醫院主承建單位中建三局共設置 36 個留觀點,安置了 2489 名工人;並配備 300 餘名管理人員,24 小時為工友提供服務。長江文創產業園項目留觀點負責人張華介紹," 實際上,我們是發了 15 天的補貼,每個工友 4500 元。"14 天留觀期滿後,對因為疫情不能返鄉返崗的工友,中建三局又給每人發放了 2540 元的一次性臨時救助。" 按照武漢市現行的每月 635 元農村低保標準,發放最高不超過 4 倍的救助,我們就按照最高限 4 倍進行發放,是 2540 元。" 該負責人介紹道,對返鄉地為湖北省內、省外的工友,在其返鄉時又分別發放了 300 元、500 元的一次性交通補貼。

除此之外,在工人結束隔離返鄉時,公司還會舉行告別儀式,讓工人在離開武漢時,對工人給予精神層面的鼓勵。目前,長江文創產業園項目留觀點的工人已經全部返鄉,其他留觀點的省外工人也在陸續穩妥有序地返鄉返崗。

相關焦點

  • 建證戰疫: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守護者聯盟」
    完成火神山醫院2號樓搶建任務後,他請纓加入維保團隊,在醫院首批患者入住當天就進入汙染區檢修設備,成為第一個進入汙染區的維保人員,也是截至目前進入火神山醫院汙染區次數最多的維保人員。家在武漢江夏的中建三局一公司員工楊衛星和侄子楊旭、外甥程曉天留下了。他們一起參加雷神山醫院建設,又決定共同加入維保組繼續戰鬥,「我們家就在江夏,這是家門口的戰鬥,我們必須堅守到最後。」
  • 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雙雙落成,他們是「中國速度」創造者。  「兩山」醫院運行近兩個月,收治5000多名患者,他們是「中國奇蹟」貢獻者。  鮮有人知,在4萬多名「白衣天使」馳援荊楚,救死扶傷,託舉生命之時,同樣有4萬多名建設工人八方趕來,傾力搶建,並肩奮戰,成為武漢戰「疫」中「最美建設者」。  這群「沉默英雄」的辛勤付出、無私奉獻,成為「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生動寫照。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結束了它在此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殊使命。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
  • 託起「生命方舟」的最美逆行者——記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青年維保隊
    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最長將近20個小時奮戰在火神山醫院最危險的病房一線,他們不是白衣天使,卻同樣戰鬥在病毒風暴的中心,他們雖不能直接救死扶傷,卻為穩穩託起「生命方舟」前赴後繼,他們是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維保隊員,同廣大醫護人員一樣,是億萬人民心目中的「最美逆行者」。
  • 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標誌告訴我們,災害面前,道家弟子...
    >▼▼▼於此同時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標誌也出來了▼▼▼武漢火神山醫院從這個標誌上我們一眼可以看到的元素便是八卦、葫蘆、火苗都是典型的道家元素先天八卦是道家鎮邪的至寶我們再說說雷神山醫院的標誌武漢雷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標誌我們一眼能看出來的便是盾牌、雷字、蓮花這三個元素盾牌代表著保護、守護、抵擋
  • 河北省大城縣多家企業無償馳援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防疫醫院建設
    1月30日凌晨3時許,裝載有華美科技節能集團無償捐助的、價值100 餘萬元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的保溫建材產品的大貨車從河北大城縣留各莊鎮出發,星夜馳援武漢疫區定點醫院建設。此前的1月27日,大城縣另一家生產企業偉誠防火材料公司已經無償捐贈價值2萬餘元的防火泥材料用於火神山醫院建設,大城縣軍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償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的8.5噸、330桶、價值近30萬元鋼結構膨脹型防火塗料於1月27日運往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基地。據悉,三家企業運往疫區的物資均為施工方定點採購、兒勝場企業均採取了無償捐贈的方式表達對疫區建設的支援。
  • 火神山雷神山建設中的民企身影(十四)
    寶業建工、山河集團等省內建築企業組織參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寶業建工拆除企業現有施工現場活動板房,支援火神山臨時醫療用房建設。2月2日,山河集團接到雷神山醫院「醫療隔離區」急缺貨櫃隔斷工人的消息後,迅速組織20餘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工人奔赴雷神山。華中數控安排精兵強將,除夕夜火速出擊,趕赴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安裝「紅外熱成像智能體溫檢測系統」。
  • 雷神出擊!武漢另一家戰地醫院傳新訊,雷神山醫院已投入使用
    火神驅趕瘟疫,雷神懲罰罪惡。面對這場新冠狀病毒的戰役,多地開建「小湯山」模式醫院。前兩天,火神山醫院已正式收治患者。近日,武漢另一家戰地醫院傳新訊,它就是雷神山醫院,目前,它已於近日開展驗收並投入使用。
  • 平凡英雄,無限榮光——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和維保者們
    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建設者在施工現場鋪設「兩布一膜」防護層。 (資料照片)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以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代表的抗疫應急醫院建設,引發了全國上下乃至全球的關注。3月30日,記者見到中建三局雷神山醫院項目建設者吳開雲時,他正在大東湖深隧項目施工。吳師傅是湖北廣水人,45歲,今年春節沒回家,而是在中建三局大東湖深隧項目加班,負責隧道二襯施工。農曆正月初二晚上,他接到命令,帶領工人火速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吳師傅馬上組織了20多名工友,連夜坐上開往雷神山一線的大巴。每天兩班倒,奮戰兩個通宵,全速拼裝貝雷片、安放工字鋼。
