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新政一方面提高了購房準入門檻 另一方面重啟了豪宅稅

2020-12-27 五邑房產網

自7月15日深圳發布樓市調控新政至今,已過去一個多月。新政一方面提高了購房準入門檻,另一方面重啟了「豪宅稅」,使得此前狂熱的樓市一夜之間「入冬」。這個被視為深圳史上最嚴的樓市調控政策給深圳樓市帶來多大衝擊?調控下深圳樓市展現怎樣的真實面貌?日前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從交易量和交易額來看,此前「高燒」的深圳樓市確實已大幅度降溫,但從價格上來看,卻未見明顯降幅,反而賣方惜售情緒更加濃厚,新房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業內人士指出,今年四季度或將迎來新政後的第一個拐點。

二手房市場:業主越發惜售 750萬以下成交活躍

新政實施後的這一個月,不少購房者都感覺到,放出來的房源比之前更少了。「我每天都在刷各大房產中介平臺的APP,關注的幾個樓盤每天都是那幾套,一個月來都沒什麼新房源。」新政之前沒買成房子的吳女士,這一個月來仍在密切關注樓市的動態,繼續尋找合適的房子。

吳女士所言非虛,以此前被盛傳的南山前海「神盤」諾德假日花園為例,記者在貝殼APP上看到,整個樓盤僅有20套房源正在出售。「現在放盤量的確比新政前更少了,即使有新增,價格都會弔起來賣。」負責前海片區的房產中介小李對記者表示,現在業主的心態也在觀望,不需要換房不急用錢的,都不誠意放盤出售。此外,小李告訴記者,有些業主還在期待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的「大禮包」,屆時房價又可以漲一波。

「業主一方面害怕賣了買不回來,一方面又害怕市場會崩,所以但凡有新掛出來的房源,價格都比較高。」小李告訴記者,以他代理的一套房子為例,新政後以1280萬掛出來,一段時間後沒有人響應,業主就索性不賣了,撤盤放租,租金還高於市場價。

從價格上來看,除了急用錢的業主會大幅降價出售外,大部分業主的議價空間都不大。「誠心賣的業主,價格空間會比以前多,但多不了多少,比如新政前有5-10萬的空間,現在就10-20萬,因為誠意賣的業主本身也不會把價格掛得很高。」小李說,二手房市場的價格沒有所謂的指導價,哪怕有一個人掛了個天價,只要有成交,這個價格就會成立,同小區同戶型的房源也會依照這個成交價格去報價。這就是新政之前,某些樓盤業主所採用的聯合漲價的手法。

價格沒有鬆動,成交量卻是實打實地下降了。深圳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新政出臺後的第二周,深圳二手房成交量一度下跌8成。「現在已經8月中了,我們公司的成交業績才1000多萬,上個月都破7000萬了。」深圳某房地產中介平臺經紀人小羅告訴記者。

事實上,成交量下降的同時,也出現了兩極分化。由於新政對總價在750萬以上的房子徵收豪宅稅,致使這部分商品房的稅費大幅提高,但750萬以下和144平方米以上的商品房卻不受影響,因此,這兩類商品房依舊正常交易。「我們這個片區的兩個分店,成交都挺多的,主要是750平米以下的上車盤,我自己手上也有成交,總價在四五百萬的。」小李告訴記者,首套房的剛需購房者依然不少,這部分購房者成為新政後的購房主力。

一手房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開發商加快推盤節奏

新房市場方面,其緊俏程度有增無減。對新房來說,新政影響最大的是入戶不滿三年的購房者,不少人因此一夜之間失去了房票。在深工作多年後,張峰去年開始謀劃在深圳買房,因此去年把戶口遷到了深圳,但7.15新政實施,張峰失去了購房資格。據不完全統計,新政至少影響30%的意向購房群體。

此前朋友圈曾流傳一份深圳新房蓄客量的情況說明,華潤城四期、龍光玖悅臺、華強城等熱點盤,新政後目標客戶量整體都下降了40%以上。還傳聞光明網紅盤勤誠達正大城在新政後有三分之二的誠意登記客戶失去名額。

二手房價格居高不下,部分新房價格因政府限價而成為購房者爭搶的「香餑餑」。表面上看,新政使得許多人失去了購房資格,從而使新房市場競爭沒那麼激烈。但事實上,新房搖號方式的變化和購房者結構的變化,使得新房市場迎來更多競爭對手了。「當時收到通知說我沒有搖號資格,我都還不信,說要62分以上,原來大家分數都那麼高的。」原本打算參加華強城市花園(一期)積分搖號的鐘鑫(化名)在收到信息後表示很是失落。

