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天、入地、通江、達海!濟南加速趕超邁入「三環時代」
摘掉「堵城」的帽子,濟南要「超速」了!
近日,百度地圖與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共同編寫並發布了《2020年第3季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在全國百城交通擁堵排名中,濟南這座昔日「堵城」,早已悄悄「讓」出了榜首的位置,揮手作別入榜排行榜前十的資格。
另外一個與濟南相關的利好消息是,11月26日,濟南繞城高速大東環正式通車,這意味著,山東省會終於邁入「三環時代」。對內而言,「三環十二射」未來已至,全市路網布局擴大升級;對外來看,濟南與周邊城市「朋友圈」的空間距離進一步縮短;從長遠看,濟南「三環時代」的崛起,也為山東加速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雄安新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奠定基礎。
如不出意外,截至2020年年底,山東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將突破7400公裡,這也預示著,山東將「重回全國第一方陣」,山東人能再次為「山東的路」而揚眉吐氣。
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三環十二射」,濟南邁入「三環時代」
作為山東省會城市,濟南區位優勢明顯,是重要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是環渤海地區和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和山東半島城市群核心城市,也是山東面向國內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中樞和內陸開放門戶。
11月26日通車的濟南繞城高速大東環,是濟南「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規劃中「三環」的第一段。
2018年,《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2035年)》中正式提出,要「加快建設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濟南至濰坊、濟南至高青、濟南至泰安高速公路,形成『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網」。
「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由內環、中環、外環和十二條射線組成,總裡程約846公裡。其中,「內環」和「中環」均已建成通車,「外環」即「三環」,由濟南至高青高速濟南段、繞城高速二環東環段、南環段、西環段及北環段組成,全長約272公裡。大東環主線全長約23.6公裡,起自青銀高速唐王樞紐互通立交,止於京滬高速曹範互通立交,由北向南依次途經歷城區、高新區、章丘區,建設標準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20公裡/時。
大東環通車後,除了能夠減輕濟南繞城高速交通壓力外,更重要的,是標誌著濟南由「二環」時代真正邁入了「三環時代」。
濟南的「三環」建設究竟意味著什麼?
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局長、黨組書記賈玉良今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交通拉伸的過程正是城區擴展的過程,『三環』建設大幅拓展預留了濟南未來的發展空間,同時從交通方面拉近了濟南與周邊城市群的關係,有效分流了過境車輛,舒緩了城市內的交通、汙染壓力。『三環』建設對沿線的物流、資源開發、招商引資、產業結構的調整都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對於濟南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這條交通大動脈還滿足了濟南「東拓」的戰略發展需求,強化了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與濟南市東部城區連接,有效地拉動了濟南東部章丘區、南部萊蕪區、鋼城區旅遊產業的發展。
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省會都市圈」交通提速,帶動「兄弟群」共同發展
2020年是山東省會經濟圈建設的關鍵之年。
新舊動能轉換、自貿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在濟南交匯疊加,為這座城市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發展勢能。
濟南把握多重戰略疊加機遇,肩負起「交通強省」建設的使命,充分發揮自身對省會城市群的輻射帶動作用,開啟濟南交通發展的「加速跑」。
這一年,濟南全力推進鐵路、公路、城市道路、機場、軌道交通、水運等6大領域24項重點工程建設,為全市經濟建設當好「先行官」,同時積極推動與淄博、德州、泰安、濱州、聊城等「兄弟群」的交通網建設,努力將「濟南都市圈」打造成為「蘊育齊魯,開放創新,先進製造業和服務業中心以及具有綜合競爭力強大的都市圈、城市群」。
9月1日,濟南至樂陵高速公路南延工程通車,成為2020年濟南第一條通車的高速公路。緊隨其後,10月27日,有著「最美高速」之稱的濟泰高速正式通車,濟南到泰安最短21分鐘達就能到達,「濟泰一體化」從此按下快進鍵。11月26日,濟南大東環通車。眼下,濟萊高鐵已進入全面施工時期,通車後,這條國內首條市內高鐵從濟南東站到鋼城站,只需22.5分鐘。
當前,濟南大西環、大北環、大南環、濟南至高青高速、濟濰高速均已進入實施階段,濟鄭高鐵、黃臺聯絡線正在加緊建設中,濟濱高鐵、濟棗高鐵、德商高鐵已進入開工準備階段,高速「三環十二射」、普通幹線「八縱七橫五射五連」的公路幹線網基本形成,「米」字型鐵路網加快構建。
如今,濟南每天有300趟高鐵直達全國254個城市,1.5個小時抵京,3小時抵滬,去往京滬實現當日往返,高鐵便捷度全國領先,城與城之間的空間距離不斷被縮短。
蓄勢多年的「濟南都市圈」正在全面提速,整裝待發。
圖片來源:《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2035年)》
省會「朋友圈」不斷擴大,打造交通「未來之城」
確切的說,11月26日這一天,是山東交通發展史上迎來的重要時刻。一條高鐵和四條高速同時通車:濰萊高鐵,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東環段通車,京滬高速萊蕪至臨沂(魯蘇界)段改擴建項目、嵐山至羅莊高速公路、濰日高速濰坊連接線。
濰萊高鐵的順利通車,將徹底結束平度、昌邑無高鐵的歷史。濟南大東環等四條高速通車,創下山東省高速公路同日建成通車數量和裡程之最。
在山東全省交通基礎建設「超速」追趕的同時,濟南也在積極發揮核心龍頭城市的作用,強化經濟集聚、空間輻射、對外開放功能,軌道交通全速推進,航空網絡提級擴容,水路網乘風破浪全面起航。
截至目前,濟南基本建成軌道R1、R2、R3三條線路,全長78.1公裡,最高日客運量達到6.3萬人次,軌道二期線網有力推進,6線共計159.6公裡獲得國家批覆,總投資達1154.4億元。濟南國際機場南北指廊航站樓基本建成,8000萬人次機場擴建項目開工,標誌著濟南航空進入最高標準4F機場時代。全力推進小清河復航(濟南段)工程,在全省5個地市率先開工,施工進度居全省前列,濟南港力爭年底開工建設,海河聯運目標在望,濟南「鐵陸空地水」全方式交通最後一環即將補齊。
這兩天,「交通先行成就未來——『十三五』泉城交通成就展」剛剛落下帷幕。漫步在科技感滿滿的展區中,濟南交通發展蝶變的脈絡逐漸清晰。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是濟南交通投資最大、發展最快的5年,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近2000億元,達到「十二五」期的3倍。
近日,山東印發《山東省貫徹
實施意見》,明確了「到2030年,基本建成交通強省」的發展目標。未來山東要打造「123」客運通達網: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內實現1小時通達、省內各地實現2小時通達、與全國主要城市實現3小時通達。
屆時,濟南至「省會都市圈」5市半小時通達,濟南至青島、青島至周邊市、全省相鄰各市1小時通達,濟南與省內各市2小時通達,省內各市之間3小時通達,濟南與北京、上海等14個國內主要城市3小時左右通達;通過民航實現山東濟南、青島等中心城市與世界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通過打造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城市交通體系,構建重點城市城區40分鐘便捷生活交通圈。
扣好安全帶,說走就走,從濟南出發,世界就在腳下。
(文章來源:大眾網)
(責任編輯:DF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