  • 揭秘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背後的「中國力量」
    2月20日,武漢雷神山醫院開放所有床位,全力收治病人。這是2月18日首批兩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之後,雷神山醫院迎來的重大節點。在此之前的2月13日,火神山醫院首批七名符合出院標準的患者已痊癒出院。目前,這兩座醫院已成為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戰場」。
  • 中建三局(山東)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援建隊: 「此生有幸,在武漢親歷...
    中建三局(山東)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援建隊: 「此生有幸,在武漢親歷『中國速度』」 2020-03-05 1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的馬邊「父子兵」
    「我要去支援武漢,你去嗎?」「去!」2月1日,原本已收拾好行李,打算回家團年的荍壩鄉東升村2組盧定根、盧乾寨父子倆,意外在微信群中看見火神山醫院急需工人的消息後,便毅然放棄回家團聚的念頭,迅速收拾工具,踏上了前往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的徵程。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夜上黃鶴樓」:「武漢夜景如此美妙,好像...
    記者何曉剛 攝長江網11月22日訊(記者葉飛豔 通訊員江朝)「武漢的夜景如此美妙,好像身在畫中。」11月22日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人共400餘人登上黃鶴樓,體驗《夜上黃鶴樓》演出,欣賞兩江四岸璀璨夜景。在疫情防控期間,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短時間內在武漢拔地而起,日夜鏖戰的建設大軍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共克時艱。
  • 北科大課題組參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排風設計
    光明網訊 記者從北京科技大學方面獲悉,該校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許鎮帶領5名研究生組成課題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參與了由清華大學主導的抗疫醫院排風環境汙染快速分析的聯合科技攻關,為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排風設計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 遙感智庫見證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書寫中國奇蹟
    1月底,中央決定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市建造火神山、雷神山抗擊新冠肺炎專科醫院,以最優決策、最高效率,從選址、設計到建設、使用全過程,進行了周密籌劃、精心準備。遙感智庫利用衛星影像,從太空得天獨厚的廣域視角為您見證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奇蹟。
  • 武漢有雷神山與火神山,鄭州有岐伯山,岐伯山是座什麼山?
    武漢有雷神山與火神山,鄭州有岐伯山,岐伯山是座什麼山?中醫素有「岐黃」之稱,黃乃黃帝,岐是何人?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各地都以2003年的「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模式,加大了專業傳染病醫院的建設,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武漢的火神山醫院與雷神山醫院。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命名有什麼寓意
    作者:榕光為應對突然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武漢的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以神奇的速度建成並相繼投入使用。「火神山」「雷神山」這兩個霸氣的命名特別引人矚目。人們注意到,火神山醫院位於武漢的蔡甸區,雷神山醫院位於武漢的江夏區,這兩個地方都沒有聽說過有這麼兩座山。
  • 火神山、雷神山: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現代快報訊2 月 4 日,武漢火神山醫院開始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同一天,雷神山醫院也進入施工的衝刺階段。這些天的採訪中,現代快報記者在兩處醫院的施工現場,見證了 "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 的真正含義,一對對父子兄弟,為了醫院早日建成,不分晝夜奮戰在施工一線。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區域建成雷電預警監測網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記者 高敬)記者25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三級氣象部門高效聯動,在漢陽長江江灘建設安裝大氣電場儀監測站,成功實現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區域雷電監測預警組網運行,可以提前20分鐘至30分鐘實現醫院區域雷暴的短時臨近預報預警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今昔航拍對比 網友:願永遠關門大吉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今昔航拍對比 網友:願永遠關門大吉 2020-10-27 17:36:04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