記者從一些中介人士處了解到,一些被高房價和高稅費擋在門外的購房者,開始轉戰新房市場,而這部分購房群體中不乏在深圳居住長達十年以上的購房者,甚至有不少深圳本地人,若按積分搖號的方式,這部分人具備很強的競爭力。

2017年1月19日,深圳出臺了新房限價政策,自此深圳樓市開始了二手房與新房價格倒掛的局面,「買到即賺到」的觀念掀起了深圳樓市「打新」的熱潮,這股熱浪也使得開發商對新房的參觀和銷售設置了重重門檻。記者日前前往位於南山西麗的新房遠洋天著踩盤,結果被保安攔下,還被告知看房採取預約制,沒有預約不得進入。隨後記者致電該樓盤的銷售員得知,若想參觀樣板間,不僅需要預約,還要驗資300萬元。

新房市場如此緊俏,除了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原因之外,供需失衡是根本的癥結。深圳住建局方面此前表示,2020年深圳計劃入市商品房69350套,其中住宅50618套,而據深圳房地產信息網數據,今年上半年深圳合計成交16727套新房住宅,也就是說,下半年還將有3萬多套新住宅入市。記者也從深圳一房地產開發商相關人士處了解到,公司也正在抓緊推出旗下樓盤,加快節奏開放樣板間。

業內人士:新政打壓「炒風」效果明顯 今年四季度或將迎來轉折點

記者留意到,新政之下,不少購房者將目光轉移至深圳周邊的惠州、東莞、中山、南沙等地區。「我們打算在南沙買一套了,房子很大很舒服,離深圳也不遠。」在深圳樓市新政中失去了購房資格的張智近期看中了廣州南沙的一套房子,因為家人也在廣州,因此打算全款買下,周末可以回去陪伴家人。

新政之下,像張智這樣的臨深購房者不在少數。記者了解到,原本只是深圳周邊的東莞、惠州、中山等城市的樓市因為某些企業的入駐,以及交通的建設而日漸熱起來,但這波樓市行情之下,連平時較少深圳客關注的廣州南沙、黃埔都開始升溫。比如,就在7月19日,廣州南沙恆大陽光半島首次開盤接受認籌,現場有上千名深圳客組團認籌。在價格上,還有一些臨深樓盤備案價格創下新高,如位於惠州的金山湖華潤萬象天匯最新備案價最高達到20271元,相比5月初的最高備案價18903元,短短兩個多月漲幅逾10%。

據記者了解,臨深購房群體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手裡有閒錢的投資者,另一類則是在深圳沒有購房資格或者買不起的剛需客。「除非有閒錢購買,不然真的不建議,會佔用貸款名額,日後不好出手,進退兩難。」房產中介小盧對記者表示,雖然自己也有代理一些深圳周邊新盤,但也建議購房者謹慎購買。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也表示,臨深購房,自住肯定沒有問題;投資的話,先考慮二手房交易活躍的區域,否則恐怕會一直站崗。

深圳7.15樓市新政已落地一個月有餘,如何評價新政效果?何倩茹對記者表示,新政在當前所體現出來的效果,可以用「比較好」來形容,「炒風明顯比壓制住了,剛需客雖然受到的限制較少,但也陷入了觀望狀態,房價開始趨穩,市場進入冷靜期。」何倩茹說。

雖說剛需客受到政策的限制較少,但這一劑政策的「猛藥」,卻讓不少剛需客即使持幣也難以「上車」。何倩茹分析,由於限購條件收緊,部分業主擔心賣房後不能重新購買,封盤的業主變多,導致二手房市場放盤量較此前減少,供需不平衡的情況出現進一步惡化。她預計,未來半年,由於有價格優勢,新房市場將受到更多購房者的關注,尤其是網紅盤,去化率都將非常理想。二手房市場則將繼續沉寂,但總價較低的深圳東部二手房市場關注度或將高於西部。此外,今年第四季度會是第一個轉折點,政策的消化期或將結束,成交量有望回升,而農曆新年則會是第二個轉折點。總體來看,樓市更長期的變化,要看這兩個轉折點的實際變化才能進一步作出判斷。對於剛需購房者,何倩茹建議,今年下半年可認真考慮購房問題,預計下半年房價相對平穩,業主也不會坐地起價,是個不錯的置業窗口期。

標籤: 深圳樓市

相關焦點

  • 豪宅稅重啟,750萬成分水嶺,二手房要如何選擇?
    自2019年11月11日樓市新政出臺,豪宅稅的取消,讓二手房市場恢復生機,無論是價格還是成交量方面都在一路高漲,直到今年「715政策「,提高新房購房門檻,二手房恢復豪宅稅,門檻升至750萬元;稅收方面,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徵免年限由2年調整到5年,讓瘋狂的樓市逐漸回歸理性。
  • 深圳二手房價格將迎來下跌,一切只因豪宅稅重新出臺
    深圳隨著近幾年來不斷的經濟發展,市內的土地資源利用率來說,已經達到了飽滿狀態。也正是因為如此,深圳出現了嚴重的房屋供不應求現象,所以現在許多住房需求者開始逐漸將目光轉向了二手房市場。而自從去年11月份樓市的新政出臺,深圳政府取消了豪宅稅,二手房市場便以此恢復生機,價格和成交量都一路上漲,深圳的房價也再次暴漲迎來了一波小高潮。於是今年深圳政府決定對新房啟用新的限購政策,並且恢復了二手房的豪宅稅,門檻直接提升到了750萬元。而在房屋轉讓方面的稅費問題,將原本的買房兩年內不可免去增值稅時間提高到了五年,讓一眾炒房者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 深圳新政重磅落地後,果然炸鍋!房價最狠降400萬!降價潮來了?
    上述通知,圍繞買房資格、增值稅免徵門檻、貸款年限等各方面均有明確規定,也被業內稱為最嚴限購令。其中,政策明確提及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提高深圳購房門檻。從原先的深戶或連續繳納社保滿五年,提高到在本市落戶滿3年且連續繳納36個月個稅或社保才能購買商品住房。
  • 2020年豪宅市場火爆,原因幾何?
    而豪宅項目則因其稀缺性和唯一性成為高淨值人群投資和抵禦市場周期波動的重要選擇,今年豪宅市場的火爆表現恰好印證了這一點。深圳:豪宅市場最火爆,7.15後成交量下滑從去年開始,深圳利好政策不斷,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公布、「豪宅稅」取消,再加上相較於其他一線城市並不高的購房門檻,深圳的豪宅市場一直都比較火。
  • 深圳收緊樓市:買房須交3年社保,750萬以上繳「豪宅稅」,房價會降嗎?
    對此,深圳市有關方面負責人解釋稱,近幾年,深圳市落戶即可購房,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供需矛盾,這對於早期已落戶深圳並連續多年在深圳工作的市民也不公平。因此,在住房供需緊張背景下,適當收緊戶籍居民購房政策,以切實支持合理自住需求。
  • 樓市又一重磅信號落地,無錫房價將會...
    這次通知重點提到以下幾點內容▽1、依據此次發布的限購新政內容,深圳購房門檻將從原先的落戶即可購房,提高到在本市落戶滿3年且連續繳納362、購房人家庭名下在本市無房但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購買非普通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3、二手房轉讓增值稅徵免年限由2年調整為5年;4、「豪宅稅」免徵條件增添實際成交總價低於750(含本數)萬元的限價要求。
  • 深圳豪宅稅重出江湖 有二手房掛盤價下調幾百萬
    同時也讓部分剛需和改善需求的購房者失去了購房資格,深圳作為一線城市,落戶條件較北京、上海來說相對寬鬆,通過落戶買房成了投資深圳樓市常見的渠道,7.15新政讓深圳落戶即可購房成為歷史。調控升級抑制市場過熱 真剛需競爭對手減少深圳市場的率先復甦直至火熱,可能是這次調控再次升級的主因,深圳光明新盤,8998人搶394套房,中籤率為4.37%,新政表明,新房抽籤優先無房、個稅或者社保年限長的購房者,還是利好了對於有名額的真正剛需,接下來的新房抽籤,可能參與者會少很多。
  • 深圳客湧來,南沙「防洪」:購房資格審查趨嚴!
    因為它位於廣東省的幾何中心,是廣州最靠近深圳的區域; 因為它購房門檻較低,只要是學信網能夠查到的本科,只要有中級及以上職業資格,就可以在南沙區買房,並且不受戶籍、社保和個稅存繳限制! 但是,請各位近期有想法在南沙買房的人們注意!近期,購房條件可能有變動!
  • 深圳樓市「打新熱」催生代持灰色產業鏈,剛需只能無奈陪跑?
    2020年, 「剛需」、「打新」、「代持」等房地產行話,開始前所未有的滲透深圳人的生活。從年中金融街一期開盤前購房者連夜聚集排隊,認籌名單出現大量本地土著;到上個月華潤城潤璽一期開盤現場湧現前來收割總價2000萬豪宅的「無房剛需」、萬科臻山海家園數次修改銷售方案;再到住建局出手嚴查代持炒房……因「打新」而掀起的種種波瀾,讓年末的深圳樓市再度衝上熱搜。
  • 樓市又出新政!限制升級!事關這類購房者!武漢……
    這段時間,樓市又出了幾個重磅政策,影響了一大批買房人。01放大招!杭州限購政策升級!杭州樓市,在此前曾以「6萬人搖號」壯觀事件火遍全國,因此,7月2日,杭州樓市調控升級,發布新政。人才限售5年!不能多盤搖號!3.5萬/㎡以下 「無房家庭」傾斜比例不低於50%!
  • 深圳調控樓市,落戶3年可買樓,樓價750萬元以上才需繳豪宅稅
    為壓制樓市過熱,深圳市住建局等8部門周三(15日)公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包括限購年限、完善信貸措施、調整稅收等,堪稱史上最嚴樓市調控,即日起實施。
  • 西安樓市新政官方解讀來了!明確二套房首付新政執行時間
    西安樓市新政官方解讀來了! 12月1日,西安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其中涉及到預售門檻提高、西安提高二套房貸首付比例、預售租金監管等。
  • 750萬以上繳豪宅稅
    深圳樓市新政:落戶滿3年繳稅才能買,假離婚也不好使了7月15日,深圳市住房建設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深圳市稅務局、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銀保監局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提出八大調控措施。
  • 深圳新政帶火臨深樓市?求證10位知情人士後,我笑了
    坊間調侃它「陽臺在深圳,主臥在惠州」,在地段上,佔盡了臨深優勢。圖源見出處而且該樓盤還以高於市面一倍成本的豪華精裝交付,在定位上,是惠州的豪宅。本來主打的客戶群就是有意向買惠州,且要求品質的深圳購房者。因此,這個樓盤行情本來就不錯,新政帶來的一部分購房者只是錦上添花。
  • 提高預售門檻!西安又要無房可賣了?
    來源: 自媒體「1130」新政持續發酵,當所有購房者的目光都鎖定在首付比例的抬高上時,卻忽略了新政中關於「預售門檻」的提高。預售門檻與工程進度牢牢綁架時,短期內對市場的衝擊不容忽視。壹丨每逢新政 供應遭罪近四年來,西安樓市政策頻出。以2018年624政策為例,當時西安新房市場太過火熱,330搖號政策漏洞太多,於是出臺了更為詳細完善,仍沿用至今的搖號新政。
  • 西鹹不執行新政?西安樓市新政購房問題
    通知的具體內容想必大家都已經清楚了通知共涉及四個方面,其中提高預售許可證門檻和加強資金監管主要是針對開發商的,對購房者影響最大的應該是第二條,買房首付的調整。>開發商方面資金鍊要求高 大戶型銷售阻力大提高項目取得預售許可證的門檻,該政策適用於全市(西安市)範圍內所有已出讓、新出讓土地的商品房開發項目
  • 從跑步「打新」,到嚴查「代持」,深圳購房故事
    開始選房一天半後的潤璽銷控表,所有大戶型已經售罄11月28日,深圳另一千萬豪宅——深圳萬科的瑧山海家園項目與被點名的華潤城潤璽一期先後發布「房住不炒」倡議,對購房後市場變化風險、銀行不予批貸申請風險、調控政策變化風險、代持購房風險等進行了提示,其中「不排除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出臺相關政策舉措」以及代持人可能存在「導致個人房產稅的繳納」風險的提示,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 深圳二手房變局:調控下成交低迷 炒房鏈條被切斷
    樓市風向標深圳,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二手房市場。「7·15」新政後,深圳二手房成交陷入低迷,8、9月網籤成交量跌至冰點,而在近期政策又要對二手房市場進行管控,加劇了二手市場的下滑。此前,由於深圳新房限價,和二手房價格形成倒掛,帶來了炒作的空間。
  • 「硬核」房地產稅出臺,深圳「打新」就不香了?
    這,已經不是深圳第一次和「房地產稅」聯繫起來了。這次,深圳樓市的熱度,真的要降溫了嗎?如果回憶一下,早在今年4月,深圳市住建局局長張學凡就已經在一檔叫做「民心橋」的電臺節目中,主動提到過:「接下來也可以考慮房地產稅的問題」。
  • 深圳調控加碼,南寧會不會是暴風雨前的平靜?
    現在就分情況非普宅首付提高到80%。 在深圳,總價750萬以下,以及144平米以內才算普通住宅,否則算豪宅。可現在市面上地段好一點的改善產品,超過這個範圍,算是非普通住宅了。 四、增值稅2年改5年,滿五年免增值稅。